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与选修整合策略个例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52576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夏季,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将侧重点放在课文深入探究,拓展比较,整合归纳上,主要将《石钟山记》与其他课文进行比较教学,研究《石钟山记》中蕴涵的苏轼的人格与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一、与《赤壁赋》比较,感悟品味苏轼坦荡的襟怀。《石钟山记》处处洋溢着苏轼的坦荡襟怀。对郦说可“疑”,对李说 “尤疑”,对“寺僧使小童持斧”择石叩而得声,他也“固笑而不信”。揭开石钟山以似古乐之声得名的奥秘后,他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告诫其子“古之人不余欺也”!接着大发感慨,袒露胸襟,揭示哲理,批评“臆断有无”的坏作风。全文率真而感人,尤其是苏轼多样的“笑”态,使我们觉得其率真之形象跃然纸上,掩卷之后能强烈感受到作者有一种经历一番艰辛后获得真理的愉悦之情。苏轼一生风雅而率性,有如日中天的创造才情。在《赤壁赋》中,主要抒写了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表现他旷达的人生态度。如果说《石钟山记》反映了苏轼积极进取的率真襟怀的话,那么《赤壁赋》则超然物外、遗世独立。一入世,一出世,在教学中两篇文章对比阅读,苏轼儒释道三家圆融的思想不难理解。苏轼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释、道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他是在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载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苏轼几乎一生沉浸和陶醉在他自己的审美人生中,一生游历于千古风流人物之间,让我们后人世代仰望。
  二、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文比较,感受品味苏轼率真的性格。在《石钟山记》中尽管苏轼不畏艰辛,亲临现场,翔实考察,但获得的仍然不是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石钟山记》课下注释①解释:“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无独有偶,苏轼被贬黄州,在黄州写下的千古传诵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名篇,所怀赤壁也并非赤壁之战的真实地点。《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下注释①:“赤壁,苏轼所游的是黄冈城外的赤鼻矶;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一般认为在现在湖北赤壁市。”《赤壁赋》课下注释①:“‘赤壁之战’的地点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苏轼所游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也就是说当苏轼极力抒写自己的怀抱时,凭吊的地点是错误的;当苏轼极力倡导“目见耳闻”时,他自己也“主观臆断”了。可这也正是诗人的性情,他似乎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蝇营狗苟,有所感时,文思、情致、激情、灵感全按捺不住。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评价苏轼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余秋雨更是在他的散文《东坡突围》中称赞苏轼:“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教学时可联系二人的评价,对苏轼人格作深入的理解。
  三、与《游褒禅山记》比较,感悟品味《石钟山记》中求真的渴望。苏轼不信“陋”者之见,也不满“简”者之言,以其求真之执著,不畏险阻、敢于探索之气概,解开了久悬之谜,悟出了“目见耳闻”的可贵。苏轼善于生疑、敢于探索的求真向善之心令人敬佩。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重在鼓励学生质疑,反对臆断,重视实践,学会对人或事物进行全面的评价。这与《游褒禅山记》中所抒发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的感慨是一致的。在教学过程中,从“学人治学”这个角度,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研习,游山好比治学,治学又好比游山,即《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都看似游记,其实论述了学者治学的道理。把《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联合起来研习,更有助于真正领悟古人严谨治学,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人格与精神。撇开政治上的对立不谈,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两位伟大文人,在文学上他们是真正的知音。神宗元丰七年,苏轼从黄州谪所被召回,在金陵同王安石相会。他们相游与山水间,诗酒唱和,相处甚欢。命运将他们推上历史之轮,他们在那个时代从不感到孤独,彼此在文学成就上惺惺相惜。
  综上,笔者认为《石钟山记》在新课程改革必修与选修课程整合中,鉴赏价值高,可操作性强,特别有助于理解苏轼人格与精神。《石钟山记》在新教材语文读本第二册;《游褒禅山记》、前《赤壁赋》在新教材必修第二册第三单元,都编排在高中第一学年下学期,更为我们教学实践提供了便利。
其他文献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问题意识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问题为线索的课堂模式,它为学生的自主化学习方式的形成提供了一种发展平台。  整个问题导学过程中,问题的提炼尤为关键。一要精简,太多的问题连续抛出易引起学生思维的疲劳和惰性;二要概括,要牵一发而动全身,过于零碎的问题会造成低效课堂;三要适度,太难或太容易了,都不利于课堂行为的顺利实施。  设计最精巧的问题,应为学生打通一个入口低平、空间高大的学习通道。进
期刊
一、通过实践,认识到教师的作用   通过很多次的讨论、研究和问卷调查,要想实施高效课堂,教师的因素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教师才能改变课堂,使课堂达到高效;只有教师才能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教师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所以,学校意识到,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基础, 必须明确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基本职能,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要应当表现为: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
期刊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诸如“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问题过难,抑制了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不是告知、传递、赠送,而是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体验,这都离不开学生生活经验,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期刊
经常听各种各样的公开课,小到学校自己组织的校级公开课,大到前段时间去泰安听的“全国新课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全国性的公开课,真的收获颇丰,也从中发现这么个问题:所有的公开课上课教师都对文本做了深入的研读,对课文的分析也往往深刻到位,只是并非所有的公开课都让人听着舒服。细细思索,原来是学生——并非所有的课堂学生都能随老师一起深入文本,真正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而语文学习最主要的还是要引领学习
期刊
在大多数教师看来,名字似乎只是代表某位具体的学生以便来区别他们。教师称呼学生,不就是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哪里来的艺术可言?然而这称呼看似简单,其实包含着许多教育艺术。人际交往讲究礼貌友好,平等待人。而称呼是师生交往的起点,表示着师生之间的关系,反映着教师的思想、道德,礼貌得体的称呼语可以激发和控制学生情绪,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进而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因而鄙人认为人名虽微,称呼甚重。  至今
期刊
许多事实表明现在的高中生(特别是高三学生)对语文是“无趣”的。而语文课的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   形成了这样的现实,原因在哪里?   首先是学生认识。学生以为语文就是上课听听讲,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了;却不知道要学好语文的根源在生活之中。不肯观察感受思考生活,必然降低其语文方面认知能力。   学生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厚积薄发“的特点。甚至流行“课本无用论”,有认为阅读经典是在浪费时间的观
期刊
一、抓教育教学寻常时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时候都可以进行综合性学习,它重在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本学期中,我们班组织过一次调查研究活动。师生共同列出几个研究课题,有班级里边的事,有学校里边的事,有关于中学生的事,也有关于社会的事。比如回车二中学生阅读情况、喜欢科目情况、中学生与网络的关系、花园人民用水情况(正值缺水时期)、西峡的旅游资源问题、西峡的环境污染问题等等。学生自
期刊
一、享受爱心的美好  一往情深的热爱学生是班主任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必要条件,也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关键。在与学生共处中,我努力用善良的目光欣赏学生,用向上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实际行动去感化学生,用多方面的知识去引导学生。做学生学习时的指导者,探究时的参与者者,实践时的合作者,人际交往的知心者,学生也挺理解老师的,时常会碰到他们感恩的身影,忘不了陈春红同学在教室主动给老师让座,忘不了李传瑞雨中为老师
期刊
进入21世纪,随着独生子女日趋增多,中学生的不良行为呈现上升发展的势头,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软弱无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分析了当前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要求在教学中“要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也明确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