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是指应用一切与博物馆环境相关的科学技术成果,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最大限度地抑制和延缓环境因素对文物材料的破坏。文章分析了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发展进程,并从专家学者在理论、实施内容、实践三个方面的研究情况,对当前我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进行综述。经过综述梳理,发现我国当前关于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实践的文章仅有3篇,故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做全面分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是指应用一切与博物馆环境相关的科学技术成果,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最大限度地抑制和延缓环境因素对文物材料的破坏[1]。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核心是指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监测、评估、调控干预,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藏品的危害作用,努力使文物处于一个稳定、洁净、安全的保存环境,尽可能阻止或延缓文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变乃至最终劣化,达到长久保存文物的目的。
当前馆藏文物保护理念已经从抢救性修复、被动维修遭损文物向预防性调控环境、主动维护转变,防止文物产生劣化方面转变。文物预防性保护理论不断完善,预防性保护实践在各文物保护单位有效开展。
1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发展进程
1.1 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的发展
在1930年罗马召开的艺术品国际研讨会上,预防性保护概念被首次提出,要求對文物保存环境温湿度进行控制。1963年布朗迪认为:“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和优先的原则应该是对艺术品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其效果极大优于在紧急情况下的抢救性修复。”[2]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一概念受到ICCROM(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的重视,逐渐在全球范围内11个国家的26家博物馆推广。20世纪90年代,ICCROM阐述预防性保护理念为:在不危及文物真实性的前提下,延迟任何形式的、可以避免的损害所采取的必要的措施和行动。可见,预防性保护不但包括环境控制等技术层面的因素,还包括一些管理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理念。现在,预防性保护理念已经成为国际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共识和发展方向。
1.2 我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上海博物院吴来明研究员认为,2001—2015年,我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经历了准备阶段(2001—2005年)、研发阶段(2006—2010年)、示范应用阶段(2011—2015年)三个阶段①。根据当前预防性保护发展状况,文中认为我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经历了准备、研发、示范应用和普遍应用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2001—2005年)。开展“十五”专项研究:调查影响文物保护的环境因素及环境质量标准;调查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情况;开展馆藏文物保护管理综合研究;实施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达标工程;开展馆藏文物保护环境综合研究。这些研究由不同的博物馆主持,其中,2005年11月,上海博物馆被批准设立“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研发阶段(2006—2010年)。设立“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从2006年开始,国家文物局针对博物馆环境预防性保护现状问题,设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应用技术研究”“珍贵文物保存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等专项。在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拓展和博物馆环境监测、调控、评估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一批博物馆环境监测、调控技术成果,在理论上提出了“基于洁净概念的文物保存微环境评估体系的理念和内容框架”,制定了《WWT 0016—2008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9月,国家文物局与ICCROM首度合作举办亚太地区“预防性保护:藏品风险防范研修班”,国外的预防性保护理念以及评估方法介绍到国内,为加强我国藏品风险管理的防范意识、建立行之有效的保护体系和开拓研究思路奠定了基础。
示范应用阶段(2011—2012年)。根据《国家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建立了馆藏文物环境监测体系,建立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设立了“预防性保护”专项经费。国家文物局与工信部建立了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和示范专项。
国家文物局将上海市博物馆作为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该科研基地制定了我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各项相关标准,以2010年世博会的应用为示范,逐步向全国文博单位推广。在上海市博物院、金沙博物馆开展“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与调控试点项目”;在荆州博物馆开展“博物馆文物藏展微环境被动调控技术成果示范”;在安徽省博物院开展“馆藏珍贵文物无酸纸包装中试研发与应用”;在上海市博物院开展“博物馆室内展照明环境调控技术成果示范”。
普遍应用阶段(2013年至今)。在资金支持上,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中,2013年可移动文物保护资金共10亿,预防性保护2亿;2014年可移动文物保护资金共6亿,预防性保护4亿;其后,国家根据工作实际有所增减。在项目批复上,2013—2017年,国家文物局共为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研究所等批复了272项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其中2013年23项、2014年35项、2015年92项、2016年83项、2017年39项。在标准制定上,现已颁布预防性相关标准40项,其中《文物保护装备标准汇编》汇集相关标准21项。因此,基于国家文物局对资金和项目的支持,界定从2013年开始我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进入普遍应用阶段。
2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综述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基于预防性保护的理论、实施内容及实践。
2.1 理论探讨
学者专家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理论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介绍预防性保护的理念、发展,呼吁提高预防性保护意识,探讨预防性保护的作用、意义、前景,从不同角度思考预防性保护方法等。 2.1.1 预防性保护研究现状介绍
詹长法《预防性保护问题面面观》(《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09年第3期)全面介绍了国内外预防性保护情况。凌勇等《国内外预防性保护研究述评》(《西部考古》2011年)比较了国内外预防性保护研究现状。黄河等《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的发展与现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年s1期)聚焦国际博物馆环境研究的最新动向,重点介绍近年来我国在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检测、评估、调控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十二五”期间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2.1.2 預防性保护的意义、作用探讨
张孜江《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继承发展保护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针对馆藏文物病害或影响文物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措施,并分析了预防性保护的现实意义。胡可佳《预防性保护对文献遗产保护的启示》(《山西档案》2012年第1期)提出量化藏品风险,对文献遗产实施预防性保护。戴舒濛《藏品预防性保护在中国美术馆界应用前景展望》(《中国美术》2016年第5期)通过介绍藏品预防性保护的相关概念,分析美术馆的具体特点,检视预防性保护是否能够顺应当前美术馆的发展趋势。
2.1.3 预防性保护方法的多角度思考
对馆藏品预防性保护的多角度思考,主要集中在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学术研讨会上,会议出版的《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收录了多篇文章:闫芳《浅议博物馆藏品的预防性保护》提出在藏品数字化、藏品评估、工作人员职业道理,文物利用方面加强藏品预防性保护。钟作英等《从博物馆藏品的预防性保护说起》从文物保护人员、文物库房、文物环境、数字化四个方面,探究预防性保护问题。陈琳琳《博物馆藏品预防性保护的思考》鉴于汶川地震对文物造成的损坏,借鉴了不同单位实际工作中文物减震的预防性保护措施。李雪梅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藏品预防性保护工作》提出利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和方法,在藏品预防性保护上做到“一个坚持”和“两个协调”,即坚持“以藏品为本”,协调好修复与保护的关系,藏品和环境的关系。李力《北京李大钊故居藏品的预防性保护》从人员素质、保护设施、资金、管理制度方面探讨预防性保护。王显国等《浅谈预防性保护在首博奥运特展中的运用》在首博奥运特展中从文物借展、运输、交接、布展、撤展等方面加强文物预防性保护。董绍鹏《中小博物馆藏品预防性保护的适度原则及针对性思考》指出中小博物馆藏品的预防性保护针对性要强。韩玲《浅析濒危档案文献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双重策略》(《黑龙江档案》2012年第3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实现对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目的。李玮《风险管理理念下的藏品预防性保护》(《文物修复与研究》2016年)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引入到藏品的预防性保护中,提出量化藏品风险,实施科学化保护。纪金辉等《风险管理在藏品预防性保护中的应用——以青岛市博物馆为例》(《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依据风险管理评估标准(AS/NZS4360)对青岛市博物馆藏品所面临的各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提出应对措施,以提升青岛市博物馆珍贵文物的风险预控能力。
2.2 内容研究
当前,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实施内容研究有博物馆建筑,环境质量监测、调控,日常养护,文物保存设施和长效机制。
2.2.1 博物馆建筑
博物馆建筑在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中主要体现在博物馆选址与大气污染,建筑结构和材料的环保、节能与防震,库房和展厅的布局位置、大小和空气缓冲等方面。收录在2009年《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中的凌琳的《关于“5·12”汶川地震后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的再思考》和马琛的《从汶川地震看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必要性》两篇文章,强调了库房选址或库房建筑抗震的重要性。
2.2.2 环境质量监测与调控
文物保存环境是指收藏与展示各类可移动文物相对封闭空间的总体。包括微环境(展柜、储存柜、文物囊匣内的微小环境)、小环境(库房、展厅等室内的空间环境)、大环境(博物馆整体建筑之内的空间环境)、室外环境(博物馆建筑之外的空间环境)。
环境质量监测指对文物保存微环境和小环境的影响因素和质量状况进行科学的监测、评估、预警。环境质量调控指对室内小环境的空调系统、除湿机或增湿机等的调控,以及微环境被动或主动的调控,包括温湿度、污染物和微生物、文物照明、文物防震等的有效调控。
冯永斌《展厅环境监测与文物预防性保护》(《现代物业(中旬刊)》2016年第8期)介绍文物环境监测设备的安装、原理及在文物预防性保护中的应用。夏璐《博物馆藏品预防性保护研究——低能耗立体调节温湿度控制》(《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0年)从不同角度讲述控制相对适宜的温湿度的方法,对提高文物保存质量、降低间歇式空调的能耗、指导建筑节能、保持文物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赵国兴《鄂尔多斯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调查和预防性保护的几点建议》(《文物世界》2017年第3期)在对鄂尔多斯博物馆藏品环境检测的前提下,建议预防性保护要建立藏品保存环境监测体系。张艳红、刘根亮《天津博物馆文物库房保存环境现状调查》(《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年第3期)对2016年上半年天津博物馆文物库房的温湿度、污染气体和霉菌状况进行监测与分析研究,为下一步采取有效调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赵国兴、刘建忠《浅析影响馆藏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及预防性保护》(《文物世界》2015年第2期)分析了影响馆藏文物保存的环境六种因素,提出改善文物保存环境,抑制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危害。王伟《淮安市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现状及改善对策》(《江苏博物馆群体内部的交流与合作——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以淮安市博物馆为例,指出环境因素直接影响文物的寿命,要努力为文物营造一个“稳定、洁净”的良好保存环境。崔亚平《中小博物馆的环境控制——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为例》(《中国博物馆》2014年第3期)针对影响中小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提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中小博物馆的环境控制思路以及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具体控制方法。吴来明、徐方圆等《预防性保护理念下的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对策与实践》(《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指出环境因素是损害文物的重要原因,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评估、调控是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基本原则。Fergus·Read、罗晓东《温度和干湿度对文物的影响》(《艺术市场》2009年第5期)介绍了如何检测文物保存环境中的温湿度和相对湿度对文物的影响。潘晓通《博物馆预防性保护研究之二:甲酸与乙酸》(《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7年第1期)介绍甲酸、乙酸对文物的腐蚀作用。唐欢、范文奇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小环境空气微生物种属与数量的动态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7年第1期)结合传统的纯培养技术和基于细菌16SrRNA基因的PCR-DGGE(PCR-Denaturing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技术,综合分析博物馆小环境中可培养细菌的种属、数量及其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2.2.3 文物保存设施
文物保存设施为文物配备合适的储藏柜、展柜和囊匣等保存设施,营造“稳定、洁净”的保存环境,包括文物的运输与包装。魏世滨和王敏英《囊匣在文物预防性保存中的作用》(《文物修复与研究》2016年)、史利琴和葛丽敏《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包装设计研究》(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15期)、李文怡和杨洁等《文物无酸纸质囊盒制作》(《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4年第2期)、宋旸和王海红《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传统囊匣的制作工艺》(《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七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年)分别阐述了囊匣的重要作用,介绍囊盒的制作方法。
2.2.4 日常养护
文物的日常养护指对文物定期进行检查、清洁、除尘、消毒等,及时排除不安因素或轻微损伤,包括对文物本体的病害进行检测、监测、检查与保护修复。
毛建军《档案预防性保护中化学杀虫法的人身安全问题》(《兰台世界》2013年第32期)提出要高度重视文物日常养护中杀虫剂带来人身安全问题,建议推广使用无公害杀虫剂。
2.2.5 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指文物预防性保护有效的、经营的管理机制,包括岗位、制度和设施运维。丁兆华《濒危档案文献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管理层面探究》(《黑龙江档案》2012第1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采取宏观和微观的双重管理策略,减少档案文献损坏的概率,达到预防性保护的目的。
2.3 实践探讨
当前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实践,既有对国家文物局批复的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分析,也有对某类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的探讨。
2.3.1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实践
周冼强《定安县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的探讨》(《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年第9期)、王文刚《天水市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实践》(《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年第9期)和申桂云《谈馆藏藏品保管工作中的预防性保护——辽宁省博物馆馆藏藏品的预防性保护措施》(《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15年),这三篇文章针对国家文物局批复保护项目实践,在馆藏文物环境分析监控和评估的基础上,对博物馆藏品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2.3.2 不同质地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措施
对预防性保护措施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对湿度等环境较为敏感的古籍、字画类纸质文物和纺织品,金银器等。如梁萍《灵香草对纸币等有机纤维质地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广西金融研究》2005年增刊二)、萨尔瓦托莱·罗鲁索等《书籍遗产领域的预防性保护措施》(《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年第2期)、陈华锋《古籍文献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博物院古籍文献的保护为例》(《档案》2013年第5期)、蔡雪玲《試谈古籍保护中预防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农美玲《水泡古籍预防保护及修复技术》(《文物修复与研究》2016年)、曹晋《河南省纸质文物预防性保护分析研究》(《创新科技》2016年第3期)、邱晓勇《预防性保护对纸质档案文献的重要作用》(《档案与建设》2016年第6期)、蒯培珠《历史文献典藏预防性保护的实践——以上海图书馆为例》(《图书馆杂志》2017年第8期)、陈艳等《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预防性保护探索》(《石窟寺研究》2016年)、周理坤等《馆藏油画劣变的原因及预防性保护方法》(《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5第2期)、吴晓欧等《油画的预防性保护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2期)、潘晓通《博物馆预防性保护研究之一:银器的腐蚀及应对措施》(《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6年第4期),申艾君《漆木竹器霉害问题的预防性保护研究》(《中原文物》)2011年第4期)、陈晓岚《馆藏纺织品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科技展望》2017年第17期)、陈璐等《浅论丝织文物的预防性保护与延续性保护》(《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申桂云《谈纺织品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措施》(《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08年第12期)、张旭《浅谈预防性保护在纺织品文物中的运用——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为例》(《博物馆学文集10》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巴桑潘多《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范子龙等《石质文物保存环境控制与预防性保护》(《石窟寺研究》2013年)、时昆《浅谈革命类纪念馆藏品的预防性保护》(《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等文章。
2.3.3 藏品存储利用中的预防性保护
藏品的预防性保护涉及到藏品的储藏、拿取、展示、维护等方面。周雅薇《试论预防性保护在文物收藏和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第7期)针对影响文物保存的温湿度、污染气体、光辐射以及有害生物四个不同类型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措施。隆军花《预防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继承发展保护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介绍预防性保护理念对首都博物馆的藏品保存科学业务工作的指导作用。隋立新《对巡展中如何开展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对巡展中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提出措施。陈玲等《博物馆陈列自然标本预防性保护工作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博物馆研究》2013年第2期)对展陈中自然标本预防性保护提出对策。时昆《浅谈革命类纪念馆藏品的预防性保护》(《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对纪念馆藏品展示中的预防性保护提出对策。
从当前的研究状况来看,专家对预防性保护理论的探讨重在分析预防保护的意义、作用,旨在引起文物收藏单位对预防性保护工作的重视,并从不同角度提出预防性保护的具体方法。专家学者对预防性保护实施内容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指导预防性保护实践。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当前实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单位有270余家,各博物馆根据各自情况,结合实际,开展预防性保护实践,但经梳理,发现关于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实践的文章仅有3篇,故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做全面分析,以供借鉴。 3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分析
2015年4月,国家文物局发文批复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为使项目切实可行,文物预防性保护专家及技术人员进行了前期调查,制定预防性保护实施方案。盐业历史博物馆根据方案,组织实施。
3.1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状况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是指收藏与展示各类可移动文物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包括文物库房、展厅、展柜、储存柜(箱、盒)等小空间。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以清朝乾隆元年陕籍盐商修建的同乡会馆——西秦会馆为馆址,主要收藏、研究、展示盐史文物,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座井盐史科技博物馆。馆内共收藏有盐业工具、书法、绘画、瓷器、玉器、钱币、票据等文物近20个类别3897件(套)。
3.1.1 文物库房保存设施状况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秦会馆内,受场地限制,为保护古建筑周围风貌,不允许建设高大现代建筑做文物库房,文物库房面积较小,约500平方米。受库房面积限制,各类文物无法分库保存。
文物储藏柜数量较少,部分储存柜为20世纪60年代制作的木柜,多数已损坏。文物堆放密集,没有任何隔断和缓冲。除部分字画有简单的纸盒存放外,其余文物没有囊匣保护,易碎的陶器、瓷器、玉器等裸存于储存柜中。这些文物的存放方式,不利于抵御环境因素对文物的破坏。
文物保存设施设备严重缺乏,库房恒温恒湿、空气净化等文物保管专用设施完全空白,库房内温湿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库外温湿度状况,不能满足文物科学规范管理的要求。
由于库房环境不利于文物保存,大量古籍善本、历史文献、拓片等虫蛀情况严重。
3.1.2 文物展陈设保存施状况
展厅面积约3000平方米,三个基本陈列“中国井盐科技史”“盐业地质陈列”“盐税史陈列厅”分布于西秦会馆古建筑的楼廊轩阁内,属半开放式展陈环境。
展厅的温湿度即为室外温湿度,展厅木质墙壁的有害气体浓度超标。独具特色的盐业工具采用裸展的形式直接裸露于大气之中,开放的外界环境对展品的影响较大。游客随意触碰展品,履禁难止。
展柜为普通的玻璃柜,密封性较差,盐卤标本和古籍票据等存放于玻璃柜内极易受潮。
由于西秦会馆古建筑的廊楼朝向院内的一侧全部敞开,展厅里的文物极易被阳光照射。展厅照明灯光为萤光灯,光线不均,炫光严重。
3.2 环境检测与评估
环境因素是引发博物馆藏品损害的重要原因,包括温湿度、污染气體、光辐射、虫害和霉菌等环境因素。经过环境检测,由于盐业历史博物库房环境调控设备设施,展厅建筑为开放式,其温湿度与博物馆室外大环境温湿相同,温度为12摄氏度左右,湿度在百分之六十八以上。甲醛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部分展厅VOC略超标。库房和展厅的照度达到了300勒克斯以上,与《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对照,略微超标。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文物种类繁多,各类质地的文物对保存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展厅和文物库房的环境控制方式具有复杂性,需要结合自身特点综合考虑文物。根据检测结果综合评估:
一是需要对文物所处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监测,防止出现由于环境变化过于剧烈致使文物难以修复。需要在馆内建立一套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及其管理机制,以实现对文物库房、展厅和重点展柜等文物保存环境中温度、湿度、污染物等的及时感知和风险预控。
二是多种原因致使部分展厅、展柜内温湿度波动较大,或污染物浓度偏高,或光照超标,需要依照“稳定、洁净”原则加强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调控。盐业历史博物馆展厅无法封闭,需要密封文物展柜,为文物展柜配备被动调控材料或调湿设备,改造展柜及展厅灯光,实现对文物保存小环境及微环境的调控。
三是文物库房温湿度变化大,且湿度高,铁质和纸质文物极易受损,不满足文物保存环境的要求。需要配备调温调湿设备,配备文物养护设备。
3.3 预防性保护措施
一是在盐业历史博物馆建立一整套环境监测系统。通过搭建监测平台信息系统,建设无线实时监控系统,增加离线监测设备,在线式超声波室外环境监测系统全面覆盖盐业历史博物馆主要展厅和重点展柜,做到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及时感知。较为全面地记录我馆文物保存环境的相关数据,通过科学分析,为治理调控提供依据。
二是应用主被动调控措施。如展柜展厅环境改造以及展厅灯光改造,用净化调湿机对文物保存微环境调控,增加精密空调、高效除湿机对库房小环境质量调控,优化文物保存环境,努力达到“洁净、稳定”的文物保存环境状态。
三是改善藏展环境。对文物保存状况和环境难以达到要求的,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进行调控改造。如配置文物囊匣、古籍文献资料整理室改造、为铁工具配置悬臂式存储架,努力营造“稳定、安全”的文物展陈环境。
四是完善馆藏文物日常维护保护。如配置养护专用工具,完善多功能字画检测养护中心和古籍检测养护室,购置了低温冰箱,为今后可持续性的文物消毒杀虫提供了便利。
五是制定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制度。设立相关岗位职责,形成藏品保护、管理、协调、检测、分析、处理、预案等一系列风险预控机制,预防性保护理念和意识得到整体提升。
盐业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需要结合文物存储展示设施设备及环境评估情况,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调控,并应用主被动调控措施改善藏展环境,完善馆藏文物日常维护能力,建立长效机制,使文物预防性保护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文刚.天水市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实践[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9).
[2]切萨雷·布兰迪.修复理论[M].陆地,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关键词: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是指应用一切与博物馆环境相关的科学技术成果,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最大限度地抑制和延缓环境因素对文物材料的破坏[1]。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核心是指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监测、评估、调控干预,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藏品的危害作用,努力使文物处于一个稳定、洁净、安全的保存环境,尽可能阻止或延缓文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变乃至最终劣化,达到长久保存文物的目的。
当前馆藏文物保护理念已经从抢救性修复、被动维修遭损文物向预防性调控环境、主动维护转变,防止文物产生劣化方面转变。文物预防性保护理论不断完善,预防性保护实践在各文物保护单位有效开展。
1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发展进程
1.1 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的发展
在1930年罗马召开的艺术品国际研讨会上,预防性保护概念被首次提出,要求對文物保存环境温湿度进行控制。1963年布朗迪认为:“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和优先的原则应该是对艺术品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其效果极大优于在紧急情况下的抢救性修复。”[2]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一概念受到ICCROM(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的重视,逐渐在全球范围内11个国家的26家博物馆推广。20世纪90年代,ICCROM阐述预防性保护理念为:在不危及文物真实性的前提下,延迟任何形式的、可以避免的损害所采取的必要的措施和行动。可见,预防性保护不但包括环境控制等技术层面的因素,还包括一些管理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理念。现在,预防性保护理念已经成为国际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共识和发展方向。
1.2 我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上海博物院吴来明研究员认为,2001—2015年,我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经历了准备阶段(2001—2005年)、研发阶段(2006—2010年)、示范应用阶段(2011—2015年)三个阶段①。根据当前预防性保护发展状况,文中认为我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经历了准备、研发、示范应用和普遍应用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2001—2005年)。开展“十五”专项研究:调查影响文物保护的环境因素及环境质量标准;调查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情况;开展馆藏文物保护管理综合研究;实施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达标工程;开展馆藏文物保护环境综合研究。这些研究由不同的博物馆主持,其中,2005年11月,上海博物馆被批准设立“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研发阶段(2006—2010年)。设立“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从2006年开始,国家文物局针对博物馆环境预防性保护现状问题,设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应用技术研究”“珍贵文物保存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等专项。在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拓展和博物馆环境监测、调控、评估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一批博物馆环境监测、调控技术成果,在理论上提出了“基于洁净概念的文物保存微环境评估体系的理念和内容框架”,制定了《WWT 0016—2008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9月,国家文物局与ICCROM首度合作举办亚太地区“预防性保护:藏品风险防范研修班”,国外的预防性保护理念以及评估方法介绍到国内,为加强我国藏品风险管理的防范意识、建立行之有效的保护体系和开拓研究思路奠定了基础。
示范应用阶段(2011—2012年)。根据《国家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建立了馆藏文物环境监测体系,建立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设立了“预防性保护”专项经费。国家文物局与工信部建立了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和示范专项。
国家文物局将上海市博物馆作为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该科研基地制定了我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各项相关标准,以2010年世博会的应用为示范,逐步向全国文博单位推广。在上海市博物院、金沙博物馆开展“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与调控试点项目”;在荆州博物馆开展“博物馆文物藏展微环境被动调控技术成果示范”;在安徽省博物院开展“馆藏珍贵文物无酸纸包装中试研发与应用”;在上海市博物院开展“博物馆室内展照明环境调控技术成果示范”。
普遍应用阶段(2013年至今)。在资金支持上,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中,2013年可移动文物保护资金共10亿,预防性保护2亿;2014年可移动文物保护资金共6亿,预防性保护4亿;其后,国家根据工作实际有所增减。在项目批复上,2013—2017年,国家文物局共为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研究所等批复了272项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其中2013年23项、2014年35项、2015年92项、2016年83项、2017年39项。在标准制定上,现已颁布预防性相关标准40项,其中《文物保护装备标准汇编》汇集相关标准21项。因此,基于国家文物局对资金和项目的支持,界定从2013年开始我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进入普遍应用阶段。
2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综述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基于预防性保护的理论、实施内容及实践。
2.1 理论探讨
学者专家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理论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介绍预防性保护的理念、发展,呼吁提高预防性保护意识,探讨预防性保护的作用、意义、前景,从不同角度思考预防性保护方法等。 2.1.1 预防性保护研究现状介绍
詹长法《预防性保护问题面面观》(《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09年第3期)全面介绍了国内外预防性保护情况。凌勇等《国内外预防性保护研究述评》(《西部考古》2011年)比较了国内外预防性保护研究现状。黄河等《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的发展与现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年s1期)聚焦国际博物馆环境研究的最新动向,重点介绍近年来我国在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检测、评估、调控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十二五”期间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2.1.2 預防性保护的意义、作用探讨
张孜江《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继承发展保护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针对馆藏文物病害或影响文物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措施,并分析了预防性保护的现实意义。胡可佳《预防性保护对文献遗产保护的启示》(《山西档案》2012年第1期)提出量化藏品风险,对文献遗产实施预防性保护。戴舒濛《藏品预防性保护在中国美术馆界应用前景展望》(《中国美术》2016年第5期)通过介绍藏品预防性保护的相关概念,分析美术馆的具体特点,检视预防性保护是否能够顺应当前美术馆的发展趋势。
2.1.3 预防性保护方法的多角度思考
对馆藏品预防性保护的多角度思考,主要集中在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学术研讨会上,会议出版的《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收录了多篇文章:闫芳《浅议博物馆藏品的预防性保护》提出在藏品数字化、藏品评估、工作人员职业道理,文物利用方面加强藏品预防性保护。钟作英等《从博物馆藏品的预防性保护说起》从文物保护人员、文物库房、文物环境、数字化四个方面,探究预防性保护问题。陈琳琳《博物馆藏品预防性保护的思考》鉴于汶川地震对文物造成的损坏,借鉴了不同单位实际工作中文物减震的预防性保护措施。李雪梅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藏品预防性保护工作》提出利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和方法,在藏品预防性保护上做到“一个坚持”和“两个协调”,即坚持“以藏品为本”,协调好修复与保护的关系,藏品和环境的关系。李力《北京李大钊故居藏品的预防性保护》从人员素质、保护设施、资金、管理制度方面探讨预防性保护。王显国等《浅谈预防性保护在首博奥运特展中的运用》在首博奥运特展中从文物借展、运输、交接、布展、撤展等方面加强文物预防性保护。董绍鹏《中小博物馆藏品预防性保护的适度原则及针对性思考》指出中小博物馆藏品的预防性保护针对性要强。韩玲《浅析濒危档案文献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双重策略》(《黑龙江档案》2012年第3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实现对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目的。李玮《风险管理理念下的藏品预防性保护》(《文物修复与研究》2016年)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引入到藏品的预防性保护中,提出量化藏品风险,实施科学化保护。纪金辉等《风险管理在藏品预防性保护中的应用——以青岛市博物馆为例》(《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依据风险管理评估标准(AS/NZS4360)对青岛市博物馆藏品所面临的各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提出应对措施,以提升青岛市博物馆珍贵文物的风险预控能力。
2.2 内容研究
当前,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实施内容研究有博物馆建筑,环境质量监测、调控,日常养护,文物保存设施和长效机制。
2.2.1 博物馆建筑
博物馆建筑在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中主要体现在博物馆选址与大气污染,建筑结构和材料的环保、节能与防震,库房和展厅的布局位置、大小和空气缓冲等方面。收录在2009年《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中的凌琳的《关于“5·12”汶川地震后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的再思考》和马琛的《从汶川地震看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必要性》两篇文章,强调了库房选址或库房建筑抗震的重要性。
2.2.2 环境质量监测与调控
文物保存环境是指收藏与展示各类可移动文物相对封闭空间的总体。包括微环境(展柜、储存柜、文物囊匣内的微小环境)、小环境(库房、展厅等室内的空间环境)、大环境(博物馆整体建筑之内的空间环境)、室外环境(博物馆建筑之外的空间环境)。
环境质量监测指对文物保存微环境和小环境的影响因素和质量状况进行科学的监测、评估、预警。环境质量调控指对室内小环境的空调系统、除湿机或增湿机等的调控,以及微环境被动或主动的调控,包括温湿度、污染物和微生物、文物照明、文物防震等的有效调控。
冯永斌《展厅环境监测与文物预防性保护》(《现代物业(中旬刊)》2016年第8期)介绍文物环境监测设备的安装、原理及在文物预防性保护中的应用。夏璐《博物馆藏品预防性保护研究——低能耗立体调节温湿度控制》(《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0年)从不同角度讲述控制相对适宜的温湿度的方法,对提高文物保存质量、降低间歇式空调的能耗、指导建筑节能、保持文物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赵国兴《鄂尔多斯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调查和预防性保护的几点建议》(《文物世界》2017年第3期)在对鄂尔多斯博物馆藏品环境检测的前提下,建议预防性保护要建立藏品保存环境监测体系。张艳红、刘根亮《天津博物馆文物库房保存环境现状调查》(《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年第3期)对2016年上半年天津博物馆文物库房的温湿度、污染气体和霉菌状况进行监测与分析研究,为下一步采取有效调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赵国兴、刘建忠《浅析影响馆藏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及预防性保护》(《文物世界》2015年第2期)分析了影响馆藏文物保存的环境六种因素,提出改善文物保存环境,抑制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危害。王伟《淮安市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现状及改善对策》(《江苏博物馆群体内部的交流与合作——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以淮安市博物馆为例,指出环境因素直接影响文物的寿命,要努力为文物营造一个“稳定、洁净”的良好保存环境。崔亚平《中小博物馆的环境控制——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为例》(《中国博物馆》2014年第3期)针对影响中小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提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中小博物馆的环境控制思路以及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具体控制方法。吴来明、徐方圆等《预防性保护理念下的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对策与实践》(《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指出环境因素是损害文物的重要原因,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评估、调控是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基本原则。Fergus·Read、罗晓东《温度和干湿度对文物的影响》(《艺术市场》2009年第5期)介绍了如何检测文物保存环境中的温湿度和相对湿度对文物的影响。潘晓通《博物馆预防性保护研究之二:甲酸与乙酸》(《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7年第1期)介绍甲酸、乙酸对文物的腐蚀作用。唐欢、范文奇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小环境空气微生物种属与数量的动态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7年第1期)结合传统的纯培养技术和基于细菌16SrRNA基因的PCR-DGGE(PCR-Denaturing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技术,综合分析博物馆小环境中可培养细菌的种属、数量及其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2.2.3 文物保存设施
文物保存设施为文物配备合适的储藏柜、展柜和囊匣等保存设施,营造“稳定、洁净”的保存环境,包括文物的运输与包装。魏世滨和王敏英《囊匣在文物预防性保存中的作用》(《文物修复与研究》2016年)、史利琴和葛丽敏《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包装设计研究》(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15期)、李文怡和杨洁等《文物无酸纸质囊盒制作》(《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4年第2期)、宋旸和王海红《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传统囊匣的制作工艺》(《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七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年)分别阐述了囊匣的重要作用,介绍囊盒的制作方法。
2.2.4 日常养护
文物的日常养护指对文物定期进行检查、清洁、除尘、消毒等,及时排除不安因素或轻微损伤,包括对文物本体的病害进行检测、监测、检查与保护修复。
毛建军《档案预防性保护中化学杀虫法的人身安全问题》(《兰台世界》2013年第32期)提出要高度重视文物日常养护中杀虫剂带来人身安全问题,建议推广使用无公害杀虫剂。
2.2.5 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指文物预防性保护有效的、经营的管理机制,包括岗位、制度和设施运维。丁兆华《濒危档案文献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管理层面探究》(《黑龙江档案》2012第1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采取宏观和微观的双重管理策略,减少档案文献损坏的概率,达到预防性保护的目的。
2.3 实践探讨
当前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实践,既有对国家文物局批复的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分析,也有对某类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的探讨。
2.3.1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实践
周冼强《定安县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的探讨》(《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年第9期)、王文刚《天水市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实践》(《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年第9期)和申桂云《谈馆藏藏品保管工作中的预防性保护——辽宁省博物馆馆藏藏品的预防性保护措施》(《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15年),这三篇文章针对国家文物局批复保护项目实践,在馆藏文物环境分析监控和评估的基础上,对博物馆藏品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2.3.2 不同质地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措施
对预防性保护措施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对湿度等环境较为敏感的古籍、字画类纸质文物和纺织品,金银器等。如梁萍《灵香草对纸币等有机纤维质地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广西金融研究》2005年增刊二)、萨尔瓦托莱·罗鲁索等《书籍遗产领域的预防性保护措施》(《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年第2期)、陈华锋《古籍文献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博物院古籍文献的保护为例》(《档案》2013年第5期)、蔡雪玲《試谈古籍保护中预防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农美玲《水泡古籍预防保护及修复技术》(《文物修复与研究》2016年)、曹晋《河南省纸质文物预防性保护分析研究》(《创新科技》2016年第3期)、邱晓勇《预防性保护对纸质档案文献的重要作用》(《档案与建设》2016年第6期)、蒯培珠《历史文献典藏预防性保护的实践——以上海图书馆为例》(《图书馆杂志》2017年第8期)、陈艳等《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预防性保护探索》(《石窟寺研究》2016年)、周理坤等《馆藏油画劣变的原因及预防性保护方法》(《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5第2期)、吴晓欧等《油画的预防性保护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2期)、潘晓通《博物馆预防性保护研究之一:银器的腐蚀及应对措施》(《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6年第4期),申艾君《漆木竹器霉害问题的预防性保护研究》(《中原文物》)2011年第4期)、陈晓岚《馆藏纺织品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科技展望》2017年第17期)、陈璐等《浅论丝织文物的预防性保护与延续性保护》(《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申桂云《谈纺织品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措施》(《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08年第12期)、张旭《浅谈预防性保护在纺织品文物中的运用——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为例》(《博物馆学文集10》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巴桑潘多《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范子龙等《石质文物保存环境控制与预防性保护》(《石窟寺研究》2013年)、时昆《浅谈革命类纪念馆藏品的预防性保护》(《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等文章。
2.3.3 藏品存储利用中的预防性保护
藏品的预防性保护涉及到藏品的储藏、拿取、展示、维护等方面。周雅薇《试论预防性保护在文物收藏和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第7期)针对影响文物保存的温湿度、污染气体、光辐射以及有害生物四个不同类型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措施。隆军花《预防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继承发展保护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介绍预防性保护理念对首都博物馆的藏品保存科学业务工作的指导作用。隋立新《对巡展中如何开展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对巡展中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提出措施。陈玲等《博物馆陈列自然标本预防性保护工作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博物馆研究》2013年第2期)对展陈中自然标本预防性保护提出对策。时昆《浅谈革命类纪念馆藏品的预防性保护》(《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对纪念馆藏品展示中的预防性保护提出对策。
从当前的研究状况来看,专家对预防性保护理论的探讨重在分析预防保护的意义、作用,旨在引起文物收藏单位对预防性保护工作的重视,并从不同角度提出预防性保护的具体方法。专家学者对预防性保护实施内容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指导预防性保护实践。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当前实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单位有270余家,各博物馆根据各自情况,结合实际,开展预防性保护实践,但经梳理,发现关于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实践的文章仅有3篇,故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做全面分析,以供借鉴。 3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分析
2015年4月,国家文物局发文批复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为使项目切实可行,文物预防性保护专家及技术人员进行了前期调查,制定预防性保护实施方案。盐业历史博物馆根据方案,组织实施。
3.1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状况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是指收藏与展示各类可移动文物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包括文物库房、展厅、展柜、储存柜(箱、盒)等小空间。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以清朝乾隆元年陕籍盐商修建的同乡会馆——西秦会馆为馆址,主要收藏、研究、展示盐史文物,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座井盐史科技博物馆。馆内共收藏有盐业工具、书法、绘画、瓷器、玉器、钱币、票据等文物近20个类别3897件(套)。
3.1.1 文物库房保存设施状况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秦会馆内,受场地限制,为保护古建筑周围风貌,不允许建设高大现代建筑做文物库房,文物库房面积较小,约500平方米。受库房面积限制,各类文物无法分库保存。
文物储藏柜数量较少,部分储存柜为20世纪60年代制作的木柜,多数已损坏。文物堆放密集,没有任何隔断和缓冲。除部分字画有简单的纸盒存放外,其余文物没有囊匣保护,易碎的陶器、瓷器、玉器等裸存于储存柜中。这些文物的存放方式,不利于抵御环境因素对文物的破坏。
文物保存设施设备严重缺乏,库房恒温恒湿、空气净化等文物保管专用设施完全空白,库房内温湿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库外温湿度状况,不能满足文物科学规范管理的要求。
由于库房环境不利于文物保存,大量古籍善本、历史文献、拓片等虫蛀情况严重。
3.1.2 文物展陈设保存施状况
展厅面积约3000平方米,三个基本陈列“中国井盐科技史”“盐业地质陈列”“盐税史陈列厅”分布于西秦会馆古建筑的楼廊轩阁内,属半开放式展陈环境。
展厅的温湿度即为室外温湿度,展厅木质墙壁的有害气体浓度超标。独具特色的盐业工具采用裸展的形式直接裸露于大气之中,开放的外界环境对展品的影响较大。游客随意触碰展品,履禁难止。
展柜为普通的玻璃柜,密封性较差,盐卤标本和古籍票据等存放于玻璃柜内极易受潮。
由于西秦会馆古建筑的廊楼朝向院内的一侧全部敞开,展厅里的文物极易被阳光照射。展厅照明灯光为萤光灯,光线不均,炫光严重。
3.2 环境检测与评估
环境因素是引发博物馆藏品损害的重要原因,包括温湿度、污染气體、光辐射、虫害和霉菌等环境因素。经过环境检测,由于盐业历史博物库房环境调控设备设施,展厅建筑为开放式,其温湿度与博物馆室外大环境温湿相同,温度为12摄氏度左右,湿度在百分之六十八以上。甲醛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部分展厅VOC略超标。库房和展厅的照度达到了300勒克斯以上,与《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对照,略微超标。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文物种类繁多,各类质地的文物对保存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展厅和文物库房的环境控制方式具有复杂性,需要结合自身特点综合考虑文物。根据检测结果综合评估:
一是需要对文物所处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监测,防止出现由于环境变化过于剧烈致使文物难以修复。需要在馆内建立一套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及其管理机制,以实现对文物库房、展厅和重点展柜等文物保存环境中温度、湿度、污染物等的及时感知和风险预控。
二是多种原因致使部分展厅、展柜内温湿度波动较大,或污染物浓度偏高,或光照超标,需要依照“稳定、洁净”原则加强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调控。盐业历史博物馆展厅无法封闭,需要密封文物展柜,为文物展柜配备被动调控材料或调湿设备,改造展柜及展厅灯光,实现对文物保存小环境及微环境的调控。
三是文物库房温湿度变化大,且湿度高,铁质和纸质文物极易受损,不满足文物保存环境的要求。需要配备调温调湿设备,配备文物养护设备。
3.3 预防性保护措施
一是在盐业历史博物馆建立一整套环境监测系统。通过搭建监测平台信息系统,建设无线实时监控系统,增加离线监测设备,在线式超声波室外环境监测系统全面覆盖盐业历史博物馆主要展厅和重点展柜,做到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及时感知。较为全面地记录我馆文物保存环境的相关数据,通过科学分析,为治理调控提供依据。
二是应用主被动调控措施。如展柜展厅环境改造以及展厅灯光改造,用净化调湿机对文物保存微环境调控,增加精密空调、高效除湿机对库房小环境质量调控,优化文物保存环境,努力达到“洁净、稳定”的文物保存环境状态。
三是改善藏展环境。对文物保存状况和环境难以达到要求的,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进行调控改造。如配置文物囊匣、古籍文献资料整理室改造、为铁工具配置悬臂式存储架,努力营造“稳定、安全”的文物展陈环境。
四是完善馆藏文物日常维护保护。如配置养护专用工具,完善多功能字画检测养护中心和古籍检测养护室,购置了低温冰箱,为今后可持续性的文物消毒杀虫提供了便利。
五是制定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制度。设立相关岗位职责,形成藏品保护、管理、协调、检测、分析、处理、预案等一系列风险预控机制,预防性保护理念和意识得到整体提升。
盐业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需要结合文物存储展示设施设备及环境评估情况,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调控,并应用主被动调控措施改善藏展环境,完善馆藏文物日常维护能力,建立长效机制,使文物预防性保护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文刚.天水市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实践[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9).
[2]切萨雷·布兰迪.修复理论[M].陆地,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