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学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np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国学文化复兴的进程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国学文化的融合提出需求。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高中语文是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与国学文化结合最为紧密的一门课程。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肩负起国学文化复兴的重任,进一步重视国学经典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让学生能够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阔视野,通过国学文化的学习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与内在修养,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国学篇章,十分经典。教师如何利用课堂时间与课外时间开展国学文化教学成为了国学文化复兴的重点。现文章主要针对国学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国学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一、国学文化融入学生情感体验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语文教学是学生人格精神的教育,是情感体验的教育。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紧密结合情感因素,而国学文化则可以起到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例如,在进行《阿房宫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儒家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后随之补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一句,然后再让学生回到《阿房宫赋》的课文中寻找与这一句相关的表述。在《阿房宫赋》的课文中有“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作者认为,繁盛的秦国落到灭国的下场就是因为秦王只顾一己私欲,不理会天下百姓的生存。而国学经典名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恰恰是要教育学生,除了要关注自身,同时还要充分尊重他人,将心比心。做人要如此,治理国家亦是如此,即为儒家所宣扬的仁政。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更加全面、更加准确的把握课文,同时更加深刻的了解国学文化。
  二、通过诵读强化感性认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现实提出,国学文化是需要诵读的文化,不应该只是用心、用读来学习的文化,而是应该心与眼学习之外,加上口与耳。在诵读过程中不单单可以调动口腔中的器官,同时通过口读出来的声音又会对耳朵产生作用。当信息同时输入人的视觉与听觉器官,大脑则会更加深刻的记忆与理解。在进行国学文化中经典古诗文学习中,则可以充分利用朗读这一方式。古诗文注重韵律,骈散有致,长短句交错。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朗读则可以大声吟诵,读出轻重、诵出抑扬、读出舒缓、诵出情感。反复大声朗读可以提高学生使用文字的能力与技巧,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形成丰富而正确的语感。例如,《离骚》是国学文化中的经典,在进行《离骚》这一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则可以选择《离骚》这一伟大的爱国抒情诗篇让学生进行大声朗读。课文中选择《离骚》的部分正是作者抒发内心之志最为浓烈的部分,同时也是展现屈原正直不屈、高尚人格最为直接的部分。学生大声朗读这一部分有着很强的感染力,通过大声朗读可以使得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内,用心感悟到《离骚》这首诗所要传递的情感以及要表达的含义,升华感性认识。
  三、引导学生课外主动阅读国学经典
  课外阅读是高中语文课堂的延伸,阅读优秀的文学的作品,尤其是阅读经典的国学作品,不单单能够大大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全面提升人的审美素养,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阅读语感,提升自我语言素养,深化对语言的敏锐度。国学经典相对于其他课外阅读材料,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例如,在完成《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适当的阅读《红楼梦》的其他章节;在完成《氓》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诗经》中其他著名的篇章。学生可以通过课外延伸性阅读开阔学习的视野,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将课堂中学习到的国学知识纳入到更加宽广的文化氛围中,更加深刻、更加有力的体会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品味国学文化世代相传的魅力所在,进而对国学文化产生崇敬之感,从而对国学文化更加有兴趣。
  四、课外开展多元化的学习活动
  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外开展多元化的学习活动能够升华国学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国学文化的文学中。例如,高中语文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成语接龙活动。成语接龙是国学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拥有独特的固定结构与表达方式,能够体现一定的含义。在语句表达中是作为某一个整体来应用的。现代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古代传承下来的,是我国国学文化中一颗光彩熠熠的明珠。因此,教师可以每天在语文课堂中利用黑板的一角写一個成语,让学生能够更加重视成语。在累积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组织成语接龙大赛,以天文、地理、动物、植物进行分类,让学生展示长时间成语累积的成果。又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每天在课后背诵一首古诗词,以陶冶情操,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提升语文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设置“每日诗词”专栏,让学生能够利用早读、休息、课余时间来抄记、背诵,以感受国学文化的魅力。
  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国家软实力的增强,中国传统文化也走向了复兴之路。其中,国学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更加应该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在现代教育领域中,一定要谨记对国学文化的传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原本完成教材知识教学的理念转变为复兴国学文化的教学理念,清晰认识到语文教学行为在传播国学文化的重要性,充分可以利用课堂与课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接受国学文化教育,让国学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伟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针对河南某2×210MW机组热工电子间、现场380V动力配电柜内空气开关停电后,无法对空气开关闭锁及悬挂“警示牌”现状。进行创新研究,提出在在空气开关上增设闭锁装置,防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行卡维地洛治疗,对照组行美托洛
灵感是指在努力创造性或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新形象和新假设的产生带有突然性。灵感是巨大劳动的结果,是人的全部高度积极的精神力量。  灵感跟创造动机对思维方法的不断寻觅联系着。灵感状态的牲征,表现为人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创造的对象上,所以在灵感状态下,创造思维的工作效率提高。小学生没有灵感,在中学阶段,灵感也只是一个开始而已,还不很明显,但是,中小学生都有灵感的基础之一的有意注意。为此,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
【摘 要】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是祖先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提高学生的国学涵养,还可以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在进行诵读国学经典教学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诵读国学经典水平。  【关键词】诵读 国学经典 小学语文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瑰宝,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小学教育阶
物业管理品牌,是由物业公司的声誉、形象以及形成和影响物业公司声誉、形象的一系列因素所构成,包括物业公司的特殊名称、注册资金、管理业绩、装备水平、社会评价、业主管理委
目的 探讨地佐辛伍用咪达唑仑在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阑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进行麻醉,
一、引言零售业是指向最终消费者(包括个人和集团)提供所需商品的及其相关服务为主的产业部门。美国零售学家迈克尔·利维对零售所下的定义是:“零售是指将产品和劳务出售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