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拟选松嫩平原西部有代表性的齐齐哈尔市市区及辖区为研究区域。根据对齐齐哈尔市市区及辖区的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的水位、大气降水、潜水蒸发等监测资料的定性分析,总结出松嫩平原西部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动态主要的成因类型。为水资源分析、评价与管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关键词]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动态成因类型;齐齐哈尔市
地下水动态是地下含水系统随时间及空间的变化,与其周围的地质环境、补给排泄作用施加的影响所做出的相应。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潜水蒸发、农作回灌与人工开采等因素影响。受人为因素和气象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的潜水动态影响因素不同,其动态成因类型随之发生变化。
一、研究区概况
本文拟选齐齐哈尔市区及其管辖区为研究区域,包括龙沙区、铁锋区、建华区、昂昂溪区、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研究区地处松嫩平原西部,嫩江中游。嫩江纵贯本区中部,江宽400—900m,水深0.5—4.0m。嫩江西侧有支流阿伦河、音河、二沟河、库勒河。内陆河—乌裕尔河为东侧界河,流经本区段长65km。各河河曲蜿蜒,具多股河道水流,显老年期河流特征。嫩江水位、流量季节性变化大。齐齐哈尔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雨季主要集中在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多年降水量250.3—626.3mm、蒸发量815.1—1640mm。区内地貌按成因类型分为流水地貌与湖成地貌,按成因形态分为冲积—洪积低平原、冲积河谷平原、冲积—湖积低平原,地势由北西向南东缓缓降低地形呈缓波状起伏,中西部多分布有近南北及北北西垄状沙丘。河谷宽阔、蛇曲发育,多牛轭湖、湿地、湖泡。
二、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动态成因分析
区内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补给来源主要以降水入渗、灌溉(湖泊)入渗、侧向径流补偿为主,主要排泄方式以人工开采、地面蒸发为主。
由于受气候、地表水体、水文因素的影响,地下水具有季节性的、年度的和多年的周期性变化特征。根据研究区内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动态主要控制因素、形成条件及动态变化特征,将其动态成因类型分为:气候型、气候—径流型、灌溉—气候—开采型、水文型、湖泊入渗型、径流型等6种类型。
1、气候型
该动态成因类型主要分布在区内波状低平原区和闭流洼地,径流条件差。地下水埋藏浅,一般0.5—2m;其中,部分地区水位在2—4m,补给相对较差,存在滞后过程。潜水水位动态主要受气象因素控制,主要表现在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和蒸发排泄上,使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变化。大气降水与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分析如图1所示。
经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在每年11月至翌年的2月结冻期,潜水接受的补给量明显减少,水位缓慢下降,3—5月春旱季节,由于蒸发强烈,水位急剧下降,形成全年的枯水期。水位动态变化曲线呈宽谷状和较尖峭的单峰状,水位上升速度较快,下降缓慢。月平均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与大气降水峰值时间基本同步或稍有滞后。
2、气候—径流型
该动态成因类型主要分布在倾斜低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植被较发育,地表虽有薄层粉质粘土分布,但潜水埋深一般2—4m,既易于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也利于地面蒸发和植被的蒸腾作用,径流条件较好,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小,地下径流保持着天然状态。
3、灌溉—气候—开采型
该动态成因类型主要分布在胡屯、小阿拉街、大兴屯连线以西的低平原区,地形起伏较缓,地表多分布有透水性较好的粉土、粉细砂及黄土状粉土等,潜水位3—5m不等(小于或接近于临界蒸发深度4m),易接受降水的渗入和蒸发;另外,本地区以农业为主,农田灌溉用水井分布较多,开采强度也较大,尤其是市区周围,以农田为主,在农灌期对潜水进行不定期的经常性的开采利用。
4、水文型
该动态成因类型潜水分布于河谷平原区,河谷平原潜水水位埋深一般<2m,水位动态变化规律与降水及河水水位变化相一致,丰水期与雨季及洪水期相对应,持续时间长;枯水期与干旱季节相吻合。随着4、5月份春讯和8、9月份秋讯江水水位的升高,潜水水位随即迅速抬升,水位动态变化曲线呈双峰状,第二个峰值明显高于第一个峰值,枯水期一般在2—3月。主要补给来源为河水及降水渗入。丰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枯水期河流排泄地下水。地下水以侧向径流与蒸发的形式排泄。降水转化为河水,汛期补给地下水。大气降水与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分析如图3所示。
5、湖泊入渗型
该动态成因类型潜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属乌裕尔河盲尾散流地带,其地势低洼,土壤潮湿,植物茂盛,潜水水位埋深<2m,且多湖泡,地表水和潜水相连通,地表水渗透补给潜水占主要地位,而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甚微,潜水径流保持着天然状态,故该地区第四系孔隙潜水的动态成因类型为湖泊入渗型。
6、径流型
该动态成因类型潜水分主要布于齐齐哈尔中心城区、富拉尔基城区及研究区西南部的波状低平原,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好,地表分布有透水性较差的粉质粘土,水位埋深相对较大,一般在4—6m,受蒸发影响相对较小。本区是工业生产和人口集中的区域,用水主要以承压水为主,补给来源主要以径流侧向补给、越流补给为主。对潜水的开采利用程度较少,大部分地面被密集的建筑物和网状的柏油马路覆盖,阻碍了大气降水的渗入与地下水的蒸发;其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来自上游地下径流补偿为主,为此,本区段的地下水动态类型为径流型。
参考文献
[1]孔令敏,刘莹.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验证长春市地下水动态成因划分[J].地下水,2014.11.第36卷,第6期.14-15.
[关键词]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动态成因类型;齐齐哈尔市
地下水动态是地下含水系统随时间及空间的变化,与其周围的地质环境、补给排泄作用施加的影响所做出的相应。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潜水蒸发、农作回灌与人工开采等因素影响。受人为因素和气象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的潜水动态影响因素不同,其动态成因类型随之发生变化。
一、研究区概况
本文拟选齐齐哈尔市区及其管辖区为研究区域,包括龙沙区、铁锋区、建华区、昂昂溪区、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研究区地处松嫩平原西部,嫩江中游。嫩江纵贯本区中部,江宽400—900m,水深0.5—4.0m。嫩江西侧有支流阿伦河、音河、二沟河、库勒河。内陆河—乌裕尔河为东侧界河,流经本区段长65km。各河河曲蜿蜒,具多股河道水流,显老年期河流特征。嫩江水位、流量季节性变化大。齐齐哈尔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雨季主要集中在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多年降水量250.3—626.3mm、蒸发量815.1—1640mm。区内地貌按成因类型分为流水地貌与湖成地貌,按成因形态分为冲积—洪积低平原、冲积河谷平原、冲积—湖积低平原,地势由北西向南东缓缓降低地形呈缓波状起伏,中西部多分布有近南北及北北西垄状沙丘。河谷宽阔、蛇曲发育,多牛轭湖、湿地、湖泡。
二、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动态成因分析
区内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补给来源主要以降水入渗、灌溉(湖泊)入渗、侧向径流补偿为主,主要排泄方式以人工开采、地面蒸发为主。
由于受气候、地表水体、水文因素的影响,地下水具有季节性的、年度的和多年的周期性变化特征。根据研究区内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动态主要控制因素、形成条件及动态变化特征,将其动态成因类型分为:气候型、气候—径流型、灌溉—气候—开采型、水文型、湖泊入渗型、径流型等6种类型。
1、气候型
该动态成因类型主要分布在区内波状低平原区和闭流洼地,径流条件差。地下水埋藏浅,一般0.5—2m;其中,部分地区水位在2—4m,补给相对较差,存在滞后过程。潜水水位动态主要受气象因素控制,主要表现在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和蒸发排泄上,使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变化。大气降水与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分析如图1所示。
经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在每年11月至翌年的2月结冻期,潜水接受的补给量明显减少,水位缓慢下降,3—5月春旱季节,由于蒸发强烈,水位急剧下降,形成全年的枯水期。水位动态变化曲线呈宽谷状和较尖峭的单峰状,水位上升速度较快,下降缓慢。月平均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与大气降水峰值时间基本同步或稍有滞后。
2、气候—径流型
该动态成因类型主要分布在倾斜低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植被较发育,地表虽有薄层粉质粘土分布,但潜水埋深一般2—4m,既易于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也利于地面蒸发和植被的蒸腾作用,径流条件较好,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小,地下径流保持着天然状态。
3、灌溉—气候—开采型
该动态成因类型主要分布在胡屯、小阿拉街、大兴屯连线以西的低平原区,地形起伏较缓,地表多分布有透水性较好的粉土、粉细砂及黄土状粉土等,潜水位3—5m不等(小于或接近于临界蒸发深度4m),易接受降水的渗入和蒸发;另外,本地区以农业为主,农田灌溉用水井分布较多,开采强度也较大,尤其是市区周围,以农田为主,在农灌期对潜水进行不定期的经常性的开采利用。
4、水文型
该动态成因类型潜水分布于河谷平原区,河谷平原潜水水位埋深一般<2m,水位动态变化规律与降水及河水水位变化相一致,丰水期与雨季及洪水期相对应,持续时间长;枯水期与干旱季节相吻合。随着4、5月份春讯和8、9月份秋讯江水水位的升高,潜水水位随即迅速抬升,水位动态变化曲线呈双峰状,第二个峰值明显高于第一个峰值,枯水期一般在2—3月。主要补给来源为河水及降水渗入。丰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枯水期河流排泄地下水。地下水以侧向径流与蒸发的形式排泄。降水转化为河水,汛期补给地下水。大气降水与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分析如图3所示。
5、湖泊入渗型
该动态成因类型潜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属乌裕尔河盲尾散流地带,其地势低洼,土壤潮湿,植物茂盛,潜水水位埋深<2m,且多湖泡,地表水和潜水相连通,地表水渗透补给潜水占主要地位,而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甚微,潜水径流保持着天然状态,故该地区第四系孔隙潜水的动态成因类型为湖泊入渗型。
6、径流型
该动态成因类型潜水分主要布于齐齐哈尔中心城区、富拉尔基城区及研究区西南部的波状低平原,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好,地表分布有透水性较差的粉质粘土,水位埋深相对较大,一般在4—6m,受蒸发影响相对较小。本区是工业生产和人口集中的区域,用水主要以承压水为主,补给来源主要以径流侧向补给、越流补给为主。对潜水的开采利用程度较少,大部分地面被密集的建筑物和网状的柏油马路覆盖,阻碍了大气降水的渗入与地下水的蒸发;其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来自上游地下径流补偿为主,为此,本区段的地下水动态类型为径流型。
参考文献
[1]孔令敏,刘莹.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验证长春市地下水动态成因划分[J].地下水,2014.11.第36卷,第6期.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