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作为传统教育中的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国人而言有着不同于另外两科的情结和意义,因此在学校教育,尤其是为日后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打下基础的小学教育当中,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了以下几个搞好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要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方式方法 教学理念 工作情感
一、教师的知识要渊博
语文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高尚情操的培育者,是学生人生路程的引路人,这就更要求语文教师博览群书,不断地丰富、充实和发展自己,使学生感受到我们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进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和神圣的形象。
教师要深入探究教材,善于浓缩课文内容,通过活生生的语言因素,来达到使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发展思维的教学目的。例如,有的课文比较浅显,中心较明确,教师可充分利用幻灯、录音等教学手段编制信息传递程度,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有些课文内容晦涩难懂、用词佶屈聱牙(如一些文章大家的著作节选),教师应该提前做好功课,要了解文章作者的生平事迹与主要著作,授课时讲授给学生听,鼓励学生对文章内容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受时代发展所限,大师们的一些理念也并不一定符合当代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进行正确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储备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走进文学殿堂;而有些外国作品则要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来进行讲授,更加要求教师的文化素养。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时刻注意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水准,不求多高多远,但务必应该达到能解决学生提出的绝大多数课外疑问。在引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做到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用省下的时间指导学生练习,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授知识要投入丰富的情感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来掌握和控制的。而要想让自己的课堂能够整节课的时间都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我们老师就一定要投入自身的情感。很多学生抱怨语文课堂枯燥乏味、毫无乐趣、语文课就是睡觉课等等,出现这种情况虽然有一部分教学内容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任课教师把上课当成例行公事,只是应付,并没有投入自己的感情,只是用嘴而不是用心去教授知识,课堂沉闷如一潭死水、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堂充满激情的语文课,不仅学生听着是享受,教师本身也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我们要把语文教师这四个字当成事业而不是职业,要真正投入自己的心血和情感,要充满激情与活力,花心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像创新上课形式、实行奖励制度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尝试,但是归根结底,教师本人还是要投入情感,教师的情感来自本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喜爱,要做一个爱事业也爱学生的教师。在这方面,我学生时期的一位语文老师堪称典范,他的每一堂课 都是激情洋溢、趣味十足,学生听完都觉得意犹未尽,这跟他将全部情感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不要求所有教师都能做到这种极致,但是投入丰富的情感到教学工作中去是必须具备的素质。
三、创设教学情境
想要把语文课堂变得像电影一样栩栩如生,不仅要投入教师的丰富情感,还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就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但能够激发兴趣,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果都是把握好这一环节,教学效果将会变得非常不错。例如,讲授描写春天万物复苏的散文,有条件的学校就可以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真正的草长莺飞是什么样子,这样对于学生理解課文内容有十分巨大的帮助,也能有效避免教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的脱节。当然这只是特例,很多学校可能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力所能及地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还是应该可以做到的。又如为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形成印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文与画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图画再现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华,必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的颜色、明暗中不仅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把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在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要加以指导和启发,同时还要有感情地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创设教学情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为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治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情感。
四、注重课提问艺术 与跟学生的融入
课堂提问是任何教学过程都不可或缺的环节,而这一环节在语文教学当中却意外地很有难度,因为语文课教授的内容往往十分广泛,提问的时候会让学生有抓不住重点的感觉,这就需要教师多多总结教学经验,从实际出发提问。提问的问题应当难易适中适中,如果太容易,学生不需要动什么脑筋就会觉得没意思;如果太难,学生会感到摸不着边际,失去信心。提问要紧扣课文,有一定的深度,能使学生抓住要害,想一想就能说出一二。学生有好胜心理,是愿意思考问题的,关键在于都是要善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吃透教材,要了解学生。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跟同学打成一片,这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莫大的帮助。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工具学科,历来都是小学教育中的重重之重,但由于种种原因,小学语文教育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我真诚地希望我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学会知识,也希望能和各位同仁一道努力,改变语文在学生们现在的形象,让他们爱上这一科。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李方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 王铁军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 王守恒 安徽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方式方法 教学理念 工作情感
一、教师的知识要渊博
语文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高尚情操的培育者,是学生人生路程的引路人,这就更要求语文教师博览群书,不断地丰富、充实和发展自己,使学生感受到我们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进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和神圣的形象。
教师要深入探究教材,善于浓缩课文内容,通过活生生的语言因素,来达到使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发展思维的教学目的。例如,有的课文比较浅显,中心较明确,教师可充分利用幻灯、录音等教学手段编制信息传递程度,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有些课文内容晦涩难懂、用词佶屈聱牙(如一些文章大家的著作节选),教师应该提前做好功课,要了解文章作者的生平事迹与主要著作,授课时讲授给学生听,鼓励学生对文章内容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受时代发展所限,大师们的一些理念也并不一定符合当代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进行正确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储备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走进文学殿堂;而有些外国作品则要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来进行讲授,更加要求教师的文化素养。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时刻注意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水准,不求多高多远,但务必应该达到能解决学生提出的绝大多数课外疑问。在引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做到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用省下的时间指导学生练习,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授知识要投入丰富的情感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来掌握和控制的。而要想让自己的课堂能够整节课的时间都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我们老师就一定要投入自身的情感。很多学生抱怨语文课堂枯燥乏味、毫无乐趣、语文课就是睡觉课等等,出现这种情况虽然有一部分教学内容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任课教师把上课当成例行公事,只是应付,并没有投入自己的感情,只是用嘴而不是用心去教授知识,课堂沉闷如一潭死水、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堂充满激情的语文课,不仅学生听着是享受,教师本身也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我们要把语文教师这四个字当成事业而不是职业,要真正投入自己的心血和情感,要充满激情与活力,花心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像创新上课形式、实行奖励制度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尝试,但是归根结底,教师本人还是要投入情感,教师的情感来自本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喜爱,要做一个爱事业也爱学生的教师。在这方面,我学生时期的一位语文老师堪称典范,他的每一堂课 都是激情洋溢、趣味十足,学生听完都觉得意犹未尽,这跟他将全部情感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不要求所有教师都能做到这种极致,但是投入丰富的情感到教学工作中去是必须具备的素质。
三、创设教学情境
想要把语文课堂变得像电影一样栩栩如生,不仅要投入教师的丰富情感,还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就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但能够激发兴趣,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果都是把握好这一环节,教学效果将会变得非常不错。例如,讲授描写春天万物复苏的散文,有条件的学校就可以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真正的草长莺飞是什么样子,这样对于学生理解課文内容有十分巨大的帮助,也能有效避免教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的脱节。当然这只是特例,很多学校可能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力所能及地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还是应该可以做到的。又如为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形成印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文与画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图画再现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华,必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的颜色、明暗中不仅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把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在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要加以指导和启发,同时还要有感情地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创设教学情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为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治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情感。
四、注重课提问艺术 与跟学生的融入
课堂提问是任何教学过程都不可或缺的环节,而这一环节在语文教学当中却意外地很有难度,因为语文课教授的内容往往十分广泛,提问的时候会让学生有抓不住重点的感觉,这就需要教师多多总结教学经验,从实际出发提问。提问的问题应当难易适中适中,如果太容易,学生不需要动什么脑筋就会觉得没意思;如果太难,学生会感到摸不着边际,失去信心。提问要紧扣课文,有一定的深度,能使学生抓住要害,想一想就能说出一二。学生有好胜心理,是愿意思考问题的,关键在于都是要善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吃透教材,要了解学生。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跟同学打成一片,这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莫大的帮助。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工具学科,历来都是小学教育中的重重之重,但由于种种原因,小学语文教育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我真诚地希望我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学会知识,也希望能和各位同仁一道努力,改变语文在学生们现在的形象,让他们爱上这一科。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李方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 王铁军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 王守恒 安徽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