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蒋经国不为人知的约定

来源 :长江文艺·精品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puco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与蒋经国在苏联时期曾是大学同学,80年代初两人分别成为两岸掌权者后,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统一模式,而蒋经国则要自己的亲信李焕替他达成一个最重要的目标。他说:“我们必须采取主动,踏上中国的统一之路。台湾和大陆,终究必须统一。两岸若不统一,台湾恐怕将越来越难单独存在。”
  
  邓小平复出与蒋经国掌权
  
  晚年的蒋介石有一块心病,那就是总在担忧自己去世后大权旁落,所以对自己的身后事可谓处心积虑。为了能使儿子蒋经国在自己百年之后顺利接班,他确实煞费苦心。去台之后,蒋介石开始有意识地栽培儿子蒋经国。进入六七十年代时,蒋经国的羽翼总算丰满了。
  1973年,当蒋老先生把许多事情都交给儿子蒋经国时,对岸的毛泽东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让邓小平复出。
  邓小平在1926-1927年与蒋经国是苏联中山大学的同窗,那时候的邓,是蒋经国所在共青团小组的组长。
  已经掌握台湾大权的蒋经国,密切注视着他在苏联留学的这位老同学。1973年3月,邓小平从下放地江西回到中共中央,周恩来首先把大部分涉外事务交给了他。邓小平立刻宣布:北京已经准备好,可以跟台北直接谈判统一的问题。邓小平说,在现阶段,“优先考虑用和平方式”。
  卧病在床的老蒋已是日暮西山,顾不上这些,全面负责台湾党政军大事的蒋经国,同樣对大陆的提议不予理会,他亲口告诉《纽约时报》记者:“与中国共产党接触(谈判),就是自杀行为,我们没那么愚蠢。”
  1975年,控制国民党政权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蒋介石死了。1978年3月11日,蒋经国被选举为“总统”。两个月后,他在盛大典礼中正式就职。
  对岸,他的老同学邓小平虽然没有重新担任党的总书记,但却第三次在政坛上站了起来,并以别人无可比拟的威望和资历迅速成为中共的核心人物,牢牢把握着中国的改革方向。
  
  小平给经国的“重重一击”
  
  1978年12月15日晚10时,即中美建交消息公布之前12小时,美国驻“中华民国”的大使安克志忽然接到华盛顿的专线秘密电话,这位特命全权大使于是奉命在凌晨三点的时候,拨通蒋经国助手宋楚瑜的电话,说是有紧急公事,必须立即面见“总统”。
  来自华盛顿的消息说,卡特原定在中美建交公告发布之前的两小时,通知蒋经国,因为幕僚的反对,卡特才决定:提前7个小时通知蒋。
  蒋经国只得在半夜爬起来会见了安大使,临别时,安大使按照美国国务院的要求,请求蒋经国先生在第二天早晨8点之前,暂时不要对外泄漏这一消息。蒋经国强忍着怒气,始终不肯答应。
  消息公布当天,台北股市大跌近一成。
  
  打击之后的“和平攻势”
  
  1978年12月16日,人民解放军实际停止了自1958年开始的对金门、马祖的炮击,国民党军队也停止反炮击,1979年1月1日,国防部长徐向前发布消息,称金门炮击正式停止。同一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示好。北京的对台办负责人廖承志也发表了致蒋经国“老弟”的一封公开信,提议国、共第三次合作。廖承志表示,他愿意访问台湾,完成国家统一的爱国目标。
  台北方面一方面很坚定地谢绝廖承志来访,蒋经国说:共产党提议两岸对话,是“旧瓶装新酒”。但在另一方面,蒋经国也认为:北京现在热切鼓励两岸之间扩大经济、社会、文化交流,长此以往,对台湾必然是利大于弊。
  进入1981年后,邓小平进一步向蒋经国“示好”。
  北京首先停止了纪念1947年“二二八事件”的例行活动;此后,新上台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公开邀请蒋经国等国民党官员“回老家瞧瞧”。随后,中国大陆发动全面和平攻势,发表了中国统一的九条原则,包括台湾可以维持自己的军队,充分自治,不干涉台湾内部事务,甚至未来可与台湾领导人一起来领导、治理中国本土。
  邓小平还就他的“一国两制”统一模式,提供法理架构。他指示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特殊地位。邓小平明确表示:北京当然有权代表整个中国在国际舞台活动,可是台湾和香港,同样享有“相当的外交权,(可)处理一些涉外事务”。为了进一步改善气氛,人民解放军还从福建撤走了相当数量的部队。
  但是在文字上,台北的“三不”政策仍继续存在。只是亲国民党的报纸开始出现文章,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大陆根本不可能武力犯台”;“和平、渐进与中国统一,才是正确道路,两岸可以先从通邮、旅游和间接贸易做起”。
  
  “可惜经国死得太早了!”
  
  随着时间推移,蒋经国认为两岸谈判的时机已经慢慢成熟。愿意充当“中间人”角色的可不少,而蒋经国却把这个敏感角色只托付给了新加坡总理李光耀。
  李光耀试图让邓小平及其他中国高级官员了解台湾的情势,包括不少台湾人可能更加同情“台独”的局势,因此大陆与台湾在处理统一问题时,必须审慎、弹性。
  至于邓小平,至少有一次透过李光耀,向“我在莫斯科的同学”蒋经国致以问候。邓小平也对李光耀陈述如何保护各方利益、解决两岸问题的看法。邓小平说,北京绝不派官员或军队到台湾;不干预台湾的政治或“人事”问题;统一之后的现状“可以维持一百年”,北京绝不会去更动它。
  依据邓小平的说法,台湾可以享有“处理外交事务……签发特别护照……与其他国家签订一些协定……的特别权力”。两岸关系将是“你不吃掉我,我也不吃掉你,你不要烦我,我也不烦你,各行其是”的性质。
  可是,蒋经国在听到李光耀传递的这些信息后,并不认为这些“条件”在岛内已经凝聚成为共识,因此,他并不赞成立即开始两岸谈判,而且他还认为:中国大陆的局势,也还未充分变化到足以让他展开两岸统一的谈判。
  李光耀和蒋经国倒是都认为,让大陆与台湾、新加坡的繁荣、开放社会多接触,将可导引中国往类似方向演变。
  蒋经国对德国《明镜周刊》说:“重建一个自由、民主、统一的中国,既不是梦想,也不是幻想。”
  1988年1月13日下午1时50分左右,蒋经国突然撒手人寰。听到经国逝世的消息,邓小平立刻召集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邓小平表示,当蒋经国依然健在时,“中国的统一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困难和复杂。国民党和共产党过去有过两次合作的经验。我不相信国共之间不会有第三次的合作。可惜,经国死得太早了。”
  摘自《看天下》
其他文献
上世纪50年代初,陈毅主持上海工作期间,十分重视上海的文艺工作。有一次他来文联作国内外形势报告,报告会在文联大厅举行。有人认为请陈毅市长来作报告,总得像个样子。于是讲台上铺了洁白的台布,还放了插上名贵鲜花的花瓶和精美的茶具。陈毅来到大厅,看到这般情景,略一迟疑,顺手把台上的花瓶和茶具移到了台下,然后风趣地说:“我这个人讲话很容易激动,激动起来就会手舞足蹈,这花瓶和茶具放在台上就有点碍手碍脚了,要是
期刊
这已是第六次敲门了。  每次间隔都很长,一次只敲两下,敲得极轻,轻得让我怀疑自己的耳朵。  第七次敲门,我起身离开办公桌,径直走过去把门打开。她站在外边,极朴素极干净的知识分子装束,两臂下垂,仰脸看着我,眼神里一半是歉意,一半是乞求,我闪身示意让她进来,她随手替我关了门,转过身扑嗵给我跪下了。  “部长,我求求你……”  我一下子闹懵了,脑子里一片空白。赶紧将她扶起来,她却坚决不肯,从上衣兜里掏出
期刊
吴三桂占据云南后,深入缅甸境内擒获了南明流亡政府的永历帝。吴三桂穿着清朝官服去见阶下囚永历帝。陈圆圆劝他还是该穿明朝服装。吴三桂挺给陈圆圆面子的,折衷了一下:脱下清装,先穿明装在内,再在外面披上清装,谎称到永历帝住处,再卸去外套,以明服相见。陈圆圆难得地露出笑脸:“君若能抚存朱明遗裔,故念朱明江山,即见之可也。”   只是,吴三桂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哄陈圆圆,怕她伤心。最后,他还是瞒过陈圆圆逼死了永
期刊
西方国家的人是很讲究幽默的,有些空服员就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幽默感。请听听下面的机舱广播:  1、各位乘客,我们即将为您进行热餐的服务。今天的餐点有鸡肉和牛肉。如果您要鸡肉请学鸡叫,如果您要牛肉请学牛叫,如果您是素食主义者请用眼神表达。  2、各位先生、各位女士,请您留在座位上直到班机完全停好、机长将安全带的指示灯关掉。我们不希望您比本班机还要早抵达停机坪。  3、飞机正准备进入跑道时突然折回了停机坪
期刊
眼下人们都在热议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据说这起源于240年前的瑞典。中国古代没有这一制度,但不乏各具特色的“晒薪族”。    苏东坡:“晒”出一肚凄凉  苏东坡晚年被贬海南时,所有财产只剩下一所透风漏雨的“桄榔庵”,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于是写信向友人发牢骚,说朝廷还欠他三年的俸钱共两百贯钱币,按京都币值计算也有一百五十贯。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天性乐观的苏大学士,这时也苦恼得像被欠薪的民工。    白
期刊
前几日去办事,正好路遇十几年前的老邻居大宋。熟人相遇,自然热情攀谈起来。这么长时间不见,我问他现在过得怎么样,没想到大宋长叹一口气:“唉,我现在是黄鼠狼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啊!”原来,大宋在单位里十几年,一直是个小科员,比他工作晚的年轻后生,都已经是科长了。生活中呢,大宋说自己也没有几个知心的朋友。  看大宋愁眉不展的样子,我赶紧转移了话题。正要分别时,大宋问我是否还记得一个叫“白梅”的人,说人家
期刊
她是台球赛场上最抢眼的女人,其完美的手臂线条、婀娜多姿的身段、专注的神情,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无法阻挡的魅力,冷艳性感几乎成了她的代名词,在球坛更是享有“黑寡妇”之称。自1993年出道至今,她已赢得了世界女子台球协会的15个冠军和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她,就是曾蝉联世界第一的韩裔美籍台球运动员珍妮特·李。  可是,没有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在世界竞技体育项目上独领风骚的女性,居然从小就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
期刊
陈赓与彭德怀,同是湖南湘潭人,同是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不同的是他们的性格:陈赓幽默风趣,爱开玩笑;彭德怀则表情严肃,不苟言笑。而陈赓与彭德怀这两个性格迥然不同的人,却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陈赓“骗”彭德怀,“骗”出的是亲密战友之间的无私关心和真挚情怀。彭德怀被“骗”,被“骗”出的是革命家的磊落品质和高尚情怀。    以白水当酒,骗彭德怀同饮庆功酒    1935年3月4日,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在红军总政
期刊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这个台湾女记者放弃了原本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投身四川凉山一个麻风康复村的教育事业。为了让这些与世隔绝已久的孩子能尽快地融入现代社会,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    我去筹钱盖一所新的学校    尽管已经过去了11年,第一次进入麻风康复村的情景,张平宜依然历历在目。那时,她还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为了采访大陆麻风康复村的现状,她多方询问后,来到了四川省西部一个叫大
期刊
小时候放暑假,农村学生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那年,队长安排我给牛车装卸货物。  拉车的大黄牛虽然走得不快,但很有力气,无论车装得多满也能拉动。赶车的车把式是个好脾气,无论大黄牛走得多慢,也舍不得抽它一鞭子。  可是有一次,在一个上坡路段,牛车停止不动了。车把式的鞭子开戒了。鞭子像雨点一样抽打在大黄牛身上,大黄牛卖命地拉,我也从车尾帮着推,可牛車就是前进不了。  歇息了一会儿,车把式让我上车,坐在车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