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享有“北国春城”之称的黑龙江省鸡西市,作为当地医疗服务优势资源和主力军之一的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可谓家喻户晓。随着新外科综合大楼的落成和正式投入使用,这所具有60多年发展历史的医院进一步夯实了健康与稳步发展的基石。
新大楼总建筑面积28025㎡,总投资1.45亿元,设置床位426张,位于第一住院部的北面、第二住院部东北侧,通过一层近2000㎡的阳光大厅与原住院一部、二部有机衔接,三座风格各异的建筑连为一体,既增加了使用空间,又方便了患者就医。楼内设有手术部、重症医学科、外科、妇科、产科、干部病房、消毒供应中心、中心药局和出院结算处等,是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标准化、数字化综合大楼。该项目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集合了多方专家的智慧,总体规划遵循多重原则,设计中融合了多种理念,可谓是在多元视角下的融合与撞击的“产物”。
总体规划:遵循多重原则
项目自2009年筹备伊始即同步开展规划与论证工作,有别于其他新建项目的是,它不仅围绕学科规划和建设开展多轮专家调研论证,还专门邀请国内医疗流程专家、医院管理专家进行咨询。经过几轮的论证,最终确立了规划方案。该项目的总体规划遵循“大气、人本、和谐、节地、节能、生态、环保、高效”的原则,达到布局科学合理、分区明确、流线简洁清晰、人车分流、人物分流、医患分流、洁污分流。
总平面布局考虑全院总体功能关系,配合地形、周围环境以及鸡西的人文、气候环境等因素综合规划,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新建外科综合大楼,与旧楼之间有机连接,形成院落式的布局。大楼与第二住院部前的天使广场结合成中心花园,创造出丰富多元的空间层次。
阳光大厅采取弧型的外观设计,并考虑到与现有周围环境的协调,同时突出大气与时代感。曲线与直线、横向与竖向的结合,丰富了大楼外观的层次,而高低错落的外观又丰富了城市的天际线。现代建筑材料、花岗岩外墙及浅绿色的LOW-E中空玻璃,为这座新大楼塑造出整洁、明亮、清新、灵动的建筑形象。
大楼为南北朝向,解决了自然通风和采光的问题,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设计过程:融合多种理念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合了绿色医院、以人为本、节能高效等多种先进的理念,使得整个建筑的品质得到全方位提升。
通过多角度的考虑和多方位的努力,力求节地、节水、节材、节能,重视室内环境质量控制与运营管理等方面指标的规划与控制;处处以人为中心,营造出人性化、家庭化的友善空间;营造“大绿量、花园式、开放型、生态化”的自然生态体系;在平面布局、外观设计以及材料、设备的选用等方面,充分考虑节能环保;布局简洁、流线清晰便捷;采用现代化布局与造型,配合现代化管理与服务;采用有利于科室整合、资源共享的布局模式,辅以信息化运作、智能化控制,使医院成为一个信息化、智能化运作的高效医院。
医院建设超前而不奢华,先进与适用并举,结合鸡西地域特色,使现代建筑呈现地域化特色,同时遵照国内相关规定并参照国外相关规范,构建院内感染防控体系。
流线设计:畅通、安全
在功能布局方面,除了充分考虑分区合理、以人为本、资源共享、节能环保之外,在交通组织方面也做到了人车分流、人物分流、医患分流、洁污分流。
新大楼的西侧与第二住院部北面形成的天使广场,起到了组织院内西侧主要人流、车流与物流的作用。
通过阳光大厅对入内的人员进行分流;通过大楼西北面后勤物品专用入口对物品进行分流;污物出口独立设于隐敝而且下风向靠东面院内道路上;消防车通过各个等级的道路均能环通各个建筑物。
楼内设6部电梯,其中5部集中设置。另设污物专用电梯1部,由首层专用出口将污物运出。设两台专用输送梯,其中1台由地下一层药剂科通达各层护士站,方便药品与输液的运送,另一台由供应室无菌区直通手术室无菌物品库房,术后器械与污物由污物专用电梯送出,做到洁污分流。
功能布局:层次分明
一层设有阳光大厅、输血科、中心供应室。同时设有咖啡吧、便利超市、花店、医护用品等生活服务设施;中心供应室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与办公生活区,单向流程,采用人物分流、洁污分流设计,与手术室之间设有无菌物品专用输送梯及污物专用电梯,方便高效。
二层为干部病房,一个护理单元设35床,病区采用局部双走廊设计,病房区与医护人员用房分区明确,护理走廊与医务走廊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护士站位于护理单元中央,距离最远的病房不超过30m,90%以上的病房朝南,自然通风、视野景观良好。 考虑节能与气候因素,东北角与西北角均不做病房,用于设计其他辅助用房。探视人员由客梯上下,电梯厅用玻璃门隔开,医务人员查房时可阻止探视人员进去,夜间亦便于护理人员监视控制。电梯集中使用,避免排队、拥挤、混乱的情况发生。患者饮食、药品、清洁被服等由后勤专用电梯运送,方便高效。尸体及污物由污物电梯送到一层经太平间或垃圾中转站再由院区的污物出口运出。病房设计有大小套间、单人、双人、三人、四人病房等不同档次,可满足各种人群的服务需求。患者活动康复室可作为患者休息、交流、观景之用。
三层为产房与产科病房,产房采用医患分流、洁污分流设计,一个护理单元设床位25张。
四至十一层分别为妇科、骨二科(含烧伤科)、骨一科、泌尿外科、脑外科、普外科病房,每个护理单元40床至50床不等,方便照护和管理。
十二层为ICU及手术室医护人员辅助用房,ICU采用医患分流、洁污分流设计,设有14张病床。
十三层为手术室,医护人员由十二层更衣,经工作人员专用楼梯到十三层进入洁净区,患者由十三层患者入口进入手术区。手术室分污物区、清洁区、洁净区、办公生活区等,充分做到医患分流、人物分流、洁污分流。
地下室设计利用地形高低差,病理科、药剂科为半地下室设计,临北面开高窗,解决自然通风采光问题。药剂科设有药品专用输送梯,可将药品与输液送往各层护士站,方便高效。
后记
外科综合大楼的建成使用,是医院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工程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也实现了院方升级医疗功能与营造人文内涵并行的建设目标。从工程过程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多元视角是关键,值得有在建项目的医院借鉴与研究。我们坚信,这些硬件设施配合医院强有力的运作管理模式,必将使医院的前途更加光明璀璨。 (编辑 许译心)
新大楼总建筑面积28025㎡,总投资1.45亿元,设置床位426张,位于第一住院部的北面、第二住院部东北侧,通过一层近2000㎡的阳光大厅与原住院一部、二部有机衔接,三座风格各异的建筑连为一体,既增加了使用空间,又方便了患者就医。楼内设有手术部、重症医学科、外科、妇科、产科、干部病房、消毒供应中心、中心药局和出院结算处等,是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标准化、数字化综合大楼。该项目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集合了多方专家的智慧,总体规划遵循多重原则,设计中融合了多种理念,可谓是在多元视角下的融合与撞击的“产物”。
总体规划:遵循多重原则
项目自2009年筹备伊始即同步开展规划与论证工作,有别于其他新建项目的是,它不仅围绕学科规划和建设开展多轮专家调研论证,还专门邀请国内医疗流程专家、医院管理专家进行咨询。经过几轮的论证,最终确立了规划方案。该项目的总体规划遵循“大气、人本、和谐、节地、节能、生态、环保、高效”的原则,达到布局科学合理、分区明确、流线简洁清晰、人车分流、人物分流、医患分流、洁污分流。
总平面布局考虑全院总体功能关系,配合地形、周围环境以及鸡西的人文、气候环境等因素综合规划,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新建外科综合大楼,与旧楼之间有机连接,形成院落式的布局。大楼与第二住院部前的天使广场结合成中心花园,创造出丰富多元的空间层次。
阳光大厅采取弧型的外观设计,并考虑到与现有周围环境的协调,同时突出大气与时代感。曲线与直线、横向与竖向的结合,丰富了大楼外观的层次,而高低错落的外观又丰富了城市的天际线。现代建筑材料、花岗岩外墙及浅绿色的LOW-E中空玻璃,为这座新大楼塑造出整洁、明亮、清新、灵动的建筑形象。
大楼为南北朝向,解决了自然通风和采光的问题,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设计过程:融合多种理念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合了绿色医院、以人为本、节能高效等多种先进的理念,使得整个建筑的品质得到全方位提升。
通过多角度的考虑和多方位的努力,力求节地、节水、节材、节能,重视室内环境质量控制与运营管理等方面指标的规划与控制;处处以人为中心,营造出人性化、家庭化的友善空间;营造“大绿量、花园式、开放型、生态化”的自然生态体系;在平面布局、外观设计以及材料、设备的选用等方面,充分考虑节能环保;布局简洁、流线清晰便捷;采用现代化布局与造型,配合现代化管理与服务;采用有利于科室整合、资源共享的布局模式,辅以信息化运作、智能化控制,使医院成为一个信息化、智能化运作的高效医院。
医院建设超前而不奢华,先进与适用并举,结合鸡西地域特色,使现代建筑呈现地域化特色,同时遵照国内相关规定并参照国外相关规范,构建院内感染防控体系。
流线设计:畅通、安全
在功能布局方面,除了充分考虑分区合理、以人为本、资源共享、节能环保之外,在交通组织方面也做到了人车分流、人物分流、医患分流、洁污分流。
新大楼的西侧与第二住院部北面形成的天使广场,起到了组织院内西侧主要人流、车流与物流的作用。
通过阳光大厅对入内的人员进行分流;通过大楼西北面后勤物品专用入口对物品进行分流;污物出口独立设于隐敝而且下风向靠东面院内道路上;消防车通过各个等级的道路均能环通各个建筑物。
楼内设6部电梯,其中5部集中设置。另设污物专用电梯1部,由首层专用出口将污物运出。设两台专用输送梯,其中1台由地下一层药剂科通达各层护士站,方便药品与输液的运送,另一台由供应室无菌区直通手术室无菌物品库房,术后器械与污物由污物专用电梯送出,做到洁污分流。
功能布局:层次分明
一层设有阳光大厅、输血科、中心供应室。同时设有咖啡吧、便利超市、花店、医护用品等生活服务设施;中心供应室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与办公生活区,单向流程,采用人物分流、洁污分流设计,与手术室之间设有无菌物品专用输送梯及污物专用电梯,方便高效。
二层为干部病房,一个护理单元设35床,病区采用局部双走廊设计,病房区与医护人员用房分区明确,护理走廊与医务走廊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护士站位于护理单元中央,距离最远的病房不超过30m,90%以上的病房朝南,自然通风、视野景观良好。 考虑节能与气候因素,东北角与西北角均不做病房,用于设计其他辅助用房。探视人员由客梯上下,电梯厅用玻璃门隔开,医务人员查房时可阻止探视人员进去,夜间亦便于护理人员监视控制。电梯集中使用,避免排队、拥挤、混乱的情况发生。患者饮食、药品、清洁被服等由后勤专用电梯运送,方便高效。尸体及污物由污物电梯送到一层经太平间或垃圾中转站再由院区的污物出口运出。病房设计有大小套间、单人、双人、三人、四人病房等不同档次,可满足各种人群的服务需求。患者活动康复室可作为患者休息、交流、观景之用。
三层为产房与产科病房,产房采用医患分流、洁污分流设计,一个护理单元设床位25张。
四至十一层分别为妇科、骨二科(含烧伤科)、骨一科、泌尿外科、脑外科、普外科病房,每个护理单元40床至50床不等,方便照护和管理。
十二层为ICU及手术室医护人员辅助用房,ICU采用医患分流、洁污分流设计,设有14张病床。
十三层为手术室,医护人员由十二层更衣,经工作人员专用楼梯到十三层进入洁净区,患者由十三层患者入口进入手术区。手术室分污物区、清洁区、洁净区、办公生活区等,充分做到医患分流、人物分流、洁污分流。
地下室设计利用地形高低差,病理科、药剂科为半地下室设计,临北面开高窗,解决自然通风采光问题。药剂科设有药品专用输送梯,可将药品与输液送往各层护士站,方便高效。
后记
外科综合大楼的建成使用,是医院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工程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也实现了院方升级医疗功能与营造人文内涵并行的建设目标。从工程过程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多元视角是关键,值得有在建项目的医院借鉴与研究。我们坚信,这些硬件设施配合医院强有力的运作管理模式,必将使医院的前途更加光明璀璨。 (编辑 许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