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戏》是初中语文的传统教材,历来倍受同行们的关注,评点甚多,但据笔者所见,其“评点”大多指向去赵庄场看戏的路上那一节,考题也多在该章节中选择。笔者却认为《社戏》最精彩的莫过于赵庄看戏那一节。下面分四点陈述浅见。
1 一波三折的情节
“我”和双喜他们刚到赵庄,还“在停船的匆忙中”,便看见戏台上“长枪”和“赤膊”正在“打仗”,很对胃口,看来,不虚此行。双喜又及时鼓动“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且言之有据,“他口里亲自数过。”此时,孩子们的情绪已高涨到了极点,说不定已经作好了屈指数筋斗的准备。然而,寄予厚望的“铁头老生并不翻筋斗”,“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除了“咿咿呀呀”,什么都听不清,简直是一瓢冷水泼来,使人扫兴。不过“我的意思却也并不在乎看翻筋斗”,而在于“蛇精”与“跳老虎”。小旦进去之后,“我”正在翘首盼望,但一不见“精”,二不见“蛇”,于是情绪继续下落。现在唯一的希望只有“买豆浆喝”了,然而,桂生所能办到的只能是“舀一瓢水”,此时情绪已低落到极点。“我”终于“支撑”不住,眼皮打架,“戏子的脸渐渐的有些稀奇”,且分不出他们的五官“有什么高低”。好在“花白胡子”走马上台救驾,“用马鞭打”“穿红衫的小丑”,于是“大家才又振作精神”。遗憾的是,那“最好的一折”很短,该死的老旦又“终于出台”。比起小旦来,老旦更是“我所最怕的”,大家 “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双喜已“忍耐”不住,“破口喃喃的骂”了起来。骂声中,那老旦似乎给我们放出一线希望,“将手一抬”,我们“以为他要站起来,不料他却又慢慢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在“不住的吁气”中,我们彻底绝望,只得“架起橹,骂着老旦”回家。
短短的一个片断,作者“牵着”那一群看戏的孩子们——也“牵着”读者的情绪,两上两下,且这些“上”“下”的过程,又并非“直达”,还夹着许多迂回曲折,委实引人入胜。
2 人物性格的充分展示
初中语文教材入选的鲁迅作品中,几乎没有“好”人。闰土是麻木、迟钝的;杨二嫂是尖酸刻薄、泼辣、自私的;孔乙已是迂腐的、好吃懒做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哀其不争”的;阿长是烦人的;藤野是不修边幅的;寿镜吾是严厉、憨态可掬的。但读者欣赏后的感觉不是愤恨,而是理解、同情,甚至是怜爱。这是因为鲁迅笔下的人物是地上的而不是天上的,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而不是刻板的。 “看戏”以前的章节,已经凸现出双喜、阿发等农村孩子的热情好客,聪明能干。但那时的形象还是“小大人”式的。他们的童真、童趣、顽皮可爱,则是在“看戏”中充分展示出来的。但前文的展示大多是直描,而此处的展示,则巧妙地运用了“我”的衬托。“我”和他们能打成一片,是因为都喜欢自由自在,但“我”与他们毕竟差别很大。一在城镇,一在山野,一以“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为伴,一以钓鱼捞虾、打柴放牛过日,这就决定了“我”与他们之间的差异。
“戏”不好看,“我”托桂生买豆浆,豆浆已无,桂生以为“舀一瓢水”可以替代,但“我不喝水”,此差异一也;戏不好看,“我”虽“有些疲倦”,但仍苦苦“支撑”,可农家孩子们“几个小的多打呵欠”,大的“各管自己谈话”,显然已把“戏”抛到了一边,此差异二也;老旦出台,我们大家都“最怕”,我却一味地“忍耐”,而“双喜他们则破口喃喃的骂”,老旦“将手一抬”,我又萌生出希望,最终还是双喜提议“我们走”,“大家立刻都赞成”。“架起橹,骂着老旦”回了家,此差异三也。上述对比,把农家孩子鲜活顽强的生命力,率真纯朴的气质,喜怒形于色的性格,表现得栩栩如生,特别是对老旦的两次“骂”,令人忍俊不禁,与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低头卧剥莲蓬”有异曲同工之妙。
明代哲学家李卓吾,曾提出了著名的“童心说”,他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焉”,而所谓“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去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鲁迅先生笔下的“真人”,正是“童心”所出。
3 结构上的承先启后
作者把平桥村视为乐土,原因有三:(1)犯了错误,无人追究;(2)可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3)可以钓虾、放牛、充满自由。尽管作者明白地表示“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但这个“戏”的内涵,作者在弄不到船、估计看不成戏时,不露声色地作了注释:“总之,是完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这就可以看出,“戏”者,外壳而已。所追求的是自由,爱的是热闹,寻的是开心,要满足的是村味。“戏”是有的,那些“咿咿呀呀”,其实往往是戏的“门道”所在,但孩子们要的不是“门道”,而是“热闹”。“我”与双喜他们在一看不到“筋斗”,二看不到“蛇精”之时所表现出来的扫兴,正与前文的要看“戏”一脉相承。
看“戏”的扫兴也为下文的偷罗汉豆埋下了伏笔,如果那晚的戏,除了“花白胡子”之外,还来几个“红胡子”、“绿胡子”,他们定会手舞足蹈,大呼小叫。然而一场戏下来,他们感觉的是压抑、扫兴、无聊,这就得找个地方宣泄一下,仅骂老旦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偷罗汉豆虽不“顺理”而“成章”了。“戏”中损失“豆”中补吧!从行文的角度看,那片生长罗汉豆的土地,正好是上文情节的缓冲地带,如果骂了老旦之后,悄然回家,便会觉得看戏的余波没有舒展,给人一种意韵不畅之感。
4 语言隽永幽默
4.1 语言与情景的一致性。远望赵庄戏台,“疑乎”“仙境”,稍近,能分辨出“红红绿绿”的动;再近,能看清“长枪”与“赤膊”,视距与视效处理得恰到好处。倘在家里来了睡意,大可和衣带帽,一滚上床,余下的让长妈妈“收拾”即可。但此时“我”身在戏场,加之还有期待,所以“支撑” 住眼皮,这才觉得“戏子”的脸“有些稀奇”,五官“没有什么高低”;双喜“破口喃喃的骂,”似乎自相矛盾:既是“破口”,则是“大骂”,而“喃喃”则是小声的自言自语,其实这正是双喜当时的无奈所在:那老旦令人厌恶之至,不“破口”则不解气,然而戏不好看,怪谁?要“破口”,理由何在?这是一股无名火,因此,唯“喃喃”而已;描写回家之情状,连用短句,从节奏上也分明能让读者感受到孩子们离开戏场之快。
4.2 语言与人物的一致性。双喜介绍铁头老生的筋斗,特别强调“他日里亲自数过”,活活地透出一种“打包票”的逞能和“儿童团长”式的骄傲;对古装戏的“唱”“念”,由于孩子们平时不关注剧情,自是非常难懂,所感觉到的唯有“咿咿呀呀”而已,“我”看过许多戏,但不知剧中人物姓甚名谁,只记住了他们服装行头——蒙的“白布”,套的“黄布”,因为这些东西最抢孩子们的眼;如果“我”给桂生买不到豆浆,决不会想到给他“舀一瓢水”,能让生河水取代豆浆的决不是在城市里养尊处优的我,而只能是身在农家的桂生。
4.3 语言诙谐幽默。老旦出场,哪壶不开提哪壶,“踱来踱去的唱”——烦死人;“在中间一把交椅上坐下”——急死人;“将手一抬”又“放下在原地”“——气死人。透过纸背,仿佛看到,一边是老旦不慌不忙地行腔走板,高吟低唱,一边是孩子们的长吁短叹,抓耳挠腮,充满了喜剧效果。
综合以上所述,笔者认为,如果要探究、评点、欣赏鲁迅的《社戏》的话,那么在赵庄看戏的那一片断是值得让学生好好去品味、欣赏的。因为它的故事情节牵动着读者的心'弦,人物性格充分展示在读者面前,结构能互相照应,语言隽永而诙谐。
收稿日期:2007-11-09
1 一波三折的情节
“我”和双喜他们刚到赵庄,还“在停船的匆忙中”,便看见戏台上“长枪”和“赤膊”正在“打仗”,很对胃口,看来,不虚此行。双喜又及时鼓动“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且言之有据,“他口里亲自数过。”此时,孩子们的情绪已高涨到了极点,说不定已经作好了屈指数筋斗的准备。然而,寄予厚望的“铁头老生并不翻筋斗”,“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除了“咿咿呀呀”,什么都听不清,简直是一瓢冷水泼来,使人扫兴。不过“我的意思却也并不在乎看翻筋斗”,而在于“蛇精”与“跳老虎”。小旦进去之后,“我”正在翘首盼望,但一不见“精”,二不见“蛇”,于是情绪继续下落。现在唯一的希望只有“买豆浆喝”了,然而,桂生所能办到的只能是“舀一瓢水”,此时情绪已低落到极点。“我”终于“支撑”不住,眼皮打架,“戏子的脸渐渐的有些稀奇”,且分不出他们的五官“有什么高低”。好在“花白胡子”走马上台救驾,“用马鞭打”“穿红衫的小丑”,于是“大家才又振作精神”。遗憾的是,那“最好的一折”很短,该死的老旦又“终于出台”。比起小旦来,老旦更是“我所最怕的”,大家 “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双喜已“忍耐”不住,“破口喃喃的骂”了起来。骂声中,那老旦似乎给我们放出一线希望,“将手一抬”,我们“以为他要站起来,不料他却又慢慢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在“不住的吁气”中,我们彻底绝望,只得“架起橹,骂着老旦”回家。
短短的一个片断,作者“牵着”那一群看戏的孩子们——也“牵着”读者的情绪,两上两下,且这些“上”“下”的过程,又并非“直达”,还夹着许多迂回曲折,委实引人入胜。
2 人物性格的充分展示
初中语文教材入选的鲁迅作品中,几乎没有“好”人。闰土是麻木、迟钝的;杨二嫂是尖酸刻薄、泼辣、自私的;孔乙已是迂腐的、好吃懒做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哀其不争”的;阿长是烦人的;藤野是不修边幅的;寿镜吾是严厉、憨态可掬的。但读者欣赏后的感觉不是愤恨,而是理解、同情,甚至是怜爱。这是因为鲁迅笔下的人物是地上的而不是天上的,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而不是刻板的。 “看戏”以前的章节,已经凸现出双喜、阿发等农村孩子的热情好客,聪明能干。但那时的形象还是“小大人”式的。他们的童真、童趣、顽皮可爱,则是在“看戏”中充分展示出来的。但前文的展示大多是直描,而此处的展示,则巧妙地运用了“我”的衬托。“我”和他们能打成一片,是因为都喜欢自由自在,但“我”与他们毕竟差别很大。一在城镇,一在山野,一以“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为伴,一以钓鱼捞虾、打柴放牛过日,这就决定了“我”与他们之间的差异。
“戏”不好看,“我”托桂生买豆浆,豆浆已无,桂生以为“舀一瓢水”可以替代,但“我不喝水”,此差异一也;戏不好看,“我”虽“有些疲倦”,但仍苦苦“支撑”,可农家孩子们“几个小的多打呵欠”,大的“各管自己谈话”,显然已把“戏”抛到了一边,此差异二也;老旦出台,我们大家都“最怕”,我却一味地“忍耐”,而“双喜他们则破口喃喃的骂”,老旦“将手一抬”,我又萌生出希望,最终还是双喜提议“我们走”,“大家立刻都赞成”。“架起橹,骂着老旦”回了家,此差异三也。上述对比,把农家孩子鲜活顽强的生命力,率真纯朴的气质,喜怒形于色的性格,表现得栩栩如生,特别是对老旦的两次“骂”,令人忍俊不禁,与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低头卧剥莲蓬”有异曲同工之妙。
明代哲学家李卓吾,曾提出了著名的“童心说”,他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焉”,而所谓“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去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鲁迅先生笔下的“真人”,正是“童心”所出。
3 结构上的承先启后
作者把平桥村视为乐土,原因有三:(1)犯了错误,无人追究;(2)可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3)可以钓虾、放牛、充满自由。尽管作者明白地表示“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但这个“戏”的内涵,作者在弄不到船、估计看不成戏时,不露声色地作了注释:“总之,是完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这就可以看出,“戏”者,外壳而已。所追求的是自由,爱的是热闹,寻的是开心,要满足的是村味。“戏”是有的,那些“咿咿呀呀”,其实往往是戏的“门道”所在,但孩子们要的不是“门道”,而是“热闹”。“我”与双喜他们在一看不到“筋斗”,二看不到“蛇精”之时所表现出来的扫兴,正与前文的要看“戏”一脉相承。
看“戏”的扫兴也为下文的偷罗汉豆埋下了伏笔,如果那晚的戏,除了“花白胡子”之外,还来几个“红胡子”、“绿胡子”,他们定会手舞足蹈,大呼小叫。然而一场戏下来,他们感觉的是压抑、扫兴、无聊,这就得找个地方宣泄一下,仅骂老旦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偷罗汉豆虽不“顺理”而“成章”了。“戏”中损失“豆”中补吧!从行文的角度看,那片生长罗汉豆的土地,正好是上文情节的缓冲地带,如果骂了老旦之后,悄然回家,便会觉得看戏的余波没有舒展,给人一种意韵不畅之感。
4 语言隽永幽默
4.1 语言与情景的一致性。远望赵庄戏台,“疑乎”“仙境”,稍近,能分辨出“红红绿绿”的动;再近,能看清“长枪”与“赤膊”,视距与视效处理得恰到好处。倘在家里来了睡意,大可和衣带帽,一滚上床,余下的让长妈妈“收拾”即可。但此时“我”身在戏场,加之还有期待,所以“支撑” 住眼皮,这才觉得“戏子”的脸“有些稀奇”,五官“没有什么高低”;双喜“破口喃喃的骂,”似乎自相矛盾:既是“破口”,则是“大骂”,而“喃喃”则是小声的自言自语,其实这正是双喜当时的无奈所在:那老旦令人厌恶之至,不“破口”则不解气,然而戏不好看,怪谁?要“破口”,理由何在?这是一股无名火,因此,唯“喃喃”而已;描写回家之情状,连用短句,从节奏上也分明能让读者感受到孩子们离开戏场之快。
4.2 语言与人物的一致性。双喜介绍铁头老生的筋斗,特别强调“他日里亲自数过”,活活地透出一种“打包票”的逞能和“儿童团长”式的骄傲;对古装戏的“唱”“念”,由于孩子们平时不关注剧情,自是非常难懂,所感觉到的唯有“咿咿呀呀”而已,“我”看过许多戏,但不知剧中人物姓甚名谁,只记住了他们服装行头——蒙的“白布”,套的“黄布”,因为这些东西最抢孩子们的眼;如果“我”给桂生买不到豆浆,决不会想到给他“舀一瓢水”,能让生河水取代豆浆的决不是在城市里养尊处优的我,而只能是身在农家的桂生。
4.3 语言诙谐幽默。老旦出场,哪壶不开提哪壶,“踱来踱去的唱”——烦死人;“在中间一把交椅上坐下”——急死人;“将手一抬”又“放下在原地”“——气死人。透过纸背,仿佛看到,一边是老旦不慌不忙地行腔走板,高吟低唱,一边是孩子们的长吁短叹,抓耳挠腮,充满了喜剧效果。
综合以上所述,笔者认为,如果要探究、评点、欣赏鲁迅的《社戏》的话,那么在赵庄看戏的那一片断是值得让学生好好去品味、欣赏的。因为它的故事情节牵动着读者的心'弦,人物性格充分展示在读者面前,结构能互相照应,语言隽永而诙谐。
收稿日期:2007-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