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故事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xz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小崗村,人们总会自然想起40年前,位于安徽滁县地区凤阳县梨园公社境内小岗生产队的20户人家,那里的“18条汉子”为了解决吃饭与生存问题,不怕坐牢、杀头,摁下了红手印,敢为人先,率先实行了“包干到户”的壮举,诞生了我国第一份家庭联产承包合同书,从而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正是在那一时期,在地区文工团担任摄影宣传员的汪强有幸走进了小岗的土地,他被乡亲们的无畏精神所感动,于是由从工作任务性质的宣传报道拍摄到后来的用心记录,一发不可收地持续拍摄了40年。
  在小岗村所在的凤阳县,汪强可谓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上至县长书记,下至村夫顽童,几乎都认识这个脖子上吊着照相机,常年四处转悠的摄影师。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汪强初中未毕业,就因家贫而辍学了。当时为了生计,他先在滁县地区京剧团做布景,翻跟斗,跑龙套,跌打滚爬,据说因此练得一身武功。后来,他“跳槽”进了地区文工团干上了舞美设计。因中学时曾跟老师学过摄影,所以名正言顺地兼营起了摄影宣传工作。当年,这滁县地区文工团可非同一般,毛主席他老人家曾为之亲笔题词—“面向农村”,于是,文工团理所当然地常年在农村演出,为贫下中农送戏上门。也正是在文工团的下乡演出活动中,汪强熟悉了农村生活,也越发爱上了那些淳朴善良的乡亲父老,并开始用镜头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


  1980年,也是一种机遇,正赶上《滁州报》复刊,汪强再次改换门庭,到报社当上了一名专职摄影记者。他心中不觉狂喜,这样一来就能更多地去凤阳,特别是小岗村采访了!说来也怪,汪强只要 一踏上凤阳的土地,采访欲望、拍摄灵感便油然而生。他无数次来到小岗生产队,拍下了当年大包干时许多至今令人难忘的瞬间。汪强意识到,记录凤阳地区改革的历史,是时代赋予他的神圣使命,当仁不让。也不得不佩服汪强的韧劲,40年如一日,凭着自己的“贴近优势”,长年跟踪报道,把镜头牢牢对准凤阳大地上的千变万化;难怪人们称他是“凤阳通”,也难怪小岗人把他当作荣誉村民和小岗村的“新闻发布官”。


  40年来,小岗人的生活从“非常态”转入“常态”,从“非凡”趋于“平凡”,就像过日子一样,支撑汪强继续拍摄的已不是激情,而是习惯,是使命,是责任,是担当。小岗人从大时代中的气象万千转为波澜不惊的平淡生活,汪强则从大背景,大事件的动态记录,渐渐改变为以“摄影日记”形式、平实的镜头语言对农民家庭生活状态的描摹,乃至对普通村民个人命运的关注。这也使汪强的拍摄视角得到了拓宽,他更注重记录小岗人的生活细节,持续记录着小岗18户带头人家中的生活变化,村子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点滴发展,特别是小岗人作为普通的中国农民的日常喜怒哀乐。小岗人的坎坷、徘徊与奋进之路,小岗人的悲欢离合皆是歌,他们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国农民在这个时代的缩影。
  谈及40年的摄影经历,汪强曾说,自己形如乞丐,状如疯子,常人难以理解。他住过农家的瓜棚,睡过农民的汽车;为拍渔家灯火,他心甘情愿地蜷缩在渔船里连冻了两个晚上;为了抢农民上访的镜头,他被警卫人员捉进了审讯室;拍摄村头赌场时,又遭到一伙赌徒的围攻殴打。至于他曾在省报上发表的反映凤阳“卖粮难”的照片,更是平添了不少麻烦,被视为“不受欢迎的人”。汪强也曾苦笑着说:“过去有人说我采访时像苍蝇一样令人讨厌,而现在成功了人家又说我像蜜蜂一样可爱。”


  有一回凤阳专业户进京开会,汪强也随同前往。可是上面有规定,“小报记者” 没有采访名额。这一来,把一些“小报记者”给气炸了,有些人当即拂袖而去。汪强则不动声色,变着法子软磨硬泡。不安排住宿,他就睡在会客厅的沙发上,不安排伙食,他就喝一口开水就一 口面包。精诚所至,会务人员终于被感动了,特许他进入了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城楼摄影采访,汪强于是得以拍下了许多宝贵的镜头,不少作品后来还得了奖。1989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宋平来凤阳视察。当时不知出于什么考虑,也不准“小报记者”采访。那时,农民最担心的是政策会变。汪强心想,宋平能来凤阳,不正说明了中央对“大包干”的态度 · 作为记者,怎么能错过这个好机会?在采访中,他多次被阻,可汪强硬是换了五辆车,终于如愿以偿地完成了采访拍摄。其中题为“宋平访凤阳—农村政策不会变”的新闻照片还获得了1989年全国地市报新闻摄影优秀奖。


  正是多年来采访拍摄的酸甜苦辣,使汪强坚信,摄影的特质在于朴实的记录,它承载着历史与社会责任,紧系着百姓生活的发展变迁,摄影者的忠实记录会成为留给未来人们的文献影像,这也是摄影术发展至今赋予摄影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他谈到,作为新闻摄影工作者,能为中国农村改革源头—小岗村40年的发展留下一些影像史料,以此来折射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缩影,留存永恒,即使历尽艰辛,也责无旁贷,苦有所乐,累有所值。



























其他文献
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中提到的第一个画家是英国的约翰·康斯太勃尔(John Constable )。贡布里希说,正是康斯太勃尔,把“物理学般的眼睛”作为目标放在了对风景的描绘之中,因为在他看来,“绘画就是科学”。从西方艺术史看,这正是导致印象派出现的早期原因。贡布里希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图画再现心理学研究”,讨论的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研究历代艺术家如何在二维平面上创造栩栩如生的三维错觉,以及普通人又
期刊
2017年,塔可开始了一次远征,此次为探访自古被称为洞天福地的名山胜地,其中包括五岳等。洞天被学者傅飞岚描述为“庇护、修炼与得道升仙之所”,在道教思想和文化中极其重要,最早出现在晋朝上清派的道书之中。洞天福地的理论后来被唐代司马承祯(647-735年)和杜光庭(850-933年)发展完善,现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 塔可离京数月,造访了江苏楚王陵、河南嵩山和河南中条山分支王屋山
期刊
請谈谈您的摄影近况?  我近几年是好好学习,天天照相,上了年纪反而比年轻时更放不下相机了。现在每天是三部曲:听音乐、拍照片、编画册,体验耳朵是如何影响眼睛的。我是音乐发烧友,属于软硬兼施一类,对功放、喇叭、线材等硬件要求不高,对各种乐曲的版本情有独钟。这其中的奥妙,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拍摄的照片里。几十年来,我不间断地拍摄我的祖国,逐渐形成一些系列:《开放》《京味》《偶然》《爱乐》《肖像》《地平线》
期刊
何昆霖(下文简称“何”):你在21到22岁就做出了非常成功的作品《美国三联》(American Triptych),可以说成名非常早。能说说你当时作为一个成功的年轻艺术家的感受吗?  莱尔·阿什顿·哈里斯(下文简称“哈里斯”):很有意思在20年后说这件事。我的第一批作品在我本科学校的毕业展上展出,创作的目的是想揭示当时隐藏的社会问题。我认为人们对我早期作品的喜爱是因为我用隐晦的艺术语言把身份问题表
期刊
您北极之行有什么收获?  这次作为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的特约摄影师赴北极拍摄,我深感荣幸。加上以前在南极的拍摄,满足了我将南北极风光尽收镜中的愿望。这次北极之行,体感温度不太冷,大概在摄氏零下5℃,但少有晴天,失去了早晚拍摄日出与日落壮丽景观的机会。阴天的光线暗淡,变化少,堪称遗憾,但拍到了不少云雾掩映冰川的、略带神秘感的灰调子画面,也算是有失有得吧。  听说这次您是带着尼康最新全画幅微单Z7前往北极
期刊
在我们当今所处的图像时代讨论风景摄影,读者可能会想到网络传播中铺天盖地的旅游照片。面对自然风光和城市景象,一个摄影人若不愿将自己仅仅定位为观光客,那么就应该有所思考,例如从当代艺术的角度去观照风景和风景摄影。  然而,这样的观照却不无困惑。理论家们试图给出济世良药,其中有进行历史诊断者,认为西方的风景理念是将风景视作客观的观照对象,割裂了客体与主体的关联;殊不知,这一诊断并未看到西方的风景理念在2
期刊
说起我与尼康的缘分应该从30年多前说起,从80年代开始喜爱摄影后,我先后用过佳能,奥林帕斯,美能达,宾得等相机,90年代开始至今,我一直使用尼康相机,当年用的是尼康胶片机F90X,虽说不是专业机但感觉非常好用,也非常容易上手,感覺尼康相机的做工结实,专业性强。2000年以后,我开始使用尼康数码单反相机,从D 70、D 300、D 3s、D 750、D 4s、到现在的D 5、D 850。多年来,我深
期刊
时光静谧,次第花开。每当时间涓滴成河,照片便成为最好的摆渡者,在现实的此地与记忆的彼时之间从容穿梭,帮助我们建构历史的样貌。在这一过程之中,照片既关乎记忆,又超越记忆。  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摄影》杂志以“看,这40年”为题,由点及面,力图在影像的切片中回望歷史,在历史的进程中研究影像。汪强的“小岗故事”、周顺斌的“深圳,从1978年开始”,是中国改革开放从城市到乡村的两个经典样本:小岗村
期刊
我认为美国的艺术文化经典就是有色人种、黑人以及不同性别的人去挑战权威制度。  —莱尔·阿什顿·哈里斯(Lyle Ashton Harris)  非裔美国人的美学(blackness)就是反抗权威的历史对象的一份遗嘱。  —非裔文化研究学者、诗人弗雷德·莫登(Fred Moten) 1993年惠特尼双年展與少年成名  以推动美国式前卫艺术为宗旨,在当下已成为美国当代艺术风向标的惠特尼双年展(Whit
期刊
一  萨姆布瑞尔是一名单亲妈妈,她和女儿萨拉生活在欧洲一座安静的小镇上。像大多数单亲母亲一样,萨姆布瑞尔对女儿倾注了所有的心血。但一个人难免做到周全,一次疏忽让萨姆布瑞尔差点失去了女儿。自责的母亲绝不允许自己再犯同样的错误,她决定去一家名为“方舟天使”的科技公司,在女儿的身体里植入一个特殊的芯片。  有了这个芯片,萨姆布瑞尔就能随时获知女儿的位置、身体状况甚至细微的情绪变化。她还可以借助监视器,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