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贯彻《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的目标,必须坚持回归课本,用好教材,不能摒弃教材所提供的经典文本的教学。
关键词:回归课本;经典文本;意新;意深;意远;意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48-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面对《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中学语文教师用来达到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要贯彻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我觉得有一点是必须坚持的,就是要回归课本,用好教材,不能摒弃教材所提供的经典文本的教学。经典文本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只有从阅读经典文本开始。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加强经典文本教学,因为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在经典文本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升华美好的情感,进而形成有利于未来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意新:重温经典,常读常新
经典文学影响了很多人的一生。它不仅具有永恒性,而且能重重撞击读者的心灵,令人回味无穷。它更大的魅力还在于它常读常新。钱理群先生曾说:“经典性的作品更是常读常新,每一次新的感悟都会带来新的发现的喜悦,文学阅读的魅力也就在于此。”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教材有时形同虚设,与考试无关的老师不讲,学生越学越无趣。学生只把课文当成一种阅读练习,只为了能够较为准确地回答各种问题,而不是在欣赏。学生课外又疲于铺天盖地的作业,根本没时间去读经典作品。经典作品成为一纸空文,备受冷落。教师若不能把握语文课的良机,用好教材中的经典课文,很多学生就会让动漫等图书和电脑游戏填充自己的阅读空白,造成浅层次的阅读后果,无品位,无思考。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难于上青天,境况更堪忧。毕淑敏在《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一文中写出了对经典作品《海的女儿》的认识。她大约8岁时,第一次读,泪流满面;大约18岁时,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地就读出了爱情;28岁的时,做了妈妈。这时竟深深地关切起人鱼公主的家人;38岁时,因为开始写小说,不由自主地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48岁了,心平气和,有了一番新的感悟,原来那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可见对经典作品反复读多遍,细细体味,才能更好地领会经典作品的精妙,从中学习和借鉴经典作家的艺术匠心,才会有巨大的收获。
二、意深:涵泳经典,体悟深意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像歌德、雨果、莎士比亚、但丁、埃斯库罗斯等这些伟大的作家的创作中,总是有两股激流,一股与他们当时的时代运动相汇合,另一股则蕴藏得深得多,超越了那个时代的愿望和需要,直到现在,它还滋育着新的时代。”这里,罗曼·罗兰揭示出了经典作品的内涵深厚和魅力恒久。语文教材的选文经典有一种文化传统的气息和意境,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启发学习者终身受益。在语文课上,我们常看到学生面对教材侃侃而谈,甚至妙语连珠,但冷静思索后发现学生的“见解”似乎永远无法逃脱“教参”或教师的牵引,无法理解探究之妙,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变成了对老师、对教参的理解。
三、意远:品读经典,点亮心灯
经典作品不仅蕴含着冲击读者心灵的思想力量,更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精神的陶冶。经典的魅力就在于一个个不朽的灵魂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智慧与灵性。它能洗涤人的心灵,充实人的思想,增长人的智慧,不仅表现民族灵魂,也有着铸造民族灵魂的伟大作用。课堂教学时,以教材上的经典文本为载体,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分析和判断,能增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启迪学生的灵性。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说:“没有情感上的变化就没有认识上的变化。”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在与经典文本亲密接触的过程中,静听细读,学会遐想和凝思,学生的情感世界就能发生变化,情感更细腻,胸怀更博大,思想世界更拓宽。他们也就在阅历课本中名家人生的同时,渐渐有了个性化的、充满文化内涵的价值观念。
四、意贯:走进经典,传承文化
经典是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它承载与传递着传统文化。经典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如基因般沉淀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思想中最深沉的基质。
教材的经典文本有着丰富的语文知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教师利用教材的经典文本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得到延续与加强,并将隐藏在人们思想深处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来。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接受传统文化,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在《给我的孩子们》(苏教版九年级下)这篇课文中,丰子恺先生抱着对成人世界的失望,近乎有些悲伤地看着他的孩子们慢慢成长。若课上老师让学生看到的只是悲哀,只是孩子不应该长大,应该永远幸福,这节课或许是失败的。经典的文本更应该让学生看到积极的一面。悲哀的背后透着对下一代深深的关爱之情,面对困难而乐观生活的勇气,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永远的童真与幸福生活的含义,明白童年是美好而短暂的,现实是残酷而漫长的,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去延续自己的童心和率真去战胜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懂得在丰子恺的悲伤中慢慢长大,即使丢掉童心与率真,也拥有力量去守护心灵的春天。这样,回归课本,用好了教材,就唤醒了文本蕴含的意义,从而唤醒了学生深刻的觉悟。我们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营造好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就能在字里行间发现处处流淌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传统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并形成内在的文化因子,永久地传承下去。
语文教学不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是长久的思想建树,需要触及学生的灵魂。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能从中学到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回归课本,利用教材,用好教材,再塑经典文本,让经典文本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从而让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为学生打下受用终身的精神底子。
关键词:回归课本;经典文本;意新;意深;意远;意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48-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面对《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中学语文教师用来达到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要贯彻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我觉得有一点是必须坚持的,就是要回归课本,用好教材,不能摒弃教材所提供的经典文本的教学。经典文本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只有从阅读经典文本开始。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加强经典文本教学,因为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在经典文本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升华美好的情感,进而形成有利于未来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意新:重温经典,常读常新
经典文学影响了很多人的一生。它不仅具有永恒性,而且能重重撞击读者的心灵,令人回味无穷。它更大的魅力还在于它常读常新。钱理群先生曾说:“经典性的作品更是常读常新,每一次新的感悟都会带来新的发现的喜悦,文学阅读的魅力也就在于此。”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教材有时形同虚设,与考试无关的老师不讲,学生越学越无趣。学生只把课文当成一种阅读练习,只为了能够较为准确地回答各种问题,而不是在欣赏。学生课外又疲于铺天盖地的作业,根本没时间去读经典作品。经典作品成为一纸空文,备受冷落。教师若不能把握语文课的良机,用好教材中的经典课文,很多学生就会让动漫等图书和电脑游戏填充自己的阅读空白,造成浅层次的阅读后果,无品位,无思考。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难于上青天,境况更堪忧。毕淑敏在《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一文中写出了对经典作品《海的女儿》的认识。她大约8岁时,第一次读,泪流满面;大约18岁时,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地就读出了爱情;28岁的时,做了妈妈。这时竟深深地关切起人鱼公主的家人;38岁时,因为开始写小说,不由自主地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48岁了,心平气和,有了一番新的感悟,原来那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可见对经典作品反复读多遍,细细体味,才能更好地领会经典作品的精妙,从中学习和借鉴经典作家的艺术匠心,才会有巨大的收获。
二、意深:涵泳经典,体悟深意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像歌德、雨果、莎士比亚、但丁、埃斯库罗斯等这些伟大的作家的创作中,总是有两股激流,一股与他们当时的时代运动相汇合,另一股则蕴藏得深得多,超越了那个时代的愿望和需要,直到现在,它还滋育着新的时代。”这里,罗曼·罗兰揭示出了经典作品的内涵深厚和魅力恒久。语文教材的选文经典有一种文化传统的气息和意境,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启发学习者终身受益。在语文课上,我们常看到学生面对教材侃侃而谈,甚至妙语连珠,但冷静思索后发现学生的“见解”似乎永远无法逃脱“教参”或教师的牵引,无法理解探究之妙,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变成了对老师、对教参的理解。
三、意远:品读经典,点亮心灯
经典作品不仅蕴含着冲击读者心灵的思想力量,更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精神的陶冶。经典的魅力就在于一个个不朽的灵魂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智慧与灵性。它能洗涤人的心灵,充实人的思想,增长人的智慧,不仅表现民族灵魂,也有着铸造民族灵魂的伟大作用。课堂教学时,以教材上的经典文本为载体,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分析和判断,能增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启迪学生的灵性。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说:“没有情感上的变化就没有认识上的变化。”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在与经典文本亲密接触的过程中,静听细读,学会遐想和凝思,学生的情感世界就能发生变化,情感更细腻,胸怀更博大,思想世界更拓宽。他们也就在阅历课本中名家人生的同时,渐渐有了个性化的、充满文化内涵的价值观念。
四、意贯:走进经典,传承文化
经典是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它承载与传递着传统文化。经典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如基因般沉淀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思想中最深沉的基质。
教材的经典文本有着丰富的语文知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教师利用教材的经典文本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得到延续与加强,并将隐藏在人们思想深处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来。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接受传统文化,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在《给我的孩子们》(苏教版九年级下)这篇课文中,丰子恺先生抱着对成人世界的失望,近乎有些悲伤地看着他的孩子们慢慢成长。若课上老师让学生看到的只是悲哀,只是孩子不应该长大,应该永远幸福,这节课或许是失败的。经典的文本更应该让学生看到积极的一面。悲哀的背后透着对下一代深深的关爱之情,面对困难而乐观生活的勇气,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永远的童真与幸福生活的含义,明白童年是美好而短暂的,现实是残酷而漫长的,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去延续自己的童心和率真去战胜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懂得在丰子恺的悲伤中慢慢长大,即使丢掉童心与率真,也拥有力量去守护心灵的春天。这样,回归课本,用好了教材,就唤醒了文本蕴含的意义,从而唤醒了学生深刻的觉悟。我们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营造好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就能在字里行间发现处处流淌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传统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并形成内在的文化因子,永久地传承下去。
语文教学不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是长久的思想建树,需要触及学生的灵魂。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能从中学到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回归课本,利用教材,用好教材,再塑经典文本,让经典文本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从而让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为学生打下受用终身的精神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