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精度与温度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铁,这些年是国人生活中的一桩大事件,在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重构着人们的思路,更在细细碎碎而又轰轰烈烈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对文学来说,这是一个大课题。近年来,不少报告文学作家试图走进它,书写它,揭示它,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我即是其中之一。2010年左右,高铁刚刚红火之时,我曾经采访郑西、武广、京津高铁,还有四方、唐山等高铁机车制造厂。但由于这个题材太宽太大太深太玄,实在难以把握。在困难面前,我止步了。我想,总会有一个更适合的作家来书写。
  现在,读到王雄的《中国速度———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纪实》,格外欣慰。
  作为集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创作和新闻记者工作于一身的中年作家,王雄用他宽阔的视野、扎实的料理、精致的叙述,从速度、精度和温度等方面为我们书写了一个全方位、多侧面、立体化的高铁时代。
  速度,是火车最酣畅、最先进、最梦想的一种宣泄方式。人类对速度的追求,是潜伏在心底的一种原始欲望,这是从追逐猎物之始就种下的基因。后来,驯服了野马,发明了车轮,修筑了驿路,速度不断加快。直到19世纪初期,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车。200多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火车速度也在不断刷新。1901年的纪录,是德国时速162公里;1931年,仍是德國时速200公里;1955年,法国电力机车以时速331公里开始领跑世界。直到2008年8月1日,中国京津城际高铁正式开通,时速达到350公里,成为无敌世界的中国速度!
  高铁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一大批产业,加快了城市带、城市圈的形成,明显地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精度,是火车最科学、最精准、最安全的一种保障方式。中国需要高铁吗?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是轮轨还是磁悬浮?中国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能否保障高速列车的绝对安全?这里面是观念的碰撞,是文化的磨合,是制度的调整,是国民的观望,是专家的忐忑。
  这期间,作者调动其独特的优势,深入其中,不仅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内部信息,也进行了一系列专业的、精准的介绍。如国产动车组之殇、市场与技术的较量、中国高铁的纠结等描写,让读者在不知不觉的阅读中,由走近而走进,由了解而理解,由感染而感悟,从而敬爱这个灵物,敬爱这个人群,敬爱这个国家。
  不得不说,30多年的铁路工作经历,中国铁路业务最高管理机关宣传部门负责人的身份,让作者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掌握了这么多内幕情报。这些,都是这本书最坚实的基石。
  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说,王雄的另一个身份,或者说他在创作之时的主要身份,是一个作家。他生于汉水之滨,20岁便成为一名铁路职工,担任蒸汽机车的司炉。后来,他把在工作中苦累的汗水与他的生命之源———汉水联合发酵,创作了一系列汉水文化散文和小说,特别是他的长篇小说《阴阳碑》《传世古》和《金匮银楼》,合称“汉水文化三部曲”,在文学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这些,都为他这部书的创作进行了天然的奠基。
  所以,在这本书的创作中,王雄把事业与职业、创作与工作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仅写出了世界铁路发展史和中国高铁发展史的全过程,同样表现出了他的速度与精度优势,而且更表现出了一种特有的温度———文学的温度。唯其如此,这本报告文学才呈现出了别样的精彩。
  虽然这本书在高铁话题热议几年之后出版,但其面世速度仍然最快。试想一下,这么一个重大而复杂的题材,又由于众所周知的高铁腐败案等原因,使得创作此类题材作品的作家视若畏途,动作缓慢。而王雄是一个铁路人,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新闻人,他以自己成熟的政治敏感性和判断力,巧妙地处理了这一切,不愠不火,客观公正,使得作品在高铁成为社会期盼和呼唤的焦点的关键时刻,适时地走向前台,从而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空白。
  既然是文学作品,就要有其艺术精度。在这方面,王雄又变身为一个纯粹的作家。他拿起一支长于散文和小说的清秀之笔,把一个个事件之间的褶皱和细节描述得精彩动人,深切而到位。
  特别是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作家不时地插入一段段小故事,既回顾历史,又客观抒情。比如,在讲述华工在美国修筑太平洋铁路的苦难之后,又跨越时空,巧妙地写到1991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向中国上海捐赠了一座用3000枚道钉塑造的纪念碑。这时,作家叹息着写道:“也许,这碑文能告慰那些曾献身于太平洋铁路的‘沉默的道钉’。”再比如,在写到武汉铁路局12306客服中心的20多个姑娘的工作状态时,作者详细地描写了她们高效率工作同时受到的种种刁难,和她们的“后遗症”:回家怕听电话响,不爱开口说话等,从人性深处进行了微妙的挖掘,让读者备感亲切,备感温暖。
  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是一部写出速度、精度和温度内涵的厚重之作!
  因而,我们也可以说,与火车一起成长起来的著名铁路作家王雄,其大半生的准备,或许就是为了创作这本书。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系统规划了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伟大宏图。毫无疑问,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权力运行方式、国家治理方式的一种全方位革故鼎新,其价值可横亘时空,但其难度亦超乎想象。面对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每一个法律人都不应置身其外,而应当对其做出思考。然而两年来,几经翻来覆去,我却很难获得一本给人带来惊喜的法治理论书籍,直到一天发现了《法治的中国道路》这本书。从前到后,细细品读,
期刊
读黄蓓佳的长篇新作《童眸》,感觉是在读当代版的《呼兰河传》,又觉得是在读中国版的《布鲁克林有棵树》,而这部《童眸》本身亦有其独特的童年光影与力量。在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界,难得有儿童小说能把童年的生活写得如此充满人间烟火气,不刻意渲染童年的诗意,不刻意夸张童年的游戏,也不刻意挖掘童年的哲思,抒情、象征、隐喻等那些能使小说变得优雅和高深的常用手法似乎都可以被搁置,而那真实的童年———繁衍着笑与泪、爱与恨
期刊
随着研究范式的调整,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代文学就开始呈现出“从史料再出发”的趋向。《当代参考资料与信息》在1991年第2期曾以“面对历史的挑战:当代中国文学史料学研究笔谈”为题发表了韩毓海、孟繁华、张颐武等人的笔谈,对“建设当代文学史料学”这一“迫切需要”提出了各自的设想。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当代文学研究者意识到史料工作之于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于是主动“从‘前沿’状态抽身退却,不参与各
期刊
由韦勒克主笔的堪称20世纪西方最为流行、经典的文艺学教材《文学理论》在其开篇便抛出了一个关于文学研究的基本论断:“问题在于如何对艺术,尤其作为文学的艺术,做理智性的探讨。”[1]韦勒克当然肯定这种理智性的方法是可能的,并且自信他的这本书能够开启对文学的理智性探讨。在他看来,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才可能”。韦勒克的观点极具启发性,因为对于众多的文学研究者来说,进行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自然是研究展开的首
期刊
2016年的中国文坛又迎来了长篇小说大年。贾平凹的《极花》、王安忆的《匿名》、张炜的《独药师》、曹文轩的《蜻蜓眼》、格非的《望春风》、孙慧芬的《寻找张展》、刘继明的《人境》、张翎的《流年物语》等,赋予了长篇小说更为丰富的意蕴。70后作家中路内的《慈悲》、葛亮的《北鸢》、付秀莹的《陌上》、徐则臣的《王城如海》和80后作家张悦然的《茧》等都在2016年问世。相较于长篇小说的“先声夺人”,2016年的短
期刊
纵观文学史,动物的身影始终若隐若现地穿插其中。史前壁画、部落图腾和蛮荒神话,无不昭示着人类文化萌芽之际与动物不可分割的关系。从公元2世纪古罗马作家阿普列尤斯的《金驴记》开始,具有突出动物形象的西方文学作品可谓层出不穷。塞万提斯《双犬对话录》、霍夫曼《雄猫穆尔的生活观》、麦尔维尔《白鲸》、海明威《老人与海》等,虽然具有较为鲜明的动物描写,但将人凌驾于动物之上,动物不过是人类思想情感的传声筒。19至2
期刊
作为西方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卡夫卡从未踏足过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但却创作了一篇举世闻名的有关中国的小说《中国长城建造时》。卡夫卡在布拉格著名的黄金巷22号创作了这篇小说,并将其看作他最重要的作品。小说写作于1917年3、4月间,没有完成。1919年12月,卡夫卡在《乡村医生》结集出版时将其中的一个片段抽出来,以《一道圣旨》为题先行发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小说稿本是卡夫卡的朋友布洛德编辑整理的,1
期刊
欧亚大陆作为地球上最大的一片陆地,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两大文明,二者恰好处于大陆两端,构成饶有趣味的比照。西方是以新月沃地为起点,经由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流传下来的欧洲文明,东方是以中国为核心,涵盖韩国、日本、东南亚各国的亚洲文明。一方面,由于高山和沙漠的阻隔,这两大文明独立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另一方面,这两大文明又常遥相呼应。  建筑是文明的重要载体,通过建筑来考察东西方文化是很自
期刊
作为一种独特的问题架构,文化研究从来不是一个线性或进步的发展过程,它兼容着多种主张和立场,是各种学术思想和方法的生产场域。它对社会问题进行批评,也在批判实践中提出有效的方法论指导。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中国内地的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冲击僵化学科体系的批判性力量。本次盘点主要围绕着文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译介、再解读与反思和年度热点话题研究这两个方向展开。  一、文化研究理论的译介、再解读与反思  在中国
期刊
150年前,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1812—1870)写出了他的传世之作《双城记》(ATale ofTwoCities),以小说之笔讲述了一部发生在巴黎与伦敦的革命与爱情传奇。如今,一部学术文化版的东西方历史名城的“双城记”———《长安与罗马———公元前后三世纪欧亚大陆东西帝国的双城记》(商务印书馆,2016年),出自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女考古学家之手,叙写了一部视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