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代的变化要求我们要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研究标语口号的出现和发展规律,探寻正确撰写标语口号的方法。奥巴马的竞选和连任成功,得益于对新媒体的运用,对符号的重视,对字体的选择,对色彩的调度,对时尚的强调,对多模态的规划,这些做法对中国标语广告如何在未来社会中和赢得发展空间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奥巴马 标语广告 发展空间
一、奥巴马的竞选策略分析
奥巴马的竞选成功,无疑得益于推广团队的精心策划,得益于独有的形象识别系统,得益于独到的字体选择和色彩运用,得益于时尚的定位,得益于新媒体的主导。所有的这一切,对于中国标语如何在未来社会中获得发展空间和赢得关注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1、故事的鲜活性
借着奥巴马的连任,“美国梦”成了不断被强化的字眼。“出身不能选择,但道路可以选择”,这是美国梦的核心和精髓。无论你出身何处,肤色何种,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只要你肯努力,一切皆有可能。美国人鼓励自己,也鼓励每个人勇敢地去创造和实现梦想。
奥巴马连任成功之后,关于他的图书在全世界掀起热销高潮。卓越亚马逊网销售的奥巴马图书,中文版就达28种,英文原版有7种。对奥巴马的关注,几乎覆盖了从草根到精英的各个阶层。与奥巴马相关的图书资料,都在书名或内容上打上美国梦的烙印。奥巴马甚至亲自签售《我父亲的梦想——奥巴马回忆录》的中文版权,希望中国的读者也能理解他的美国梦。
奥巴马擅长于用各种故事来塑造个人形象。几乎每个故事的主题都离不开“爱和梦想”。奥巴马用自己的语言把他的美国梦编织得令人神往,他可以说是最能讲故事、最会讲故事的政治演说家。
2、logo设计的冲击性
希拉里、麦凯恩、罗姆尼、奥巴马等总统候选人都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视觉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的核心是logo标志的设计。在这些竞选标志中,不论是字体还是色彩,奥巴马的标志最具识别性。
2008年,奥巴马提出了“改变”口号之后,设计团队创作了特有的logo标志:一个太阳在美国国旗的红色条纹中冉冉升起,这是一个代表向上、充满希望的“O”型图案,预示着充满希望和变化的新时代。如果与麦凯恩、希拉里的竞选标志进行对比的话,奥巴马的竞选标志更奔放热烈,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3、口号的简洁性
文字有着我们难以估量的强大政治力量。有时候,我们在不经意间就会被特定的文字所说服。
在美国总统竞选活动中,各政党总统候选人都会把自己的政治主张概括和浓缩,提出有力的竞选口号,直指民心。虽然有些口号只不过是华丽词藻的组合,但确实部分口号后来成为了某个总统或政府党政纲领的重要标志。
竞选口号是选战的灵魂和号角,是候选人施政纲领的精华所在,直接关系到选民的接受度和成功与否。2008年,奥巴马就凭借着“改变”和“是的,我们能”等标志性的口号,获得大选成功。
为竞选连任,奥巴马竞选团队在竞选口号的选择上下了一番功夫,测试了很多口号,如:“赢得未来”、“我们不能再等了”、“公平机会”、“永不放弃”等。经过测试和研究,这些口号都无法完全体现奥巴马的竞选精髓,被一一否决。最后,一个简单而具有较强冲击力的竞选口号被确定下来:“Forward(前进)”。这个口号简洁、坚定而有力,在奥巴马连任成功中功不可没。
4、团队的年轻化
随着众多“80后”、“90后”年轻人加入消费和时尚大军,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复杂化,既是制造者,也是消费者,同样也是传播者和引领者。
奥巴马为了从年轻人们身上汲取活力,他所聘请的专业推广团队、形象设计团队基本上都是以年轻人为主。借团队之手,奥巴马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魅力无限且充满活力的总统候选人。
奥巴马的设计团队和推广团队由年轻人构成,大部分成员都是“80后”。这支团队,是个性十足的新新人类,也是一支充满力量的创意队伍。借助团队之手,奥巴马把自己打造成为新进力量的代表,获得了美国年轻一代的大力支持。也正是这些美国年轻一代,在奥巴马的感召下,成为美国总统竞选的生力军,最终帮助奥巴马赢得了总统选举。
奥巴马抓住了年轻人追求时尚的心理,依据流行的趋势,对自己进行大胆包装,使自己的形象成为美国最流行的时尚元素之一。有关奥巴马的流行产品甚多,包括服装、玩具、饰品等多个领域。奥巴马似乎已成为了一个美国的流行时尚符号。
5、传播的多维性
形象传播,是人们为了吸引公众而人为创设的某种公众形象。在形象传播方面,奥巴马团队对色彩、形状和字体都相当重视,无论是它们制作的标语、印刷品还是网站,都能激起选民们对奥巴马的好感。
Logo和海报都是一种视觉传达方式,通过其简练的字体设计、艺术造型和强烈的色彩冲击等视觉效果,直观地向公众作宣传。在字体设计上,设计团队选择了Gotham时髦字体。在色彩传达上,奥巴马的团队选择了红、白、蓝三色,使用了蓝色做底色。
字体、语言和图像等符号模态的多维聚合所产生的“合力”,一起建构了视觉识别的整体意义,实现了视觉识别系统的整合性传播和宣传功能。
6、字体的时髦性
奥巴马团队选择的字体既庄重又动感十足;字母运用时要么全大写,要么全小写,以便显得更加友好和有亲和性。
随着竞选的如火如荼,奥巴马团队使用的字母逐渐转变为全大写,以便突出权威和力量。字体则选择美国现代字体Gotham,这种字体充满活力和具有现代性,受到选民的欢迎。
反观希拉里团队则选择了传统的衬线字体,字体下面衬以星条纹样的波形曲线。虽然这样的选择可以象征她的传统、庄重和优雅,但缺乏动感和新意。而麦凯恩团队选择的字体更是给人一种老成持重的感觉。两位竞争者的字体都不如奥巴马的字体有活力和动感,缺乏对年青一代的吸引力。
【关键词】奥巴马 标语广告 发展空间
一、奥巴马的竞选策略分析
奥巴马的竞选成功,无疑得益于推广团队的精心策划,得益于独有的形象识别系统,得益于独到的字体选择和色彩运用,得益于时尚的定位,得益于新媒体的主导。所有的这一切,对于中国标语如何在未来社会中获得发展空间和赢得关注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1、故事的鲜活性
借着奥巴马的连任,“美国梦”成了不断被强化的字眼。“出身不能选择,但道路可以选择”,这是美国梦的核心和精髓。无论你出身何处,肤色何种,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只要你肯努力,一切皆有可能。美国人鼓励自己,也鼓励每个人勇敢地去创造和实现梦想。
奥巴马连任成功之后,关于他的图书在全世界掀起热销高潮。卓越亚马逊网销售的奥巴马图书,中文版就达28种,英文原版有7种。对奥巴马的关注,几乎覆盖了从草根到精英的各个阶层。与奥巴马相关的图书资料,都在书名或内容上打上美国梦的烙印。奥巴马甚至亲自签售《我父亲的梦想——奥巴马回忆录》的中文版权,希望中国的读者也能理解他的美国梦。
奥巴马擅长于用各种故事来塑造个人形象。几乎每个故事的主题都离不开“爱和梦想”。奥巴马用自己的语言把他的美国梦编织得令人神往,他可以说是最能讲故事、最会讲故事的政治演说家。
2、logo设计的冲击性
希拉里、麦凯恩、罗姆尼、奥巴马等总统候选人都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视觉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的核心是logo标志的设计。在这些竞选标志中,不论是字体还是色彩,奥巴马的标志最具识别性。
2008年,奥巴马提出了“改变”口号之后,设计团队创作了特有的logo标志:一个太阳在美国国旗的红色条纹中冉冉升起,这是一个代表向上、充满希望的“O”型图案,预示着充满希望和变化的新时代。如果与麦凯恩、希拉里的竞选标志进行对比的话,奥巴马的竞选标志更奔放热烈,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3、口号的简洁性
文字有着我们难以估量的强大政治力量。有时候,我们在不经意间就会被特定的文字所说服。
在美国总统竞选活动中,各政党总统候选人都会把自己的政治主张概括和浓缩,提出有力的竞选口号,直指民心。虽然有些口号只不过是华丽词藻的组合,但确实部分口号后来成为了某个总统或政府党政纲领的重要标志。
竞选口号是选战的灵魂和号角,是候选人施政纲领的精华所在,直接关系到选民的接受度和成功与否。2008年,奥巴马就凭借着“改变”和“是的,我们能”等标志性的口号,获得大选成功。
为竞选连任,奥巴马竞选团队在竞选口号的选择上下了一番功夫,测试了很多口号,如:“赢得未来”、“我们不能再等了”、“公平机会”、“永不放弃”等。经过测试和研究,这些口号都无法完全体现奥巴马的竞选精髓,被一一否决。最后,一个简单而具有较强冲击力的竞选口号被确定下来:“Forward(前进)”。这个口号简洁、坚定而有力,在奥巴马连任成功中功不可没。
4、团队的年轻化
随着众多“80后”、“90后”年轻人加入消费和时尚大军,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复杂化,既是制造者,也是消费者,同样也是传播者和引领者。
奥巴马为了从年轻人们身上汲取活力,他所聘请的专业推广团队、形象设计团队基本上都是以年轻人为主。借团队之手,奥巴马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魅力无限且充满活力的总统候选人。
奥巴马的设计团队和推广团队由年轻人构成,大部分成员都是“80后”。这支团队,是个性十足的新新人类,也是一支充满力量的创意队伍。借助团队之手,奥巴马把自己打造成为新进力量的代表,获得了美国年轻一代的大力支持。也正是这些美国年轻一代,在奥巴马的感召下,成为美国总统竞选的生力军,最终帮助奥巴马赢得了总统选举。
奥巴马抓住了年轻人追求时尚的心理,依据流行的趋势,对自己进行大胆包装,使自己的形象成为美国最流行的时尚元素之一。有关奥巴马的流行产品甚多,包括服装、玩具、饰品等多个领域。奥巴马似乎已成为了一个美国的流行时尚符号。
5、传播的多维性
形象传播,是人们为了吸引公众而人为创设的某种公众形象。在形象传播方面,奥巴马团队对色彩、形状和字体都相当重视,无论是它们制作的标语、印刷品还是网站,都能激起选民们对奥巴马的好感。
Logo和海报都是一种视觉传达方式,通过其简练的字体设计、艺术造型和强烈的色彩冲击等视觉效果,直观地向公众作宣传。在字体设计上,设计团队选择了Gotham时髦字体。在色彩传达上,奥巴马的团队选择了红、白、蓝三色,使用了蓝色做底色。
字体、语言和图像等符号模态的多维聚合所产生的“合力”,一起建构了视觉识别的整体意义,实现了视觉识别系统的整合性传播和宣传功能。
6、字体的时髦性
奥巴马团队选择的字体既庄重又动感十足;字母运用时要么全大写,要么全小写,以便显得更加友好和有亲和性。
随着竞选的如火如荼,奥巴马团队使用的字母逐渐转变为全大写,以便突出权威和力量。字体则选择美国现代字体Gotham,这种字体充满活力和具有现代性,受到选民的欢迎。
反观希拉里团队则选择了传统的衬线字体,字体下面衬以星条纹样的波形曲线。虽然这样的选择可以象征她的传统、庄重和优雅,但缺乏动感和新意。而麦凯恩团队选择的字体更是给人一种老成持重的感觉。两位竞争者的字体都不如奥巴马的字体有活力和动感,缺乏对年青一代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