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铁,这些年是国人生活中的一桩大事件,在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重构着人们的思路,更在细细碎碎而又轰轰烈烈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对文学来说,这是一个大课题。近年来,不少报告文学作家试图走进它,书写它,揭示它,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我即是其中之一。2010年左右,高铁刚刚红火之时,我曾经采访郑西、武广、京津高铁,还有四方、唐山等高铁机车制造厂。但由于这个题材太宽太大太深太玄,实在难以把握。在困难面前,我止步了。我想,总会有一个更适合的作家来书写。
现在,读到王雄的《中国速度———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纪实》,格外欣慰。
作为集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创作和新闻记者工作于一身的中年作家,王雄用他宽阔的视野、扎实的料理、精致的叙述,从速度、精度和温度等方面为我们书写了一个全方位、多侧面、立体化的高铁时代。
速度,是火车最酣畅、最先进、最梦想的一种宣泄方式。人类对速度的追求,是潜伏在心底的一种原始欲望,这是从追逐猎物之始就种下的基因。后来,驯服了野马,发明了车轮,修筑了驿路,速度不断加快。直到19世纪初期,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车。200多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火车速度也在不断刷新。1901年的纪录,是德国时速162公里;1931年,仍是德國时速200公里;1955年,法国电力机车以时速331公里开始领跑世界。直到2008年8月1日,中国京津城际高铁正式开通,时速达到350公里,成为无敌世界的中国速度!
高铁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一大批产业,加快了城市带、城市圈的形成,明显地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精度,是火车最科学、最精准、最安全的一种保障方式。中国需要高铁吗?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是轮轨还是磁悬浮?中国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能否保障高速列车的绝对安全?这里面是观念的碰撞,是文化的磨合,是制度的调整,是国民的观望,是专家的忐忑。
这期间,作者调动其独特的优势,深入其中,不仅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内部信息,也进行了一系列专业的、精准的介绍。如国产动车组之殇、市场与技术的较量、中国高铁的纠结等描写,让读者在不知不觉的阅读中,由走近而走进,由了解而理解,由感染而感悟,从而敬爱这个灵物,敬爱这个人群,敬爱这个国家。
不得不说,30多年的铁路工作经历,中国铁路业务最高管理机关宣传部门负责人的身份,让作者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掌握了这么多内幕情报。这些,都是这本书最坚实的基石。
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说,王雄的另一个身份,或者说他在创作之时的主要身份,是一个作家。他生于汉水之滨,20岁便成为一名铁路职工,担任蒸汽机车的司炉。后来,他把在工作中苦累的汗水与他的生命之源———汉水联合发酵,创作了一系列汉水文化散文和小说,特别是他的长篇小说《阴阳碑》《传世古》和《金匮银楼》,合称“汉水文化三部曲”,在文学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这些,都为他这部书的创作进行了天然的奠基。
所以,在这本书的创作中,王雄把事业与职业、创作与工作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仅写出了世界铁路发展史和中国高铁发展史的全过程,同样表现出了他的速度与精度优势,而且更表现出了一种特有的温度———文学的温度。唯其如此,这本报告文学才呈现出了别样的精彩。
虽然这本书在高铁话题热议几年之后出版,但其面世速度仍然最快。试想一下,这么一个重大而复杂的题材,又由于众所周知的高铁腐败案等原因,使得创作此类题材作品的作家视若畏途,动作缓慢。而王雄是一个铁路人,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新闻人,他以自己成熟的政治敏感性和判断力,巧妙地处理了这一切,不愠不火,客观公正,使得作品在高铁成为社会期盼和呼唤的焦点的关键时刻,适时地走向前台,从而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空白。
既然是文学作品,就要有其艺术精度。在这方面,王雄又变身为一个纯粹的作家。他拿起一支长于散文和小说的清秀之笔,把一个个事件之间的褶皱和细节描述得精彩动人,深切而到位。
特别是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作家不时地插入一段段小故事,既回顾历史,又客观抒情。比如,在讲述华工在美国修筑太平洋铁路的苦难之后,又跨越时空,巧妙地写到1991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向中国上海捐赠了一座用3000枚道钉塑造的纪念碑。这时,作家叹息着写道:“也许,这碑文能告慰那些曾献身于太平洋铁路的‘沉默的道钉’。”再比如,在写到武汉铁路局12306客服中心的20多个姑娘的工作状态时,作者详细地描写了她们高效率工作同时受到的种种刁难,和她们的“后遗症”:回家怕听电话响,不爱开口说话等,从人性深处进行了微妙的挖掘,让读者备感亲切,备感温暖。
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是一部写出速度、精度和温度内涵的厚重之作!
因而,我们也可以说,与火车一起成长起来的著名铁路作家王雄,其大半生的准备,或许就是为了创作这本书。
对文学来说,这是一个大课题。近年来,不少报告文学作家试图走进它,书写它,揭示它,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我即是其中之一。2010年左右,高铁刚刚红火之时,我曾经采访郑西、武广、京津高铁,还有四方、唐山等高铁机车制造厂。但由于这个题材太宽太大太深太玄,实在难以把握。在困难面前,我止步了。我想,总会有一个更适合的作家来书写。
现在,读到王雄的《中国速度———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纪实》,格外欣慰。
作为集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创作和新闻记者工作于一身的中年作家,王雄用他宽阔的视野、扎实的料理、精致的叙述,从速度、精度和温度等方面为我们书写了一个全方位、多侧面、立体化的高铁时代。
速度,是火车最酣畅、最先进、最梦想的一种宣泄方式。人类对速度的追求,是潜伏在心底的一种原始欲望,这是从追逐猎物之始就种下的基因。后来,驯服了野马,发明了车轮,修筑了驿路,速度不断加快。直到19世纪初期,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车。200多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火车速度也在不断刷新。1901年的纪录,是德国时速162公里;1931年,仍是德國时速200公里;1955年,法国电力机车以时速331公里开始领跑世界。直到2008年8月1日,中国京津城际高铁正式开通,时速达到350公里,成为无敌世界的中国速度!
高铁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一大批产业,加快了城市带、城市圈的形成,明显地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精度,是火车最科学、最精准、最安全的一种保障方式。中国需要高铁吗?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是轮轨还是磁悬浮?中国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能否保障高速列车的绝对安全?这里面是观念的碰撞,是文化的磨合,是制度的调整,是国民的观望,是专家的忐忑。
这期间,作者调动其独特的优势,深入其中,不仅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内部信息,也进行了一系列专业的、精准的介绍。如国产动车组之殇、市场与技术的较量、中国高铁的纠结等描写,让读者在不知不觉的阅读中,由走近而走进,由了解而理解,由感染而感悟,从而敬爱这个灵物,敬爱这个人群,敬爱这个国家。
不得不说,30多年的铁路工作经历,中国铁路业务最高管理机关宣传部门负责人的身份,让作者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掌握了这么多内幕情报。这些,都是这本书最坚实的基石。
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说,王雄的另一个身份,或者说他在创作之时的主要身份,是一个作家。他生于汉水之滨,20岁便成为一名铁路职工,担任蒸汽机车的司炉。后来,他把在工作中苦累的汗水与他的生命之源———汉水联合发酵,创作了一系列汉水文化散文和小说,特别是他的长篇小说《阴阳碑》《传世古》和《金匮银楼》,合称“汉水文化三部曲”,在文学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这些,都为他这部书的创作进行了天然的奠基。
所以,在这本书的创作中,王雄把事业与职业、创作与工作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仅写出了世界铁路发展史和中国高铁发展史的全过程,同样表现出了他的速度与精度优势,而且更表现出了一种特有的温度———文学的温度。唯其如此,这本报告文学才呈现出了别样的精彩。
虽然这本书在高铁话题热议几年之后出版,但其面世速度仍然最快。试想一下,这么一个重大而复杂的题材,又由于众所周知的高铁腐败案等原因,使得创作此类题材作品的作家视若畏途,动作缓慢。而王雄是一个铁路人,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新闻人,他以自己成熟的政治敏感性和判断力,巧妙地处理了这一切,不愠不火,客观公正,使得作品在高铁成为社会期盼和呼唤的焦点的关键时刻,适时地走向前台,从而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空白。
既然是文学作品,就要有其艺术精度。在这方面,王雄又变身为一个纯粹的作家。他拿起一支长于散文和小说的清秀之笔,把一个个事件之间的褶皱和细节描述得精彩动人,深切而到位。
特别是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作家不时地插入一段段小故事,既回顾历史,又客观抒情。比如,在讲述华工在美国修筑太平洋铁路的苦难之后,又跨越时空,巧妙地写到1991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向中国上海捐赠了一座用3000枚道钉塑造的纪念碑。这时,作家叹息着写道:“也许,这碑文能告慰那些曾献身于太平洋铁路的‘沉默的道钉’。”再比如,在写到武汉铁路局12306客服中心的20多个姑娘的工作状态时,作者详细地描写了她们高效率工作同时受到的种种刁难,和她们的“后遗症”:回家怕听电话响,不爱开口说话等,从人性深处进行了微妙的挖掘,让读者备感亲切,备感温暖。
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是一部写出速度、精度和温度内涵的厚重之作!
因而,我们也可以说,与火车一起成长起来的著名铁路作家王雄,其大半生的准备,或许就是为了创作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