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在就业市场中已经处于弱势地位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业形势已经非常严峻。虽然在教育部发布的有关报告中称,我国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长期以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目前要高于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不得不承认,中职生若是真的想在人才济济的就业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所需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只有更好的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才能有突出重围的可能,而这就成为了中职学校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对中等职业教育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影响进行探析,并对中职毕业生择业心理和中职教育不足做出剖析。
[关键词]职业教育 竞争力 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3-0187-02
一、中职生就业优势体现
与高等学校毕业生所不同的是,中职生的所学似乎更加能够学以致用。两者所处位置不同,对待事物的角度也有所不同。一直以来,中国人的固定观念即是进入大学就是成功,所以进入高等学校的部分学生有一种养尊处优的优越感,并没有对未来有过较为长远的规划与考虑。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体制也在随之变化,如今的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中并没有特别的优势所言。倒是中职生能够对自己的处境清醒认知,既然和高等学校的学生们起点不同,那么就要在过程中努力,“术业有专攻”则是他们的致胜法宝。
中职生在就业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经过专业的就业指导和技术培训,特别是学校与企业相互对接的专业,让中职毕业生的技能水平高出不少。另外,不少大学生对企业一线岗位缺乏兴趣,在心态上存在一定的优越感,给自己定位比较高,去企业应聘一般接受不了和中职生一样到一线从事基础工作,导致很多一线岗位人才大量缺失。在这种情况下,中职生的优势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由于中职教育偏向精而专,而近年来招聘的企业对技术岗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机械和汽修等专业,很多企业对这方面人才有着极高的需求。相比刚毕业没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企业会优先考虑录用中职生,特别是一线技术岗位。技术过硬的中职生上岗后能够一步到位,无需在职培训,很大程度上节省企业的招聘成本。
中职生在就业选择上有着更加明确的目的性,对自己适合的工作有着明确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不好高骛远。到了企业中,经过一线技术岗的磨砺,再通过一到两年的努力,把自身基础夯实,完全可以逐渐走到管理岗位。
目前的中职教育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都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定岗实习等模式,逐步培养学生今后就业中的动手能力。就当前大环境下,不少企业所能提供的大多都是需要像中职毕业生这种动手能力强、能尽快创造价值的岗位,中职生掌握一技之长,能把所学专业随时应用于实践,且工资待遇要求也不是很高,这也是很大的优势。
二、中职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没有过高的职业期望值、自身定位准确又有良好的动手能力,这些都是中职生在就业中能够脱颖而出的优势所在。然而,凡事皆有两面性,中职生劣势则在于学历不高。由于工作以后竞争能力不够,理论知识与文化素养缺陷,收入和职级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提高不够明显,这成为了中职毕业生在工作后面临的最大职业瓶颈。若想充分发展中国中职教育,实则是任重道远,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完善教育体制,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目前来看,所面临的困难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仍然很多。
(一)生源规模小、素质差
如今的家长已经把孩子能否上大学这个条件定义为人生是否成功的标杆,高文凭和高学历是孩子以后人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铺路石。很多家长通过各种途径也要让孩子进入大学校园,而选择职业教育的人越来越少。同时,职业学校的硬件与软件设施自然也不能和高等院校相媲美。多方因素则促成了中职教育的生源规模小、生源素质较低等一系列问题。
(二)专业建设存在极大的盲目性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入学,扩大生源,有些学校不顾实际条件的限制,开设市场急需的专业,盲目开展新专业、热点专业,以此来招入更多的学生。但是这样一来,则把上述第一点中的问题继续放大了,那就是生源的整体素质会越来越差,逐渐陷入了一个无法拔出的泥潭与怪圈。况且,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如果不能够达标,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是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很大的影响。当学生觉得自己在学校并没有学到太多知识的时候,便会选择退学,即便没有退学的现象出现,那么也只是白白耗费了几年时间而已。
(三)个人价值的体现没有期望值高
目前,大量的用人单位可以与职业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即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到某些企业内工作。这一点是普遍被大家看好的,不可否认,如此举措确实可以给职业学校的学生一颗定心丸吃。但是当毕业以后,由于在学校内所学专业知识有限,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可能由于个人能力不足或者其他方面原因,而导致就业质量不是很高,个人的价值并没有充分的得以体现,没有预期的期望值高。当这种现象出现后,可能会导致学生低薪就业,或者干脆被辞退回家,而再次就业的机会则是小之又小,为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发展困难。
三、促进中职毕业生就业的措施与途径
(一)加强就业前指导,使中职生有充分心理准备
毕业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在逐年增多,但是中职生的就业之路却是有喜有悲。由于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多,中职学校毕业生大多数在读完两年之后,第三年便深入到企业当中去实践操作。这样一来,这部分学生中则不免会有一些并没有充分掌握好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仓促之中便开始了工作,无疑会导致工作中的失败,挫伤学生的就业信心。
针对这个现象,加强毕业生就业前的正确指导,并且能够对自己的能力有个清楚的认知等前提工作就必须做好。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名人讲座、工作指导、心理辅导等形式对毕业生的心理健康展开教育,提高学生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提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素质,积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未可知的特殊情况。这样一来,就会使中职毕业生在就业之前有了坚实的心理基础,不会在工作中产生退缩情绪。 (二)清楚认知自己,做好职业规划
前文已经提到,中职学校的毕业生毕竟不同于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种种原因可能造就了中职生个体的心理特征和思考方式有所不同。如何避免中职生满怀欣喜去读书,垂头丧气离学校这种现象呢?其中一个重要条件便是能够对自己的能力有个清楚的认知,并且对自己的未来道路和发展前景做出明确且详细的规划,而不是坐以待毙,等着学校给分配到企业中去。
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主观意愿做出较为清晰的判断,让自己如何去适应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中职生就要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和长处加以优化,能够在工作中发挥特长并取得成绩,甚至可以发掘更多的潜能,激发更多的学习和工作乐趣。并对自己未来三至五年做出一个职业规划,沿着正确的方向坚定的走下去,按照自己的资质和条件踏实走好每一步,才会让自己的道路越走越远。
(三)学校与学生互相信任,紧密联系
在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学校不应该就此放手不管,而是应该积极与学生建立后续关系与回访机制,了解学生在毕业后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状态,帮助毕业生顺利度过由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时期。学生有了困难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在适当的条件下,学校要尽力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如此紧密联系,会让学生对学校有一种归属感,并且不会对学校产生排斥,甚至可以带动身边许多适合读取职业学校的同学或者朋友前来学习。
(四)倡导毕业生自主创业
如今的社会形态正在发生较大的改变,人的意识也在逐渐转变。从最初的“铁饭碗”——事业编制,到现在的“小老板”——自主创业,大家不再挤破脑袋去抢着走那条独木桥,而是另辟蹊径,去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长。中职学校的学生虽然不同于高等院校的学生,但是他们“术业有专攻”,仍然能够发挥自己的长项,规避自己的弱项,去抓住难得的机遇。
各行各业中,不乏自主创业成功但没有高学历的人,并且是大有人在,这个比例在不断升高,这十分有助于树立学生的信心和提升学生的勇气。中职毕业生也不再拘泥于点对点式的就业安排,而是拓宽视野,有了更加宽泛的选择。所以,倡导中职学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也是一条康庄大道。
综上所述,中国教育事业正在向新的阶段不断发展,在教育观念、思想、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都处于变革之中,这也给职业教育带来全新的教学理念。同时,就目前的市场经济大形势来看,中职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也逐渐拥有了和高等学校毕业生竞争的资本和优势。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中职教育势必将成为一项长期发展的教育任务。
责任编辑:张丽
[关键词]职业教育 竞争力 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3-0187-02
一、中职生就业优势体现
与高等学校毕业生所不同的是,中职生的所学似乎更加能够学以致用。两者所处位置不同,对待事物的角度也有所不同。一直以来,中国人的固定观念即是进入大学就是成功,所以进入高等学校的部分学生有一种养尊处优的优越感,并没有对未来有过较为长远的规划与考虑。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体制也在随之变化,如今的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中并没有特别的优势所言。倒是中职生能够对自己的处境清醒认知,既然和高等学校的学生们起点不同,那么就要在过程中努力,“术业有专攻”则是他们的致胜法宝。
中职生在就业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经过专业的就业指导和技术培训,特别是学校与企业相互对接的专业,让中职毕业生的技能水平高出不少。另外,不少大学生对企业一线岗位缺乏兴趣,在心态上存在一定的优越感,给自己定位比较高,去企业应聘一般接受不了和中职生一样到一线从事基础工作,导致很多一线岗位人才大量缺失。在这种情况下,中职生的优势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由于中职教育偏向精而专,而近年来招聘的企业对技术岗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机械和汽修等专业,很多企业对这方面人才有着极高的需求。相比刚毕业没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企业会优先考虑录用中职生,特别是一线技术岗位。技术过硬的中职生上岗后能够一步到位,无需在职培训,很大程度上节省企业的招聘成本。
中职生在就业选择上有着更加明确的目的性,对自己适合的工作有着明确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不好高骛远。到了企业中,经过一线技术岗的磨砺,再通过一到两年的努力,把自身基础夯实,完全可以逐渐走到管理岗位。
目前的中职教育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都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定岗实习等模式,逐步培养学生今后就业中的动手能力。就当前大环境下,不少企业所能提供的大多都是需要像中职毕业生这种动手能力强、能尽快创造价值的岗位,中职生掌握一技之长,能把所学专业随时应用于实践,且工资待遇要求也不是很高,这也是很大的优势。
二、中职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没有过高的职业期望值、自身定位准确又有良好的动手能力,这些都是中职生在就业中能够脱颖而出的优势所在。然而,凡事皆有两面性,中职生劣势则在于学历不高。由于工作以后竞争能力不够,理论知识与文化素养缺陷,收入和职级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提高不够明显,这成为了中职毕业生在工作后面临的最大职业瓶颈。若想充分发展中国中职教育,实则是任重道远,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完善教育体制,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目前来看,所面临的困难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仍然很多。
(一)生源规模小、素质差
如今的家长已经把孩子能否上大学这个条件定义为人生是否成功的标杆,高文凭和高学历是孩子以后人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铺路石。很多家长通过各种途径也要让孩子进入大学校园,而选择职业教育的人越来越少。同时,职业学校的硬件与软件设施自然也不能和高等院校相媲美。多方因素则促成了中职教育的生源规模小、生源素质较低等一系列问题。
(二)专业建设存在极大的盲目性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入学,扩大生源,有些学校不顾实际条件的限制,开设市场急需的专业,盲目开展新专业、热点专业,以此来招入更多的学生。但是这样一来,则把上述第一点中的问题继续放大了,那就是生源的整体素质会越来越差,逐渐陷入了一个无法拔出的泥潭与怪圈。况且,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如果不能够达标,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是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很大的影响。当学生觉得自己在学校并没有学到太多知识的时候,便会选择退学,即便没有退学的现象出现,那么也只是白白耗费了几年时间而已。
(三)个人价值的体现没有期望值高
目前,大量的用人单位可以与职业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即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到某些企业内工作。这一点是普遍被大家看好的,不可否认,如此举措确实可以给职业学校的学生一颗定心丸吃。但是当毕业以后,由于在学校内所学专业知识有限,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可能由于个人能力不足或者其他方面原因,而导致就业质量不是很高,个人的价值并没有充分的得以体现,没有预期的期望值高。当这种现象出现后,可能会导致学生低薪就业,或者干脆被辞退回家,而再次就业的机会则是小之又小,为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发展困难。
三、促进中职毕业生就业的措施与途径
(一)加强就业前指导,使中职生有充分心理准备
毕业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在逐年增多,但是中职生的就业之路却是有喜有悲。由于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多,中职学校毕业生大多数在读完两年之后,第三年便深入到企业当中去实践操作。这样一来,这部分学生中则不免会有一些并没有充分掌握好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仓促之中便开始了工作,无疑会导致工作中的失败,挫伤学生的就业信心。
针对这个现象,加强毕业生就业前的正确指导,并且能够对自己的能力有个清楚的认知等前提工作就必须做好。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名人讲座、工作指导、心理辅导等形式对毕业生的心理健康展开教育,提高学生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提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素质,积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未可知的特殊情况。这样一来,就会使中职毕业生在就业之前有了坚实的心理基础,不会在工作中产生退缩情绪。 (二)清楚认知自己,做好职业规划
前文已经提到,中职学校的毕业生毕竟不同于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种种原因可能造就了中职生个体的心理特征和思考方式有所不同。如何避免中职生满怀欣喜去读书,垂头丧气离学校这种现象呢?其中一个重要条件便是能够对自己的能力有个清楚的认知,并且对自己的未来道路和发展前景做出明确且详细的规划,而不是坐以待毙,等着学校给分配到企业中去。
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主观意愿做出较为清晰的判断,让自己如何去适应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中职生就要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和长处加以优化,能够在工作中发挥特长并取得成绩,甚至可以发掘更多的潜能,激发更多的学习和工作乐趣。并对自己未来三至五年做出一个职业规划,沿着正确的方向坚定的走下去,按照自己的资质和条件踏实走好每一步,才会让自己的道路越走越远。
(三)学校与学生互相信任,紧密联系
在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学校不应该就此放手不管,而是应该积极与学生建立后续关系与回访机制,了解学生在毕业后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状态,帮助毕业生顺利度过由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时期。学生有了困难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在适当的条件下,学校要尽力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如此紧密联系,会让学生对学校有一种归属感,并且不会对学校产生排斥,甚至可以带动身边许多适合读取职业学校的同学或者朋友前来学习。
(四)倡导毕业生自主创业
如今的社会形态正在发生较大的改变,人的意识也在逐渐转变。从最初的“铁饭碗”——事业编制,到现在的“小老板”——自主创业,大家不再挤破脑袋去抢着走那条独木桥,而是另辟蹊径,去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长。中职学校的学生虽然不同于高等院校的学生,但是他们“术业有专攻”,仍然能够发挥自己的长项,规避自己的弱项,去抓住难得的机遇。
各行各业中,不乏自主创业成功但没有高学历的人,并且是大有人在,这个比例在不断升高,这十分有助于树立学生的信心和提升学生的勇气。中职毕业生也不再拘泥于点对点式的就业安排,而是拓宽视野,有了更加宽泛的选择。所以,倡导中职学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也是一条康庄大道。
综上所述,中国教育事业正在向新的阶段不断发展,在教育观念、思想、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都处于变革之中,这也给职业教育带来全新的教学理念。同时,就目前的市场经济大形势来看,中职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也逐渐拥有了和高等学校毕业生竞争的资本和优势。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中职教育势必将成为一项长期发展的教育任务。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