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古诗文是我国的珍宝、民族文化精华的积淀和展示,学好古诗文,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职责。学好古诗文,要在吟诵、文意、意境、鉴赏、创新、积累方面下工夫。
关键词: 古诗文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绚丽多姿,特别是我国的古诗文,更是我国语言的珍宝,艺海的奇葩,是民族文化精华的积淀和展示,也是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职责。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体会到,要让学生学好古诗文,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吟诵诗文,感受文意
学习古诗文,必须坚持诵读。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才能读出韵味,显示出它的音乐美,同时也能把学生引入诗文的意境,使他们更深更细地体会诗文中的感情和含义。诵读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投入情感,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诵读时,要做到理解性地诵读,以诵读促理解。要做到这样,必须:(1)根据语义读准字音。如《马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两句中的“食”字,第一个是“吃”的意思,读(shí),第二、第三个是“饲”的通假字,“喂”的意思,读作(sì)。又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应读“wú”。再如《木兰诗》“可汗大点兵”,其中“可汗”是古代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应读为“kè hán”。(2)根据语义读准停顿。如“其一犬坐于前”这句,不同的停顿处理表达了不同的意思。①其一犬/坐于前。②其一/犬坐于前。根据前后语义推断,①是错的,②是对的。因为“犬”是作“坐”的状语而不是作“坐”的主语。(3)根据语义读准语气。如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断肠人在天涯。这些语气不尽相同,①是反对语气;②是感叹的语气;③是带伤心、悲哀的语气。在诵读时正确掌握上述要求,才能把每句话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才能做到声情并茂,才能感受古诗文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
二、通过背诵,牢记文意
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并熟记于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地。语文教材选录的文章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内容上蕴涵思想美、艺术美、意境美等美质,形式上富有结构美、语言美、音韵美等因素,都是值得一读再读的。背诵了一定数量的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积累丰富的书面语言。能背诵后还要落实好默写,通过默写巩固背诵,“一写胜三读”。在默写时字要规范端正,不写错别字,特别要注意同音字和形似字,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欲辩已忘言”、“千里共婵娟”、“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举杯消愁愁更愁”、“莫道不消魂”、“乱花渐欲迷人眼”中加点的字最容易写错为“汉、辩、嫦、屁、消、销、溅”等,力求把学过的古诗文都会背诵和默写,这样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三、诗乐配合,创设意境
古诗文富有韵律、节奏,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受学生的喜爱。配乐朗诵诗是一种创设意境、让学生进入诗的境遇中去的很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加深学生对诗意、诗境的理解。如教学辛弃疾的《菩萨蛮》时,通过配乐诵读、歌唱,让学生体会诗句的豪迈风格、开阔境界,语言的粗犷有力,气氛的雄伟悲壮。教师在进行配乐朗诵时,要适时地指导学生体会声音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高亢与低沉所表达的情绪与效果。在古诗文中,诗与乐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古诗文教学,应注重把诗乐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意境美。
四、表演改写,领悟文意
很多古诗文的内容富有生活情趣,蕴含哲理美。孩子是表演的天才,若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品味古诗所描述的意境,再把它表演出来,则既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张扬学生的个性,又能让学生深入体验作者的情感,再现诗中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古诗文的兴趣。表演时,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如教学《扁鹊见蔡桓公》、《愚公移山》、《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时,我组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表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句式、文言实词和虚词及文章内容。表演之后要求学生将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不仅会使学生情趣盎然,记忆深刻,还會提高写作能力。
五、学会鉴赏,品味诗文
近年来,古诗词曲的鉴赏在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逐渐走俏,要答好这些试题,工夫要下在平时。因此,平时在学习古诗词曲时要正确理解作品的内容(如熟悉与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其意境和作者的感受);会赏析其语言(如遣词、用句、修辞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作者炼字达意的技巧);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品味其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作品中优美、精彩的语言。同时还应读点赏析的文章,从别人的解说中受点启发,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精做习题,注意创新
精做习题,关键在于一个“精”字,要做到精选精练。精选,就是从各地中考试题中选出那些很好地考查理解、分析、概括、推断、评价、迁移、创新等能力的典型试题;精练,就是在解题过程中力戒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要深入思考,在“为什么”上狠下工夫,掌握思维规律,提高解题技巧,进而做到举一反三。
语文学习切忌墨守成规,古诗文学习也是如此。随着社会及教育界人士对创新能力的日益重视,开放性试题和创新性试题将受到进一步青睐。近年来的中考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开放性试题为考生展示能力搭建了平台。因此,学生平时一定要不断提高思维素质、情感素质、表达素质,养成自觉探求的习惯,增强创新能力,加强发散、想象等思维训练,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敢于开拓创新,发表独到的见解。
七、课外拓展,积累诗文
古诗文是思想的精华,是智慧的源泉,是古人用心灵中流淌出的动听的乐章、描绘的迷人画卷。除了学完课本中的诗文外,还应向学生推荐相关诗书让他们课外诵读。学生通过课外诵读,展开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文的语言,步入诗文的境界,得到很多课外的积累。学生一旦有了大量的课外的诵读与积累,反过来,就会大大促进语文教学。
总之,只要在学习中把握特点,看准方向,科学训练,积累拓展,就一定会在古诗文的学习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李意应.怎样学习古文[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1(4).
[3]余其博.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初探[J].文理导航,2010.
关键词: 古诗文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绚丽多姿,特别是我国的古诗文,更是我国语言的珍宝,艺海的奇葩,是民族文化精华的积淀和展示,也是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职责。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体会到,要让学生学好古诗文,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吟诵诗文,感受文意
学习古诗文,必须坚持诵读。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才能读出韵味,显示出它的音乐美,同时也能把学生引入诗文的意境,使他们更深更细地体会诗文中的感情和含义。诵读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投入情感,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诵读时,要做到理解性地诵读,以诵读促理解。要做到这样,必须:(1)根据语义读准字音。如《马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两句中的“食”字,第一个是“吃”的意思,读(shí),第二、第三个是“饲”的通假字,“喂”的意思,读作(sì)。又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应读“wú”。再如《木兰诗》“可汗大点兵”,其中“可汗”是古代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应读为“kè hán”。(2)根据语义读准停顿。如“其一犬坐于前”这句,不同的停顿处理表达了不同的意思。①其一犬/坐于前。②其一/犬坐于前。根据前后语义推断,①是错的,②是对的。因为“犬”是作“坐”的状语而不是作“坐”的主语。(3)根据语义读准语气。如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断肠人在天涯。这些语气不尽相同,①是反对语气;②是感叹的语气;③是带伤心、悲哀的语气。在诵读时正确掌握上述要求,才能把每句话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才能做到声情并茂,才能感受古诗文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
二、通过背诵,牢记文意
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并熟记于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地。语文教材选录的文章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内容上蕴涵思想美、艺术美、意境美等美质,形式上富有结构美、语言美、音韵美等因素,都是值得一读再读的。背诵了一定数量的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积累丰富的书面语言。能背诵后还要落实好默写,通过默写巩固背诵,“一写胜三读”。在默写时字要规范端正,不写错别字,特别要注意同音字和形似字,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欲辩已忘言”、“千里共婵娟”、“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举杯消愁愁更愁”、“莫道不消魂”、“乱花渐欲迷人眼”中加点的字最容易写错为“汉、辩、嫦、屁、消、销、溅”等,力求把学过的古诗文都会背诵和默写,这样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三、诗乐配合,创设意境
古诗文富有韵律、节奏,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受学生的喜爱。配乐朗诵诗是一种创设意境、让学生进入诗的境遇中去的很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加深学生对诗意、诗境的理解。如教学辛弃疾的《菩萨蛮》时,通过配乐诵读、歌唱,让学生体会诗句的豪迈风格、开阔境界,语言的粗犷有力,气氛的雄伟悲壮。教师在进行配乐朗诵时,要适时地指导学生体会声音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高亢与低沉所表达的情绪与效果。在古诗文中,诗与乐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古诗文教学,应注重把诗乐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意境美。
四、表演改写,领悟文意
很多古诗文的内容富有生活情趣,蕴含哲理美。孩子是表演的天才,若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品味古诗所描述的意境,再把它表演出来,则既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张扬学生的个性,又能让学生深入体验作者的情感,再现诗中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古诗文的兴趣。表演时,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如教学《扁鹊见蔡桓公》、《愚公移山》、《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时,我组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表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句式、文言实词和虚词及文章内容。表演之后要求学生将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不仅会使学生情趣盎然,记忆深刻,还會提高写作能力。
五、学会鉴赏,品味诗文
近年来,古诗词曲的鉴赏在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逐渐走俏,要答好这些试题,工夫要下在平时。因此,平时在学习古诗词曲时要正确理解作品的内容(如熟悉与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其意境和作者的感受);会赏析其语言(如遣词、用句、修辞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作者炼字达意的技巧);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品味其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作品中优美、精彩的语言。同时还应读点赏析的文章,从别人的解说中受点启发,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精做习题,注意创新
精做习题,关键在于一个“精”字,要做到精选精练。精选,就是从各地中考试题中选出那些很好地考查理解、分析、概括、推断、评价、迁移、创新等能力的典型试题;精练,就是在解题过程中力戒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要深入思考,在“为什么”上狠下工夫,掌握思维规律,提高解题技巧,进而做到举一反三。
语文学习切忌墨守成规,古诗文学习也是如此。随着社会及教育界人士对创新能力的日益重视,开放性试题和创新性试题将受到进一步青睐。近年来的中考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开放性试题为考生展示能力搭建了平台。因此,学生平时一定要不断提高思维素质、情感素质、表达素质,养成自觉探求的习惯,增强创新能力,加强发散、想象等思维训练,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敢于开拓创新,发表独到的见解。
七、课外拓展,积累诗文
古诗文是思想的精华,是智慧的源泉,是古人用心灵中流淌出的动听的乐章、描绘的迷人画卷。除了学完课本中的诗文外,还应向学生推荐相关诗书让他们课外诵读。学生通过课外诵读,展开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文的语言,步入诗文的境界,得到很多课外的积累。学生一旦有了大量的课外的诵读与积累,反过来,就会大大促进语文教学。
总之,只要在学习中把握特点,看准方向,科学训练,积累拓展,就一定会在古诗文的学习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李意应.怎样学习古文[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1(4).
[3]余其博.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初探[J].文理导航,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