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阅读一般以正史中的古代人物传记为多,唐宋元明的传记出现频率高,概率大。传主,或是文臣,或是武将,或贤良,或刚正,或清廉,或忠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较强的正能量。那么如何解答文言文呢?
一、先快速通读,厘清层次
传记文学一般分为三层:第一层,基本情况(姓名、字号、籍贯、家境、性格、爱好、别人对他的评价);第二层,主要经历、主要官职、主要事迹、主要贡献、主要影响;第三层,结局(享年、逝世原因、谥号等)。
二、读懂材料,选择断句的正确选项
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1.根据词性
句子由词组成,词性从结构上制约着句子的排列和断句。
例1:为下面句子断句。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分析】(1)“能声”和“盗”两个名词相挨,既不修饰,亦不从属,也不并列,这两个词语之间应予以断开。(2)“诘盗”的“盗”和“公亮”这两个名词之间也应断开。
【答案】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总结】一般来说,如果句子中两个名词连在一起,它们之间既没有活用情况,也不存在并列、修饰、从属的情况,其中前一个名词作前一句的宾语,后一个名词作后一句的主语,这两个名词之间就可以断开。
例2: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分析】动词“曰”是我们经常碰到的说话提示词,后面都会停顿。本句四个“曰”,表明对话双方多次陈述己见。
【答案】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总结】古文中常借助动词“云”“曰”“言”“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利用这些动词可以断句。如“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中,“曰”应与后面的文字断开。
例3: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分析】此句中的“由是”“是故”等关联词,一般放于句首,以表示某种承接或因果关系。因此,它们应与前面的句子断开。
【答案】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总结】在文言文中,虚词是断句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些关联词,常常放于句首。下面列举的这些词要特别留意:苟、纵、是故、于是、向使、虽然、然而、无论、至于、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若夫、且夫——表关联的词;窃、请、谨、敢——表敬意的副词;嗟、乎、嗟夫、呜呼——表慨叹的词;俄而、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少顷、曩——表时间的词;何、胡、安、何、盍、奚——疑问语气词;而也、矣、哉、乎、焉、耳、耶等语气词,一般用于句末,因此它们与其后面的句子应予以断开。
2.借助句式
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反问句等,这些句式可帮助我们断句。
例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分析】这段语句中含有“……者……也”式判断句和“孰……也”式的反问句,据此可以作为断句的抓手、标志。
【答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也可以借助句子的总分关系断句。古文中有不少句子,常常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我们可在其总分处断开。
例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分析】前面的“三省吾身”,是总括,后面的文字是“三省”的具体内容,因此总分之间应予以断开。分句与分句之间,也应断开。
【答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例6: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分析】“此四者”前面的内容是“分”,后面的内容是“总”,分、总之间应分开。分句与分句之间,也应断开。
【答案】老而無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总之,在文言文中,句式是断句的一个重要依据,借助判断句、反问句等特殊句式,可准确地把句子断开。
3.依据修辞
文言文中的修辞,也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断句。
借助骈骊、对偶断句。古文中常常使用骈骊、对偶等对称性整句来铺排叙事,议论抒情。
例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分析】此句中,“内无”“外无”是对称性的明显标志,应抓住不放。
【答案】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借助排比断句。古人喜铺排,并列部分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据此可帮助我们断句。
例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分析】根据排比的各部分之间应断开的特点,“则劳”“则葸”“则乱”“则绞”显然形成了四个排比的分句。
【答案】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借助顶针断句。
例9:夫富家之爱子财货足用财货足用则轻用轻用则侈泰
【分析】此句中有两个“财货足用”。前一个“财货足用”作前一句的宾语,后一个“财货足用”作后一句的主语。两者之间应予断开。“轻用”亦然。
【答案】夫富家之爱子/财货足用/财货足用则轻用/轻用则侈泰/ 文言文断句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要有意识地总结,运用。
三、阅读文本,阅读题干,精心对比,查找陷阱
遇到阅读选择题,要将文本和题干结合起来,仔细阅读,细致对比。具体要:
1.看时间:(1)朝代错了没有;(2)什么时候起至什么时候止;(3)是活着做的还是死后发生的;(4)是当什么官职时做的;(5)共有几年;(6)按天干地支推算应是哪一年。
2.看地点:(1)在哪儿做的;(2)一处还是几处;(3)有无这个地点;(4)地点和时间是否对应。
3.看人物:(1)一个人还是几个人;(2)人物之间的关系错了没有;(3)一些人还是所有人;(4)是否张冠李戴;(5)是作者本人的观点还是“有人的”“一部分人”或“时下一些人的”。
4.看事件:(1)做了哪几件事;(2)是不是他做的;(3)有哪些人参与其事;(4)谁的主意;(5)先做什么再做什么;(6)次序错了没有;(7)是光做好事还是也做了一点坏事;(8)这些事情跨几个领域;(9)事情的效益、影响怎样;(10)别人对这些事情的看法、评价。
5.找原因:(1)是不是这个原因;(2)是主要原因还是次要原因;(3)有没有其他原因;(4)原因和结果颠倒没有;(5)是否强加因果;(6)有根据没有;(7)是不是唯一的原因;(8)有无特殊原因。
6.明经过:(1)先怎样再怎样最后怎样;(2)过程次序错否。
7.知结果:(1)是不是这个结果;(2)还有没有其他的结果。
8.悟程度:是“很、最、顶、非常、极其”,还是“较、一般、有点”。
9.查频率:是“总是、一向、一直”,还是“往往、常常、偶尔、有时、一次”。
10.知范围:是“一律、统统、都、全部”,还是“有些、一些、大多数、少数、几个、个别”。
11.晓时态:是“已经、将要”,还是“正在”。
12.懂观点:(1)是不是这个观点;(2)有几个观点;(3)观点是哪个的;(4)观点歪曲没有;(5)观点过时没有;(6)哪些人支持,哪些人反对。
可能出现的错误有:数量有误(注意语文题中的数学问题)、条件有误、概念内涵有误、褒贬有误、体裁有误、官职权限有误、性格有误、称谓有误、身份有误、级别有误、手法有误、主题有误、语言风格有误、概念集合有误、办事要求有误、行事方式有误、信息来源有误、两件事或两个概念的区别有误、分类有误、推断有误……还可能答非所问,不合题意。
四、积累文化常识,细心辨别
如,“庙号”“年号”“谥号”等专业术语的内涵、外延,不要混淆。“司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权限,应辨别清楚。“崩”“薨”“卒”“逝”的不同适用对象,不能错用。具体来说,古代文化常识考点,其常见误区有:时间有误、对象有误、方位有误、数量有误、范围扩大、范围缩小、条件有误、题干表述与概念内涵相反、概念的侧重点有误、褒贬态度有误、张冠李戴、体裁有误、以今义释古词等。
五、翻译题主要要求是“信”“达”“雅”。主要方法是“留”“换”“补”“调”“删”
留:
1.保留古今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词。如国号、朝代、年号、帝号、谥号、庙号、官名、地名、人名、爵位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名等。
2.保留原句与现代汉语相同的语法结构。如“齐师伐我”可翻译为“齐国军队攻打我们”,句子结构都是“主—谓—宾”。
换:
3.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换成“我”,把“尔”“汝”“若”等换成“你”。
4.把單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如“登高而招”可译为“登上高处来招手”;“臂非加长也”可译为“手臂并没有增加长度”。
补:
把古汉语省略成分补出来。如: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补成“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
(2)“寓形宇内复几时?”补成“寓形(于)宇内复几时?”(3)“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补成“(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调:
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顺过来。如:
(1)“具告以事”调为“以事具告”(把事情都告诉给了他)。
(2)“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调为“利爪牙,强筋骨”(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
(3)“月出于东山之上”调为“月于东山之上出”(月亮从东山上面出来)。
删:
把无法译出和不必译出的虚词予以删除。如某些发语词、补足音节的助词、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的标志“之”、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都可以删去,不译。
总之,古代文言文阅读赏析题,做好断句题、阅读选择题、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和翻译题,多练细思,脑活手熟,功夫下得深,功到自然成。
一、先快速通读,厘清层次
传记文学一般分为三层:第一层,基本情况(姓名、字号、籍贯、家境、性格、爱好、别人对他的评价);第二层,主要经历、主要官职、主要事迹、主要贡献、主要影响;第三层,结局(享年、逝世原因、谥号等)。
二、读懂材料,选择断句的正确选项
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1.根据词性
句子由词组成,词性从结构上制约着句子的排列和断句。
例1:为下面句子断句。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分析】(1)“能声”和“盗”两个名词相挨,既不修饰,亦不从属,也不并列,这两个词语之间应予以断开。(2)“诘盗”的“盗”和“公亮”这两个名词之间也应断开。
【答案】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总结】一般来说,如果句子中两个名词连在一起,它们之间既没有活用情况,也不存在并列、修饰、从属的情况,其中前一个名词作前一句的宾语,后一个名词作后一句的主语,这两个名词之间就可以断开。
例2: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分析】动词“曰”是我们经常碰到的说话提示词,后面都会停顿。本句四个“曰”,表明对话双方多次陈述己见。
【答案】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总结】古文中常借助动词“云”“曰”“言”“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利用这些动词可以断句。如“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中,“曰”应与后面的文字断开。
例3: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分析】此句中的“由是”“是故”等关联词,一般放于句首,以表示某种承接或因果关系。因此,它们应与前面的句子断开。
【答案】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总结】在文言文中,虚词是断句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些关联词,常常放于句首。下面列举的这些词要特别留意:苟、纵、是故、于是、向使、虽然、然而、无论、至于、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若夫、且夫——表关联的词;窃、请、谨、敢——表敬意的副词;嗟、乎、嗟夫、呜呼——表慨叹的词;俄而、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少顷、曩——表时间的词;何、胡、安、何、盍、奚——疑问语气词;而也、矣、哉、乎、焉、耳、耶等语气词,一般用于句末,因此它们与其后面的句子应予以断开。
2.借助句式
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反问句等,这些句式可帮助我们断句。
例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分析】这段语句中含有“……者……也”式判断句和“孰……也”式的反问句,据此可以作为断句的抓手、标志。
【答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也可以借助句子的总分关系断句。古文中有不少句子,常常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我们可在其总分处断开。
例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分析】前面的“三省吾身”,是总括,后面的文字是“三省”的具体内容,因此总分之间应予以断开。分句与分句之间,也应断开。
【答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例6: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分析】“此四者”前面的内容是“分”,后面的内容是“总”,分、总之间应分开。分句与分句之间,也应断开。
【答案】老而無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总之,在文言文中,句式是断句的一个重要依据,借助判断句、反问句等特殊句式,可准确地把句子断开。
3.依据修辞
文言文中的修辞,也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断句。
借助骈骊、对偶断句。古文中常常使用骈骊、对偶等对称性整句来铺排叙事,议论抒情。
例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分析】此句中,“内无”“外无”是对称性的明显标志,应抓住不放。
【答案】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借助排比断句。古人喜铺排,并列部分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据此可帮助我们断句。
例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分析】根据排比的各部分之间应断开的特点,“则劳”“则葸”“则乱”“则绞”显然形成了四个排比的分句。
【答案】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借助顶针断句。
例9:夫富家之爱子财货足用财货足用则轻用轻用则侈泰
【分析】此句中有两个“财货足用”。前一个“财货足用”作前一句的宾语,后一个“财货足用”作后一句的主语。两者之间应予断开。“轻用”亦然。
【答案】夫富家之爱子/财货足用/财货足用则轻用/轻用则侈泰/ 文言文断句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要有意识地总结,运用。
三、阅读文本,阅读题干,精心对比,查找陷阱
遇到阅读选择题,要将文本和题干结合起来,仔细阅读,细致对比。具体要:
1.看时间:(1)朝代错了没有;(2)什么时候起至什么时候止;(3)是活着做的还是死后发生的;(4)是当什么官职时做的;(5)共有几年;(6)按天干地支推算应是哪一年。
2.看地点:(1)在哪儿做的;(2)一处还是几处;(3)有无这个地点;(4)地点和时间是否对应。
3.看人物:(1)一个人还是几个人;(2)人物之间的关系错了没有;(3)一些人还是所有人;(4)是否张冠李戴;(5)是作者本人的观点还是“有人的”“一部分人”或“时下一些人的”。
4.看事件:(1)做了哪几件事;(2)是不是他做的;(3)有哪些人参与其事;(4)谁的主意;(5)先做什么再做什么;(6)次序错了没有;(7)是光做好事还是也做了一点坏事;(8)这些事情跨几个领域;(9)事情的效益、影响怎样;(10)别人对这些事情的看法、评价。
5.找原因:(1)是不是这个原因;(2)是主要原因还是次要原因;(3)有没有其他原因;(4)原因和结果颠倒没有;(5)是否强加因果;(6)有根据没有;(7)是不是唯一的原因;(8)有无特殊原因。
6.明经过:(1)先怎样再怎样最后怎样;(2)过程次序错否。
7.知结果:(1)是不是这个结果;(2)还有没有其他的结果。
8.悟程度:是“很、最、顶、非常、极其”,还是“较、一般、有点”。
9.查频率:是“总是、一向、一直”,还是“往往、常常、偶尔、有时、一次”。
10.知范围:是“一律、统统、都、全部”,还是“有些、一些、大多数、少数、几个、个别”。
11.晓时态:是“已经、将要”,还是“正在”。
12.懂观点:(1)是不是这个观点;(2)有几个观点;(3)观点是哪个的;(4)观点歪曲没有;(5)观点过时没有;(6)哪些人支持,哪些人反对。
可能出现的错误有:数量有误(注意语文题中的数学问题)、条件有误、概念内涵有误、褒贬有误、体裁有误、官职权限有误、性格有误、称谓有误、身份有误、级别有误、手法有误、主题有误、语言风格有误、概念集合有误、办事要求有误、行事方式有误、信息来源有误、两件事或两个概念的区别有误、分类有误、推断有误……还可能答非所问,不合题意。
四、积累文化常识,细心辨别
如,“庙号”“年号”“谥号”等专业术语的内涵、外延,不要混淆。“司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权限,应辨别清楚。“崩”“薨”“卒”“逝”的不同适用对象,不能错用。具体来说,古代文化常识考点,其常见误区有:时间有误、对象有误、方位有误、数量有误、范围扩大、范围缩小、条件有误、题干表述与概念内涵相反、概念的侧重点有误、褒贬态度有误、张冠李戴、体裁有误、以今义释古词等。
五、翻译题主要要求是“信”“达”“雅”。主要方法是“留”“换”“补”“调”“删”
留:
1.保留古今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词。如国号、朝代、年号、帝号、谥号、庙号、官名、地名、人名、爵位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名等。
2.保留原句与现代汉语相同的语法结构。如“齐师伐我”可翻译为“齐国军队攻打我们”,句子结构都是“主—谓—宾”。
换:
3.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换成“我”,把“尔”“汝”“若”等换成“你”。
4.把單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如“登高而招”可译为“登上高处来招手”;“臂非加长也”可译为“手臂并没有增加长度”。
补:
把古汉语省略成分补出来。如: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补成“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
(2)“寓形宇内复几时?”补成“寓形(于)宇内复几时?”(3)“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补成“(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调:
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顺过来。如:
(1)“具告以事”调为“以事具告”(把事情都告诉给了他)。
(2)“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调为“利爪牙,强筋骨”(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
(3)“月出于东山之上”调为“月于东山之上出”(月亮从东山上面出来)。
删:
把无法译出和不必译出的虚词予以删除。如某些发语词、补足音节的助词、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的标志“之”、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都可以删去,不译。
总之,古代文言文阅读赏析题,做好断句题、阅读选择题、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和翻译题,多练细思,脑活手熟,功夫下得深,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