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之特点、价值与理论期待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u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不断成熟。我国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表现为:政策导向、机制建立、模式形成。我国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顺应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战略的要求;是一次对以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超越;满足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反思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情况,可以发现理论滞后,关于其基本问题和认识论方面的思考急需加强。
  关键词: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特点;价值;理论期待
  我国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事件,它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理性的选择,体现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不断成熟。2006年之后,随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提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逐步具体化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行动方式。随着我国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开展,其特点逐渐表现出来:
  1. 政策导向
  2006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共识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而我国长期以来应用型创新人才匮乏、本科层次该类人才更是匮乏,不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由此,相当一部分大学开始审视原有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思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其重要的战略选择。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指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提出在当今大众化教育办学理念下,本科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有别于学术研究型人才,应有别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此,教育部组建了一批着重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并多次举办“全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研讨会”。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亦成为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价值取向。
  2010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指出从未来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必须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把培养创新型人才纳入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由此,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新的发展方向,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与研究亦成为新的热点问题。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指出:要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新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鼓励协同创新。这在一定意义上标注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位置。随后,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把内涵式发展作为提高质量的核心要求,指出要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使各学科、各层次、各类型人才更好地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凸显出来。
  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导向表现在战略选择、观念转变、合理定位和质量提高几个方面,以纲领性、指导性的文本呈现。但与之相应的实施举措与要求、基本的行动策略等尚未形成,特别是诸如刚性的举措要求、检测与评估的内容与要求严重缺乏。[1]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需要“政府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行动策略”。[2]
  2. 机制建立
  在政策导向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不断推进,管理与运行机制成效凸显。从相关文献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学校机制(内部机制)和整体机制。在学校内部,又呈现对单一要素(导师制度、学分制度、考试制度、学期制度等)[3]机制的建立和系统(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实习实践等教育元素,而且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将这些教育元素进行系统性的整合,从而构建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系统)机制的建立。[4]在整体机制中,学者们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试图建立一种由政府(主要是学校地理位置所在的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高校、企业、学生个人、家庭和社会等不同利益相关者“责任共担”的长效培养机制以及“多方联动”的一体化培养方式和“平衡协调”的综合化培养体系。[5]更有学者指出,“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建立长效监控管理机制、评估检测机制和激励机制。各高校要建立各种长效机制,推动高校师生员工致力于创新型人才或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上。”[6]
  从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梳理上,不难看出机制的建立是一个由点到面、逐步系统化和深入化的过程。逐步认识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系统各因素应相互联系、发挥不同的作用。各子系统的功能与价值,特别是学校系统各要素的应然状况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 模式形成
  从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献的检索中发现,相关研究集中在不同理论基础、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导向上。
  在理论基础方面,产学研合作理论是应用最广的。从1996年至今,持续不断地运用,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人才质量理论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建构中也有较多的运用,基于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认识,提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的整体框架;除此之外,诸如科学发展观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教育生态理论、CDIO理论等也有所涉及,只是这些理论的运用较少且不够成熟。
  关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文献非常集中的内容,类型多样、种类繁多。这些个案研究的实践意义非常强,但其理论研究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研究的规范性、科学性有待于加强。
  关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导向方面的成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导向、社会(地方)需求导向、市场导向的模式研究;二是问题导向、实践导向、能力导向的模式建构。这些不同的培养导向产生不同的培养模式。   从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献分析,可以看到相对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研究的其他方面,有关培养模式的研究是非常丰富的。成果的丰富性一方面说明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离相对的“真理”还有较大的距离。在现今时代背景下,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作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基础?究竟如何看待人才教育过程中的诸要素?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究竟需要怎样的有效行为?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我国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
  1.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与传统经济不同,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它的出现是人类长期以来知识积累的结果,是知识作用的升华。知识已取代传统的资本、土地的重要地位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根本的,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经济形态。除了全球一体化经济、信息化经济的特征之外,知识经济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它的人才经济和创新经济。也正是“人”与“创新”,使知识经济呈现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知识经济中的“人”以“人才群体”存在。知识领域的各学科越来越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分化与综合。在如此浩瀚的信息和知识海洋中,单个的人谁也无法完成复杂的系统,而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中发挥互补优势和群体效应,进而表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而直接推动经济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不管“群体”中的人如何多样,知识经济对人都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即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合作型人才。
  尽管距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完整的、科学的认识还较远,但从对一些关键要素的分析上可以看出我国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知识经济需要的契合性。从培养目标上看,追求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层次人才的实现;在培养内容上,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适宜的课程内容;在培养过程上,注重基础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实施个性化培养;在培养制度上,为保证各个环节正常有序的进行,制定有利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规则;在培养评价上,重点突出“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的考评,检验“应用性”“创新性”效果,建立健全有助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
  2.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顺应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战略的要求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面对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所提出的“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国家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全面实行“创新教育”。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主张活学活用,以知识、技能、思维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因素评价学生的优劣;推行以用为主的学用结合、手脑并用的教育方式;鼓励发散思维及冒险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教育理念,希望培养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敢想敢干、思维敏锐、团结合作的复合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顺应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战略的要求。
  3.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对以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一次超越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为精英教育,其目的主要为学术的研究与发展作贡献。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高等教育需要朝着更为科学、理性的方向发展。于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出现不同类型、层次的人才培养机构。一些传统名牌大学继续倚重研究型、尖端型人才的培养,一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心致力于培养基础性技术人才,而近年迅速崛起的、目前已在全国高校中占到很大比重的新兴普通高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端人才与基础人才之间这一巨大的结合地带(也叫做“中间型人才”),在着力强调受教育者应用实践技能训练的同时,更注重其创新能力的培养。[7]这一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无疑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积极适应与调整的科学发展态度,有着很强的务实性和针对性,是对以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一次超越。
  4.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满足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类型是高等教育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必然选择。为适应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经合组织重新定义了第三级教育,对5A阶段做进一步描述。5A相当于我国的本科、硕士研究生阶段。 5A-1培养的是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才,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可以进入一个高级的研究课程(第6级)或从事一个高技术要求的职业;5A-2培养的则是工程师、民法律师等高技术职业人才,而5B相当于我国的专科、高职教育阶段。五阶段三类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要求。我国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基本属于5A-2阶段的教育。
  教育追求的理想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探索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构建“宽、专”适度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之间的协调与整合。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期待
  1. 基本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问题包括什么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价值判断是什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应该是什么?从已有的文献梳理中,未曾发现关于这些问题较明确的、共同的看法。
  关于什么是应用型创新人才,虽公认为是“应用”与“创新”的复合词汇,但“应用”与“创新”的关系却难以辩明。一种观点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应突出以“应用”为目标、“创新”为特征。于是教学中要首先讲透应用技术、实用技术及各类实务,根据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采用模块式的课程结构,实现“纵向可提升,横向可转移”,围绕学生所要求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紧密链接,给学生根据市场需要与个性特点以较大的选择性。[8]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创新”是目标,“应用”是途径,重视在应用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虽然也需要培养应用能力与素质,但更重视的是“创新”,其目的在培养人的创新能力。[9]另有研究的角度提出“应用”与“创新”的复合方式,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多层次的,不同的人才类型犹如不同的集合,集合之间存在交集,但是交集不可能覆盖各集合的核心部分,也就是说不同层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具有本质的区别。[10]   关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价值判断,也存在“学生本位”和“社会本位”的问题。针对不同的现实需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价值判断也会出现“钟摆现象”,或偏重“学生本位”多一些、或偏重“社会本位”多一些。建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人才类型需求之间的融合、统一,是当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难点所在。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问题关乎培养模式构建,目前认识颇多,导致培养模式多样。培养模式的多样也许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不是坏事,但过分的多样性绝非模式之本意。究竟是“学术自由”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抑或是“全面发展”的理念,依然见仁见智,体现出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不断思考。教育理念是指关于“教育应然状态”的判断,是渗透了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取向或价值倾向的“好教育”的观念。[11]科学的教育理念应该“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 。因此,关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认识是一个谨慎而迫切的问题。
  2. 认识论思考急需加强
  从2006年始急剧增长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凸显实践性经验好于、多于理论研究的特点,特别是院校经验、专业经验。首先,以不同的学校类型或学校个案为代表,研究不同类型的高校如何进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按照学校的类型划分,有地方高校(包括新建高校)、民办高校、独立学院、高职高专等几类,如翟安英在其论文“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考”中指出,高校要制定定位准确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为方向的课程和教育体系;坚持大众化教育与精英人才培养相结合,以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李菲在其论文“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和实践探索”中、华道金在论文“地方公安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中、张增泰在其论文“推进学分制改革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以上海杉达学院为例”中,都结合高校自身从生源、师资、专业及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特色,阐述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其次,从专业、课程教学等角度着手,阐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张瑞等在论文“运用混合式立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微电子工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中、郭守军在论文“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韩山师范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为例”中,都选取了某个专业或课程,从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等更为微观的层面着手对学生进行应用型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但观点较多、分歧较大,没有达成权威性共识,仅仅停留在理论争鸣的层面上。广泛的理论探讨研究固然必要,但仅仅停留在理论争鸣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由国家权力机构组织权威专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尽量达成权威性共识,据此对高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权威性指导。这些基本的认识问题包括:应用型创新的定位与培养载体问题;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定位问题;理工类应用型创新人才与人文社科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定位问题;应用型创新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1]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论思考急需加强。
  参考文献:
  [1] 刘建国,黄顺年.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问题、原因及对策[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3):40.
  [2] 吴御生.论政府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行动策略[J]. 当代教育论坛,2011(10):46.
  [3] 许劲松,朱蓉蓉,洪林.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原则·机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2):4.
  [4] 陈雪钧, 李莉. 大学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系统研究机制的建立[J]. 教育与职业,2011(8):19.
  [5] 张兄武.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0.
  [6] 刘建国,黄顺年.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问题、原因及对策[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3):42.
  [7] 李雪萍.应用型创新人才及其素质构成分析[J]. 职业时空,2008(8):32.
  [8]张新跃,董世洪,周金其,魏玲. 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 2008(3- 4):123.
  [9] 黄顺年,刘建国. 应用型人才与应用型创新人才比较分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 (5):53.
  [10] 胡珏,徐丽,潘柏松.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探析[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28.
  [11] http://www.baike.com/wiki/教育理念[EB/OL],2013-11-21.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责任编辑:于 洋]
其他文献
安静的果子  那棵树,能摇下多少果实?  多少可以子承父业,多少可以温暖我的肚子。  多年以后,我会腐烂在一堆草里。  会有许多人跟我安静地躺着,像一棵树上,  很多摇晃着的果实。会有一些年轻的果子,从那棵老树掉下来。  从我的身上,找到它从前的亲戚。路  摇摆的叶子,贴近着我的心事:背面粗糙、丑陋。  它们一起响动的时候,闪现着唯一的献身精神。  所以我们磨破了许多的鞋底,车轮拥有  深刻的沉陷
期刊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始终把党风廉政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促进基层反腐倡廉建设.
通过分析近年来新课标历史全国卷试题发现,造成学生选择题失分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破解选择题干扰项的能力不足.本文主要从三个维度对历史选择题干扰项进行突破:一是审清
期刊
本刊讯(记者薜辉报道)近日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转发了,要求及时与当地财政部门沟通,做好政策的落实工作,执行中出现的问
目的 探讨孕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妊娠剧吐(HG)中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
在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通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应用.信息化浪潮冲击着各行各业,并成为这一时代的主旋律.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
国家卫生部已有明确规定,PT,APTT及血小板计数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出、凝血时间检测(手指法或玻片法)作为外科手术前血栓及出血机制方面的检验.传统的出、凝血时间检测干扰因
中职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也是以学生能掌握计算机操作为目的的.针对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就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法展开了详细说明,希望为以
就强制性而言,标准具有法律属性;而法律通常又是另类的标准。从这个视角出发,今年至少有三部法规,囊括了标准的元素。新年伊始,西安当地媒体就在“贴心播报”中刊出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