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3月24日。
初春的北京,仍透着寒意,阴冷刺骨。
清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外,几位年轻辈的航天人眼含热泪,用力举着悼唁横幅,上书“治学严谨献身航天思念无限追忆永恒陈福田院士一路走好”。
东礼堂内,白纱低垂,素幛高挽,花圈紧簇,哀乐低回,庄严肃穆。从北京四面八方,甚至从千里之外赶到殡仪馆的人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送别这位为我国航天事业奉献了一生的老人。
“奔波了几千公里,就是想见他最后一面,送他最后一程。”陈福田母校的同窗好友痛惜中带着哽咽。
“陈总在病重时,还传授给我研究问题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赵晓宁博士谈到协助陈老在病中修订书稿的场景,不禁潸然泪下。
“老陈干了一辈子航天,临终前,他惦念的还是他的工作……”凝望静静躺在鲜花丛中陈福田的遗体,陈福田老伴陈月琴泣不成声……
陈福田,一个解放前靠捡煤渣谋生的苦孩子,在党和国家的培养成长为一名院士,怀揣强军报国的理想,50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导弹研制领域。
他,对生活的标准很低,对工作的标准极高。为了提升导弹打击精度,花甲之年勇闯戈壁,沙漠寻宝。
他,晚年罹患癌症,依然笑对病魔,与死神赛跑,争分夺秒,甚至连做梦都在想着工作,一直奋斗到生命终点。
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陈福田院士,去感受他的平凡与伟大。
1964年7月,陈福田从北京航空学院导弹总体专业毕业,进入一院一部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国家某重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一院战术武器系列总设计师等职务。50年间,他领导了我国第一代地地固体常规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填补了我国近程常规导弹的空白。他敏锐地分析国际军事斗争形势,颇具前瞻性地领导并研制出新型地地固体常规导弹武器系统,使我国导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领导研制的导弹武器系统是我军主战装备之一,多次参加军事演习和国庆阅兵,彰显了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实力和决心。
对工作,陈福田总是精益求精,把严慎细实的作风刻到了骨子里。多年同事、某型号总设计师张海瑞回忆到,陈老常说一句话,“我们只是完成了工作,但不一定完美”。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0年,某重点型号飞行试验获得成功,但由于对导弹落点精度不满意,陈福田左思右想,寝食难安,夜里十点多敲开了张海瑞的房门,见面第一句话就说:“弹头的精度有点问题,明天你跟我走一趟落区。”
顶着炎炎烈日,当他们驱车几百公里到达落区时,前来接待的站长伫立在原地,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他说,场站建成几十年来,第一次有型号总设计师来这里亲自寻找残骸,并且还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然而,陈福田之后的举動更加让站长吃惊,他要求不休息,即刻前往戈壁寻找弹体,抓紧有效时间,尽快找到最真实状态的残骸。
经过短暂的商榷,站长按照陈福田的要求,锁定了所有可能性区域,安排了三辆戈壁小车和一辆吉普车共同展开包抄搜索,逐个区域地毯式排查。带着简单的水和干粮,大家一头扎进了戈壁滩。
在陳福田的带领下,搜索队伍每天早晨八点准时出发,晚上十点太阳完全落山后才返回站点,中午也只用随身的干粮充饥应对。酷热难耐,戈壁上没有任何遮蔽物,太阳从头顶暴晒下来,让人汗如雨下,多站一会儿就要中暑,而颠簸的路况更让人五脏六腑翻江倒海。搜索的每一天,队员们都经受着体力和精神的双重考验。到了第七天,站长担心陈福田一行人的身体吃不消,特地托人从城里运来了牛羊肉补充营养,可陈福田第一反应却是:“你们的战士长年累月驻扎在这里,你们才是最辛苦的,不用搞特殊待遇,战士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陈福田依旧是囫囵吞枣般第一个吃完了饭,招呼大家多吃点之后,便到一旁的空地里默默地踱步。有时点上一支烟,面对一望无垠的戈壁滩陷入沉思。
终于,残骸在当天下午找到了。确认是本次试验的弹体后,大家欢呼雀跃,兴奋得蹦了起来。陈福田顾不上休息,当即决定返京。就这样,一行人马不停蹄,连夜返回营地,第二天一大早又驱车二百多公里赶到当地机场,坐上了返京航班。尽管已经数月在外奔波,但他下飞机后顾不上回家,而是直奔型号飞行试验总结会议的现场。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对飞行数据和弹体残骸的反复分析比对,进一步优化设计,导弹落点精度有了质的提升。
长期超负荷的工作,铁打的汉子也会扛不住。陈福田不知疲倦的忘我工作,极少关注自己的身体。终于有一天,他病倒了。
2007年,陈福田主持研制的某重点型号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在飞行试验结束返回的途中,陈福田突然感到行动不便,一股异于往常的疼痛向他袭来。他强忍着疼痛回到北京,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陈福田前往医院接受了全面的身体检查,最终确诊为胃癌、前列腺癌。
消息如晴天霹雳,击垮了陈福田身边的所有人,他们无论如何不敢相信,每天不知疲倦工作、仿佛有着无穷精力的陈福田会突然倒下。面对死神的威胁,这位老人并没有意志崩溃或抗拒治疗,反而表现出了难以想象的坚强和乐观。他亲自研究病例和药品,与医院专家共同讨论治疗方案。最初被诊断可能只剩下几个月生命的他,用自己超强的意志力恢复了身体,竟然在手术治疗半年后成功出院,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出院时,医生叮嘱陈福田,每年必须进行一次30天的全面复查体检。然而怕耽误工作,陈福田连这每年一个月的复查时间都“斤斤计较”,竟然把航天系统工程管理方法用在了治疗和复查上,一项项研究复查项目,计算每一项检查需要的时间,硬是将复查时间从30天压缩到15天。
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陈福田,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宝贵时间。他每天按时来到办公室,翻阅大量资料,参加各种预研课题的讨论,利用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为型号把脉。会议大多一开就是一整天,对于一个身强体壮的年轻人来说都有点吃不消,更何况是一个身患癌症、古稀之年的老人。但陈福田永远都是目光矍铄,讲起话来逻辑清晰,指出问题一针见血。尤其是,对于关乎整个战术武器领域长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专业性问题,他始终高度关注,甚至有一次,听说了某专业领域要召开一场重要会议,住院复查的他竟然从病床上跳起来,换好衣服就冲向了会场。工作中的他仿佛永远不知疲惫。 就这样过了整整7年,他还是那个眼睛里只有工作、没有自己的陈福田。2014年5月的一次复查后,他没能离开医院,因为癌细胞已经转移,必须留院治疗。
同事们回忆,病重住院期间,“陈总的病房就像是型号协调会现场,一与同事谈论起工作,陈总就仿佛变成了完全健康的人,嗓音洪亮,吐字清晰。”
陈福田有一個蓝色布袋,里面装着厚厚一摞泛黄的方格纸,上面的字迹工整清晰,这是他生前的手稿,足足有三四万字,都是他对近年来国际形势、周边安全环境和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思考。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他决定与死神赛跑,抓紧最后的时间,为后人“留下些什么”,为心爱的航天事业再贡献点绵薄之力。出于这样的思考,病床上的陈福田着手《“空海一体战”及其引发的思考》一书的写作工作。
为保证治疗效果,医院规定每周只有周三、周六、周日的下午可以探望病人。然而陈福田却做出决定,周三周六的两个下午都处理工作事务,仅把周日下午留给家人。从此,陈福田就在病床上与协助他的同事讨论写作提纲、交流写作思路。他还托人把自己收集的科研资料带到病房,让家人到北京图书大厦帮他购买参考资料,通过电视媒体节目了解国际形势和军事领域动态……
由于经常要挂吊瓶,医生不同意陈福田长时间伏案写作。然而陈福田软磨硬泡,请医生帮忙想办法,医生不得已,只能用纱布裹住他的左臂,来保护埋在他手臂上的针头。正是凭着这种精神,《“空海一体战”及其引发的思考》一书首稿终于在老人离世前送到了他的病床前。陈福田把它放在枕边,得空就让女儿念一段给他听。“老陈年轻时就对时间精打细算,要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他做到了”。老伴陈月琴每每想到这里,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病情进一步加重,陈福田痛得连续几天几夜睡不着。医生决定为他使用镇定药品促其睡眠。而老人在睡梦中无意识状态下,不时呓语着与工作相关的片段。
2015年3月20日12时20分,我国地地固体常规导弹技术开拓者之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陈福田院士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76岁。
“迎难而上,知难而進,难中有乐,难也不难。”这是摆放在陈福田家中,由他亲笔书写的座右铭,也是他50年为我国航天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写照。
陈福田,这束为航天事业燃烧了50多年的熊熊火炬熄灭了,但他的光芒照亮了身边每一个人。陈福田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用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演绎了一个航天人对航天梦、强军梦、中国梦的执着追求。他并没有离开,他的精神将在新一代航天人接续奋斗中得到传承。他的人生,明亮、炽热、永生。
初春的北京,仍透着寒意,阴冷刺骨。
清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外,几位年轻辈的航天人眼含热泪,用力举着悼唁横幅,上书“治学严谨献身航天思念无限追忆永恒陈福田院士一路走好”。
东礼堂内,白纱低垂,素幛高挽,花圈紧簇,哀乐低回,庄严肃穆。从北京四面八方,甚至从千里之外赶到殡仪馆的人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送别这位为我国航天事业奉献了一生的老人。
“奔波了几千公里,就是想见他最后一面,送他最后一程。”陈福田母校的同窗好友痛惜中带着哽咽。
“陈总在病重时,还传授给我研究问题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赵晓宁博士谈到协助陈老在病中修订书稿的场景,不禁潸然泪下。
“老陈干了一辈子航天,临终前,他惦念的还是他的工作……”凝望静静躺在鲜花丛中陈福田的遗体,陈福田老伴陈月琴泣不成声……
陈福田,一个解放前靠捡煤渣谋生的苦孩子,在党和国家的培养成长为一名院士,怀揣强军报国的理想,50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导弹研制领域。
他,对生活的标准很低,对工作的标准极高。为了提升导弹打击精度,花甲之年勇闯戈壁,沙漠寻宝。
他,晚年罹患癌症,依然笑对病魔,与死神赛跑,争分夺秒,甚至连做梦都在想着工作,一直奋斗到生命终点。
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陈福田院士,去感受他的平凡与伟大。
1964年7月,陈福田从北京航空学院导弹总体专业毕业,进入一院一部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国家某重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一院战术武器系列总设计师等职务。50年间,他领导了我国第一代地地固体常规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填补了我国近程常规导弹的空白。他敏锐地分析国际军事斗争形势,颇具前瞻性地领导并研制出新型地地固体常规导弹武器系统,使我国导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领导研制的导弹武器系统是我军主战装备之一,多次参加军事演习和国庆阅兵,彰显了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实力和决心。
对工作,陈福田总是精益求精,把严慎细实的作风刻到了骨子里。多年同事、某型号总设计师张海瑞回忆到,陈老常说一句话,“我们只是完成了工作,但不一定完美”。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0年,某重点型号飞行试验获得成功,但由于对导弹落点精度不满意,陈福田左思右想,寝食难安,夜里十点多敲开了张海瑞的房门,见面第一句话就说:“弹头的精度有点问题,明天你跟我走一趟落区。”
顶着炎炎烈日,当他们驱车几百公里到达落区时,前来接待的站长伫立在原地,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他说,场站建成几十年来,第一次有型号总设计师来这里亲自寻找残骸,并且还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然而,陈福田之后的举動更加让站长吃惊,他要求不休息,即刻前往戈壁寻找弹体,抓紧有效时间,尽快找到最真实状态的残骸。
经过短暂的商榷,站长按照陈福田的要求,锁定了所有可能性区域,安排了三辆戈壁小车和一辆吉普车共同展开包抄搜索,逐个区域地毯式排查。带着简单的水和干粮,大家一头扎进了戈壁滩。
在陳福田的带领下,搜索队伍每天早晨八点准时出发,晚上十点太阳完全落山后才返回站点,中午也只用随身的干粮充饥应对。酷热难耐,戈壁上没有任何遮蔽物,太阳从头顶暴晒下来,让人汗如雨下,多站一会儿就要中暑,而颠簸的路况更让人五脏六腑翻江倒海。搜索的每一天,队员们都经受着体力和精神的双重考验。到了第七天,站长担心陈福田一行人的身体吃不消,特地托人从城里运来了牛羊肉补充营养,可陈福田第一反应却是:“你们的战士长年累月驻扎在这里,你们才是最辛苦的,不用搞特殊待遇,战士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陈福田依旧是囫囵吞枣般第一个吃完了饭,招呼大家多吃点之后,便到一旁的空地里默默地踱步。有时点上一支烟,面对一望无垠的戈壁滩陷入沉思。
终于,残骸在当天下午找到了。确认是本次试验的弹体后,大家欢呼雀跃,兴奋得蹦了起来。陈福田顾不上休息,当即决定返京。就这样,一行人马不停蹄,连夜返回营地,第二天一大早又驱车二百多公里赶到当地机场,坐上了返京航班。尽管已经数月在外奔波,但他下飞机后顾不上回家,而是直奔型号飞行试验总结会议的现场。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对飞行数据和弹体残骸的反复分析比对,进一步优化设计,导弹落点精度有了质的提升。
长期超负荷的工作,铁打的汉子也会扛不住。陈福田不知疲倦的忘我工作,极少关注自己的身体。终于有一天,他病倒了。
2007年,陈福田主持研制的某重点型号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在飞行试验结束返回的途中,陈福田突然感到行动不便,一股异于往常的疼痛向他袭来。他强忍着疼痛回到北京,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陈福田前往医院接受了全面的身体检查,最终确诊为胃癌、前列腺癌。
消息如晴天霹雳,击垮了陈福田身边的所有人,他们无论如何不敢相信,每天不知疲倦工作、仿佛有着无穷精力的陈福田会突然倒下。面对死神的威胁,这位老人并没有意志崩溃或抗拒治疗,反而表现出了难以想象的坚强和乐观。他亲自研究病例和药品,与医院专家共同讨论治疗方案。最初被诊断可能只剩下几个月生命的他,用自己超强的意志力恢复了身体,竟然在手术治疗半年后成功出院,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出院时,医生叮嘱陈福田,每年必须进行一次30天的全面复查体检。然而怕耽误工作,陈福田连这每年一个月的复查时间都“斤斤计较”,竟然把航天系统工程管理方法用在了治疗和复查上,一项项研究复查项目,计算每一项检查需要的时间,硬是将复查时间从30天压缩到15天。
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陈福田,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宝贵时间。他每天按时来到办公室,翻阅大量资料,参加各种预研课题的讨论,利用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为型号把脉。会议大多一开就是一整天,对于一个身强体壮的年轻人来说都有点吃不消,更何况是一个身患癌症、古稀之年的老人。但陈福田永远都是目光矍铄,讲起话来逻辑清晰,指出问题一针见血。尤其是,对于关乎整个战术武器领域长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专业性问题,他始终高度关注,甚至有一次,听说了某专业领域要召开一场重要会议,住院复查的他竟然从病床上跳起来,换好衣服就冲向了会场。工作中的他仿佛永远不知疲惫。 就这样过了整整7年,他还是那个眼睛里只有工作、没有自己的陈福田。2014年5月的一次复查后,他没能离开医院,因为癌细胞已经转移,必须留院治疗。
同事们回忆,病重住院期间,“陈总的病房就像是型号协调会现场,一与同事谈论起工作,陈总就仿佛变成了完全健康的人,嗓音洪亮,吐字清晰。”
陈福田有一個蓝色布袋,里面装着厚厚一摞泛黄的方格纸,上面的字迹工整清晰,这是他生前的手稿,足足有三四万字,都是他对近年来国际形势、周边安全环境和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思考。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他决定与死神赛跑,抓紧最后的时间,为后人“留下些什么”,为心爱的航天事业再贡献点绵薄之力。出于这样的思考,病床上的陈福田着手《“空海一体战”及其引发的思考》一书的写作工作。
为保证治疗效果,医院规定每周只有周三、周六、周日的下午可以探望病人。然而陈福田却做出决定,周三周六的两个下午都处理工作事务,仅把周日下午留给家人。从此,陈福田就在病床上与协助他的同事讨论写作提纲、交流写作思路。他还托人把自己收集的科研资料带到病房,让家人到北京图书大厦帮他购买参考资料,通过电视媒体节目了解国际形势和军事领域动态……
由于经常要挂吊瓶,医生不同意陈福田长时间伏案写作。然而陈福田软磨硬泡,请医生帮忙想办法,医生不得已,只能用纱布裹住他的左臂,来保护埋在他手臂上的针头。正是凭着这种精神,《“空海一体战”及其引发的思考》一书首稿终于在老人离世前送到了他的病床前。陈福田把它放在枕边,得空就让女儿念一段给他听。“老陈年轻时就对时间精打细算,要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他做到了”。老伴陈月琴每每想到这里,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病情进一步加重,陈福田痛得连续几天几夜睡不着。医生决定为他使用镇定药品促其睡眠。而老人在睡梦中无意识状态下,不时呓语着与工作相关的片段。
2015年3月20日12时20分,我国地地固体常规导弹技术开拓者之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陈福田院士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76岁。
“迎难而上,知难而進,难中有乐,难也不难。”这是摆放在陈福田家中,由他亲笔书写的座右铭,也是他50年为我国航天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写照。
陈福田,这束为航天事业燃烧了50多年的熊熊火炬熄灭了,但他的光芒照亮了身边每一个人。陈福田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用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演绎了一个航天人对航天梦、强军梦、中国梦的执着追求。他并没有离开,他的精神将在新一代航天人接续奋斗中得到传承。他的人生,明亮、炽热、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