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阳光体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体育习惯,规范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阳光体育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我校体育特色,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活力校园。
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实施,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是各级学校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形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具体体现。对当前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原则与途径进行建构,为持续、有序、有效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供参考。
一、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阳光体育活动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全面性原则。阳光体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尽量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除了教师的指导,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操作、自主锻炼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以校内活动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活动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环境。
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实施途径
1、体育課教学是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实施途径之一。 “阳光体育运动”应该做到和体育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每天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可以弥补体育课课时少、课堂运动负荷不够等缺陷,体育课则可以为引导体育锻炼健康、有序地进行。因此,我们可以把体育课归纳为“学”,学生在体育课上系统的学习运动技术,培养运动技能;把每天的体育锻炼归纳为“用”,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运动技术,形成的运动技能有了用武之地。
2、课外体育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实施途径之一。不断创新课外体育活动内容,改革活动形式。如要求学校结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各学校实际进行,做到既有规定项目,又有各校特色。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开展“锻炼身体、达标争优”活动,“体育、艺术2 + 1 项目”以及多种形式的群体竞赛和“快乐体育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体育、艺术团队的建设,建立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机制,形成了一批体育、艺术特色学校、特色班。在高中年级开展以球类、跑操等竞技性的体育活动;初中主要开展舞蹈、韵律操等技能项目;在小学主要体现小场地、小器材、小游戏、小活动、小运动量为主的快乐体育活动,整个学校的任何一块地方都是学生体育运动的身影。
3、大课间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实施途径之一。大课间活动是我国近年来所创造的一种促进学生一小时锻炼的重要途径,目前己在国内广泛开展起来。应该实行各学校每天上午或下午安排30 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做好两操的基础上,创编韵律操、健身操、轻器械操等,提高学生参与面。我们可以试着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将“快乐体育”、“养成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引入体育活动,可以在上午和下午第二节课后组织,时间一般为30 分钟,活动内容可以是游戏、舞蹈、散步、趣味活动和快乐园活动,这种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活跃学校气氛,能扭转沉闷的教育局面,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三、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监控体系的建构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评价、监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主要标准,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核心内容,各级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报告制度,将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质健康状况和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评测和记录,这一监测数据必须保留三年,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测试数据作为颁发 “阳光体育证书”、评选“三好学生”以及各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基础数据, 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数据将写进学生的学籍,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
四、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监控内容的建构
阳光体育活动的监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时监控,即通常所说的运动剂量。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其实就是学生所承受的各种应激源,主要有活动的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密度、运动频率、运动持续的时间等,这些应激源的综合累积效应作用于每个学生,是否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二是对阳光体育活动实效性的监控,即通常所说的体育活动后的效果。在上述应激源综合累积效应的作用下,学生是否产生体能、技能、心理能力等的变化,进而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周济.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2006(12).
(作者单位:深圳市西乡中学)
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实施,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是各级学校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形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具体体现。对当前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原则与途径进行建构,为持续、有序、有效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供参考。
一、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阳光体育活动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全面性原则。阳光体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尽量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除了教师的指导,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操作、自主锻炼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以校内活动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活动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环境。
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实施途径
1、体育課教学是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实施途径之一。 “阳光体育运动”应该做到和体育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每天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可以弥补体育课课时少、课堂运动负荷不够等缺陷,体育课则可以为引导体育锻炼健康、有序地进行。因此,我们可以把体育课归纳为“学”,学生在体育课上系统的学习运动技术,培养运动技能;把每天的体育锻炼归纳为“用”,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运动技术,形成的运动技能有了用武之地。
2、课外体育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实施途径之一。不断创新课外体育活动内容,改革活动形式。如要求学校结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各学校实际进行,做到既有规定项目,又有各校特色。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开展“锻炼身体、达标争优”活动,“体育、艺术2 + 1 项目”以及多种形式的群体竞赛和“快乐体育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体育、艺术团队的建设,建立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机制,形成了一批体育、艺术特色学校、特色班。在高中年级开展以球类、跑操等竞技性的体育活动;初中主要开展舞蹈、韵律操等技能项目;在小学主要体现小场地、小器材、小游戏、小活动、小运动量为主的快乐体育活动,整个学校的任何一块地方都是学生体育运动的身影。
3、大课间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实施途径之一。大课间活动是我国近年来所创造的一种促进学生一小时锻炼的重要途径,目前己在国内广泛开展起来。应该实行各学校每天上午或下午安排30 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做好两操的基础上,创编韵律操、健身操、轻器械操等,提高学生参与面。我们可以试着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将“快乐体育”、“养成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引入体育活动,可以在上午和下午第二节课后组织,时间一般为30 分钟,活动内容可以是游戏、舞蹈、散步、趣味活动和快乐园活动,这种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活跃学校气氛,能扭转沉闷的教育局面,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三、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监控体系的建构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评价、监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主要标准,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核心内容,各级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报告制度,将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质健康状况和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评测和记录,这一监测数据必须保留三年,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测试数据作为颁发 “阳光体育证书”、评选“三好学生”以及各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基础数据, 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数据将写进学生的学籍,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
四、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监控内容的建构
阳光体育活动的监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时监控,即通常所说的运动剂量。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其实就是学生所承受的各种应激源,主要有活动的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密度、运动频率、运动持续的时间等,这些应激源的综合累积效应作用于每个学生,是否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二是对阳光体育活动实效性的监控,即通常所说的体育活动后的效果。在上述应激源综合累积效应的作用下,学生是否产生体能、技能、心理能力等的变化,进而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周济.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2006(12).
(作者单位:深圳市西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