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教室学科学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教学《植物的繁殖》一课时,教了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之后,提问:番薯用哪种方式繁殖的?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学生确定了番薯是用根繁殖的。我紧接着又问:萝卜是用什么方式繁殖的?心想,这对于这群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来说是最简单不过的问题,出人意料的是,又一番激烈的讨论在“根”和“茎”之间展开了,最后结果都说用根繁殖,没有一人说是用种子繁殖的。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使课程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作为科学课程的教师,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不要把学生拘泥于仅仅是以文字或语言形式呈现出的现成的知识,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一、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学校资源包括学生的教材,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体系,提供了最基础的科学知识,提供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课程教师用好教材是不可忽视的,除了在教室上课外,还可以:
  1、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自行实验。
  要使学生的科学探究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象科学家那样为其准备一个能自行实验研究的“实验室”,而学校里的实验室则是学生自行实验的最好场所。课后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听到过学生这样的请求,“老师,我们实验还没完成,我们还想更深入地进行实验。”因此,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行实验,可由值班教师提供所需的器材和相应的指导,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里,轻松自在,设想出许多奇思妙想的实验设计,通过互相合作,自主实验,他们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科学现象,领悟书上学不到的科学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了却了他们做完实验的心愿。
  2、发挥网络、图书室优势,扩大信息收集范围。
  在学生学习探究中,经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疑问,说实在的,许多疑问老师都难以解释清楚的,而学生恰对这些问题最感兴趣,比如上《太阳太阳系》一课时,许多学生提出了“有没有外星人?木星、水星上有哪些东西?”等问题,象这些问题单凭课本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但可以让学生从图书室借来有关这方面的书刊来查阅,同时还可以开放网络教室,让学生带着对宇宙的神秘向往自主收搜信息,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再如学习《生物进化》时,许多学生提出“恐龙是怎样灭绝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书上有不同的说法,究竟怎样回答才能让学生满意呢?还不如开放图书室、网络教室,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学生最后得到的肯定要多于“恐龙灭绝问题”的本身。
  二、在大自然中拓展。
  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而且还是本人类永远都学不完的“大教材”,孕集着许许多多的知识和奥秘,里面活生生的虫、鱼、鸟、兽;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和客观存在的岩石、土壤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对象,如果我们局限在教室里,单凭标本、教具、课件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既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又会削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乐趣。因此,要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如在教学新课标教材三年级《科学》中的《蚂蚁的观察》《蜗牛的观察》等课文时,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对蚂蚁、蜗牛都很熟悉,很多同学都玩过蚂蚁、蜗牛,如果上课时把学生束缚在教室中,把课本与大自然隔离开,很有可能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白白浪费,而让学生形成“书中的蚂蚁”和“大自然中的蚂蚁”隔断,这样难免使学生把书中学到的知识与大自然相脱离。要是这样,本文开头例子出现的“萝卜用根繁殖”“孢子当毛毛虫卵”也就不奇怪了。
  三、在其他媒体中补充。
  三年级《科学》中有一课是《大树的观察》,由于季节等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观察到大树四季的变化,这样的观察当然不够全面的,如果用录像提供大树各个季节的变化,那就更好了。还有许多自然现象是很难见到的,如火山、地震等。这些都可以借助录像资料来弥补。
  科学课程的教师们,让我们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进社区和家庭、走进网络、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为孩子们提供自由成长的乐土,富有创造性的一代就是他们。
其他文献
【摘要】生动性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进行了研究,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 教学 生动性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
期刊
在高中HH英语HH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多学生学英语时把精力主要放在学记单词上,在说、写句子时,常常按汉语句子的结构找出相应的英语单词造出了很多错句。而英语学习中,语法就象高楼大厦的框架,单词只是砖石、水泥等建筑材料,显然,只有把建筑材料按框架去应用,才能盖成高楼大厦。  在教学中,我的体会是,首先,教师要吃透学生应学习的语法项目,做到胸有成竹。学生应掌握的语法项目多达十几个,其中最重要的占时较多的
期刊
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将就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制定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相关的探讨。  高中政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哲学等方方面面,信息量巨大,知识点繁杂,这对学生的知识拓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如果学生不能理顺其中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其中的内涵,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策略,通过有效
期刊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让学生在愉快的心理情境中学习识字,让兴趣这种特殊的意志倾向在学习识字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最大限度地启动学生的学
期刊
一、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剖析  1、提问的频率高  有的教师在课堂中一味追求提问次数,或选择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平均每节课提问次数多达30余次,学生则或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而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也只简单地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问题……这种“满堂问”的教学,表面看去,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然
期刊
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对“差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差生”的“差”是暂时的,正因为他们现在的学习成绩不很理想,才更需要老师的帮助。更何况在一个学校里的“差生”,到了另一个学校可能就是优秀学生,乃至尖子生。把“差生”转变成优秀学生,正是一个教师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需做好的关键一步。下面就我的经验和学识,谈几点看法:   一.讲清楚数学的学科特点,告诉“差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
期刊
阅读材料为阅读者提供了丰富语言背景知识,交际时就能避免因为词不达意以及因为不了解文化背景知识而产生误会的现象;因此,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自我教育提高文化素养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我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采取了一下的几种方法。  一、培养阅读技巧,发展阅读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必先要
期刊
在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我经常挖空心思找寻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画面以及素材等。我总觉得这样,有时会让学生觉得老师也不过如此,只不过比我们知道得多些而已。老师——这个神圣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会因此受到玷污。因此我总想摆脱困境,从根本上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在教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时,我从课堂结构上下手,调整学习方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谈谈这节课的感悟。  一、设
期刊
有幽默感的人有魅力,吸引人,人们都喜欢有幽默感的人,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李咏,由河北卫视到天津卫视的李彬,虽然他们长相都不是那么英俊,但人人皆爱之,皆爱看由他们主持的节目,因为他们都很有幽默感。学生亦是人,他们讨厌枯燥乏味的学习,喜欢上有幽默感的老师的课,所以每个教师都应具有一点幽默感。从教学调控艺术上说,教师恰当地运用幽默能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幽默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论了初中英语实施有效性教学应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有效性 创新 兴趣    从传统的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到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新课改教育模式给我们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然而在学习、思考和实践中,我们也分明地觉察到它的遗憾与不足。在实践中,有的教师为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想尽办法,设计的花样层出不穷,表面上看非常活跃,但基础教学不扎实,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