强化命题巧证数列不等式

来源 :中学数学研究(江西师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qian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数列不等式,有一边是常数,在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时,需要较高的放缩技巧,学生运用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如果通过放缩常数,将命题加强,常常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举例如下。
其他文献
动态生成观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的一种新概括.用动态生成观指导数学教学,其实质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和展示他们的创造力.怎样促使教学动态的优化,真正实现教学生
20世纪系统论和控制论的盛行,使仿真一词逐渐成为人工智能、社会学科的重要理念。1981年,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在其著作《拟像与仿真》中详细论述了仿真,认为它是人类
传统媒体网站和客户端一度处于两难的境地——媒体内部似乎没有大报、大屏的血统"高贵";受众市场上也没有社交平台和商业新闻客户端的"热闹非凡"。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来自于疑问,意向产生于恰当的问题情境.”^[1]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其发
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等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作为选拔性考试一高考,当然不会放过对其考查.而且考查的方式逐年变化.在此我想对近年(尤其是2005年)悄然兴起的分段函数进
在有些教辅资料上都有这样一个题目:
<正>目前认为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家族成员分成两类:经典PLD家族成员,主要是指PLD1与PLD2两个亚型;非经典PLD家族成员,主要是指PLD3~PLD6,其具体功能尚不清楚。哺乳
期刊
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表现为知识建构的有效性和教学进程的有效性两个基本方面。对探究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应该以对探究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定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