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精彩的戏中之戏

来源 :商情·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tianl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戏》是初中语文的传统教材,历来倍受同行们的关注,评点甚多,但据笔者所见,其“评点”大多指向去赵庄场看戏的路上那一节,考题也多在该章节中选择。笔者却认为《社戏》最精彩的莫过于赵庄看戏那一节。下面分四点陈述浅见。
  
  1 一波三折的情节
  
  “我”和双喜他们刚到赵庄,还“在停船的匆忙中”,便看见戏台上“长枪”和“赤膊”正在“打仗”,很对胃口,看来,不虚此行。双喜又及时鼓动“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且言之有据,“他口里亲自数过。”此时,孩子们的情绪已高涨到了极点,说不定已经作好了屈指数筋斗的准备。然而,寄予厚望的“铁头老生并不翻筋斗”,“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除了“咿咿呀呀”,什么都听不清,简直是一瓢冷水泼来,使人扫兴。不过“我的意思却也并不在乎看翻筋斗”,而在于“蛇精”与“跳老虎”。小旦进去之后,“我”正在翘首盼望,但一不见“精”,二不见“蛇”,于是情绪继续下落。现在唯一的希望只有“买豆浆喝”了,然而,桂生所能办到的只能是“舀一瓢水”,此时情绪已低落到极点。“我”终于“支撑”不住,眼皮打架,“戏子的脸渐渐的有些稀奇”,且分不出他们的五官“有什么高低”。好在“花白胡子”走马上台救驾,“用马鞭打”“穿红衫的小丑”,于是“大家才又振作精神”。遗憾的是,那“最好的一折”很短,该死的老旦又“终于出台”。比起小旦来,老旦更是“我所最怕的”,大家 “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双喜已“忍耐”不住,“破口喃喃的骂”了起来。骂声中,那老旦似乎给我们放出一线希望,“将手一抬”,我们“以为他要站起来,不料他却又慢慢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在“不住的吁气”中,我们彻底绝望,只得“架起橹,骂着老旦”回家。
  短短的一个片断,作者“牵着”那一群看戏的孩子们——也“牵着”读者的情绪,两上两下,且这些“上”“下”的过程,又并非“直达”,还夹着许多迂回曲折,委实引人入胜。
  
  2 人物性格的充分展示
  
  初中语文教材入选的鲁迅作品中,几乎没有“好”人。闰土是麻木、迟钝的;杨二嫂是尖酸刻薄、泼辣、自私的;孔乙已是迂腐的、好吃懒做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哀其不争”的;阿长是烦人的;藤野是不修边幅的;寿镜吾是严厉、憨态可掬的。但读者欣赏后的感觉不是愤恨,而是理解、同情,甚至是怜爱。这是因为鲁迅笔下的人物是地上的而不是天上的,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而不是刻板的。 “看戏”以前的章节,已经凸现出双喜、阿发等农村孩子的热情好客,聪明能干。但那时的形象还是“小大人”式的。他们的童真、童趣、顽皮可爱,则是在“看戏”中充分展示出来的。但前文的展示大多是直描,而此处的展示,则巧妙地运用了“我”的衬托。“我”和他们能打成一片,是因为都喜欢自由自在,但“我”与他们毕竟差别很大。一在城镇,一在山野,一以“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为伴,一以钓鱼捞虾、打柴放牛过日,这就决定了“我”与他们之间的差异。
  “戏”不好看,“我”托桂生买豆浆,豆浆已无,桂生以为“舀一瓢水”可以替代,但“我不喝水”,此差异一也;戏不好看,“我”虽“有些疲倦”,但仍苦苦“支撑”,可农家孩子们“几个小的多打呵欠”,大的“各管自己谈话”,显然已把“戏”抛到了一边,此差异二也;老旦出台,我们大家都“最怕”,我却一味地“忍耐”,而“双喜他们则破口喃喃的骂”,老旦“将手一抬”,我又萌生出希望,最终还是双喜提议“我们走”,“大家立刻都赞成”。“架起橹,骂着老旦”回了家,此差异三也。上述对比,把农家孩子鲜活顽强的生命力,率真纯朴的气质,喜怒形于色的性格,表现得栩栩如生,特别是对老旦的两次“骂”,令人忍俊不禁,与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低头卧剥莲蓬”有异曲同工之妙。
  明代哲学家李卓吾,曾提出了著名的“童心说”,他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焉”,而所谓“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去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鲁迅先生笔下的“真人”,正是“童心”所出。
  
  3 结构上的承先启后
  
  作者把平桥村视为乐土,原因有三:(1)犯了错误,无人追究;(2)可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3)可以钓虾、放牛、充满自由。尽管作者明白地表示“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但这个“戏”的内涵,作者在弄不到船、估计看不成戏时,不露声色地作了注释:“总之,是完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这就可以看出,“戏”者,外壳而已。所追求的是自由,爱的是热闹,寻的是开心,要满足的是村味。“戏”是有的,那些“咿咿呀呀”,其实往往是戏的“门道”所在,但孩子们要的不是“门道”,而是“热闹”。“我”与双喜他们在一看不到“筋斗”,二看不到“蛇精”之时所表现出来的扫兴,正与前文的要看“戏”一脉相承。
  看“戏”的扫兴也为下文的偷罗汉豆埋下了伏笔,如果那晚的戏,除了“花白胡子”之外,还来几个“红胡子”、“绿胡子”,他们定会手舞足蹈,大呼小叫。然而一场戏下来,他们感觉的是压抑、扫兴、无聊,这就得找个地方宣泄一下,仅骂老旦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偷罗汉豆虽不“顺理”而“成章”了。“戏”中损失“豆”中补吧!从行文的角度看,那片生长罗汉豆的土地,正好是上文情节的缓冲地带,如果骂了老旦之后,悄然回家,便会觉得看戏的余波没有舒展,给人一种意韵不畅之感。
  
  4 语言隽永幽默
  
  4.1 语言与情景的一致性。远望赵庄戏台,“疑乎”“仙境”,稍近,能分辨出“红红绿绿”的动;再近,能看清“长枪”与“赤膊”,视距与视效处理得恰到好处。倘在家里来了睡意,大可和衣带帽,一滚上床,余下的让长妈妈“收拾”即可。但此时“我”身在戏场,加之还有期待,所以“支撑” 住眼皮,这才觉得“戏子”的脸“有些稀奇”,五官“没有什么高低”;双喜“破口喃喃的骂,”似乎自相矛盾:既是“破口”,则是“大骂”,而“喃喃”则是小声的自言自语,其实这正是双喜当时的无奈所在:那老旦令人厌恶之至,不“破口”则不解气,然而戏不好看,怪谁?要“破口”,理由何在?这是一股无名火,因此,唯“喃喃”而已;描写回家之情状,连用短句,从节奏上也分明能让读者感受到孩子们离开戏场之快。
  4.2 语言与人物的一致性。双喜介绍铁头老生的筋斗,特别强调“他日里亲自数过”,活活地透出一种“打包票”的逞能和“儿童团长”式的骄傲;对古装戏的“唱”“念”,由于孩子们平时不关注剧情,自是非常难懂,所感觉到的唯有“咿咿呀呀”而已,“我”看过许多戏,但不知剧中人物姓甚名谁,只记住了他们服装行头——蒙的“白布”,套的“黄布”,因为这些东西最抢孩子们的眼;如果“我”给桂生买不到豆浆,决不会想到给他“舀一瓢水”,能让生河水取代豆浆的决不是在城市里养尊处优的我,而只能是身在农家的桂生。
  4.3 语言诙谐幽默。老旦出场,哪壶不开提哪壶,“踱来踱去的唱”——烦死人;“在中间一把交椅上坐下”——急死人;“将手一抬”又“放下在原地”“——气死人。透过纸背,仿佛看到,一边是老旦不慌不忙地行腔走板,高吟低唱,一边是孩子们的长吁短叹,抓耳挠腮,充满了喜剧效果。
  综合以上所述,笔者认为,如果要探究、评点、欣赏鲁迅的《社戏》的话,那么在赵庄看戏的那一片断是值得让学生好好去品味、欣赏的。因为它的故事情节牵动着读者的心'弦,人物性格充分展示在读者面前,结构能互相照应,语言隽永而诙谐。
  收稿日期:2007-11-09
其他文献
摘要 记叙文写作是中学生的基本技能之一,记叙的方法很多,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够让读者看了上段想下段,看了开头想结果,能够吸引读者把文章读到底的方法就是记叙的好方法。  关键词 记叙文;写作;技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0086—01    记叙文写作是中学生的基本技能之一。一篇记叙文倘若平铺直叙,似无浪平湖,必索然无味;倘若
期刊
摘要 苏教版教学教材是经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教材,它准确、生动、全面的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新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新教材所蕴涵的教育因素,实现新教材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从而使教材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聋哑人教育;教材;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62.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5
期刊
摘要 考查学生的读图判图用图能力,是高考的重要内容,地理学科是文科考图的唯一学科,其它科都没有地理科的特点和优势,要让学生能把题读透,并与平时训练相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图象,积极思维、自觉探索问题,从而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能力、智力。这样在高考中才能不至慌乱,从容应试。  关键词 地理;高考;读图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
期刊
摘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指导就是要以学生为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并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将知识点转化为待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现;以人为本;化学;教学;实验;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
期刊
摘要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文献法、专家咨询法,对体育的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观点展开研究。通过对体育课程传承文化命题的解构,提出体育课程内文化的工具存在转变为文化的主体存在的观点,摒弃体育课程的工具意识与机制,使体育课程回归于文化。尽管这对体育课程与文化关系是一种学理的探讨却无疑有着突出的现实针对性。  关键词 体育课程;文化;工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 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本案例是高二化学《铵盐的性质》一节内容在网络环境下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了农业生产知识,作为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整合的一个教学案例。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0136—02    设计背景    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是教育事业进步
期刊
摘要 舞蹈作为是一门肢体艺术,是靠舞者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所想表达的一切。而舞蹈史论,虽作为一门理论课我想它也不能例外,它也要动起来,跳起来,活起来。其实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历史理论和史料转化成编创舞蹈的动机和素材,并将它加以修饰整合,最终编创成作品,呈现在舞蹈上。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课堂走向舞台。  关键词 舞蹈史;改革;课堂;舞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
期刊
1 电子商务与CRM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商业运行模式--电子商务日渐成熟和完善。电子商务为企业商务活动带来了无限生机,也为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带来了机遇。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网络进行的生产营销和流通活动,它不仅指基于网络上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来解决问题、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和创造商
期刊
摘要 在音乐教学的诸多功能中,它的美育功能是在学生审美素质教育中的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功能。本文即为作者对学生创造性,对音乐的探究性,审美能力以及学生的表现力等方面的一些个人教学经验。  关键词 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引领美学;探究渗透i融会贯通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0130—01    说到素质教育,大家都很熟悉,人人都希望自己
期刊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12月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高等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教育活动,作为高等教育培养对象的80后新一代“财富新贵”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未来人才成长的方向,也给今天的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人带来诸多的思考。    1 认识80后“财富新贵”的崛起,高等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    不论是文化市场,还是经济市场,当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