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教学《植物的繁殖》一课时,教了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之后,提问:番薯用哪种方式繁殖的?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学生确定了番薯是用根繁殖的。我紧接着又问:萝卜是用什么方式繁殖的?心想,这对于这群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来说是最简单不过的问题,出人意料的是,又一番激烈的讨论在“根”和“茎”之间展开了,最后结果都说用根繁殖,没有一人说是用种子繁殖的。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使课程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作为科学课程的教师,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不要把学生拘泥于仅仅是以文字或语言形式呈现出的现成的知识,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一、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学校资源包括学生的教材,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体系,提供了最基础的科学知识,提供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课程教师用好教材是不可忽视的,除了在教室上课外,还可以:
1、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自行实验。
要使学生的科学探究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象科学家那样为其准备一个能自行实验研究的“实验室”,而学校里的实验室则是学生自行实验的最好场所。课后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听到过学生这样的请求,“老师,我们实验还没完成,我们还想更深入地进行实验。”因此,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行实验,可由值班教师提供所需的器材和相应的指导,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里,轻松自在,设想出许多奇思妙想的实验设计,通过互相合作,自主实验,他们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科学现象,领悟书上学不到的科学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了却了他们做完实验的心愿。
2、发挥网络、图书室优势,扩大信息收集范围。
在学生学习探究中,经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疑问,说实在的,许多疑问老师都难以解释清楚的,而学生恰对这些问题最感兴趣,比如上《太阳太阳系》一课时,许多学生提出了“有没有外星人?木星、水星上有哪些东西?”等问题,象这些问题单凭课本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但可以让学生从图书室借来有关这方面的书刊来查阅,同时还可以开放网络教室,让学生带着对宇宙的神秘向往自主收搜信息,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再如学习《生物进化》时,许多学生提出“恐龙是怎样灭绝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书上有不同的说法,究竟怎样回答才能让学生满意呢?还不如开放图书室、网络教室,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学生最后得到的肯定要多于“恐龙灭绝问题”的本身。
二、在大自然中拓展。
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而且还是本人类永远都学不完的“大教材”,孕集着许许多多的知识和奥秘,里面活生生的虫、鱼、鸟、兽;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和客观存在的岩石、土壤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对象,如果我们局限在教室里,单凭标本、教具、课件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既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又会削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乐趣。因此,要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如在教学新课标教材三年级《科学》中的《蚂蚁的观察》《蜗牛的观察》等课文时,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对蚂蚁、蜗牛都很熟悉,很多同学都玩过蚂蚁、蜗牛,如果上课时把学生束缚在教室中,把课本与大自然隔离开,很有可能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白白浪费,而让学生形成“书中的蚂蚁”和“大自然中的蚂蚁”隔断,这样难免使学生把书中学到的知识与大自然相脱离。要是这样,本文开头例子出现的“萝卜用根繁殖”“孢子当毛毛虫卵”也就不奇怪了。
三、在其他媒体中补充。
三年级《科学》中有一课是《大树的观察》,由于季节等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观察到大树四季的变化,这样的观察当然不够全面的,如果用录像提供大树各个季节的变化,那就更好了。还有许多自然现象是很难见到的,如火山、地震等。这些都可以借助录像资料来弥补。
科学课程的教师们,让我们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进社区和家庭、走进网络、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为孩子们提供自由成长的乐土,富有创造性的一代就是他们。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使课程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作为科学课程的教师,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不要把学生拘泥于仅仅是以文字或语言形式呈现出的现成的知识,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一、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学校资源包括学生的教材,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体系,提供了最基础的科学知识,提供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课程教师用好教材是不可忽视的,除了在教室上课外,还可以:
1、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自行实验。
要使学生的科学探究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象科学家那样为其准备一个能自行实验研究的“实验室”,而学校里的实验室则是学生自行实验的最好场所。课后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听到过学生这样的请求,“老师,我们实验还没完成,我们还想更深入地进行实验。”因此,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行实验,可由值班教师提供所需的器材和相应的指导,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里,轻松自在,设想出许多奇思妙想的实验设计,通过互相合作,自主实验,他们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科学现象,领悟书上学不到的科学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了却了他们做完实验的心愿。
2、发挥网络、图书室优势,扩大信息收集范围。
在学生学习探究中,经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疑问,说实在的,许多疑问老师都难以解释清楚的,而学生恰对这些问题最感兴趣,比如上《太阳太阳系》一课时,许多学生提出了“有没有外星人?木星、水星上有哪些东西?”等问题,象这些问题单凭课本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但可以让学生从图书室借来有关这方面的书刊来查阅,同时还可以开放网络教室,让学生带着对宇宙的神秘向往自主收搜信息,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再如学习《生物进化》时,许多学生提出“恐龙是怎样灭绝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书上有不同的说法,究竟怎样回答才能让学生满意呢?还不如开放图书室、网络教室,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学生最后得到的肯定要多于“恐龙灭绝问题”的本身。
二、在大自然中拓展。
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而且还是本人类永远都学不完的“大教材”,孕集着许许多多的知识和奥秘,里面活生生的虫、鱼、鸟、兽;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和客观存在的岩石、土壤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对象,如果我们局限在教室里,单凭标本、教具、课件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既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又会削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乐趣。因此,要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如在教学新课标教材三年级《科学》中的《蚂蚁的观察》《蜗牛的观察》等课文时,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对蚂蚁、蜗牛都很熟悉,很多同学都玩过蚂蚁、蜗牛,如果上课时把学生束缚在教室中,把课本与大自然隔离开,很有可能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白白浪费,而让学生形成“书中的蚂蚁”和“大自然中的蚂蚁”隔断,这样难免使学生把书中学到的知识与大自然相脱离。要是这样,本文开头例子出现的“萝卜用根繁殖”“孢子当毛毛虫卵”也就不奇怪了。
三、在其他媒体中补充。
三年级《科学》中有一课是《大树的观察》,由于季节等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观察到大树四季的变化,这样的观察当然不够全面的,如果用录像提供大树各个季节的变化,那就更好了。还有许多自然现象是很难见到的,如火山、地震等。这些都可以借助录像资料来弥补。
科学课程的教师们,让我们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进社区和家庭、走进网络、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为孩子们提供自由成长的乐土,富有创造性的一代就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