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煮百岁香妙品光阴味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_s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插花正美,煮茶正香,姑娘缓缓来吧。”一早收到的贴心信息,忆起和豌豆姐喝茶的点点滴滴,那些每一次都不一样的美好。这是很早就约好的茶聚,杂事缠身耽搁了许久。时间愈久,心里的期待也愈发的丰翼,对相见对饮有了更多的憧憬。
  上午十时,清晨时吃过早餐的口腔味觉尚不敏感。坐稳片刻,沉心静气,先用一款2014年的百岁香打开口腔。一泡茶尽,口腔味觉苏醒,且百岁香的品种特征清晰明了。再饮老铁壶慢煮而出的陈4年百岁香茶饼,多了一份口感对比根据。
  煮这茶饼,一个半小时之前便开始准备。在第一款茶结束时,壶里的茶汤刚好到适合饮用的温度。煮过的茶汤汤色红滟透亮,温热的茶汤有着红糖水仙草蜜的香气,无杂味异味,入口绵稠顺滑,无苦涩感。第一壶的茶贪恋着一连喝了许多杯,如若不知晓这茶的品种,很难从煮过的茶汤中喝出一二。第二壶,茶汤的浓度淡了些,橙红透亮,入口顺滑,品种味显,且滋味中多了一种类似带着木质味的冰糖甜,无苦涩感。第三壶,茶汤汤色和滋味都淡了许多,汤色转为橙黄色,入口清甜,回归平和。而煮三壶后的叶底,依然鲜活。
  优质的山场和制作技术,是岩茶名丛不可或缺的条件。岩茶名丛如果没有过硬的山场和制作技术,A4年后基本已无再品饮的必要。因为在时间的涤滤下,名丛新茶为人乐道的独特香气和品种特征已难觅踪迹,余下的只是作为岩茶的丰富内质,而煮饮过程中,茶的缺点和不足会被放大许多倍。
  这款茶2011年制成后,自然陈化,2015年3月复焙,褪火只3个月,煮饮它时并不觉的有火味,且茶味茶香转化极好,山场、精制和焙茶的功力可见一斑。
  “为了发掘这款茶饼的最佳口感,做过很多尝试,最后得出结论:没有比老铁壶煮饮更适合的。”为每泡茶找到最适合的冲瀹之道,这是豌豆姐的风格。
  作为岩茶名丛,产于洋墩岩的这款百岁香,豌豆姐曾经尝试过不同的冲泡方式:用盖碗冲泡的方式,最宜于百岁香品种特征的表现:3克茶,用建盏浸泡,结合瑜伽腹式呼吸法品饮,感知身体和茶微妙变化;老铁壶煮陈年百岁香茶饼,所得到的味觉体验,刷新了关于这款茶的记忆。
  相比盖碗冲泡和建盏的浸泡,老铁壶煮饮的陈年百岁香口感少了那份高扬的香和鲜爽的味,更醇厚内敛,开始是内藏的浓酽,收尾的寡淡亦是气定神闲。所以,陈茶和老铁壶,一定是最好的相遇。那些尘封在茶里的记忆,在老铁壶足够沸腾的热情里尽情地释放,一壶壶从浓酽到平和的茶汤,记录着茶苏醒后生命的美丽绽放。
  煮饮方法:
  一把优质的铁壶或陶壶,可调节功率的电磁炉即可。
  茶和水的比例建议1:75,即10克茶,750毫升的水。小火将水煮之将沸,后放入茶饼,继续小火熬煮30分钟左右,后熄火让茶汤自然冷却,30分钟左右时饮用茶汤口感最佳。
其他文献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是由下而上的,并与儒家思想结下不解之缘,因此,探讨中国茶文化不能不研究儒家思想体系:又由于中国文人、雅士的洒脱不拘于形式,茶文化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美学理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滋润着中国的茶文化,既有儒家文雅含蓄之美,又有佛家圆通空灵之美以及道家幽玄旷达之美,于是,茶文化被称为“美的哲学”。  茶文化的主体是人,茶是作为人的客体而存在。中国茶
期刊
武夷山乌龙茶制作工艺向外传播始于清朝雍正年间。清乾隆三年(1738年),经过十五年的实践积淀,福建安溪试种、试做乌龙茶获得成功。当时,福建物产运输主要靠内河贸易完成,所以安溪茶也要运到武夷山统一贩售。对此,释超全在《安溪茶歌》中这样描述:“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乌龙茶制作工艺从武夷山传到安溪后,闽南乌龙茶产区逐渐形成,所产乌龙茶衍化成了安溪铁观音。  乌龙茶制作工艺传入台湾有“两脉说”
期刊
说起茶文化,总离不开茶圣陆羽,他的著作《茶经》也被后人广为流传,堪称茶学史上的经典。但是,在茶文化历史上,还有一位具有深远意义的人物,他就是——葛玄。  为了纪念这位“江南茶祖”的历史贡献,12月11日,在葛玄植茶之地——台州,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江南植茶始祖葛玄诞辰1850周年的活动。  活动期间,2014中国·台州茶文化博览会也在台州路桥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道家胜地千载遗风  台州,特别是天
期刊
有资料表明,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这除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外,大抵与他们悠久的嗜茶习俗不无关系。日本人称茶为“益寿的灵丹,延年的妙药”、“健康的希望,美好的享受”,人均年茶叶消费量颇大,为中国人均的三倍。日本人喜欢喝茶,对喝茶的礼仪也颇为考究。为了亲自感受下日式茶道,2013年7月,我借旅游的机会,在日本札幌参与了一场日式茶道会。  与我随行的是我留学日本的侄儿。临去的路上,侄子意味深长
期刊
若单从字面上解读,“茶”字拆解开来,就暗含了“空间”的意象与概念。  “人”在“草(艹)”“木”间,想必是一幅唯美的图景:一片蓊郁的山林,绿草依依,身处其中,有穿过树杪的透明阳光,有啁啾的鸟鸣,有淙淙的溪流……这样的联想,还可以无限铺展衍生。茶,在中国人最原始、最朴素的观念中,原本就是“天人合一”的隐喻。  于是,在漫长的时间中,中国人总是通过与茶、空间的和谐互动中找准了自己的定位。  中国人把茶
期刊
这个圈子,越来越往美的方向发展。人美、器美、景美,这些与茶不太相干的元素,现在是茶文化的重点。诚然,茶文化能让我们在不那么完美的生活里感受美,但我想,感受美应该不是茶文化的核心。在追求外表的美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追求真和善。  我想特别举3个人的例子,是在我12月的韩国行中遇到的3位茶人,她们用亲身实例告诉我何为茶人的追求。  第一位是天福茶博物院的二姑,大家都很亲切地称之二姑。二姑年长,但在第四届
期刊
立春过了,春节也过了,清明前的采茶季节快到了,春节时家家户户集中在一起,我一个人在中国过节让我回忆我家乡印第安人的传统。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中部的农村,三月份地上的雪开始变化,之前的软软的并似粉的雪变得像小冰块的样子,白天天气变得温暖所以雪就渐渐的溶化而晚上又变冷雪又结冰,而树上的芽慢慢开始长,就在这个三月中旬的时候枫树里的树液开始流动。我过去的祖先从小都知道要做枫糖,而我三十几岁时才体会了也学会
期刊
尽管西式咖啡与罐装饮料近年不断挟强势广告,逐渐改变消费者的喝茶习惯,但作为台湾首善之区的台北,今天仍保有一千多家茶行,以及栖身在闹区巷弄或古迹建物的大小茶馆。近年为赶上现代都会的紧凑节奏,商圈内屹立至今的几家老字号茶馆也不断转型,继续为车马喧嚣的台北闹区飘摇茶香。加上古迹活化的议题近年逐渐发烧,注入文创新活水后,不仅让古迹再次展现生命力,也带来了无限商机,比如台北市八德路公卖局酒厂变身的“华山创意
期刊
以心传心,最初是透过诗词,如今是透过一盏茶了。不觉,一别已是七年。  犹记得初离别,笔下有诗云:复至昔日只有梦,缘何梦中不见卿?  就在这时候,雅芬寄茶来了,从此年年寄茶过来。思念起,透过一盏茶,天涯就成了咫尺。思念灭,咫尺又成了天涯。就这样看着心上生起相忆的念头,一个接一个的来,一个接一个的去。以前透过注意,把某个瞬间的念头记下来,形成了诗。如今透过注意,念头流进手指,开始与茶器依依惜别,犹如指
期刊
端午一过,南方就正式开启“烧烤”模式了,再加上今年“厄尔尼诺”的推波助澜,大地正渐渐变成一只巨大的烤箱。  炽热眩日的阳光,把一切都晒得苍白,聒噪鼎沸的蝉鸣,仿佛在呐喊助威,烹煮着烦闷的盛夏午后。  “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当年王维在长安逆旅,也是在一个如煮的夏日里。不过,他御暑有方,靠茶粥米解暑气。“茗糜”距今已年湮代远,且用材、煮法皆语焉不详。然则何以消夏?最宜莫过喝杯老白茶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