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当前我国教育的重点所在,尤其是语文课堂,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鉴赏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提高初中学生文言文鉴赏能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文言文;鉴赏能力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但是,文化方面的影响还远远不够。近年来,国学热不断高涨,但也只是作为一种课余知识的学习,语文课堂上的传统文化知识传播还不够。为此,本文就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鉴赏能力进行分析研究。
一、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课堂的重点,是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更是宣传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重字词解释,轻整体感知
文言文的字词释義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等存在着不同,要想读懂读通整篇文章,必须要对字词的意思有所了解。这也是文言文学习的重难点所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着重对这方面进行讲解。但是,纵观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把侧重点基本上都放在了字词的解释上,而且古汉语中字词的意思很多,教师在讲解时一般采用直接灌输的方式,学生学习起来并没有整体感知,只是机械地记忆,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失去兴趣。
2.课堂讲解只注重文章的翻译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文章的翻译,学生学习只需要把字词大意理解就行,考试时,也多是对字词句的翻译。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也会因为当前的教学和考试情况,认为文言文是枯燥无味的,只注重对文章大致意思的学习。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几千年来,文化名人层出不穷,每一篇文章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表面学习上,学生很难理解文章的核心,比如在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教师在讲解完字词和翻译完文章之后,就认为该篇课文已经学完,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难以深入理解范仲淹在这篇文章中所想要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更难以领略岳阳楼的美景,以及报国雄心。
二、提高文言文鉴赏能力的途径
1.加强对背景知识的了解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时期,文言文的学习和当前汉语的学习存在着差异,再加上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学生很容易失去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更不用说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加强对背景知识的了解。我国历史悠久,作者所写文章易受历史事件的影响,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不足,很容易影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背景知识的讲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加深理解。比如,在讲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陶渊明自身的经历,这样,学生在理解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意图时会更加清晰明了。
2.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使用多媒体技术把图片、音频、视频等插入到课堂上,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加快记忆和理解。如在学习《出师表》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段,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对其中的人物进行评论,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评论进行点评,进而引导学生对诸葛亮进行了解,由此开始给学生讲解《出师表》,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
3.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要想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鉴赏能力,必须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爱学、乐学、愿学。文言文的学习相对于其他语文课文来说是比较难的,首先体现在字词上,其次体现在语法和句意上,最后体现在文章大意和相关文化知识上。可以说,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涉及古代文化知识的方方面面,学生的学习相对较为吃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加强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主动去了解和文章相关的知识。在课前,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借助网络等搜集下节课要讲的相关知识,在课堂上让学生复述,教师再进行讲解,同时,也要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三、结语
文言文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在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文言文的鉴赏能力。教师要改变以往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加深学生对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中多使用多媒体技术,使文言文的课堂学习变得更加多样化,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更感兴趣,进而为提高其鉴赏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时艳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鉴赏能力[J].中等职业教育,2007(11).
[2]羅毅.浅析对学生文章鉴赏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速读,2015(8).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文言文;鉴赏能力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但是,文化方面的影响还远远不够。近年来,国学热不断高涨,但也只是作为一种课余知识的学习,语文课堂上的传统文化知识传播还不够。为此,本文就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鉴赏能力进行分析研究。
一、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课堂的重点,是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更是宣传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重字词解释,轻整体感知
文言文的字词释義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等存在着不同,要想读懂读通整篇文章,必须要对字词的意思有所了解。这也是文言文学习的重难点所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着重对这方面进行讲解。但是,纵观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把侧重点基本上都放在了字词的解释上,而且古汉语中字词的意思很多,教师在讲解时一般采用直接灌输的方式,学生学习起来并没有整体感知,只是机械地记忆,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失去兴趣。
2.课堂讲解只注重文章的翻译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文章的翻译,学生学习只需要把字词大意理解就行,考试时,也多是对字词句的翻译。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也会因为当前的教学和考试情况,认为文言文是枯燥无味的,只注重对文章大致意思的学习。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几千年来,文化名人层出不穷,每一篇文章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表面学习上,学生很难理解文章的核心,比如在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教师在讲解完字词和翻译完文章之后,就认为该篇课文已经学完,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难以深入理解范仲淹在这篇文章中所想要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更难以领略岳阳楼的美景,以及报国雄心。
二、提高文言文鉴赏能力的途径
1.加强对背景知识的了解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时期,文言文的学习和当前汉语的学习存在着差异,再加上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学生很容易失去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更不用说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加强对背景知识的了解。我国历史悠久,作者所写文章易受历史事件的影响,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不足,很容易影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背景知识的讲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加深理解。比如,在讲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陶渊明自身的经历,这样,学生在理解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意图时会更加清晰明了。
2.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使用多媒体技术把图片、音频、视频等插入到课堂上,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加快记忆和理解。如在学习《出师表》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段,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对其中的人物进行评论,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评论进行点评,进而引导学生对诸葛亮进行了解,由此开始给学生讲解《出师表》,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
3.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要想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鉴赏能力,必须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爱学、乐学、愿学。文言文的学习相对于其他语文课文来说是比较难的,首先体现在字词上,其次体现在语法和句意上,最后体现在文章大意和相关文化知识上。可以说,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涉及古代文化知识的方方面面,学生的学习相对较为吃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加强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主动去了解和文章相关的知识。在课前,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借助网络等搜集下节课要讲的相关知识,在课堂上让学生复述,教师再进行讲解,同时,也要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三、结语
文言文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在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文言文的鉴赏能力。教师要改变以往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加深学生对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中多使用多媒体技术,使文言文的课堂学习变得更加多样化,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更感兴趣,进而为提高其鉴赏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时艳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鉴赏能力[J].中等职业教育,2007(11).
[2]羅毅.浅析对学生文章鉴赏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速读,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