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龙舟运动发展现状的研究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洞庭湖龙舟运动发展现状的探讨。研究洞庭湖龙舟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指出了洞庭湖龙舟运动的发展应立足当地的区域文化,抓住国家对洞庭湖环境冶理的有利时机,带动龙舟运动科学、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龙舟运动; 洞庭湖; 现状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 )一般称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龙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龙舟比赛在古代也叫龙舟竞渡、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龙舟运动是一项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群众性体育活动。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与龙文化一脉相承的龙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优良品格。龙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民俗健身项目,因其特有的魅力和鲜明的特征而在全国乃至世界受到人们的喜爱。
  1、洞庭湖龙舟运动发展现状
  1.1现代体育竞技模式滞后
  洞庭湖龙舟竞渡明显带有地域特征。要使其走向世界,在确保其风格的基础上,必须按照现代体育竞技模式,在竞赛规则、参赛人数、竞赛形式、竞赛器材上加以完善,遵循现代体育比赛规则,从而推动洞庭湖龙舟竞渡良性、健康发展。
  1.2管理欠缺,运作能力不强
  湖南省龙舟运动协成立于1993年,各地也随即成立相应组织结构。但作为区域性的洞庭湖龙舟运动协会却没有成立。导致洞庭湖区各市、县、区各自为政、无序开发,造成无形资产浪费。目前,除汨罗国际龙舟赛外,普遍存在赛事运作机制陈旧,市场开发运作能力不强 ,赛事水平较低、影响力低。
  1.3人员结构老化,竞争力缺乏
  我国常年有30多万支龙舟队伍参加训练比赛,但龙舟运动属于非奥运会项目,国家对其重视程度自然不够。因此,绝大多数龙舟队伍为业余队伍,人员结构严重老化,后备人才匮乏。另外,参加世界性龙舟赛事一般由地方队伍组成,致使我国龙舟运动在国际大赛中缺乏竞争力。湖南龙舟运动自然也不例外。
  2、洞庭湖龙舟运动发展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洞庭湖龙舟运动对策和建議
  1.1创新机制,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龙舟运动发展的基础,是持续发展的根本,培养合格的龙舟运动人才是龙舟竞渡的首要任务。这里龙舟运动人才包括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教练员、运动员、赛事运营人员。龙舟运动人才培养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其一由龙舟运动非遗传承人进行传授。其二由于原有的业余训练体制不能满足龙舟竞渡发展需要,可与高校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其三组建龙舟俱乐部,吸引各年龄阶段的人员加入龙舟运动这一运动项目。在人才培养时应特别注意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
  1.2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经费投入
  龙舟运动是竞赛项目中上场比赛人数最多的项目之一,投入的经费要求很多。从比赛场地要求水域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还应对水域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从比赛的水质要求必须达到环保要求,以保证运动员及观众的身心健康。从训练方式要求需要大量的设备和仪器。还需要组织运动员定期外出交流经验等等。这些都需要投入较多的经费。对于经费的来源:我们认为除了政府部门出资外,还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来进行。如:企业赞助、企业冠名、社会公募等。更重要的是拓展文化本身的魅力,以文化引领经济,支撑、强壮、给力经济[4]。
  1.3 多学科合作,加大科研力度
  科研是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持续发展的基石。龙舟竞渡这项运动自然也需要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支持。龙舟竞渡的训练方面:要研究运动生物力学、流体力学、运动心理学等多方面。龙舟竞渡的器材方面:要研究龙舟龙头、龙身、龙尾 、划桨的复合材料选定,在设计时必须符合力学结构等。
  结语
  洞庭湖龙舟运动的发展,要统筹好龙文化、区域文化、民俗文化。以国家治理洞庭湖环境、发展洞庭湖经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契机,加快洞庭湖龙舟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湖南传统节庆体育之湖湘文化解读》熊少波、周平、白晋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1).
  [2]《文化自信视域下湖南省龙舟竞渡的传承策略研究》宋靓雯  《辽宁体育科技》 [J] .2020(9).
  [3]《武汉市职工龙舟运动发展研究》,余刚、夏云建[J]《体育文化导刊》.2014(2).
  [4]《龙舟文化三题》,叶春生[J],《文化遗产》2013(5).
  [5]《龙舟赛事的市场化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谢波》,简波.[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 22(2).
  [6]《我国龙舟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聂晓梅,刘传勤,曲永鹏,王昀博.[J].《科技创新导报》.2015,(17).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其他文献
摘要:贝雕是中国重要的文化传承之一,在传承的过程中,贝雕也在创新发展,受到了世界上更多人的关注,在传承中,贝雕的产品得到了加工上的延申,制作过程中技术的提升,产品的多样化;沿海地区在贝雕创新发展中寻求新的出路,从根本上考量贝雕工艺的重振之路;立足于贝雕艺术价值,展望贝雕未来创新与发展,梳理贝雕发展路线,总结贝雕艺术特征,对于贝雕文创产品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贝雕;文创产品;产业;创新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逐渐随着城市化的进展而变成了热门研究话题,发挥着重要作用。工程项目中主体建设施工阶段是建设中的主要过程,在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着些许问题,工程质量问题,建设程序上的排序问题等等。施工阶段管理的质量高低,直接关乎着人民的正常日常生活。本文就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效策略  在当前国家发展阶段,建筑工程的发展大力
期刊
摘要:近些年,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对民族文化瑰宝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并致力于强化非遗项目的建设体系,把国家的传统技艺和文化留存下去,让更多的子孙后代有机会见识到这些优秀的文化结晶。因此,基于这样的一种现实情况,本文就以传承人口述史为视角,围绕四川省通江石雕项目的传承与保护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通江石雕技艺;传承与保护;口述视角  1.通江石雕技艺的特点  通江石雕在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
期刊
摘要:在流动人员就业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日趋复杂的今天,如果结合区域性的各类人员就业需求来不断构建和建设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就可以为更多的未就业或者灵活就业人群的稳定生活和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发展做贡献。在践行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工作创新性机制的大前提下,只有坚持人本服务,效能为先才可以让流动人员的档案管理得到核心优化和升级,从而为更多的大学生、灵活就业人员、退休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两个部分,对王昌龄以男性身份书写宫怨诗的原因和情感进行详细探讨,结果主要发现:王昌龄的宫怨诗是在继承以往宫怨诗作品的基础上,结合盛唐时期独特的社会背景和自身曲折坎坷的生活经历创作而成,勾勒了宫女的悲惨生活,同时含蓄的表达了自己因屡遭挫折而焦虑痛苦的心情。  关键词:宫怨诗 ;王昌龄;自我情感  盛唐是我国古诗发展的巅峰时期,在短短五十年内,创造了“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1”的诗坛
期刊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中欣赏评述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在欣赏中,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中学习,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更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能力。  关键词:美术欣赏;评
期刊
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促进平面设计发展,还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本文从平面设计的相关概述入手,分析了平面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關系,探讨了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更好地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以此来达到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价值的目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平面设计;应用探讨  经过数千年的积累,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期刊
摘要:在现如今社会不断变迁的背景下,文化认同感下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是引起了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下的教育现状分析,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感现状,剖析原因,以及少数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变迁。同时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更新民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当然,在平等创新的氛围,带动民族发展,实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期刊
摘要:伦勃朗是17世纪荷兰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在他不同的人生阶段当中,他用自画像的形式描绘他当时的生活写照,将自己的一生完整地勾勒出来。图像学是美术史论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以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方法,分三个层次来解读伦勃朗早期、中期、晚期的三幅自画像,分析伦勃朗三幅自画像背后隐藏的时代审美风格、画家的身份、思想感情以及绘画风格的转变。  关键词:伦勃朗;自画像;图像学;潘诺夫斯基  自画像是艺术
期刊
摘要:韩愈作为碑志文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其碑志文创作涵盖体式多样,打破了魏晋以来碑志文撰写的僵化体式,后人称之为“变体”并给予了较高评价。本文拟从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两个方面,从韩愈碑志文的叙事笔法切入,指出其创革之处即是将“尚实”与“尚奇”完美融合,将碑志文体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与新境界。  关键词:韩碑;叙事笔法;史家笔法;小说家笔法  叙事策略是作者为了达到某种写作效果而在叙事中所使用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