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集团:创造可持续价值

来源 :WTO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YX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华电集团”)来说,这是两个“意味深长”的速度:
  “升速”:过去五年间,华电集团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192万千瓦,增长了2.3倍,其中,水电装机从685万千瓦增长到1538万千瓦;风电装机从无到有,增长到232万千瓦;燃机从273万千瓦增长到446万千瓦;火电平均单机容量从16.8万千瓦提高到28万千瓦,6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火电机组占煤电机组的比重从16%提高到40%。控股煤炭年产能从零起步,达到1315万吨。金融和工程技术产业利润年均分别增长66%和47%。
  “降速”:五年累计停建、缓建火电项目3000多万千瓦,关停小火电机组618.5万千瓦,供电煤耗下降了34.9克/千瓦时,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由168.3万吨消减至87万吨,排放绩效由11.3克/千瓦时下降为3.03克/千瓦时。
  在“升”、“降”之间,实现的是华电集团向着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迈进的一次飞跃。而指引这一艰难转型的关键词是“价值思维”。
  树立价值思维理念,就是要把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作为企业的根本追求,作为投资决策和衡量各项工作的基本准则,一以贯之地体现在做强做优的全过程。华电集团总经理云公民任职华电近三年,面对挑战与机遇,以“责任”与“价值”为号角,在不断自我提升的内涵式发展中,华电集团不仅成为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实践者,更在“清洁”、“绿色”与“和谐”中,展示出中国电力企业的崭新形象。
  
  转变思维 加快战略转型
  
  2008年年中工作会,是对华电集团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在会上,华电集团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更加重视经济效益,全力提升发展质量”、“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正确处理好规模扩张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切实把规模思维转变到价值思维上来”。
  此时的中国发电企业正面临着发展的艰难时刻。
  2008年以前,我国电力供需矛盾持续紧张,机组利用小时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加之国家能够比较及时地疏导煤电价格矛盾,对于发电企业来说,只要扩大装机规模,增加发电量就能盈利。然而自2008年以后,随着以火电为主的电力装机的迅猛增长,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我国电力供给出现阶段性相对过剩,煤炭价格不断飙升,煤电价格矛盾日趋激化,发电企业经营举步维艰,2008年,发电企业全行业亏损额高达700亿元,华电集团也亏损68亿元。
  “规模思维已不能适应市场形势的要求”。作为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华电集团意识到尽管困难重重,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摒弃单纯追求“上规模”的思维模式,华电集团提出了“价值思维”——既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保持必要的发展速度和资产规模;更要确保发展的质量,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推创新、提效益,最终以价值优先实现公司竞争领先,以价值最大化保证投资回报最大化,以价值提升增强公司作为中央企业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2009年,以价值思维为引领,华电集团制订了《2009-2013年发展纲要》,把提升效益、创造价值作为根本任务,由外延式扩张全面转向内涵式增长,提出集中打造发电、煤炭、金融和工程技术四大产业板块,由单一发电集团向以电为主的综合能源集团转型。同时决定利用三年时间深入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全面提升公司执企能力和盈利能力。
  经过艰苦努力,公司战略转型初见成效。与2008年相比,三年来,公司资产总额增长了50%,控股煤炭产能从零增长到1315万吨,水电装机增长了74%,风电装机增长了6倍,火电装机比重下降6个百分点,清洁能源装机占到总装机的四分之一,供电煤耗下降13克/千瓦时……
  华电集团的目光还远不止于此。为实现“企业做强做优”、员工更“幸福”的“永续经营”,他们把“价值思维”进一步完善和升华为“创造可持续价值”的理念,在谋划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开展生产经营、推进管理创新等工作中,把是否有利于科学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是否有利于和谐稳定,是否有利于树立良好形象,作为最重要的决策依据和评判标准,作为公司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着眼点。
  它引领着华电未来发展的方向。
  “要把创造可持续价值的理念落实到公司经营、发展、创新的方方面面,着力打造价值华电、幸福华电、和谐华电”,在云公民看来,这是提升华电未来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积极履责 实现和谐共赢
  
  “企业存在的终极价值在于造福社会。全面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是华电集团作为中央骨干企业肩负的光荣使命,也是集团所倡导的‘价值思维’理念的最终落脚点。”云公民如此解析“价值”与“责任”的关联。
  努力实现绿色、低碳增长。“结合发电企业的性质和业务”,华电集团做起了“加减法”: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力度的同时,要在生产经营中实现节能减排。
  “未来企业的竞争必然是低碳的、绿色的、生态的竞争,谁拥有低碳优势,谁就占据了决胜未来的制高点。”华电集团认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既是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考量,也是价值思维的内在要求,同时还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在业界,华电集团传递出了“低碳经济”的重要信号。
  2009年,华电集团新投产的清洁能源比重首次超过火电。2010年,新增清洁高效能源更是占到了新投产装机的72%。机组结构的变化,使得节能减排成效凸显。据测算,投产1000万千瓦水电替代火电,每年可减少排放3万吨烟尘、10万吨二氧化硫,9万吨氮氧化物、3200万吨二氧化碳和节水7000万吨,减少煤炭消耗1700万吨。风电、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发电均实现了“零”的突破,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度大幅提升。几年来,累计清洁发展机制(cDM)注册成功23项,年减排二氧化硫700万吨,实现碳交易约2.4亿元。
  


  2010年3月20日,国内首座生态电厂——华电莱州发电厂开工。这座按照集约化、数字化、标准化建造的从百万千瓦等级机组起步的现代化电厂,建设在海边滩涂盐碱地上,灰场利用废弃的露天金矿矿坑,不占用基本农田,采用海水淡化技术供水,厂内污水和废水经处理回用,实现污水“零排放”。甚至,他们还利用海水冷却水入海的落差建设了两台600千瓦的发电机,用来降低企业厂用电。该厂设计发电煤耗268.5克/千瓦时,厂用电率4.18%,是全国同类机组中最低的。这个带有些许“未来电厂”气息的大型电源工程,是华电集团践行低碳理念的浓重一笔。目前,华电集团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25%。预计到2015年,这一比重将提升至30%。
  绿色、低碳走得快、走得远,需要创新和先进技术的支撑。近年来,华电集团围绕节能、高效,掌握和应用了超 临界和超超临界空冷、秸秆发电、海水淡化等先进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生产运营、基本建设及电站装备领域的节能技术升级。2010年12月28日,“全球首台百万千瓦空冷机组”在华电国际宁夏灵武公司投产发电,与传统湿冷发电相比,2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机组节水量将达2664万吨/年,节水率可达80.6%,相当于近80万人一年的用水量。
  在减排领域,2010年,华电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减排要求,把污染物排放量锁定在92.6万吨以内,而实际上又进一步自我加压,少排放5.6万吨。新建火电同步建成脱硫设施,公司脱硫装机占煤电总装机的93%,二氧化硫年减排能力达221万吨;超前开展新建机组脱硝,累计投运脱硝机组530万千瓦。
  致力于开发与环境、社会良性互动。“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的一种发展模式、竞争方式和管理战略,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华电集团党组书记李庆奎指出。
  华电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把发展水电作为公司“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重点。而目前我国水电开发模式正经历着重大转变,“建设一座大坝和水电站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和经济问题,需要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加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在华电集团看来,“这也为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履责能力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在水电开发过程中,以“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留下一片风景”为目标,华电集团一直致力于开发与保护、生态和经济的良性互动。近年来,华电集团仅在贵州乌江流域就投资超过6亿元保护植被。针对修建大坝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华电集团将“陆地上看得见的保护”延伸到“水下看不见的保护”,建设了国内最先进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已放流各种珍稀鱼类135万尾。这一案例入选了央企优秀社会责任实践项目。
  在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中,按照以长效补偿机制为原则的“16118”方案,有效化解了水电开发的移民难题,实现了水电的绿色开发、和谐共赢,并与“鱼类增殖放流”两个案例同时入选了社科院MBA典型教学案例。
  事实上,这种经验的分享和交流正在加快华电作为“追赶者”的步伐。2010年,华电集团与社科院联合成立国内首家社会责任研究基地。通过校外的课堂,介绍华电的经验,共同推动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华电集团办公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培育和提炼一些新的案例与社会共享。”
  在“十一五”期间,华电集团已收获了中国环保领域最高奖——“中华环境奖”以及“低碳中国·领军品牌奖”和“金蜜蜂·领袖型企业奖”等来自社会各界的认可。
  华电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支持企业所在地新农村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口援助。仅2010年,就向青海玉树灾区、西南旱区以及新疆、西藏等地捐款5950万元。在短短64天的时间里,投资3亿元建成了新疆喀什、和田两个应急电站,有效缓解了南疆三地州用电紧张局面,为维护边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
  
  价值思维引领管理创新
  
  “创造可持续价值”给华电集团带来的是一种新的思路与眼光,更带来了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围绕创造可持续价值,按照创新体制机制和优化主要指标“两条线”,华电集团全面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精益化、基础管理规范化、人资管理市场化、文化管理人本化,全力打造国内先进、与国际接轨的特色管理体系。
  管理创新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细化管理、降本增效。华电集团把“星级”引入发电企业评比,以创建“星级发电企业”为载体,完善指标体系,运用管理评价和指标评价,深化对标管理,引导企业着力优化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不断提升运营水平。2010年,邹县电厂等8家单位成为公司首批五星级企业,四星级企业达到19家,四星级以上发电企业煤耗比集团公司平均低17.5克/千瓦时,实现利润40.2亿元。
  2010年,一场“精益化”管理革命在华电系统全面铺开。相较于精细化强调细节,精益化管理更注重结果导向,这与华电“创造可持续价值”的理念可谓异曲同工,即努力消除生产、管理中的无效劳动,以获得最大、最长远利益。
  目前,华电已建立起覆盖公司各单位的“日经济利润分析”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随时掌握企业每天的经营情况,及时分析发现和解决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为机组的经济运行提供了最有效的指导。2010年,公司煤机利用小时同比上升383小时;实施水电流域联合优化调度,节水增发电量6.8亿千瓦时。在燃料成本同比大幅增加103亿元的情况下,实现利润25亿元。
  精益化管理也带来了整个管理流程的再造。2009年以来,华电集团按照三级管控模式,加大向二级单位授权力度,下移管理重心,陕西、内蒙古等6家单位顺利完成改制,成为“能源公司”和“区域子公司”,将更好地担负经营发展实体责任,推进公司战略调整。公司还完成了金融板块3+1、工程板块一分二改革,理顺了公司管理关系,优化了内部各类资源,激发了企业发展的动力活力。
  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即在优化流程、理顺关系的基础上,要体现员工价值和提升幸福指数。华电集团将“人资管理市场化、文化管理人本化”作为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行市场化的用人用工机制和薪酬制度,发挥绩效考核、总经理奖励基金等激励作用,更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使员工共享发展成果。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重视员工培训,近年来,构建起了覆盖全员、全过程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包含集团、区域公司、基层企业在内的三级教育培训网络,逐步打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三类职业通道,形成了结构合理、脉络清晰、运转顺畅的集团化人才培训格局,实现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相协调。
  
  把握机遇 坚定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
  
  在极为不利的经营形势下,华电集团已迈出了战略转型的坚实步伐,但是对于未来,华电集团有着更清醒的认识:公司内外部形势依然十分复杂严峻,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同时存在,向好趋势与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
  根据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水进火退、非水可再生能源跃进、电改重启,将成为电力行业新一轮发展的关键词。同时,国家还将大力扶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并在“走出去”方面赋予企业更大的境外投资自主权。
  然而压力和深层次问题也在叠加:在资源品价格上涨,资源税出台的背景下,煤炭价格仍然高位运行,而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并未有令人乐观的信息,增加的成本无法通过产品价格进行疏导;国家已明确表示“十二五”时期将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进一步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启动燃煤电厂脱硝工作,对企业节能减排的要求愈加严格;“走出去”时如何在当地履行社会责任仍是一大课题。
  应对挑战,需要智慧。抓住机遇,需要积淀。
  着眼长远发展,在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的引领下,华电集团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造可持续价值为目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调整结构布局,注重提升质量效益,着力推进做强做优,打造价值华电、幸福华电、和谐华电,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团。这既是华电倾力描绘的美好愿景,更传递出华电面向未来的坚定信念。
其他文献
“人人都说无锡美,无锡秀山又秀水;地质公园现西山,渔乡梦中太湖水;园林宅第如画中,鼋头渚上眼看累。人人都说无锡肥,太湖三白客喊美;碧螺春茶泌心肺,佛手甘甜闸蟹醉;红橘鲜美爆鳝脆,君来酒店齐举杯……”这首名叫《人人都说无锡美》的歌,将无锡的美景美食描述得美轮美奂。  作为太湖流域城市中唯一临湖而居的城市,无锡的湖岸线占太湖湖岸线总长的33.33%,湖光山色,令这座江南古都一直成为文人雅士、投资商贾无
期刊
以我个人名义准备的此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特别会议)工作现状报告,将尝试着记录过去几个月中所获得的进展。此间,我共召开了两次正式会议(分别在2011年的1月13日和3月22日)和很多非正式小组会议。在此期间,成员们积极持续地参与了这一进程,因此我们在很多关键的领域离达成共识更近了一步。    监督机制    成员们知道,有一段时间在监督机制方面的磋商难以取得实质,1生进展。经过过去数年的不懈努力,我
期刊
“不可再生能源开采中的泄漏以及它给自然生态和原住民带来的影响已经是无可避免的了。令人忧心的是,在不断研发更先进的开采技术之时,企业获得了更高的利润,而安全防治技术却被抛置角落,止步不前。”2011年5月11日,搜狐大厦的会议室,专家们的发言字字珠玑。这是由搜狐绿色频道、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中国邮电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深海危机——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新闻发布会暨绿色论坛。震惊全球的英国石
期刊
2011年4月26日,中国铝业公司发布会了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第六份社会责任报告的中铝显然更具创新性与开拓性:运用“点石成金造福人类”的主题,再现了中铝通过技术创新、“走出去”战略在金融危机后成功展开的控亏增盈攻坚战;率先参照最新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026000体系,突出披露了公司的人权状况,在采购与投资中的人权尊重、妇女权益保障、厂区和矿区居民的保护、劳工基本权利与保障等方面的实践。报
期刊
编者按:以实际行动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6月5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渣打银行7家“金蜜蜂银行”共同向金融机构发出了倡议。一年过去了,面对全球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上涨的新问题,这些一直积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银行,践行着他们的承诺:不断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创新的产品
期刊
“‘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对复星医药而言,既是一种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同时也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内核。”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这样阐释着复星医药的发展历程。  “自1998年上市以来,13年内净利润增长了13.55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4.26%。销售收入、净资产、净利润、股票市值均名列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前列”。  “复星医药以‘品牌、创新、高效、全球化’为经营理念,加快实施产业整合和重磅
期刊
易珉,获美国哈佛商学院管理发展认证、英国阿什里奇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硕士,曾长期在英国石油公司(BP)和通用电气公司(GE)的在华和海外机构中担任高层领导职务,现任诺华中国区总裁一职。  2011年3月9日,北京富力万丽酒店会议室,正午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将宽敞的议事厅洒满异样明媚的色彩。与这般色彩相辉映的是,围坐茶几侃侃而谈的诺华中国区总裁易珉与记者开展的一场精彩对
期刊
1.引言    1.1评估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责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履行社会责任日益成为企业的共同挑战和追求。特别是2010年1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发布,标志着社会责任管理新时代的来临,也使得政府、消费者、非政府组织、媒体、社区等利益相关方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既是企业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方期望的结果,又是
期刊
十前的多哈,木槌轻落,承载着几代人梦想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征程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也正是在那次会议上,多哈发展议程谈判(也称“多哈回合”)正式启动。谈判涵盖农业、非农市场准入、服务贸易、规则(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区域贸易协定规则)、贸易便利化、贸易与环境、知识产权(包括公共健康议题、地理标志议题和基因资源保护议题等)等议题,足迄今为止涉及议题最广、参与方最多的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世贸组织成员的贸
期刊
在环境压力日益巨大的低碳发展潮流中,一场绿色建筑行业的国际盛会带给人类提高建筑能效、应对环境问题的新希望,令人振奋和激动。这是3月28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的第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给人们传达出来的关于绿色和希望的讯息。  来自国内外的上百家知名企业用清一色或深或浅的绿色装扮展台,展示了低碳社区与绿色建筑等方面的最新技术与产品。生活垃圾处理、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