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资质量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企业最大的效益,供应物资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否顺利进行。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进步、企业管理要求提高,以及社会对安全环保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物资质量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油田作为国有特大型能源企业,生产建设所需物资共56个大类、近12万项,年采购资金量达到百亿元以上,保证采购物资质量,不仅是确保油田生产建设安全平稳运行的前提,也是低油价形势下确保油田发展质量效益、推进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2017年,通过不断完善物资质量管控体系,规范采购过程管理,加大入库检验力度,物资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有效保障了油田生产建设所需物资的安全供应。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供应物资;质量管控体系
一、实施背景
目前,油田质量管理中还存在供应商质量控制不严,技术资料不规范,检验能力和手段不足,质量管理存在漏洞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些质量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形成了健全物资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的思路,形成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方式。
(一)强化物资质量管理是国家发展的形势要求。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质量工作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列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对质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随着油田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改革的更加深入,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在提高效率效益、打造核心竞争优势上作出更大贡献,体现更大作为,质量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
(二)强化物资质量管理是确保物资本质安全的前提保障
物资质量事关油田生产建设本质安全,抓好物资质量管理是油田实现安全生产、清洁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物资采购供应工作是各类物资进入油田生产施工环节的第一个节点,把好采购物资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尤为重要。牢固树立“以质量为生命”的理念,不让任何有质量问题的物资进入油田生产现场,是全面保障油田生产建设需求,确保物资本质安全的重要前提。
(一)规章制度精心设计,构建全方位质量管理体系
一是健全物资质量管理制度。为全面掌握物资采购供应业务运行现状,对现有物资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查找问题,明确制度优化提升的方向,通过修订优化、查遗补缺,清晰制度管控界面,明确业务执行依据,提高制度与业务的匹配度和可执行性。结合油田质量管理需求,相继修订完善《物资质量督查实施细则(试行)》《不合格物资处理及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胜利油田物资采购供应风险保证金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物资采购供应到使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要求、操作内容等做出明确规定,形成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置,覆盖物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制度体系。修订《胜利油田供应商动态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实施动态星级管理,定期按物资品种发布供应商星级排名,累计清理无业绩供应商172家,目录20000余项,从源头上提升供应商质量。
二是强化质量责任的全面落实。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定相关规定,确定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质量工作第一责任人,细化领导干部质量职责及考核要求,全面促进质量责任落实。在梳理完善物资质量管控措施和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落实物资采购供应使用全过程的管理责任,对查出的质量问题按照“四不放过”的要求,查明问题原因,厘清责任归属,依规追究责任,使各级管理人员“不敢不重视质量”“不能不重视质量”。建立物资质量定期通报制度,通过整理、匯总入库前检验以及监督抽查、勘探开发监督、二级单位反映的质量问题,按季度编发《物资质量监督公报》,对出现不合格的物资及其供应商严格执行后处理措施,视程度分别对供应商的采取逐批报检、停止采购和列入黑名单等后处理措施,对入库前检验确认的不合格物资在进行退(换)货基础上,按比例扣缴供应商采购风险保证金。
(二)采购管理精雕细刻,健全采购质量风险控制体系
促进质量管理与标准化采购工作融合。按照油田质量管理流程,分层级明确各岗位、各节点的工作标准,形成业务工作规范,逐步建立具有胜利特色的质量管理模式。针对油田生产建设需求的物资类别多,范围广,且多为石油行业特殊产品的特点,以标准化采购促质量效益提升,推进产品技术标准的标准化,制订清晰明确的物资需求计划,使供应商通过产品名称就能准确判断产品的具体性能和要求,无法判断的通过制订通用技术条件或进行技术交流双方形成明确的技术交流文件,使供应商准确无误地掌握所要投标物资的相关性能和参数要求,避免“想买宝马却买来宝来”现象的发生。结合油田的需要,贯彻和制订质量控制的各种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使物资采购工作更趋合理化,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目前已标准化物料编码4.1万项,定型各种标准、技术规范2100余项,初步建立适合油田实际需求的技术标准体系,通过推进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部分产品质保期由1年提高到3-5年,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后期维护成本进一步降低。如抽油机电机明确轴承质量条款后,按每年降低电机轴承检修5000井次计算,每年可节约检维修费用200万元,增加油井连续生产时间2万小时,从源头扫除了产品质量隐患。
(三)质量检验精益求精,建立全过程受控的检验流程体系
推行联合质量验收和监督检验。对油田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的关系到油田安全生产,以及关键性的大宗物资,强化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建立油田物资质量验收检验目录,将质量控制关口前移,参与到供应商的联合质量管理中,对供应商的检验设备、人员资质、检验能力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建立从供应商原材料购入、生产加工过程,直至产品出厂检验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做到包括原材料合格报告、生产过程控制记录等均有台账可供查询,增强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物资到货时对到货物资实施的外观、标识、标牌检查、尺寸检测、质量证明文件和技术资料审查,物资出厂前必须由物资供应部门会同工程、生产、技术、机动等部门和使用单位,根据生产建设项目设备试运行计划,参与设备性能评价,协调供应商开展技术指导、现场服务,及时处理相关质量问题。依托供应商检验能力在设备材料出厂前进行联合质量验收和监督检验,并随货附带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等资料。
三、取得的成效
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使全体干部员工牢固树立了“质量第一”的思想,通过充分发挥全过程质量控制在物资供应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强化对物资的质量控制,促进油田采购物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一是确保了油田物资本质安全。把“供应的每一项物资都是承诺”作为自身的使命,从制度体系完善、物资检验软硬件建设、供应商源头管理、监督考核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健全完善了一套覆盖全过程的质量管控体系,不仅严格把好入库物资检验关,还积极配合油田质量监督部门做好对各生产单位物资质量的监督抽查和问题处理,尽可能的将因物资质量问题给油田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坚决把好物资质量的第一道关口,不让任何有质量问题的物资进入油田生产现场。
二是促进了油田质量效益的提升。随着油田发展方式和经营管理思路的调整,注重投入产出效益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充分应用成本构成分析、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措施,追求性能价格比最优和供应总成本最低,努力实现质量、价格综合效益的最大化。2017年累计检验物资6602批次,监控物资6147批次,货值27.9亿元,物资入库检验合格率99.94%,累计为油田避免经济损失2704.98万元。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供应物资;质量管控体系
一、实施背景
目前,油田质量管理中还存在供应商质量控制不严,技术资料不规范,检验能力和手段不足,质量管理存在漏洞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些质量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形成了健全物资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的思路,形成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方式。
(一)强化物资质量管理是国家发展的形势要求。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质量工作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列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对质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随着油田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改革的更加深入,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在提高效率效益、打造核心竞争优势上作出更大贡献,体现更大作为,质量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
(二)强化物资质量管理是确保物资本质安全的前提保障
物资质量事关油田生产建设本质安全,抓好物资质量管理是油田实现安全生产、清洁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物资采购供应工作是各类物资进入油田生产施工环节的第一个节点,把好采购物资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尤为重要。牢固树立“以质量为生命”的理念,不让任何有质量问题的物资进入油田生产现场,是全面保障油田生产建设需求,确保物资本质安全的重要前提。
(一)规章制度精心设计,构建全方位质量管理体系
一是健全物资质量管理制度。为全面掌握物资采购供应业务运行现状,对现有物资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查找问题,明确制度优化提升的方向,通过修订优化、查遗补缺,清晰制度管控界面,明确业务执行依据,提高制度与业务的匹配度和可执行性。结合油田质量管理需求,相继修订完善《物资质量督查实施细则(试行)》《不合格物资处理及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胜利油田物资采购供应风险保证金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物资采购供应到使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要求、操作内容等做出明确规定,形成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置,覆盖物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制度体系。修订《胜利油田供应商动态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实施动态星级管理,定期按物资品种发布供应商星级排名,累计清理无业绩供应商172家,目录20000余项,从源头上提升供应商质量。
二是强化质量责任的全面落实。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定相关规定,确定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质量工作第一责任人,细化领导干部质量职责及考核要求,全面促进质量责任落实。在梳理完善物资质量管控措施和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落实物资采购供应使用全过程的管理责任,对查出的质量问题按照“四不放过”的要求,查明问题原因,厘清责任归属,依规追究责任,使各级管理人员“不敢不重视质量”“不能不重视质量”。建立物资质量定期通报制度,通过整理、匯总入库前检验以及监督抽查、勘探开发监督、二级单位反映的质量问题,按季度编发《物资质量监督公报》,对出现不合格的物资及其供应商严格执行后处理措施,视程度分别对供应商的采取逐批报检、停止采购和列入黑名单等后处理措施,对入库前检验确认的不合格物资在进行退(换)货基础上,按比例扣缴供应商采购风险保证金。
(二)采购管理精雕细刻,健全采购质量风险控制体系
促进质量管理与标准化采购工作融合。按照油田质量管理流程,分层级明确各岗位、各节点的工作标准,形成业务工作规范,逐步建立具有胜利特色的质量管理模式。针对油田生产建设需求的物资类别多,范围广,且多为石油行业特殊产品的特点,以标准化采购促质量效益提升,推进产品技术标准的标准化,制订清晰明确的物资需求计划,使供应商通过产品名称就能准确判断产品的具体性能和要求,无法判断的通过制订通用技术条件或进行技术交流双方形成明确的技术交流文件,使供应商准确无误地掌握所要投标物资的相关性能和参数要求,避免“想买宝马却买来宝来”现象的发生。结合油田的需要,贯彻和制订质量控制的各种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使物资采购工作更趋合理化,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目前已标准化物料编码4.1万项,定型各种标准、技术规范2100余项,初步建立适合油田实际需求的技术标准体系,通过推进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部分产品质保期由1年提高到3-5年,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后期维护成本进一步降低。如抽油机电机明确轴承质量条款后,按每年降低电机轴承检修5000井次计算,每年可节约检维修费用200万元,增加油井连续生产时间2万小时,从源头扫除了产品质量隐患。
(三)质量检验精益求精,建立全过程受控的检验流程体系
推行联合质量验收和监督检验。对油田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的关系到油田安全生产,以及关键性的大宗物资,强化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建立油田物资质量验收检验目录,将质量控制关口前移,参与到供应商的联合质量管理中,对供应商的检验设备、人员资质、检验能力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建立从供应商原材料购入、生产加工过程,直至产品出厂检验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做到包括原材料合格报告、生产过程控制记录等均有台账可供查询,增强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物资到货时对到货物资实施的外观、标识、标牌检查、尺寸检测、质量证明文件和技术资料审查,物资出厂前必须由物资供应部门会同工程、生产、技术、机动等部门和使用单位,根据生产建设项目设备试运行计划,参与设备性能评价,协调供应商开展技术指导、现场服务,及时处理相关质量问题。依托供应商检验能力在设备材料出厂前进行联合质量验收和监督检验,并随货附带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等资料。
三、取得的成效
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使全体干部员工牢固树立了“质量第一”的思想,通过充分发挥全过程质量控制在物资供应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强化对物资的质量控制,促进油田采购物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一是确保了油田物资本质安全。把“供应的每一项物资都是承诺”作为自身的使命,从制度体系完善、物资检验软硬件建设、供应商源头管理、监督考核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健全完善了一套覆盖全过程的质量管控体系,不仅严格把好入库物资检验关,还积极配合油田质量监督部门做好对各生产单位物资质量的监督抽查和问题处理,尽可能的将因物资质量问题给油田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坚决把好物资质量的第一道关口,不让任何有质量问题的物资进入油田生产现场。
二是促进了油田质量效益的提升。随着油田发展方式和经营管理思路的调整,注重投入产出效益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充分应用成本构成分析、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措施,追求性能价格比最优和供应总成本最低,努力实现质量、价格综合效益的最大化。2017年累计检验物资6602批次,监控物资6147批次,货值27.9亿元,物资入库检验合格率99.94%,累计为油田避免经济损失2704.9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