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与交汇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den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毋庸讳言,阿来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作家,他的《尘埃落地》等作品在主流文学评价中获得热烈赞誉的同时,却不得不接受一种近乎偏执的质疑。有研究者认为阿来的创作以“汉民族思维方式为主,以藏民族思维为补充”,“希望阿来的创作有更多的本民族新的存续和发展,在民族内在的历史文化中不断锻造,不仅仅有现代意识的鲜明,更要有守候民族惯有的理性和思辨的恒力”,因而对其创作及其体现的文化身份进行隐晦的批评。①2009年,在完成最具民族特色的作品《格萨尔王》之后,阿来在一次记者访谈中坦陈内心多年的压力:“这么多年,我的写作就陷在这样的境地里。”②但是,即使面对这样的指责,阿来做出的回应也极为低调和谨慎。阿来强调,当你所处的民族还没有达到同你一样的理性层面时,你想对它有所批评会有些不忍。因为一旦批判它,就会被认为站在强势文化这一面。其实,阿来的这种创作压力与其说是来自个体的文化身份困境,不如说是代表着少数民族作家在现代性进程中力求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的文化与自我身份的不易。
  当然,阿来文化身份建构历程的精神起点有其特殊性。他有着天然的多重的族群身份和文化身份。成名后,在很多散文、访谈和演讲中,阿来都特别强调自己创作中身份构成的复杂:在族群身份认同上,阿来自述“我是一个回族与藏族的混血儿,所以选择了藏族作为自己的族别,仅仅是因为从小在藏族地区长大,生活习惯最终决定了我自己在血缘上的认同感”。这种表述并非多此一举,因为在阿来的出生地阿坝,村落的原住民属于今天被称为“嘉绒藏族”的族群,村落内还生活着部分汉、回、羌移民和他们与原住民通婚的后代。根据民族学家的研究,这一地区地理上的“过渡地带”与文化接壤的相互关联使多民族血缘、文化“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这一特殊族群确实存在“无界的身份”问题,身份现实和身份感充满着不确定。这种“身份边界的模糊或破碎”产生的不确定给当事人带来程度不同的苦恼和焦虑,由此引发“我是谁”的表述危机。阿来在《大地的阶梯》中描述了嘉绒藏族特有的心态:“真正的当地人把我们当成汉人,而到了真正的汉人地方,我们这种人又成了藏族了。真正的藏族和真正的汉族都有点看不起你。”
  作家对身份认同远比常人敏感,相对于族群认同,更难的是文化身份上血亲般自我确认与深刻体认。阿来曾经多次进行虔诚的“还愿之旅”。在创作《尘埃落地》、《大地的阶梯》、《格萨尔王》的前后,他遍访阿坝的各个角落和广大的川西北藏区,踏访藏传佛教的寺庙,与寺院僧人交游。与形形色色的汉人、藏人广泛接触,从民间收集资料,大量阅读有关藏族佛教和历史的书籍,梳理并形成了他思想观念中的阿坝藏族历史文化概念,不断强化深化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但是,由于使用汉语完成现代教育,并进行文学创作,因此阿来的文化身份,实际上是在两种文化之间的一种艰难流浪,并产生一种“异质感与疏离感”。也正是这种“流浪”使他具有“最初的文学敏感”③。阿来在《汉语:多元文化共建的公共语言》一文中曾以“月亮”为例说明,如果将汉语作为公共语言,一种在中华民族延续了千年的族际语,自己的创作完全能体现独特的本民族性。“汉族人写下月亮两个字,就受到很多的文化暗示……而我写下月亮两个字,就没有这种暗示,只是来自于自然界的这个事物本身的映像,而且只与青藏高原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天文景观相联系。……我如果能把这种感受很好地用汉语表达出来,然后,这东西在懂汉语的人群中传播,一部分人因此接受我这种描绘,那么我可以说,作为一个写作者已经成功地把一种非汉语感受融入了汉语。”阿来并不认为使用汉语写作就丧失了宝贵的民族性,这体现了一种尊重历史的民族文化观。“我作为一个写作者,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化。但一个已经在历史进程中处于弱势的民族,其文化已经不可能独自在一个封闭环境中自我演进了。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民族文化。”④在这里,阿来关于民族认同、民族文化的观点无疑更强调当下真实状态与历史的建构性,他反对关于西藏文化的“流行的那些过于符号化的内容”。藏族文化不再只是一个神秘、遥远、浪漫的代名词,而是一个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存在。那种理想的、超现实的西藏形象,将西藏美化为一片未受现代文明污染、带有乌托邦色彩与世隔绝的神秘之地。这些反历史的、理想色彩浓厚的西藏文化想象,在熟悉当代西方理论的阿来看来只不过是西方知识界另一个“东方主义”的文化投射物。
  阿来的思想意识构成,总的来说是以现代理性为基础的知识积累、观察和经验,包括一种具体的历史感与现实感。比如在宗教观方面,有着藏族身份的阿来说,他不具体地信教,但对前世今生的说法都能理解。他坦言“知识把我解放出来了”,“佛教经典中的很多思想我是认同的,但让去寺院参拜顶礼,我是不会的。我观察自然,大自然的一颦一笑,会告诉我很多东西,自然界的可能性、丰富性远远比我们想象的多。我的看法是,不要总是关注他们的宗教,仿佛藏族就只有佛教。那是表象的东西,要看他们生活在其中的大自然,多观察藏人的日常生活,从中你能得到更丰富的信息”。⑤在《大地的阶梯——雪梨之乡金川》中阿来写道:“新建的寺院却引不起我丝毫的兴趣。因为,在这片土地上,藏传佛教的寺院已然失去了它的基础——群众的基础与信仰的基础。勉强的维持反倒显出了某种不识时务的寒伧。虽然这其中也不乏某种悲剧性的色彩。”这里,藏传佛教的寺院作为一种逝去历史的符号,阿来并没有将其神秘化,凸显的是它与当下人心的错位,透出的是时代的沧桑巨变。
  再比如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在藏族人传统的观念中,写作是一件具有“神性”的事情,是泄露上天的秘密。在藏区《格萨尔王》说唱艺人中,有的在讲述时依然会有神灵附体的激情状态。作为一名现代作家,阿来已经不可能将创作视作“神授”的迷狂。重述格萨尔王,阿来在写作过程中主要通过到藏民族腹地调查研究、钻研史诗、核实和筛选史料来把握题材。从他谈创作的文字可以看到,创作是一个经验知识性的积累过程,甚至是一个艰难的文化选择、融合过程。譬如阿来曾经谈到写诗和接受外国作家的经历,“是逐渐从模仿到独立的一个漫长过程。就像我写诗时喜欢聂鲁达、里尔克、布罗茨基、曼捷施塔姆并受到他们的影响一样,其实我写小说最早受的是《鱼王》的作者阿斯塔菲耶夫的影响”⑥。阿来明确地把创作经验获取视为知识经验的长期习得的过程,是个体历史经验表达和精神反省的组成部分,和上天“神授”无关。
  作为一名深刻的少数民族现代历史的观察者和表现者,阿来对现代性的认识远比上世纪80年代扎西达娃那一批作家对现代化的歌颂态度要复杂。这表现为除了对现代过程的理解性态度,也包括对现代的反思,并且寻找到一个完全属于本民族的视角,即从地方性经验出发,最终抵达那种普遍的人类主题和人性关怀,自觉地将嘉绒藏族地区的地域元素和地方性知识转换为一种普遍性的人性叙事。《空山》中,在对藏地“机村”漫长历史书写中,有意识地去寻求和表现藏地乡村的独特意味。比如机村村民对于“国家”的情感体验。这个非常封闭,被高山密林所环绕的藏族小村庄的村民面对“民族国家”这样的现代性产物,完全没有关于“国家”的意识和体验。在他们心里,有村庄、土地和森林概念,他们很难理解祖祖辈辈劳作的土地、森林怎么会一下子全都属于“国家”所有。当“国家”以前所未有的政治方式,从外面强行进入机村后,村民对“国家”的困惑与质疑就成为机村一种独特的历史经验。这种现代性的压抑力量无法理解,却又必须接受的历史叙事,显然有超越地方性抵达普遍的意义,作品中那些偏僻藏地的个体经验能够带给人们共享的生命体验。
  总之,阿来的文化立场、创作思维都表现出典型的跨文化、跨语言的特征。在他的视野中,由于有不同民族的文化参照系统,能自由穿行于藏汉两种文化之间,能够主动地去比较、借鉴两种文化的优势,他一方面把握本民族的生活特质和精神特质,传达出具有浓郁藏民族特色的文学意蕴,同时又具有世界文学的眼光,在当代理论思考中反思自己民族的历史,最终获得了文化独创的价值。阿来是一个勇敢的、开放的和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作家。历史告诉我们民族特性并不是由本性或纯洁度所决定的,在不断的历史演进中,民族的文化身份往往在改造、在不断产生差异中更新自身身份。
  注 释:
  ①德吉草:《认识阿来》,《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
  ②阿来:《多年写作,我的内心总在挣扎之中》,《北京晚报》,2009年9月2日。
  ③阿来:《寻找本民族精神》,《中国民族》,2002(6)。
  ④《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09(12)。
  ⑤《阿来谈〈格萨尔王〉:让你读懂西藏人的眼神》,《中国艺术报》,2009年9月24日。
  ⑥冉云飞、阿来:《通往可能之路——与藏族作家阿来谈话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作者为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编校:董方晓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上海出版发行的流行杂志《玲珑》为例,来追寻如今已经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健美”一词是如何伴随着近代“体育”观念的发展而在中国出现的。当年这样一本流行时尚杂志对“健美”概念的介绍和推广,既可以折射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时代大背景,又可以展现近代国人在接受外来词汇时的理解方式和能动性。  【关键词】健美;《玲珑》杂志;翻译;传播    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词汇都来自西
期刊
所谓会议新闻,指的是与会议有关的新闻报道的统称。一般说来,不论是传者还是受众,大多对会议报道很反感。其根本原因,就传者而言,会议报道形式较为呆板,尤其是与会领导得似“梁山英雄排座次”,一旦将领导“缺位”或“错位”,属“政治事故”,记者乃至媒体领导必挨批挨罚。就受众而言,会议新闻往往内容空,没有明确、清晰、有用的新闻信息,或将本来很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淹没在空话大话之中;报道形式也多是程式化,这类千人一
期刊
摘要: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对《北京青年报》、《新京报》、《京华时报》三家有影响力的北京都市类日报的医疗报道进行倾向性研究发现:其报道议题偏向医改类、诊疗类和医药类;其引用消息源偏向“官方”;“医方”正面形象多于负面形象,但负面形象比例高于“患方”和“官方”;医疗报道受社会语境、记者报道操作等因素影响,存在“系统性偏向”,对各方意见和各类议题处理有失“平衡”。  关键词:新闻倾向 医疗报道 内容分析
期刊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自1986年美国学者丹尼利恩和瑞斯对美国媒体对古柯碱的报道进行实证研究之后提出“媒介间议程设置”理论以来,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了议程在媒介之间流动的存在。在过去的研究中,通常认为,一些大的报纸会影响小报的议题设置(例如,议题会从《纽约时报》流向其他的报刊),或者在当时业已占据权威地位的媒介会影响新兴媒体的议程设置(例如,印刷媒介影响电视网的议程)。“媒介间议程设置”理论主要包含
期刊
谈起时政报道,大家往往想到的是冗长的会议报道、繁复的领导活动、枯燥的文字表述等等。其实,时政报道绝对不仅仅是这样的面孔,它不仅要有重要的资讯、深刻的内涵,更应该有生动活泼的面孔、亲和感人的文字、针砭时弊的责任和指点“江山”的作用。  时政报道转变思路、改变文风的空间很大,可以说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要把时政报道的触角伸向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切中时弊,把脉问诊,让时政报道变得好看
期刊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近年来,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央视大火、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等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频发,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和应急处置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其中微博传播更是引起了广大学者和公众的注意。百度百科对微博的解释为:微博是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
期刊
摘要:小说《这鸟,像人一样说话》围绕一个城市模范小区的一起失窃案展开情节,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社会转型期的城市众生相。透过这些人物,我们看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存状态,读出了作者的温暖追求。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城市众生相 生存状态 温暖追求  《像鸟一样飞来飞去》是江苏著名女作家范小青的短篇小说集,其中收录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是《这鸟,像人一样说话》。范小青在《自序》中把自己的短篇小说比做一粒一粒的
期刊
摘要:都市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进入了相对成熟的时期。在报纸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都市报的定位从以往的“市民生活类报纸”开始向“主流化”诉求和“类型化”诉求的方向发展,出现了都市报的二次定位现象。本文以北京地区都市报为例,通过对都市报二次定位的内外部驱动力和二次定位的局面的分析,阐述了这种现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都市报 二次定位 驱动力 局面    1993年《贵州都市报》的问世
期刊
摘要:网络媒体的勃兴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造就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空前契机,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里的大众化不仅仅是指马克思理论通俗化和形象化的问题,更多的体现在民众的参与程度。马克思主义通过网络媒体的传播,从而达到提升人民大众社会主义觉悟的目的。  关键词:网络媒体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当代信息的发展,使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信息系统,并被称
期刊
现在的小品受众更多是通过电视(网络)而非剧场观赏小品的,相对于过去的剧场看戏,现在的受众具有分散性、个别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当代民众对喜剧小品的娱乐期待普遍较高,这种高期盼在其他形式的艺术门类中是不多见的。加之在南北地域、思想修养、文化水平、审美情趣、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决定了小品观众是难以应对的特殊受众。因此,小品创作要想获得比较满意的接受效果,只能努力去了解受众的接受需求,揣摩观者的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