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氛围与文章美感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_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尚能“寓教于乐”,而我们何尝不能,尤其创造生动的课堂氛围,尤其是语文课堂,如果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繁重的学习则会使他们厌学,因此我们要让文学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创造生动的课堂氛围,这就是要求教师既当导演,又当演员,将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我总为求做到这一点。现将做法谈几点,以供同仁参考。
  一.编演课本剧
  在探讨课文情节,角色时则让学生先钻研课文,然后指点他们将其表演出来,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白毛女》这课时,表演者将其人物个性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不知不觉同学们对黄世仁、穆仁志、喜儿、杨白劳的形象个性特征深深印在脑海里,且乐在其中。
  又如有些文言文课文等,难度大,刚从初中来的学生感到十分棘手,大家感到如蚂蚁啃骨头,一个个如泄气的皮球,针对此情况我也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而后我想到把其中的情节,让同学们先表演出来,不是可以反过来对文章内容理解有帮助吗?我便组织大家把《鸿门宴》、《赤壁之战》、《完璧归赵》等课文的重要片断表演出来。同学们十分感兴趣,尤其是樊哙闯账一幕演得非常精彩,樊哙十分愤怒地将交戟之卫士撞倒在地、怒目圆睁地盯着项王,将项王赐给他们的酒一饮而尽,以将生猪腿两切而后很快吞下,又慷慨陈词地指责项王……同学们看得目瞪口呆,觉得课文太有趣了,再不是逼着他们学,而是抱着好奇心理,自己努力去学。这样既弄清了故事情节,人物个性也能将枯燥的语言与生动形象联系起来了,再也不觉得为了完成任务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了。反而觉得课文太单薄,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一个个萌发了读原著的念头。
  二.分角色摹拟诱导
  1.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其情感及个性特征
  在教学中采用分角色朗读可以更好地让每个角色的个性语言十分生动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有利于对人物个性特征的理解。如在学习《边城》这一课时,我选择一个平时说话粗声粗气的高大男孩,选一个平时十分乖巧嗓声清如铜铃的女孩,这样分角色一读,效果十分好,爷爷那种传统美德的典型,对孙女亲情无限,关怀备至,而又担心孙女前途的厚道长辈的形象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翠翠那种天真善良、温柔清纯而又情感真挚矢志不渝的性格特征也浮现出来了。
  2.创角色意境,反弹激情
  有些文章学生没有生活体验,就有一种距离感,为了让同学们体会作者的情感,老师的情感让他们在学习文章时,听老师讲课时能准确把握其感情,就常设置作者情境,尽量地让学生进入作者角色,理解文章感情。如教《让我再看你一眼》就用反弹激发,让学生立刻进入角色,讲到学生把一件礼物塞进老师兜里,有的趴在老师身上哭,有的轻轻弹着老师身上的灰尘时,那种动人场景,为了让学生体会当时文老师的心情,我只轻轻点了一句:“你若是老师,在那样的时候,你幸福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心中立刻荡漾着一种激情,感情丰富的女生马上眼眶就湿润了。
  3.分角色扮演
  (1)扮演小记者
   在教新闻稿时,我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体裁实用性、实效性、简捷性以及时此体裁的写法了解,我先让大家学习理论,在理论学习时,他们毫无兴趣,而我按步骤叫同学们针对班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小记者来信的身份去采访,然后再写成新闻稿,再用时间让大家在班上开新闻发布会,同学们俨然是一个个小记者。
  (2)扮演小老师
  有些同学觉得上语文课,老师讲,我听,听不听无所谓,甚至讲话、睡觉,更谈不上动脑筋的钻研问题了,这样我让学生扮演小老师,让他们讲,我在下面听,他们边讲还边提示同学记笔记,提示不听讲的同学集中精力,还模拟老师的样子说话抑扬顿挫,尽量让课堂显得生动活泼,还想了不少办法,这样以来,睡觉、讲话的同学通过当小老师体会到了老师的难处,也养成了独立钻研的习惯,因为他不钻研弄清问题,怕讲错了同学们会笑话他。
  (3)自由扮演
  引导学生设计和参与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先分组活动,然后竞争者将自己的成果抽出时间展示出来。有的表演散文诗歌(配乐朗诵),有的自编小品、小剧、有的开展辩论会,同学们真是各尽其才,生动活泼,每当开展这些活动时,同学兴高采烈,乐在其中,且从中受到文学熏陶,也受到思想教育,真是两全其美。
  三.帮助学生联想,将文字变为图画
  自古语文与美术是一家,有时候每一句话,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我经常在讲课时将文字与图画联系起来。
  1、提前制作图片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常常在讲课前将文中的片断制作成图片,边讲边展示使同学们一阵阵兴奋不仅使大家理解课文内容的难度降低了,而且将文字与图画融合在一起,达到了美妙的境界,如教《珍珠鸟》时,我制作了四幅图片,大鸟与小鸟在绿叶丛中的情景,小鸟露出头张望的情景,小鸟在室内飞的情景及小鸟趴在作者的肩上睡着的情景。学生一看就能揭示文章的中心,“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
  2、制作课件,丰富其知识
  制作课件对理解课文好处还多些,可丰富一些资料补充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十分直观,如我教《灰姑娘》时,就买了一本灰姑娘的彩画册,制成课件,同学们看得十分感兴趣。如讲《病梅馆记》时,将一些画着梅花的图画制成课件,真是美极了。
  3、教师随手勾勒,将文字转成图画
  我常边讲边即兴勾勒,让一组组画面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使大家如见其物,感受文学的魅力。如在讲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即兴勾勒,我自己好惬意,学生也十分乐意这样做;在讲“我愿是急流”,时,学生勾勒出了五组图画,我在讲解时,告诉同学五组画面怎样独立而又有内在联系。大家很快就理解了。又如在讲《错误》《致橡树》时,也让同学们勾勒画面,大家体会到在勾勒的过程中实际上就对诗意理解了80%。
  4、通过读让学生将文字联想成图画
  一篇课文,我讲完后,学生对内容已十分熟悉了,我常要学生将书合起来,眼睛闭起来。我尽情地朗诵,让同学们眼前浮现出一组的画面,并要将画面连贯起来。我常常读完后,教室里会爆发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告诉我,同学们已体会到了美妙的境界。每当这时,我感到十分欣慰。
  如:我领着同学们欣赏《西洲曲》《琵琶行》大家就乐在其中,同学们说《西洲曲》里女子多美,她们从“门前”打扮到南塘采莲,上青楼远望。三组活动,通过老师的读十分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那情感由希望到失望无奈的起伏,我们也感受得十分深刻,尤其是女子尽日依栏眺望时,以飞鸿曲栏,高天绿水为背景,使景与物及情浑然一体,通过老师读,我们将此转变成图画,让我们久久难忘。
  四.类比通俗化
  在教学中,当一抽象,生疏的东西展现出来时,学生会感到深奥、乏味。当出现这些情况时,我就采用类比,使其更通俗。如在教学《黑海风暴及天气预报的产生——必然性、偶然性》,我大量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讲解,使学生觉得学习此类文章并非上刀山,下火海。在教《理想的阶梯》时,我先让同学们将自己的理想摆出来,然后问他们怎么去实现,同学们个个感到望尘莫及时,则推出文章,大家如同找到知己,有一种如饥似渴的感觉。朗读起来个个摇头晃脑。
  在教《致大海》时,同学们开始很难理解俄罗斯作者的身世及那离他们非常遥远的情感,作者普希金被流放到高加索,在大海边上生活了一段时间,而后再次被流放时,面对大海,百感交集。如大海的余音缭绕似友人的絮语,她那平静的姿态给人以雍容典雅之美。大海惊涛四起的恕容,似顶天立地的英雄,给人以恢宏气势。当我紧扣文中优美词句讲解但学生仍无动于衷时,我灵机一动,问学生:“你们学过《听潮》吗?”这时大家兴致起来。一个个叙述潮起潮落的情景。我接着又问他们看过电视里反映国民党中进步官员的故事里的官太太的形象吗?那种文雅的举止就给人一种雍容典雅之感。大家十分感兴趣。我画龙点睛似的说:“那落潮涨潮就同诗中的情景一样”,用《听潮》中的话叫“一样地美”,大家异口同声地接下来了,大家感到那遥远的东西离自己近了,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总之,教学中,应讲求语调、语境和节奏生动、活泼的表达,必要时借助手势和表情,要像相声那样绘声绘色,要像说书那样的心情渲染、夸张。要善用比喻手段把知识的难点与学生的实际相通而达到心灵的照印,感情的共鸣,或摘章摘句或自成妙语,说话于平中见奇,富有感染力。将文字转变为图画,使其自然融合,将一个个形象再现出来……
  综上所述,即让文学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使我受益非浅,我深深感到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一定要使课堂生动活泼,寓教于乐,让学生乐在其中,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
  
  杨翠柏,杨翠莲,教师,现居湖北当阳。
其他文献
[教材·学情]:    本文选自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第一专题。对于选修课程中的“诗歌与散文系列”,总的来说这门课程是“着眼于鉴赏陶冶”,“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本专题希望学生能通过专题学习掌握抓住生活片段、选择典型细节、善用对比衬托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深切感受到人性美和人情美。最后活学活用,当堂训练,让学生运用这些描写手法进行短篇写作实践,然后朗读交流,达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兆吉是在点灯时分接收到邀请的,邀请书被对方做成卡片模样,一把刀的形状,正滴着血,上面写了一行字:恭请兆吉先生于五月二日赴城西街老酒厂门口一聚。落款为:网友。兆吉看到卡片,笑一笑就过去了。结果对话框里出现一行字:兆吉,我的邀请函你收到了吗?在吗?   兆吉还以为刚才的卡片是一个搞笑QQ表情,原来是真的。他答应了一个字:恩。   对话就那样开始了。   网友:五一假期你们网吧放假的吧?   兆吉:不放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准备”往往会把事情办糟。语文教学的效果不高,原因往往不在课内,而在课外,在于课前没有精心“准备”——有效预习。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所以,如果要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就必须抓住有效预习这一环。    一、语文有效预习的目的    1、培养学习主动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才会主动。如教学八年级上杜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政治家而言,《论语》或许是治国安民的一柄利器,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而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论语》更可作为为人处世的一剂良方。正确地为人,才能有效地处世。为人之道,大而化之,无外乎待己之道和待人之道,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用言行向我们阐释了应当如何认识这一问题。    一.待己之道    1.重视修养  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总是强调自己这
每当上课铃声响起,教室门口总是飘出一首首情歌,《做我的老婆好不好》《只做你的男人》《爱情买卖》……学生们用稚嫩的嗓音唱出他们似懂非懂的旋律,他们在乎的不是歌曲的内容,而是这首歌是否流行;进入班级的QQ群,学生的个性签名许多都沾染着爱情的味道,学生的个人空间里,经常转载的也是《女孩子最在乎什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谁才是你真正的另一半吗》《一个男生可以等一个女生多久》等这些和爱情有关的篇章,通过转载阅
刘伟林的《秘密》是篇很有意味的小说。  《秘密》的真正意味并不在“秘密”本身,而是“秘密”背后的女性心理。母亲和姐姐的冲突,并非简单的家庭伦理冲突,而是隐含着特殊的女性心理。作者讲述母亲的“秘密”是假,真正的用意恰恰在于表现姐姐心理的成长过程,而这个过程既是獨特的,又富有一般性意义,因此值得关注。  作为家里的长女,姐姐在知道了母亲的“秘密”以后,通常的心理大概是羞愤和恐惧。为母亲的不守妇道而羞,
一.问题分析:    综观当今有关写作指导的文章,不难发现:研究写作技巧的比比皆是,而研究写作内容的寥寥无几。其实,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得多。当前学生作文所面临的最大困惑是不知道写什么好。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总感觉无所适从,磨蹭半天后,好不容易拼凑出来的文章叙写生活、富有真情实感、充满个性特色的记叙文几乎绝迹,而拿古人说事的议论文却充斥眼球,就连结构模式和写作套路也高度一致:开头概括作文材料,(不能概括
按照陈晓明先生的说法,一篇短篇小说,可以在某一点上达到非同寻常之处,就是它存在的理由。(陈晓明《不死的纯文学》)它毋需像长篇一样负载起家国历史、人物命运的沉重使命,只要能对生活进行一种异质性的把握,以瞬间照亮永恒,由片段洞见整体,就能抵达短篇的那种深刻性。金仁顺的《梧桐》看似寻常,不过是由年过六十的母亲的一场“黄昏恋”引起的母女怄气、和解的小故事,然而,作者却以高度的客观性、精湛的视觉化以及意象化
农村的学生,见少识浅,没有条件和机会积累丰富的知识,加上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且多数外出打工,能与他们交流的仅限于电话,所以他们性格大多有些“内敛”,课堂上多数人处于沉默寡言状态。而“新课标”明确提出,要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乡村的孩子个性“张扬”起来,变得像城市孩子一样能说会道呢?  首先,乡村老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扭转对能说会道的学生的认识。由于传统的影响,
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指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假不如是,槁丧且不俟夫一世。”“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鲁迅认为要实现“现代民族主体”重建的任务,首先要“立人”,通过“立人”然后再来“立国”。也就是说,他把“立国”放在建立人的“个体精神自由”的基础之上。鲁迅强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