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夏季,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将侧重点放在课文深入探究,拓展比较,整合归纳上,主要将《石钟山记》与其他课文进行比较教学,研究《石钟山记》中蕴涵的苏轼的人格与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一、与《赤壁赋》比较,感悟品味苏轼坦荡的襟怀。《石钟山记》处处洋溢着苏轼的坦荡襟怀。对郦说可“疑”,对李说 “尤疑”,对“寺僧使小童持斧”择石叩而得声,他也“固笑而不信”。揭开石钟山以似古乐之声得名的奥秘后,他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告诫其子“古之人不余欺也”!接着大发感慨,袒露胸襟,揭示哲理,批评“臆断有无”的坏作风。全文率真而感人,尤其是苏轼多样的“笑”态,使我们觉得其率真之形象跃然纸上,掩卷之后能强烈感受到作者有一种经历一番艰辛后获得真理的愉悦之情。苏轼一生风雅而率性,有如日中天的创造才情。在《赤壁赋》中,主要抒写了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表现他旷达的人生态度。如果说《石钟山记》反映了苏轼积极进取的率真襟怀的话,那么《赤壁赋》则超然物外、遗世独立。一入世,一出世,在教学中两篇文章对比阅读,苏轼儒释道三家圆融的思想不难理解。苏轼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释、道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他是在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载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苏轼几乎一生沉浸和陶醉在他自己的审美人生中,一生游历于千古风流人物之间,让我们后人世代仰望。
二、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文比较,感受品味苏轼率真的性格。在《石钟山记》中尽管苏轼不畏艰辛,亲临现场,翔实考察,但获得的仍然不是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石钟山记》课下注释①解释:“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无独有偶,苏轼被贬黄州,在黄州写下的千古传诵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名篇,所怀赤壁也并非赤壁之战的真实地点。《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下注释①:“赤壁,苏轼所游的是黄冈城外的赤鼻矶;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一般认为在现在湖北赤壁市。”《赤壁赋》课下注释①:“‘赤壁之战’的地点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苏轼所游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也就是说当苏轼极力抒写自己的怀抱时,凭吊的地点是错误的;当苏轼极力倡导“目见耳闻”时,他自己也“主观臆断”了。可这也正是诗人的性情,他似乎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蝇营狗苟,有所感时,文思、情致、激情、灵感全按捺不住。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评价苏轼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余秋雨更是在他的散文《东坡突围》中称赞苏轼:“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教学时可联系二人的评价,对苏轼人格作深入的理解。
三、与《游褒禅山记》比较,感悟品味《石钟山记》中求真的渴望。苏轼不信“陋”者之见,也不满“简”者之言,以其求真之执著,不畏险阻、敢于探索之气概,解开了久悬之谜,悟出了“目见耳闻”的可贵。苏轼善于生疑、敢于探索的求真向善之心令人敬佩。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重在鼓励学生质疑,反对臆断,重视实践,学会对人或事物进行全面的评价。这与《游褒禅山记》中所抒发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的感慨是一致的。在教学过程中,从“学人治学”这个角度,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研习,游山好比治学,治学又好比游山,即《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都看似游记,其实论述了学者治学的道理。把《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联合起来研习,更有助于真正领悟古人严谨治学,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人格与精神。撇开政治上的对立不谈,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两位伟大文人,在文学上他们是真正的知音。神宗元丰七年,苏轼从黄州谪所被召回,在金陵同王安石相会。他们相游与山水间,诗酒唱和,相处甚欢。命运将他们推上历史之轮,他们在那个时代从不感到孤独,彼此在文学成就上惺惺相惜。
综上,笔者认为《石钟山记》在新课程改革必修与选修课程整合中,鉴赏价值高,可操作性强,特别有助于理解苏轼人格与精神。《石钟山记》在新教材语文读本第二册;《游褒禅山记》、前《赤壁赋》在新教材必修第二册第三单元,都编排在高中第一学年下学期,更为我们教学实践提供了便利。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将侧重点放在课文深入探究,拓展比较,整合归纳上,主要将《石钟山记》与其他课文进行比较教学,研究《石钟山记》中蕴涵的苏轼的人格与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一、与《赤壁赋》比较,感悟品味苏轼坦荡的襟怀。《石钟山记》处处洋溢着苏轼的坦荡襟怀。对郦说可“疑”,对李说 “尤疑”,对“寺僧使小童持斧”择石叩而得声,他也“固笑而不信”。揭开石钟山以似古乐之声得名的奥秘后,他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告诫其子“古之人不余欺也”!接着大发感慨,袒露胸襟,揭示哲理,批评“臆断有无”的坏作风。全文率真而感人,尤其是苏轼多样的“笑”态,使我们觉得其率真之形象跃然纸上,掩卷之后能强烈感受到作者有一种经历一番艰辛后获得真理的愉悦之情。苏轼一生风雅而率性,有如日中天的创造才情。在《赤壁赋》中,主要抒写了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表现他旷达的人生态度。如果说《石钟山记》反映了苏轼积极进取的率真襟怀的话,那么《赤壁赋》则超然物外、遗世独立。一入世,一出世,在教学中两篇文章对比阅读,苏轼儒释道三家圆融的思想不难理解。苏轼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释、道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他是在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载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苏轼几乎一生沉浸和陶醉在他自己的审美人生中,一生游历于千古风流人物之间,让我们后人世代仰望。
二、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文比较,感受品味苏轼率真的性格。在《石钟山记》中尽管苏轼不畏艰辛,亲临现场,翔实考察,但获得的仍然不是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石钟山记》课下注释①解释:“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无独有偶,苏轼被贬黄州,在黄州写下的千古传诵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名篇,所怀赤壁也并非赤壁之战的真实地点。《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下注释①:“赤壁,苏轼所游的是黄冈城外的赤鼻矶;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一般认为在现在湖北赤壁市。”《赤壁赋》课下注释①:“‘赤壁之战’的地点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苏轼所游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也就是说当苏轼极力抒写自己的怀抱时,凭吊的地点是错误的;当苏轼极力倡导“目见耳闻”时,他自己也“主观臆断”了。可这也正是诗人的性情,他似乎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蝇营狗苟,有所感时,文思、情致、激情、灵感全按捺不住。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评价苏轼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余秋雨更是在他的散文《东坡突围》中称赞苏轼:“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教学时可联系二人的评价,对苏轼人格作深入的理解。
三、与《游褒禅山记》比较,感悟品味《石钟山记》中求真的渴望。苏轼不信“陋”者之见,也不满“简”者之言,以其求真之执著,不畏险阻、敢于探索之气概,解开了久悬之谜,悟出了“目见耳闻”的可贵。苏轼善于生疑、敢于探索的求真向善之心令人敬佩。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重在鼓励学生质疑,反对臆断,重视实践,学会对人或事物进行全面的评价。这与《游褒禅山记》中所抒发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的感慨是一致的。在教学过程中,从“学人治学”这个角度,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研习,游山好比治学,治学又好比游山,即《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都看似游记,其实论述了学者治学的道理。把《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联合起来研习,更有助于真正领悟古人严谨治学,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人格与精神。撇开政治上的对立不谈,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两位伟大文人,在文学上他们是真正的知音。神宗元丰七年,苏轼从黄州谪所被召回,在金陵同王安石相会。他们相游与山水间,诗酒唱和,相处甚欢。命运将他们推上历史之轮,他们在那个时代从不感到孤独,彼此在文学成就上惺惺相惜。
综上,笔者认为《石钟山记》在新课程改革必修与选修课程整合中,鉴赏价值高,可操作性强,特别有助于理解苏轼人格与精神。《石钟山记》在新教材语文读本第二册;《游褒禅山记》、前《赤壁赋》在新教材必修第二册第三单元,都编排在高中第一学年下学期,更为我们教学实践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