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卖弄”想到的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89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节课是六年级的一节科学课,课题是《动物与环境》。课堂上,同学们首先观察了书上插图中的几种动物:蝴蝶、蛾、鱼、骆驼、猴子、北极熊,比较了它们各自生活的不同环境,初步得出了“各种动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的结论。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开始摆弄着自己带来的实验材料——纸盒、蚯蚓、干土、湿土等,大家很快设计好了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其他文献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其成败与教师专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的民办高校中,如何构建一支结构稳定、梯队合理、专业发展
《哪杯水多》一课涉及体积和毫升两个概念,很多教师在讲这节课时,往往直接让学生用量筒量,然后比较哪杯水多、哪杯水少。虽然学生能够比较出水的多少,但是对真正要比较的是什么,不甚了解,有的学生甚至认为用秤称一下就可以了。有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对“体积”“毫升”进行探究:  师:测量液体的多少究竟用什么仪器呢?  (学生交流。)  师:科学家经过多次试验后发明了一种专门测量液体的工具,非常简便,易于操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