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三类。略读课文在课题中用﹡表示。由于略读课文基本上不列入学生考试范围,因此许多教师把略读课文当作“快餐”对待,囫囵吞枣,一读带过。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领会略读教学的性质,明确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把握好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让略读教学也同样绽放异彩呢?我通过对人教版六下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的公开课教学实践,谈谈我对略读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领会略读课文教学性质
圣陶先生在1941年出版的《略读指导举隅》一书中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悉了例子,只是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由此看来,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精读和略读同样重要。两种不同的阅读方法就学生的成长和实际应用作用而言,略读更具有独立阅读的性质,更贴近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更具有实用价值。
叶老前辈说:“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牢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可见,略读课的教学性质,就在于指导学生半独立阅读,通过个性化阅读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其地位是学生从课内阅读通向课外阅读的桥梁,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明确略读课文教学目标
略读课文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的性质,主要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略读课文,教师更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不要逐段讲读,只要“粗知大意”即可,要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如《我最好的老师》一课的教学目的就可确立为:
1.通读全文,能运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2.通过自主阅读,获取课文信息,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在个体自读合作交流和老师点拨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3.进行浏览、跳读、扫读等快速默读方法的训练,提高阅读速度。
4.进一步学习和运用“用具体事实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这教学目标正是基于“略读课文是学生从知识的掌握到运用的过渡工具”,这一认识来确立的。
三、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略读课文教学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教学策略的探索指明了一个方向,更为重要的是要在略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把握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1.巧用“导语”,简化教学。
例如略读课文《我最好的老师》课文前的导语是:“科学精神是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对我们来说,科学精神也需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一点一滴地培养。默读下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在学生读导语,明确学习任务后,我先让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这样学生就能自主地运用以前学到的概括方法来读懂课文。接着我让学生运用速读法快速捕捉课文信息,明白作者为什么称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最后,再引导学生用本单元学到的“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的写作方法,随堂练笔,反驳作者朋友的观点。课堂教学设计围绕课前导语展开,抓住两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适时疑点再读读,趣点再品品,重点处多走一个来回,整堂课教学环节简单,收效良好。
2. 放手实践,给予独立。
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站在更亮的舞台中间。如《我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一开始的快速默读,学生把握了课文主要内容,捕捉到课文重要信息,初步理解怀特森先生是作者“最好的老师”的原因。接着让学生再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当全班学生群情激愤时,怀特森先生是怎样向他的学生解释的,明白怀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最后,围绕“终身受益”一词再次反复读文中几处关键语句,自主领悟“这种终身受益的教训”益在哪儿。为下面的随堂练笔做了铺垫。
3. 重点聚焦,略中有精。
虽说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教学讲究“略”,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因此略读教学要做到“精略相辅,略中有精”。
如《我最好的老师》一课,在学生粗知课文大意后,我确定了两个精读点。一是在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时,我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把课文有关语句进行删改,提取有用的信息,更换角色,走入文本,来当当怀特森先生向他的学生作一番解释,让学生明白怀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二是在理解“最好的老师”时,让学生自读课文,抓住“终身受益”这个词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来体会。整堂课我抓住了这两个着力点,重打细敲,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将让人终身受益,从而就理解了为什么作者称怀特森老师是他“最好的老师”这个教学重点。这就是“略中有精”,整体把握求“略”,重点感悟求“精”。
4. 方法迁移,循法而学
略读课文一般安排在本单元的最后,这样编排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和人文内涵,让略读课文发挥总结、延伸的作用。因此在略读教学中还应当瞻前顾后,把单元组几篇课文有机融融合,注重方法迁移,循法而学,最大程度地发挥略读课文承上启下的作用。
例如略读课文《我最好的老师》教学,通过课始的导入:“这一单元的前三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科学精神是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对我们来说,科学精神也需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一点一滴地培养。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老师。”我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带进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中。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我让学生采用浏览、扫读、跳读等速读方法,寻找能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这一观点的具体事例。最后让学生再运用这个方法进行随堂练笔。这里既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做了总结和提升,同时又让学生感悟写法,进行了拓展延伸。
总之,略读课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正确认识,教学得法,它发挥的作用并不比精读课文小。因此,略读教学,也可以很精彩。
参考文献:
[1]叶圣陶.略读指导举隅[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194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金彦.关于略读教学的几点建议[J]. 小学语文教.2007.
福州市臺江第四中心小学(350004)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领会略读教学的性质,明确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把握好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让略读教学也同样绽放异彩呢?我通过对人教版六下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的公开课教学实践,谈谈我对略读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领会略读课文教学性质
圣陶先生在1941年出版的《略读指导举隅》一书中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悉了例子,只是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由此看来,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精读和略读同样重要。两种不同的阅读方法就学生的成长和实际应用作用而言,略读更具有独立阅读的性质,更贴近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更具有实用价值。
叶老前辈说:“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牢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可见,略读课的教学性质,就在于指导学生半独立阅读,通过个性化阅读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其地位是学生从课内阅读通向课外阅读的桥梁,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明确略读课文教学目标
略读课文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的性质,主要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略读课文,教师更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不要逐段讲读,只要“粗知大意”即可,要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如《我最好的老师》一课的教学目的就可确立为:
1.通读全文,能运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2.通过自主阅读,获取课文信息,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在个体自读合作交流和老师点拨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3.进行浏览、跳读、扫读等快速默读方法的训练,提高阅读速度。
4.进一步学习和运用“用具体事实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这教学目标正是基于“略读课文是学生从知识的掌握到运用的过渡工具”,这一认识来确立的。
三、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略读课文教学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教学策略的探索指明了一个方向,更为重要的是要在略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把握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1.巧用“导语”,简化教学。
例如略读课文《我最好的老师》课文前的导语是:“科学精神是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对我们来说,科学精神也需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一点一滴地培养。默读下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在学生读导语,明确学习任务后,我先让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这样学生就能自主地运用以前学到的概括方法来读懂课文。接着我让学生运用速读法快速捕捉课文信息,明白作者为什么称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最后,再引导学生用本单元学到的“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的写作方法,随堂练笔,反驳作者朋友的观点。课堂教学设计围绕课前导语展开,抓住两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适时疑点再读读,趣点再品品,重点处多走一个来回,整堂课教学环节简单,收效良好。
2. 放手实践,给予独立。
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站在更亮的舞台中间。如《我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一开始的快速默读,学生把握了课文主要内容,捕捉到课文重要信息,初步理解怀特森先生是作者“最好的老师”的原因。接着让学生再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当全班学生群情激愤时,怀特森先生是怎样向他的学生解释的,明白怀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最后,围绕“终身受益”一词再次反复读文中几处关键语句,自主领悟“这种终身受益的教训”益在哪儿。为下面的随堂练笔做了铺垫。
3. 重点聚焦,略中有精。
虽说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教学讲究“略”,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因此略读教学要做到“精略相辅,略中有精”。
如《我最好的老师》一课,在学生粗知课文大意后,我确定了两个精读点。一是在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时,我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把课文有关语句进行删改,提取有用的信息,更换角色,走入文本,来当当怀特森先生向他的学生作一番解释,让学生明白怀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二是在理解“最好的老师”时,让学生自读课文,抓住“终身受益”这个词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来体会。整堂课我抓住了这两个着力点,重打细敲,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将让人终身受益,从而就理解了为什么作者称怀特森老师是他“最好的老师”这个教学重点。这就是“略中有精”,整体把握求“略”,重点感悟求“精”。
4. 方法迁移,循法而学
略读课文一般安排在本单元的最后,这样编排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和人文内涵,让略读课文发挥总结、延伸的作用。因此在略读教学中还应当瞻前顾后,把单元组几篇课文有机融融合,注重方法迁移,循法而学,最大程度地发挥略读课文承上启下的作用。
例如略读课文《我最好的老师》教学,通过课始的导入:“这一单元的前三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科学精神是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对我们来说,科学精神也需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一点一滴地培养。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老师。”我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带进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中。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我让学生采用浏览、扫读、跳读等速读方法,寻找能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这一观点的具体事例。最后让学生再运用这个方法进行随堂练笔。这里既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做了总结和提升,同时又让学生感悟写法,进行了拓展延伸。
总之,略读课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正确认识,教学得法,它发挥的作用并不比精读课文小。因此,略读教学,也可以很精彩。
参考文献:
[1]叶圣陶.略读指导举隅[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194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金彦.关于略读教学的几点建议[J]. 小学语文教.2007.
福州市臺江第四中心小学(35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