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心海间

来源 :星星·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gertretfdhghd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海边居住25年,恰好等同于认识和极其熟悉庞白的时长。
  初识或渐熟庞白,在北海夏夜的某个啤酒摊上,在醉饮一种叫“土炮醇”高度烧酒的小饭馆和临时单位加菜加酒的食堂里。是对诗歌的共同喜好,让我们不时聚会,彻夜欢饮酒茶,坐地谈天。
  庞白的话不太多,甚至很少,就像短诗或散文诗一样,仿佛在节约词语。或许,一缕一缕的烟雾和一杯杯茶,替代了他的部分语言。
  如要回溯合浦郡的历史,那幅员辽阔得让今人难以想象。与合浦结过缘的文学大家,当首数苏东坡。当年,东坡先生从琼州返回内陆大地时,64岁,已是垂暮之年,路经合浦,竟闲居两个月之久,可见他与合浦人之间的相互流连。“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绝胜平生”(《六月二十四日夜渡海》),东坡先生的“南荒”之路,先从岭南到海南,从坚固的大地到汹涌的风波海浪,往返间何其颠簸!这一生纵有海一样的深恨,东坡先生岂又能奋笔直抒胸臆?闲居两个月,东坡先生在合浦做诗、写字和画画,洒播文化。因而,合浦后学们,如不会诗画书法,仿佛真的对不住东坡先生。合浦盛产珍珠、水果、水产,也出产诗人、作家、画家,庞白就是其中之一。
  认识庞白时,他还经常出海。有时,喝过之后,第二天他就随船出去了。或者,某天,大家才刚坐下,他就掏出一种什么特产,是哪个港口带回来的。他的出发和返回,在我们看来,简直神秘。在船上,他曾七天七夜没吃过一粒米,全靠几瓣橘子“维持老命”;船以三小时一海里的速度,“爬”了两天才爬出十二级风;阿更用断一条手臂的代价,替阿斌拦下了砸向脑袋的绳头;黑哥白如米粉的老婆,扛大刀守逼他看书考驾驶员证书;李大副刚闭眼老婆就另嫁,婚礼上被水手大只陆泼了一脸茶水……这些,都是听庞白讲的。
  每一年,我与庞白不时约见于一些诗会或非诗会上。诗会之后,我们一般会深入古巷、老街、荒村,寻个僻静处,饮酒,饮茶,而后各自再写一点诗句。
  多年来,庞白先后出版了诗集《水星街24号》《天边:世间的事》《唯有山川可以告诉》(散文诗集)《慈航》(散文集)等著作。在《唯有山川可以告诉》里,庞白为八桂的大地山川写志。出版后,好评如潮,并在两三年间获取多个奖项。而在散文诗《海上花名册》中,庞白为他当年的海上兄弟们写志。我想,只有庞白一样的经历和笔力,才能复原这一特别群体的生死和悲欢。
  年轻或年轻时,我们(当然包括庞白)更多喜欢李太白,而到了中年之后,更喜爱杜子美,而且这种喜爱与日俱增。这是我喜爱《海上花名册》的理由。
  庞白的这一组散文诗,从手法和取材上,大不同于他以往的作品,也不同于其他散文诗人的作品。水手出身的诗人,在广西、在中国,庞白即使不是唯一的,也会是独特的。
其他文献
苏启平,湖南浏阳人,高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作家分会副主席,湖南省诗歌学会散文诗分会副会长。有作品在《星星》《散文诗》《诗潮》等多种报刊发表。参加第19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获第2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第12届中国散文诗天马奖等。有作品入选《中国散文诗百年经典》等选集,著有散文诗集《回不去的故乡》等四部。采药的人  把脚印串起来,就是一条小径。  向左、向右,往上、往下,四通八达的
期刊
青石巷  栅栏外,在山木石瓦的结构里,立竿见影就能辨认方向。在种子进入泥土之前,雨滴一边打碎自己,一边沿着记忆生长。它生而有芽的声音借助破壤之力,或匍匐或站立。  踏上青石巷,一只蜗牛背着一生唯一的房子退到石板的夹缝里,路过潮湿的下午,我看见所有带壳的生命里,都住着光。  从黎明到黄昏,素衣女子在九月的颂词里,写下古榕的形体,维持根须的形状。因为逆风,诗人以历史的名义,走在时间的背面。争论一条河流
期刊
古戏台  姚江与戏台两两相望,有一种无尽的韵味。  戏台,像一位饱读诗书的秀才,从明朝嘉靖一直吟唱至今。  姚江,像一位闲适自如的隐士,悠然走过古老的集镇。  江水是过客,古戏台是黄姚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员。  采撷一缕月光,装扮成喜好打听的花旦,在戲台周围来回穿梭。  台柱四脚的大水缸,装载了古镇多少鲜为人知的往事。  走出戏剧,在黄姚卸下所有的彩妆。真实的生活,才是美好的存在。  凸出的戏台,像挺
期刊
雨 韵  古镇用一场细密的秋雨迎接我们。阡陌小城,平添出一首词的韵脚。  在安乐街。  白发的老太穿花布的衣裳,粤语音顺着嘴角的皱纹落下来,抛洒一地的词语。  一粒粒金石之音,又被身旁竹椅上佝偻的大爷拾起,串接成年轻的诗句。  雨更大了,把我们赶进街旁的小店。  制酱菜的女子,深谙时光的奥秘。瓦缸内,黑色豆豉和泛黑的木板墙相互应和。  酱香的音律,萦绕在木制的房梁。  ——门前屋檐下,校服少女的画
期刊
在山峦下醒来,在流水边醒来。从一个梦,涌进另一个梦里。  千年古树伸出千千手,穿过时光的云烟,把缥缈的历史轻轻递过来。石板光滑,曾经匆匆走过逃亡的革命先烈,人群中有一个人回过头来,我在寻找她灵敏而清澈的眼神。在古桥头边,我愿意做一个为她引路的人,我愿意把刚刚摘下的清甜的香梨塞到她的手里。她的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赶,还有许多黑暗等着她去冲破。我想在她写手抄报时,做她旁边专心研磨的人。夜深了,一盏煤油灯
期刊
霜刃斑斑。大别山舔舐着龟裂的唇。  十一月已有十一分的冷静与抉择。黄安七里坪,枫与乌桕纷纷列队举旗,响应。  1931年,红四军与红二十五军并帜。红四方面军在史册中站出。  新县首府路27号,红四方面军总部。  松,秉将帅之气,开始在沙盘上,推演兵法,逼退霜气。  参谋部的青灯把一张消瘦的面庞直射出一座山的刚毅。  倾听,思考,决策。  春风在战线上,杀出一记记缺口。频频报捷。  围点打援,松针是
期刊
黄姚梦  梦中那两个姓氏,终于聚在一起。谁会记起被遗落的地点,历经千年风霜,变成莲花的模样。我从车站走来,从你身边经过,褪去都市繁华。灰蒙蒙的天像一袭轻纱,包裹着层层叠叠的矮房子。那些哀愁连成一片,或源于诗,或将被诗消融。诗人们想象自己是一团雪,攥紧手中的笔,淌成小桥流水。一些小径,不知不觉走散。  是否有人抚摸过这里每一片砖瓦,在没有人的黄昏,或熙熙攘攘的街市。落日像长不大的孩子,烟雨娘子牵着小
期刊
借道南宁。和上次一样,停留一天。我是通过铁路认识这个城市的。  站在邕江宽阔的江面上,一条废弃铁路的起端。踮起脚并小心墙上缠卷的铁丝,我努力看向钢桥对岸,仿佛能因此真正实践一场冒险。薄雾中,忽然有敦厚的头灯射来,蓦然打破了沉寂,动车从我侧上方的桥上呼啸而过。  它也许会蹿入远处的隧道,在嶙峋的山間扑打起光。我仿佛听到隐秘的龙吟透过山体,如同安神的笛声拂过。另一边,火车经过布央被茶树覆盖的山坡,侗族
期刊
小 哥  “小哥,小哥。”我用最亲切的声音唤你。  小哥,小哥,多漂亮的小伙!  新时代的白马王子,不是骑在马上而是驾着摩托,风驰电掣,满城里穿梭。  速度。速度也是美。  是一种时代的风流。  “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你把一盘盘美味佳肴,送到人家的餐桌。老人和孩子,喜笑颜开,垂涎欲滴。  你把一袋袋新鲜的水果,送到人家的门口,草莓,葡萄,或果。杨贵妃当年爱吃的岭南荔枝,一伸手便衔在了唇边。
期刊
我的写作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再现。写作需要有灵感,一种来自上天对生活的启迪。对于诗人来说,這种灵感的出现弥足珍贵,不可重复的。当下的生活机械,重复,所谓阳光之下并无新鲜事儿。然而,你的童年回忆却是独一无二的。  童年时,我曾在外祖母家生活过几年。长白山脉腹地的一个小山村,山顶有一座火山堰塞湖,森林无边无际,山脚下生活着一群淳朴善良的满族村民。我的外祖父是村子里少有的见过世面的人。他早年加入东北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