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谁?如何证明你是你?
“你只能身穿特制服装;
使用给定的身份,到指定的地方吃住;
此刻开始,你的身份不再有任何记录;
你绝不能鹤立鸡群;
不能给碰到的人留下任何印象;
你是谣言,对他人来说只是似曾相识;
你不存在,甚至从未出生过;
你的名字是无名氏;
不作声就是你的语言;
你不再是系统的一部分;
你在系统之上和之外,并超越了它本身;
我们就是‘他们’——黑衣人。”
在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黑衣人》中,地球并不只是人类的天下,1500名外星人以人类的身份生活在我们当中。“黑衣人”承担了处理外星人事务的秘密使命。为了这个使命,他们需要清除自己在人类社会的一切痕迹,包括手上的指纹。当离开这个岗位时,为了做到绝对保密,他们甚至被要求清除记忆。
很多年前,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有一种不可抑制的想象曾长期占据我的大脑——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以人类身份生活的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是否会有隐去了全部身份的“黑衣人”,一直在守护着我们?
由此,我也对另一个问题开始着迷——一个人的所谓“身份”,是如何被社会认定的?社会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向所有人宣告“你就是你”?
大唐贞观十三年,新科状元陈光蕊携夫人殷温娇,乘坐刘洪、李彪的客船赴任江州知府。刘洪见殷小姐年轻貌美,遂起歹意,夜半刘、李二人将陈杀害并抛尸江中,随后刘洪冒名光蕊,穿上官服、带上圣旨到江州上任。殷小姐因怀有身孕,为保陈家血脉,无奈之下忍辱偷生。
一千三百年后,买了六个县长的民国小知识分子马邦德,在和夫人、师爷一起上任康城县令途中,遭麻匪张麻子伏击,只夫妻二人侥幸活命。马邦德谎称自己是汤师爷,为了复仇,他以师爷身份引张麻子转赴鹅城。
上面两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第一个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凄惨身世;第二个是电影《让子弹飞》的开篇。这两个故事有一个共同之处:赴任中的官员身份被他人盗用。
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是否确实出现过?或者,这只是艺术工作者们为了让情节跌宕离奇而进行的杜撰?
那么,如果身在古代,你应该如何向别人证明,你就是你?
已故评书大师连阔如,曾以“云游客”为笔名,在北平《时言报》发表长篇连载《江湖丛谈》。《江湖丛谈》可谓一本不可多得的奇书,它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部全面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在这本书中,连老先生列举了古代江湖的十大骗术——风、马、燕、雀、瓷、金、评、皮、彩、挂。
其中的“雀”,同“缺”,就是缺口的意思,指官场上的位置。正常的官缺,自然是由取得功名的人合法递补。但在民国初年的川西,曾經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某县百姓一连数日不见县令,上面派人来查,却只在县衙后堂找到县令孤零零的尸身。原来,此县令只是一个落拓书生,被人做局冒充县令,几个月内帮做局者搜刮了大笔钱财。之后书生被杀,做局者全部逃之夭夭。调查发现,真正的县令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被杀害在上任的途中。
《江湖丛谈》能把“冒缺害命”列为一个骗术行当,足以证明在农业社会时代,盗用身份牟取暴利的行径并非孤例。
在古代,普通人一般是没有“身份证”的。历朝历代,基层政权往往只延伸到县一层,县之下是乡绅士族的势力范围。老百姓们平时很少流动,日常生产生活又比较单一,人们形成一个个画地为牢的熟人社区,无须相互自证身份。有人要出远门,需要当地衙门开出“路引”;和陌生人接头见面,一般要带上故旧的“信函”或“信物”;而本身就有点儿名气的人——比如唐伯虎、苏东坡、柳三变这类“网红”——在云游四方寻诗问友时,只需要亮出“手板”(相当于名片)或“印信”即可。
但政府一般会给官员们制作较为正式的“身份证”,所以古代的“身份证”其实是指“官员证”。新官赴任,朝廷会颁发“敕牒”和“告身”;奉命办差,有“令牌”甚至“圣旨”;普通外出,只需出示“符牌”和“传信”。宋以后,原先只在官员中使用的“牙牌”“腰牌”也被上流人士所青睐(历代符牌种类繁多,花样百出,“牙牌”“腰牌”仅是其二)。
无一例外,在那些久远的年代里,所有能证明“你是你”的东西,大都是些“身外之物”。所谓“身外之物”,就是说“你”和“证件”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只要能够骗过那些只靠“人工识别”的核验者,“你”就可以手持证件畅通无阻,别管它是捡来的、偷来的、抢来的,还是伪造的。
究其根本,证件本身并没有标识出“你”的任何特征,尤其是生理上的特征。
当然也有特例,比如商鞅为秦变法发明的“照身帖”,就是一种标注了个人特征的“全民身份证”。“照身帖”由官府发放,是一块打磨光滑细密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和其他信息。所谓头像,其实是由画师作画,把五官和面部特征勾勒出来。商鞅令出法随,照身帖制度得到了彻底的执行。到秦惠文王时期,贵族们反攻倒算,商鞅只得仓皇出逃,但在逃亡时身上没有带“照身帖”,结果所有酒店都不敢接待他。 另一个意识到“人”“证”需要捆绑的人,是民国期间宁夏省主席马鸿逵。1936年,宁夏实施“居民证制度”,此证白布制作,长7厘米,宽3厘米,上面写有姓名、年龄、籍贯、职业、身长、面貌、特征等信息。“居民证”最妙的创意,来自对持有人十指手纹的记录(非指纹,而是十个手指上的箕和斗)。这样一来,如果持证者不是本人,他能通过手纹查验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一。至此,“证件”和“持有人”之间建立了微弱的联系。但这当然远远不够:首先,一块白布显然极容易伪造,即使有印章加持,但在利益驱动下,作奸犯科者就有动力突破仿造的技术;其次,箕斗分布完全一样的人有很多,只要找到这样的人,后面要做的就是去偷或抢一个“居民证”而已。
商鞅想到了给“照身帖”加上头像,却只能请画师画上去;马鸿逵首创十指指纹认定,“居民证”本身的制作却极为粗糙。由此可见,无论是想杜绝伪造,还是想在证件上“捆绑”更多的个人特征,光有精妙的设计是没用的,我们能依靠的只有技术进步。
2003年,我国开始推行“第二代身份证”。二代证表面采用防伪膜和印刷防伪技术,除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印刷了持证人的彩色照片。内置了非接触式IC卡智能芯片,信息可通过机器读取。如果说照片本身的“捆绑力”还不够,那么后来封装在芯片中的指纹信息,已经成为核验身份撒手锏。芯片还预留了额外的存储空间,未来能够集成更多的生物统计学信息,如照片、面部特征、手掌特征、虹膜扫描识别等。
防伪印刷本身就是一个技术壁垒,照片和指纹更存储于数字芯片中。照理说,“人”“证”已经实现无缝捆绑,只要核验机构认真负责,应该不会出现身份被冒用的情况了。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几年前有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新闻,说的是一个人在办理出国签证时,需要“证明你妈是你妈”。但还有另一种证明也让人很头疼,就是需要证明“你不是你”。
2019年12月的一天,河南驻马店的尚女士与其男友办理婚姻登记时,登记处指出尚女士在2004年至2005年的十个月中,曾与五名男子分别在四个省、五个市中登记结婚,因此拒绝为尚女士办理结婚登记。倒霉的尚女士必须要证明“那个我不是我”,才能顺利走入婚姻殿堂。
身份证中携带的信息,并不会因为持证人的变化而消失,因此身份证是无法挂失的(正在建立中的“失效身份信息系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旦证件丢失被他人冒用,最后的防线的确只有核验机构。
但是,人们需要使用身份证的场景实在是太多了,而且:
1.许多事务对证不对人,还有一些允许持证代办;
2.即使要求人证相符的机构,往往也只是通过人工验证照片,不一定具备验证指纹信息的软硬件。
是否可以强行要求,在任何场景下都必须进行指纹识别?这看上去固然简单,但社会管理从来不能简单的一刀切。首先,对证不对人和代办事务会永远存在;其次,为任何场景配备指纹验证设备,至少目前还做不到。这个原因基本上只和社会成本有关,倒是没有技术上的难度,在未来不是没有可能。实际上,指纹和人脸识别的软硬件设施,目前正在迅速普及中。
假如有一天,任何场景都具备了识别人体特征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指纹、人脸、声音、手掌、虹膜和视网膜等等。那个时候,“身份证”这种实体,显然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人们用于验证身份的东西,都是自己身上的某個器官,或者是它的一部分。那么到那时,人们的身份安全是不是就万无一失了?
抱歉,仍然不行。
据称,生物识别中的“活体检测”技术,不仅能够防御伪造攻击,还可以防止用户在非知情状态下的解锁行为。但至少在目前,这种保证也只是在理论上成立。在电影《谍中谍》中,主人公先是用隐形眼镜骗过虹膜识别,又通过绑架大亨模拟其声音片段,之后利用3D打印人脸面具通过了人脸认证,最后,他又盗取了反派的残余指纹,解锁了保险柜。
回到现实。苹果公司的Face
“你只能身穿特制服装;
使用给定的身份,到指定的地方吃住;
此刻开始,你的身份不再有任何记录;
你绝不能鹤立鸡群;
不能给碰到的人留下任何印象;
你是谣言,对他人来说只是似曾相识;
你不存在,甚至从未出生过;
你的名字是无名氏;
不作声就是你的语言;
你不再是系统的一部分;
你在系统之上和之外,并超越了它本身;
我们就是‘他们’——黑衣人。”
在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黑衣人》中,地球并不只是人类的天下,1500名外星人以人类的身份生活在我们当中。“黑衣人”承担了处理外星人事务的秘密使命。为了这个使命,他们需要清除自己在人类社会的一切痕迹,包括手上的指纹。当离开这个岗位时,为了做到绝对保密,他们甚至被要求清除记忆。
很多年前,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有一种不可抑制的想象曾长期占据我的大脑——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以人类身份生活的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是否会有隐去了全部身份的“黑衣人”,一直在守护着我们?
由此,我也对另一个问题开始着迷——一个人的所谓“身份”,是如何被社会认定的?社会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向所有人宣告“你就是你”?
大唐贞观十三年,新科状元陈光蕊携夫人殷温娇,乘坐刘洪、李彪的客船赴任江州知府。刘洪见殷小姐年轻貌美,遂起歹意,夜半刘、李二人将陈杀害并抛尸江中,随后刘洪冒名光蕊,穿上官服、带上圣旨到江州上任。殷小姐因怀有身孕,为保陈家血脉,无奈之下忍辱偷生。
一千三百年后,买了六个县长的民国小知识分子马邦德,在和夫人、师爷一起上任康城县令途中,遭麻匪张麻子伏击,只夫妻二人侥幸活命。马邦德谎称自己是汤师爷,为了复仇,他以师爷身份引张麻子转赴鹅城。
上面两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第一个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凄惨身世;第二个是电影《让子弹飞》的开篇。这两个故事有一个共同之处:赴任中的官员身份被他人盗用。
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是否确实出现过?或者,这只是艺术工作者们为了让情节跌宕离奇而进行的杜撰?
那么,如果身在古代,你应该如何向别人证明,你就是你?
已故评书大师连阔如,曾以“云游客”为笔名,在北平《时言报》发表长篇连载《江湖丛谈》。《江湖丛谈》可谓一本不可多得的奇书,它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部全面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在这本书中,连老先生列举了古代江湖的十大骗术——风、马、燕、雀、瓷、金、评、皮、彩、挂。
其中的“雀”,同“缺”,就是缺口的意思,指官场上的位置。正常的官缺,自然是由取得功名的人合法递补。但在民国初年的川西,曾經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某县百姓一连数日不见县令,上面派人来查,却只在县衙后堂找到县令孤零零的尸身。原来,此县令只是一个落拓书生,被人做局冒充县令,几个月内帮做局者搜刮了大笔钱财。之后书生被杀,做局者全部逃之夭夭。调查发现,真正的县令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被杀害在上任的途中。
《江湖丛谈》能把“冒缺害命”列为一个骗术行当,足以证明在农业社会时代,盗用身份牟取暴利的行径并非孤例。
在古代,普通人一般是没有“身份证”的。历朝历代,基层政权往往只延伸到县一层,县之下是乡绅士族的势力范围。老百姓们平时很少流动,日常生产生活又比较单一,人们形成一个个画地为牢的熟人社区,无须相互自证身份。有人要出远门,需要当地衙门开出“路引”;和陌生人接头见面,一般要带上故旧的“信函”或“信物”;而本身就有点儿名气的人——比如唐伯虎、苏东坡、柳三变这类“网红”——在云游四方寻诗问友时,只需要亮出“手板”(相当于名片)或“印信”即可。
但政府一般会给官员们制作较为正式的“身份证”,所以古代的“身份证”其实是指“官员证”。新官赴任,朝廷会颁发“敕牒”和“告身”;奉命办差,有“令牌”甚至“圣旨”;普通外出,只需出示“符牌”和“传信”。宋以后,原先只在官员中使用的“牙牌”“腰牌”也被上流人士所青睐(历代符牌种类繁多,花样百出,“牙牌”“腰牌”仅是其二)。
无一例外,在那些久远的年代里,所有能证明“你是你”的东西,大都是些“身外之物”。所谓“身外之物”,就是说“你”和“证件”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只要能够骗过那些只靠“人工识别”的核验者,“你”就可以手持证件畅通无阻,别管它是捡来的、偷来的、抢来的,还是伪造的。
究其根本,证件本身并没有标识出“你”的任何特征,尤其是生理上的特征。
当然也有特例,比如商鞅为秦变法发明的“照身帖”,就是一种标注了个人特征的“全民身份证”。“照身帖”由官府发放,是一块打磨光滑细密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和其他信息。所谓头像,其实是由画师作画,把五官和面部特征勾勒出来。商鞅令出法随,照身帖制度得到了彻底的执行。到秦惠文王时期,贵族们反攻倒算,商鞅只得仓皇出逃,但在逃亡时身上没有带“照身帖”,结果所有酒店都不敢接待他。 另一个意识到“人”“证”需要捆绑的人,是民国期间宁夏省主席马鸿逵。1936年,宁夏实施“居民证制度”,此证白布制作,长7厘米,宽3厘米,上面写有姓名、年龄、籍贯、职业、身长、面貌、特征等信息。“居民证”最妙的创意,来自对持有人十指手纹的记录(非指纹,而是十个手指上的箕和斗)。这样一来,如果持证者不是本人,他能通过手纹查验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一。至此,“证件”和“持有人”之间建立了微弱的联系。但这当然远远不够:首先,一块白布显然极容易伪造,即使有印章加持,但在利益驱动下,作奸犯科者就有动力突破仿造的技术;其次,箕斗分布完全一样的人有很多,只要找到这样的人,后面要做的就是去偷或抢一个“居民证”而已。
商鞅想到了给“照身帖”加上头像,却只能请画师画上去;马鸿逵首创十指指纹认定,“居民证”本身的制作却极为粗糙。由此可见,无论是想杜绝伪造,还是想在证件上“捆绑”更多的个人特征,光有精妙的设计是没用的,我们能依靠的只有技术进步。
2003年,我国开始推行“第二代身份证”。二代证表面采用防伪膜和印刷防伪技术,除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印刷了持证人的彩色照片。内置了非接触式IC卡智能芯片,信息可通过机器读取。如果说照片本身的“捆绑力”还不够,那么后来封装在芯片中的指纹信息,已经成为核验身份撒手锏。芯片还预留了额外的存储空间,未来能够集成更多的生物统计学信息,如照片、面部特征、手掌特征、虹膜扫描识别等。
防伪印刷本身就是一个技术壁垒,照片和指纹更存储于数字芯片中。照理说,“人”“证”已经实现无缝捆绑,只要核验机构认真负责,应该不会出现身份被冒用的情况了。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几年前有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新闻,说的是一个人在办理出国签证时,需要“证明你妈是你妈”。但还有另一种证明也让人很头疼,就是需要证明“你不是你”。
2019年12月的一天,河南驻马店的尚女士与其男友办理婚姻登记时,登记处指出尚女士在2004年至2005年的十个月中,曾与五名男子分别在四个省、五个市中登记结婚,因此拒绝为尚女士办理结婚登记。倒霉的尚女士必须要证明“那个我不是我”,才能顺利走入婚姻殿堂。
身份证中携带的信息,并不会因为持证人的变化而消失,因此身份证是无法挂失的(正在建立中的“失效身份信息系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旦证件丢失被他人冒用,最后的防线的确只有核验机构。
但是,人们需要使用身份证的场景实在是太多了,而且:
1.许多事务对证不对人,还有一些允许持证代办;
2.即使要求人证相符的机构,往往也只是通过人工验证照片,不一定具备验证指纹信息的软硬件。
是否可以强行要求,在任何场景下都必须进行指纹识别?这看上去固然简单,但社会管理从来不能简单的一刀切。首先,对证不对人和代办事务会永远存在;其次,为任何场景配备指纹验证设备,至少目前还做不到。这个原因基本上只和社会成本有关,倒是没有技术上的难度,在未来不是没有可能。实际上,指纹和人脸识别的软硬件设施,目前正在迅速普及中。
假如有一天,任何场景都具备了识别人体特征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指纹、人脸、声音、手掌、虹膜和视网膜等等。那个时候,“身份证”这种实体,显然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人们用于验证身份的东西,都是自己身上的某個器官,或者是它的一部分。那么到那时,人们的身份安全是不是就万无一失了?
抱歉,仍然不行。
据称,生物识别中的“活体检测”技术,不仅能够防御伪造攻击,还可以防止用户在非知情状态下的解锁行为。但至少在目前,这种保证也只是在理论上成立。在电影《谍中谍》中,主人公先是用隐形眼镜骗过虹膜识别,又通过绑架大亨模拟其声音片段,之后利用3D打印人脸面具通过了人脸认证,最后,他又盗取了反派的残余指纹,解锁了保险柜。
回到现实。苹果公司的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