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竞技体育是一个高竞争、高成就和高应激的领域, 自我效能感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是至关重要的。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是运动员对自己各种能力和能力可能产生的效能的认知。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对运动技术水平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结合具体项目对自我效能感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 本文结合蹦床运动进行研究。
【关键词】蹦床运动员 自我效能感 分析
蹦床项目的特点决定了蹦床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蹦床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贯穿着蹦床比赛和训练的每一个环节, 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此通过对运动员训练与比赛中自我效能感的诊断与评定, 有针对地进行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训练是提高运动员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有助比赛中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
1.研究对象
本文以全国90 名优秀蹦床运动员所填写的问卷为研究对象。结合蹦床运动的特点, 具体分析蹦床运动训练和比赛中与本研究有关的问题设计问卷。问卷的设计严格按照问卷设计原则, 通过特尔斐法进行筛选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 其中信度为0.81, 效度为0.85。
2.结果与分析
2.1 预备性测试与分析
用SPSS for Windows14.0 对问卷的36 个项目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 由于运动员自我效能感各因素间存在相关,因此选择直接斜交旋转方法(Oblimin)获取初始因素解。
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 对项目进行进一步筛选, 得到22 个项目、6 个因素的结构模型。
通过对22 个项目的相关矩阵的Bartlett 检验, 结果表明, Bartlettχ2=748.601, p=0.000, 说明构成本调查问卷的22 个项目之间存在共同因素; 同时, 计算取样合适性度量值KMO=0.706, 说明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结果表明, 蹦床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结构主要由六个因子构成, 对各个因子进行理论分析, 并根据各因子内各项目的含义进行了因子命名(表1)。
2.2 自我效能感结构分析
蹦床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情境下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整体感觉评价和对自己能力的信念。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 蹦床运动员的自我效能由躯体控制效能、应变效能、情绪调控效能、专业知识及规则运用效能、注意效能及创新效能六个效能组成。这说明, 在训练比赛过程中蹦床运动员对自身综合能力的评价和信念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衡量。
2.2.1 躯体控制效能
躯体控制效能列为第一因素, 表明在蹦床运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运动员对自己躯体控制能力的判断和信念是影响行为操作的首要因素。在蹦床竞赛中, 压网、起网和腾空技术是运动员比赛成功的基础, 而蹦床动作技术的学习和提高过程也是运动员的知觉学习过程, 不管是在运动技能初步形成阶段、巩固阶段还是熟练操作阶段, 都要求运动员具有高度的身体控制能力。躯体控制效能具体包括五个子因素, 也就是说在运动过程中, 蹦床运动员主要从五个方面判断自己的躯体控制能力。
2.2.2 应变力效能
由于蹦床的项目特点, 其创伤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项目。据国外调查研究统计, 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运动创伤的发生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但仍是创伤发病较多的项目。特别是蹦床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时的场地和环境都会有所变化, 赛前30s 的准备时间也不一定能让运动员完全适应。所以在比赛中运动员要保持头脑的冷静、清醒, 且具有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快速的应变能力。蹦床运动员的应变力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判断。
2.2.3 专业知识及规则运用效能一个运动项目要健康快速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和竞赛规则的规范。蹦床项目也是如此, 它涵盖了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生物力学、训练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项对运动员的专业知识要求很高的项目。所以, 专业知识和规则的掌握和运用是运动员自我效能感判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判断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由表4 可知, 排在第一位的是能熟练运用保护和帮助的方法。保护和帮助是蹦床教学和训练的主要特征之一。运动员做动作时, 由于动作腾空高、移动范围大、速度快,加之蹦床器材对人移动的限制, 如仅依靠教练员一人去保护, 在很多情况下, 是不可能及时到位实施有效保护的。所以, 还必须要依靠运动员协助教练员进行保护, 也就是运动员随时都在发挥着保护者的作用。运动员既是练习者,又是保护者, 这是蹦床保护的一个显著特点。
2.2.4( 注意效能注意使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意义, 这就保证了心理活动的清晰, 从这点去分析, 注意是心理活动正确进行的重要因素。蹦床是一项复杂的运动项目, 运动员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和高度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所以运动员的注意能力对每一个动作技能的学习和完成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蹦床运动员的注意效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2.2.5( 情绪调控效能情绪是个体与环境意义事件之间关系的反映。蹦床项目要求运动员要在总面积为9.16 平方米的有效网面上表现出的既有空间高度, 又十分惊险的空翻转体动作, 在这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利于自己的突发情况,例如来自运动员生理上的伤病或疲劳, 心理上的紧张、焦虑, 还有来自外界环境的干扰等, 对运动员的情绪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运动员情绪不稳定, 过于激动或过于消沉, 都会严重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因此, 情绪调控能力是运动员克服挫败、积极进取的重要心理品质。蹦床运动员情绪调控方面的效能判断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2.2.6( 创新效能在体育领域中, 创新是指对旧技术动作的改进和创造新的技术动作。当今世界蹦床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从理论上讲, 在人的能力范围内能够完成的单个高难度动作相信都已经有人在训练中做到, 如四周空翻, 1986年前苏联运动员就已能做到。但迄今为止在蹦床的比赛和录像中都没看到过有这种高难度动作的成套动作。这是因为蹦床比赛追求的是“难” 与“美” 的完美结合, 动作越难, 风险越大, 失误的几率就越高, 所以即使是再优秀的运动员也不会在比赛中去冒这个险。所以蹦床运动的创新不只是难度上的创新, 更侧重于风格的创新, 成套动作编排上的创新, 训练方法手段的创新等等。所以蹦床运动员的创新效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结论
蹦床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主要由躯体控制、应变力、情绪调控、专业知识及规则运用、注意力和创新六个方面效能构成, 共包括22 个子因素, 体现了蹦床运动员自我效能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最主要的是躯体控制效能, 包含了5 个子因素, 说明蹦床是一项技术性很强, 对运动员的肌肉感觉准确性及控制能力要求很高的项目。
总之, 自我效能感贯穿着蹦床比赛和训练的每一个环节, 是蹦床运动员获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刘兴. 竞技蹦床[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 杨芳. 蹦床运动员注意特征研究[J] .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3]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 运动心理学[M] .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4] 马玉华. 对我国帆板运动员自我效能的分析与提高对策研究[J] . 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
【关键词】蹦床运动员 自我效能感 分析
蹦床项目的特点决定了蹦床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蹦床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贯穿着蹦床比赛和训练的每一个环节, 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此通过对运动员训练与比赛中自我效能感的诊断与评定, 有针对地进行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训练是提高运动员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有助比赛中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
1.研究对象
本文以全国90 名优秀蹦床运动员所填写的问卷为研究对象。结合蹦床运动的特点, 具体分析蹦床运动训练和比赛中与本研究有关的问题设计问卷。问卷的设计严格按照问卷设计原则, 通过特尔斐法进行筛选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 其中信度为0.81, 效度为0.85。
2.结果与分析
2.1 预备性测试与分析
用SPSS for Windows14.0 对问卷的36 个项目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 由于运动员自我效能感各因素间存在相关,因此选择直接斜交旋转方法(Oblimin)获取初始因素解。
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 对项目进行进一步筛选, 得到22 个项目、6 个因素的结构模型。
通过对22 个项目的相关矩阵的Bartlett 检验, 结果表明, Bartlettχ2=748.601, p=0.000, 说明构成本调查问卷的22 个项目之间存在共同因素; 同时, 计算取样合适性度量值KMO=0.706, 说明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结果表明, 蹦床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结构主要由六个因子构成, 对各个因子进行理论分析, 并根据各因子内各项目的含义进行了因子命名(表1)。
2.2 自我效能感结构分析
蹦床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情境下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整体感觉评价和对自己能力的信念。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 蹦床运动员的自我效能由躯体控制效能、应变效能、情绪调控效能、专业知识及规则运用效能、注意效能及创新效能六个效能组成。这说明, 在训练比赛过程中蹦床运动员对自身综合能力的评价和信念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衡量。
2.2.1 躯体控制效能
躯体控制效能列为第一因素, 表明在蹦床运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运动员对自己躯体控制能力的判断和信念是影响行为操作的首要因素。在蹦床竞赛中, 压网、起网和腾空技术是运动员比赛成功的基础, 而蹦床动作技术的学习和提高过程也是运动员的知觉学习过程, 不管是在运动技能初步形成阶段、巩固阶段还是熟练操作阶段, 都要求运动员具有高度的身体控制能力。躯体控制效能具体包括五个子因素, 也就是说在运动过程中, 蹦床运动员主要从五个方面判断自己的躯体控制能力。
2.2.2 应变力效能
由于蹦床的项目特点, 其创伤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项目。据国外调查研究统计, 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运动创伤的发生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但仍是创伤发病较多的项目。特别是蹦床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时的场地和环境都会有所变化, 赛前30s 的准备时间也不一定能让运动员完全适应。所以在比赛中运动员要保持头脑的冷静、清醒, 且具有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快速的应变能力。蹦床运动员的应变力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判断。
2.2.3 专业知识及规则运用效能一个运动项目要健康快速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和竞赛规则的规范。蹦床项目也是如此, 它涵盖了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生物力学、训练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项对运动员的专业知识要求很高的项目。所以, 专业知识和规则的掌握和运用是运动员自我效能感判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判断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由表4 可知, 排在第一位的是能熟练运用保护和帮助的方法。保护和帮助是蹦床教学和训练的主要特征之一。运动员做动作时, 由于动作腾空高、移动范围大、速度快,加之蹦床器材对人移动的限制, 如仅依靠教练员一人去保护, 在很多情况下, 是不可能及时到位实施有效保护的。所以, 还必须要依靠运动员协助教练员进行保护, 也就是运动员随时都在发挥着保护者的作用。运动员既是练习者,又是保护者, 这是蹦床保护的一个显著特点。
2.2.4( 注意效能注意使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意义, 这就保证了心理活动的清晰, 从这点去分析, 注意是心理活动正确进行的重要因素。蹦床是一项复杂的运动项目, 运动员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和高度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所以运动员的注意能力对每一个动作技能的学习和完成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蹦床运动员的注意效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2.2.5( 情绪调控效能情绪是个体与环境意义事件之间关系的反映。蹦床项目要求运动员要在总面积为9.16 平方米的有效网面上表现出的既有空间高度, 又十分惊险的空翻转体动作, 在这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利于自己的突发情况,例如来自运动员生理上的伤病或疲劳, 心理上的紧张、焦虑, 还有来自外界环境的干扰等, 对运动员的情绪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运动员情绪不稳定, 过于激动或过于消沉, 都会严重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因此, 情绪调控能力是运动员克服挫败、积极进取的重要心理品质。蹦床运动员情绪调控方面的效能判断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2.2.6( 创新效能在体育领域中, 创新是指对旧技术动作的改进和创造新的技术动作。当今世界蹦床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从理论上讲, 在人的能力范围内能够完成的单个高难度动作相信都已经有人在训练中做到, 如四周空翻, 1986年前苏联运动员就已能做到。但迄今为止在蹦床的比赛和录像中都没看到过有这种高难度动作的成套动作。这是因为蹦床比赛追求的是“难” 与“美” 的完美结合, 动作越难, 风险越大, 失误的几率就越高, 所以即使是再优秀的运动员也不会在比赛中去冒这个险。所以蹦床运动的创新不只是难度上的创新, 更侧重于风格的创新, 成套动作编排上的创新, 训练方法手段的创新等等。所以蹦床运动员的创新效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结论
蹦床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主要由躯体控制、应变力、情绪调控、专业知识及规则运用、注意力和创新六个方面效能构成, 共包括22 个子因素, 体现了蹦床运动员自我效能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最主要的是躯体控制效能, 包含了5 个子因素, 说明蹦床是一项技术性很强, 对运动员的肌肉感觉准确性及控制能力要求很高的项目。
总之, 自我效能感贯穿着蹦床比赛和训练的每一个环节, 是蹦床运动员获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刘兴. 竞技蹦床[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 杨芳. 蹦床运动员注意特征研究[J] .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3]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 运动心理学[M] .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4] 马玉华. 对我国帆板运动员自我效能的分析与提高对策研究[J] . 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