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动象”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ta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申伟光的“超验艺术”从最开始的水墨画到现在的簇毛系列,一直都在追求一种与万物心灵上的沟通达到一种天人合一之境。申伟光超验艺术作品所呈之“象”是对于心象外在的呈现,是对生命经验的感受和体悟。运动是万物的本质,生命以运动的形式存在。申伟光所展现其生命的形式也是在循循往复,生生不息的运动感的传递中展现生命之“气势”。
  【关键词】:申伟光;运动;象
  在申光伟的艺术作品中“超验”与“超验艺术”经常被提及。虽然“超验”与“超验艺术”未被确切的在艺术史上定位。但是从申光伟的超验艺术作品中我们似乎能够理解“超验艺术”的含义。“超验艺术”最重要的是“超”字。从最开始的水墨画到接下来的肠道系列的画,再到现在的簇毛系列画,申光伟一直都在超越。这是对“象”的超越更是对于自我的超越,在超越中不断的升华,挣脱“象”的限制,去寻找一种心灵的高原,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物与我同在的境界。这个心灵的高原与生命有关,它是其对于生命经验的体验和感悟!
  “ 象·非象”呈现心象--对生命的体悟。
  “ 象·非象”是申伟光超验艺术展的主题。“象”是什么?为什么又“非象”?金刚经中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则不实,妄则不真,既不真实,相既非相。”这是对申伟光作品所成之“象”的概括,“象”不仅是所成之外象更是心中之“象”。在“象”的背后所传递给我们的那种所要表达的寻找心灵的东西才是“象”的实质。而“象·非象”追求的又是什么?是“明心见性”以得“无上智慧”。这就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也就是“有”和“无”的相融统一。“道”是“有”和“无”的统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又是万物,“象·非象”所表现的就是与宇宙万物生命有关的,是对于生命经验一种“心象”的模拟的“象”,传达对于生命的体悟。
  在申伟光的超验艺术作品中物体的“象”大都是从未出现的物种,是一种不可见之物,但却又有现实之物的某种特征。事实上它是对自然有一种形象的模拟。此物象通过对于自然生命的模仿化作一种宇宙之不可见物呈现出来。如当天空中的云朵飘荡时,我们看到的时,羊,马,犬等东西。当我们看到申伟光所创作的物象时,我们本能的反应就是将这些画中的生物与我们现实中的生活经验进行相似性的线索串联。这些线索的构成最终形成我们对于这些新物种的感受。所以在我们看到有曲线的纵横交错构成的物种时,我们联想到了树的根茎,在看到圆形物体的叠加时我们联想到了细胞的裂变,根茎和细胞在一起就构成了一种,生命体的体验。种生命体由一个中心或多个中心向外扩散,如《2010作品24号》,或相互穿梭交织扩散融合如《2006作品59号》,《2013作品三号》。这是其对于生命感悟和体验,是一种“心象”。希尔德布兰德曾说过:“如果我们企图分析我们的心像以发现他们的基本成分,那么就会发现他们是由从视觉之中和从对与触觉,运动的一系列记忆之中派生的感觉资料所组成的。”[1]因此,运动感的传达对于呈现“心象”的在外呈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运动”展现生命之“气势”
  “运动”是万物的本质,“运动”是变化,“运动”是发展,“运动”也是生命。天地万物在不断运动中,物质但凡存在更是永恒的运动着。这种运动的永恒性和无限性时毋庸置疑的。申伟光向我们所展示之“象”就是对于生命基本形式的概括,然后通过赋予静止的物体以运动感来传达生命的“气”。画面中的单体在不断的裂变,无限的增值和无穷的繁衍中展开,但却又在整体的运动方向的汇聚中得到统一,就这样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循循往复,生生不已”的生命的运动过程。这种运动感所展示出的生命的活力就是“气”,是生命的“灵气”和“气势”。万物皆有灵性,世间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万物的灵性就蕴藏在这不断变化之中。“灵”在某一方面也是“气”万物因有“灵”而“动”,又因“动”而显“气”。生命的“气”也因这无限的运动变化而散发出来。
  在中国文化的宇宙是一个气的宇宙,整个宇宙充满“气”,气化流行衍生万物气------------------------
  [1]之凝聚而成实体,实体的气散而物亡,又复归于宇宙流行之气。天上的明月星辰
  地上的山河动植,悠悠万物皆由“气”生。[2]宇宙是由“气”而构成,因此生命之中充满着“气”。“势”就是储藏着能量的“气”,是一种势能,因此是代表着力的象征生命力就蕴含在“气势”之中。然而“气”是一种虚空的存在。要在静态中展现生命的“气势”并使之物化,而传递出来依靠的就是运动,力量和速度感的表达。在这里的气势之美的表达方式是凝固时间,空间后通过对于人或事的某一运动的状态进行的描绘,借由运动,速度,或力量以转换为“气势”。申伟光的艺术作品也是由于对于运动感传达所展现出的气势。但它表达的却是一个生命体的运动变化的整个过程。他通过对于客观事物的规律的总结将具体的事物以抽象化,有限的生命已无限化,通过对于生命的“循循往复,生生不已”的运动过程的表达将生命的气势以无限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无限的生生之气势将
  生命之气最大的程度的现出来。申伟光所呈现的“象”就是对于生命的过程的生动阐述。中国人意识里,宇宙万物生命的生死存亡首先使用时间有关的。孔门哲人把永恒和超越放在当下即得的时间中,因此,与死亡相比生的意义,就是生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个过程是生命的开始也是生命的结束更是生命的运动的整个过程。生命的无限性也在于生命的运动变化。
  申伟光所呈之“象”其实所展示的就是宇宙万物的生命本质的奥秘-运动,是一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运动。生命也因这种形式得以无限的变化,在变化中超脱,在变化中显示生命之“气”。这样生命之“气”,便游走在整个画面中。生命之“气”,其实就是在经过宇宙万物天人合一后所得到的精神力量的体现。这种力量意蕴着无限的强大的永恒的生命力。就这样将“有”化“无”,“无”化“有”,“有”和“无”在生命的无限变化中得到统一。
  注释:
  [1]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出版发行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13页。
  [2]张法《美学导论》, 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年4月第四次印刷 。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2]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出版发行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3] 张法,《美学导论》, 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年4月第四次印刷 。
  [4]李泽厚,《美学三书》,商务印书馆出版,2006年10月第一版。
  [5]申伟光作品,西北美术,1998年01期。
  [6]申伟光超验艺术研讨会,中国艺术,2014年03期。
  [7]心灵的高原—与申伟光超验艺术有关的两个【关键词】,陈孝信,中国艺术,2010年02期。
  [8]内视生命的景观—再谈申伟光的超验绘画,贾方舟,东方艺术,2014年05期。
  [9]心灵的高原—与申伟光超验艺术有关的几个【关键词】,陈孝信,东方艺术,2014年05期。
其他文献
【摘要】: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专业。环境设计教育也有其自身特点。在我国设计教育现行体系之下, 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采用的是一种相对较为封闭的教学机制,学生的课程学习较多的时间是在教室完成的,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建立环境设计工作室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机制,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学与设计项目实践融为一体,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设计项目
期刊
【摘要】: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内涵反映在技术和风格方面的特色有四方面:一是礼制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题;二是风水术对中国古代建筑影响很大;三是东方大地的农业文化与“浓厚的伦理”的哲学思想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材料模式和结构“语汇”;四是以“诗情画意”为主导思想的自然风景式的中国古典园林。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发展的
期刊
【摘要】:主要以西北少数民族人物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其油画《草原上的人们》(又名《草原上的祥云》)在2014年斩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提名作品展”铜奖,水彩画《小扎西的冬天》获中国美术奖创作奖提名,综合材料绘画《新家园建设者》(又名《农民工小涂》)入选,创造了全国美展史上一位画家三件不同画种作品同时入选并获奖的新纪录。本文从美学角度对熊礼斌的少数民族题材绘画进行意象
期刊
【摘要】:情感是各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各种心理反应。艺术中的情感又和普通的情感不同,是艺术家自身带有的,同时渗透到艺术作品中,且又感染着欣赏者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通过形、神、色调和整体性等方面来体现在艺术作品中。从美术史的发展和典型时期的艺术大师中,我们可以推论到绘画的情感都始终在表达绘画者的理想,是建立在真实的情感基础上的,表达的是艺术家所认为的美,这些情感是真实的存在过。由此便得出情感在
期刊
【摘要】: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它潜藏了艺术的生命。走入生活,人的的主动性体现在观察、感受以后所采取的方法、行动,这个过程对绘画创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活;体验;情感;艺术;创作  生活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学习、工作、休闲、社交、娱乐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玩味生活。生活是比生存更高层面的一种状态,因为不仅包含了生存还有思维、情感,是体现人类所有的
期刊
【摘要】:身体是美的载体,舞蹈将这种美发挥到了极致,通过身体所呈现的不同姿态形态来发现舞蹈的美,对比中西方舞蹈美的差异所在,欣赏不同的舞蹈美。  【关键词】:阴阳平衡;外开直立;外放与内收  前言  美学离不开情感、艺术、自然。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些词语均是在美的范畴内。在《哲学与美学—一种无原则的批判》中有这样一句话“身体美是自然美的顶峰,是艺术美,尤其是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美的中心”。据此我们可以
期刊
【摘要】:在V.S.奈保尔的长篇处女座《通灵的按摩师》中,作者运用了漫画笔法勾勒出主人公格涅沙飘摇的一生,同时也展现了特立尼达地区的时代变迁。  【关键词】:《通灵的按摩师》;漫画笔法;文化混杂  漫画,“乃漫笔而画之也’。漫画在所有的画中是最不受约束的一种,也是任由想象发挥的一种。奈保尔的作品也如漫画一般,由形传神,想象奇特。纵观《通灵的按摩师》一书,更可以明显感到那种“漫笔而画之”的漫画风格。
期刊
【Abstract】: As a kind of natural material, bamboo since ancient started by a human use, in order to meet all aspects of the production, the life needs, whether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amboo culture
期刊
【摘要】:青海藏族的手工艺精彩纷呈,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地位。本文先分析青海藏族手工艺的种类,接着分析其特点,最后提出一套传承青海藏族手工艺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青海藏族;手工艺;传承  一、前言  作为一种特殊的工艺技能,手工艺凝聚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精华,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其中,青海藏族的手工艺精彩纷呈,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地位。本文先分析青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仁爱为宗旨的儒家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美学思想具有“中和为美”、“尽善尽美”以及“天人合一”的审美特征,这些美学特征对当今中国食品包装设计具有正确的指导性作用。中国现代食品包装设计中存在着内容与形式脱离、艺术个性薄弱的弊端,针对这些弊端,借鉴儒家美学“尽善尽美”思想可促进包装设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吸收儒家美学“和而不同”思想则能突出食品包装设计艺术个性。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