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乎没有人不认为,《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36条”)的正式出台,将使中国民营经济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新时期。对这样的判断,我们确是深信无疑。
然而,此刻我们又发现,人们在为之欢呼的同时,也多了一种新的期待:盼望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到来。
有人说,“36条”的颁布,难道还不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真正春天?其实,大家所说的春天并没有准确的界定或量化标准,问题倒不是讨论现在是什么样的春天,而是要看到“期待”反映的是一种心情和在其背后隐含的对能否全面落实“36条”的担忧。
我们以为, 老板们的这种心情和担忧决不是杞人忧天,也并非没有一点道理。过去的经验和现实的种种情况告诉我们,中央政府的政策在贯彻过程中,总少不了打折或走样,有的甚至被“执行”得面目全非。究其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利益格局,要按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分割是件难事,要不,为什么经济体制改革20多年了,还在艰难攻坚。事实上,若撇开意识形态不谈,私营经济的发展与既得利益部门或集团之间是有巨大利益冲突的。我们看到,尽管中央高层领导和中央部门对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有许多说法和文件,但到了一些地方和部门就不一定行得通。正如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有关部门嘴上说要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但仅仅是“说归说,做归做”,使人有种被愚弄之感。当然,在这里说这些话,只是想让大家从利益的搏弈上看到落实中央政策的难度。
同时,我们又认为,“36条”落实的广度和深度,实际取决于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改革的力度与程度。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发展经济,但不是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它的工作是制定市场规则,而不是市场的主体;它的责任是为各类企业创造和改善经济环境,而不是制造和保护歧视。总之,在市场竞争中,它所扮演的应是一个与各类企业的经济利益毫不相干的公正者的角色。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这方面的改革是滞后的。另外,与政府职能转变缓慢有关系的“政绩经济”也是落实“36条”的一个障碍。有些地方对民营企业宠爱有加,不切实际大给优惠政策,甚至不惜违法乱纪,这不仅与“36条”精神相违背,而且最终是害了企业。因此,我们认为,“36条”的落实有赖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改革,有赖于地方官员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从这方面讲,“36条”的落实又是需要时间和一个过程的。
好的政策往往会带来经济和社会潜能的巨大喷发,同样,“36条”的落实,无疑也将使民营企业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既然如此,全面落实“36条”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要使“期待”变为现实,固然需要社会的支持和配合,但地方政府部门及相关利益体,实际上是落实“36条”的第一责任人。所以,地方政府对政策的认知度和执行水平自然就成了“36条”落实程度的关键。对此,我们还是要有实事求是的心态。
总之,民营企业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困难也会继续存在,我们要有必要的心理准备。但无论如何,我们相信,随着国家各项政策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速,“36条”必定会得到全面落实,广大民营企业的期待终将变为现实。不过,到那时,生存和发展更要靠民营企业自己。这当然是另外的话题。
然而,此刻我们又发现,人们在为之欢呼的同时,也多了一种新的期待:盼望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到来。
有人说,“36条”的颁布,难道还不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真正春天?其实,大家所说的春天并没有准确的界定或量化标准,问题倒不是讨论现在是什么样的春天,而是要看到“期待”反映的是一种心情和在其背后隐含的对能否全面落实“36条”的担忧。
我们以为, 老板们的这种心情和担忧决不是杞人忧天,也并非没有一点道理。过去的经验和现实的种种情况告诉我们,中央政府的政策在贯彻过程中,总少不了打折或走样,有的甚至被“执行”得面目全非。究其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利益格局,要按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分割是件难事,要不,为什么经济体制改革20多年了,还在艰难攻坚。事实上,若撇开意识形态不谈,私营经济的发展与既得利益部门或集团之间是有巨大利益冲突的。我们看到,尽管中央高层领导和中央部门对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有许多说法和文件,但到了一些地方和部门就不一定行得通。正如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有关部门嘴上说要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但仅仅是“说归说,做归做”,使人有种被愚弄之感。当然,在这里说这些话,只是想让大家从利益的搏弈上看到落实中央政策的难度。
同时,我们又认为,“36条”落实的广度和深度,实际取决于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改革的力度与程度。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发展经济,但不是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它的工作是制定市场规则,而不是市场的主体;它的责任是为各类企业创造和改善经济环境,而不是制造和保护歧视。总之,在市场竞争中,它所扮演的应是一个与各类企业的经济利益毫不相干的公正者的角色。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这方面的改革是滞后的。另外,与政府职能转变缓慢有关系的“政绩经济”也是落实“36条”的一个障碍。有些地方对民营企业宠爱有加,不切实际大给优惠政策,甚至不惜违法乱纪,这不仅与“36条”精神相违背,而且最终是害了企业。因此,我们认为,“36条”的落实有赖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改革,有赖于地方官员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从这方面讲,“36条”的落实又是需要时间和一个过程的。
好的政策往往会带来经济和社会潜能的巨大喷发,同样,“36条”的落实,无疑也将使民营企业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既然如此,全面落实“36条”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要使“期待”变为现实,固然需要社会的支持和配合,但地方政府部门及相关利益体,实际上是落实“36条”的第一责任人。所以,地方政府对政策的认知度和执行水平自然就成了“36条”落实程度的关键。对此,我们还是要有实事求是的心态。
总之,民营企业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困难也会继续存在,我们要有必要的心理准备。但无论如何,我们相信,随着国家各项政策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速,“36条”必定会得到全面落实,广大民营企业的期待终将变为现实。不过,到那时,生存和发展更要靠民营企业自己。这当然是另外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