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卜筮祭祷简补释四则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ho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楚国卜筮祭祷简中,一些文字的释读和句意的理解还可以作进一步讨论.望山1号墓77号简的()字应释为“巫”.望山1号墓13号简“不可以复思迁,身疲”的意思是说“不可以再想着迁徙,身体会疲惫”.新蔡楚简甲三212、199-3号简的()字,从“(食人)”从“贵”,应释为“馈”.新蔡楚简甲三71号简的()字,从“卜”从“义”,可隶定为“(卜羲)”.
其他文献
2016年9月2日至16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保健中心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发掘了两座唐代砖室墓.这两座唐墓均为单墓道砖室墓,基本结构较为清楚.尤其是2016BYM1,是迄今所知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唐代砖砌单室墓,其甬道内东西相对的两座砖雕仿木结构假门在北京地区也是首次发现.墓葬中出土的釉陶武士俑、伎乐俑等,制作较为精美,为附属构件,在北京考古中罕有发现,对于进一步认识北京地区的唐墓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根据幽州城的四至范围,可知这两座砖室墓位于唐幽州城外的东北部,应属幽都县礼贤乡管辖.元大都的兴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族解放运动浪潮风起云涌,中国妇女解放作为社会革命的重要篇章,必然在反映阶级压迫和民族解放题材的文艺作品中占据重要位置.一批以中国女性为主题的经典红色民族歌剧应运而生,成就了中国红色民族歌剧的辉煌.纵观这些作品,可看到中国妇女解放的历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中国红色民族歌剧为切入视角,可以从"男女平等""女性解放特征""两性全面解放"三个维度解析妇女解放在中国的发展与嬗变.
本文在对不同文化来源器物分型对待的基础上,检讨燕文化青铜器的类型和分期.通过考察铜器纹饰的演变,参考与周边地区相似的器型、纹饰以及燕文化陶器分期研究的成果,推定主要铜器墓的年代,将其分为春秋晚期晚段、战国早期早段、战国早期晚段、战国中期早段、战国中期晚段等5段,为进一步考察周边地区所见燕文化铜器的年代提供了断代参考.
南北朝时人明克让,祖籍平原(今山东平原县)鬲县.明氏为南北朝时期山东大姓,明克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明僧绍,父亲明山宾,均为朝野名流.克让自幼博涉书史,南梁时恩荫入仕,南梁亡后入仕北周,入隋又仕于隋.克让入仕北周初为学官,后外派出任汉东、南乡二郡太守,北周武帝即位后,复征调入朝,为北周历法刊定、为隋礼仪修订做出贡献.明氏随衣冠南渡,又由南入北,是南朝入北士人之一,南朝士人入北始于梁亡,完成于隋统一,与当时国家统一的趋势一致.南朝士人入北加强了南北交流,使南北方文化认知趋同,有利于乱世统一.明克让墓志保存完整
《五经文字》刻石今存西安碑林博物馆,附于“开成石经”之末,实则对石经起到注音定形的规范作用.作者张参是唐代经学代表人物之一,由于史料阙如,事迹并未彰显.这位学者的生平处于模糊的“半隐”状态,困扰后人.幸赖《张参墓志》及其亲撰夫人《郑氏墓志》的出土,全方位提供其生卒年月、家族世系、婚姻状况、履宦事迹及学术成就等内容,印证传世史书之记载.同时,也为钩沉张参与李光弼、韩滉、常衮等重臣的关系,补充大量一手材料.《墓志》内容补正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中敦煌张氏信息,使得唐代学者——张参的人物
文章对冬笋坝墓地56件出土战国时期器物上的60种巴蜀符号进行了整理归纳,并与临近的巴蜀文化墓地出土的巴蜀符号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冬笋坝墓地出土巴蜀符号在种类上与峡江地区的巴人区出土巴蜀符号具有较多的共性,同时也有突出的自身特色.冬笋坝墓地与涪陵小田溪墓地、开县余家坝墓地、云阳李家坝墓地、宣汉罗家坝墓地之间关系紧密.同时,据冬笋坝出土铜器符号的组合来看,其与成都平原交通与文化联系是紧密的,文化上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冬笋坝墓地居民在巴蜀文化交流的廊道上起着重要的联接作用,但不是战国中晚期阶段巴人的中心性聚落.
长清仙人台五号墓出土的郜子姜首盘是郜子姜首以她和丈夫郜公典的名义铸遣的铜器,不是媵器.邿子姜首是女子称谓,邿是夫国名,子是一种身份的体现,姜是姓,首为名,从铭文特征及墓葬习俗看姜首应是齐女.夫妻共同作器而女子在前,在金文中十分罕见.这很可能与《左传》记载的邿国内乱历史有关.铸器时,邿公典可能不在长清邿国,此后也未能返回.从仙人台墓地也可以看到,邿子姜首单独葬在鄂国公墓,未能与邿公典合葬.郜子姜首或许是郜国成为齐国附庸后的实际主政者.
陈喜壶铭文中的一些字,旧没有得到很好的释读.如“左大族”前面一字,或释作“乍”,或释作“并”,或释作“为”,或认为“为”义犹“助”.本文赞同“为”的释法,又根据相关铭文,认为它用作人名,是作器者,此壶旧定名为“陈喜壶”是不合适的,实应改名为“为壶”.“台”后面的“寺”字,或读为“待”,或读为“持”,或读为“侍”.本文赞同第一种意见.“民”后面的“(门)”字,或读作“撰”,或读作“节”,或读作“巽”训“顺服”,或读作“选”.本文赞同最后一种意见,并认为它与“献”可能表示同一个词.“客”前一字,或释作“宗词”
山西芮城县广仁王庙,是全国现存的保存较好的唐代木构建筑之一,经过修缮,成为一座四合院式的庙堂建筑.广仁王庙中,有两方唐代《龙泉记》碑石,纪年分别为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这两通碑石,在重刻石与原石之间,以及各传世录本之间存在着文字上的差异,对刊刻时间的认识也有不同,都有待比勘与考证.与河东地区很多同类碑刻一样,《龙泉记》对研究我国唐代水利发展史具有重要的价值.碑石中“陕虢群牧使”的出现,也在制度层面引发人们对唐代宦官操控马政和两京之间马牧的关注.地处两京门户的陕虢要害之地,
洪崖山房是明初阁臣胡俨在江西南昌建造的宅邸,胡俨十分喜爱家乡城西的洪崖山,在那里依山建造归隐后居所,并请诸友绘画、题诗唱咏,遂成一段佳话.围绕着因洪崖山房或引申出的诗书画,便可以探索胡俨与当时同僚或友人之间的交游,欣赏和鉴考他们的诗文题跋.整个书画艺事活动由胡俨洪崖山房而起,以此母题创作的书画作品有:陈宗渊《洪崖山房图卷》、胡俨《行书题洪崖山水册页》、胡广《行书题洪崖山房图诗页》,涉及的人物主要有:陈宗渊、胡俨、王绂、胡广,还有杨荣、杨士奇、金幼孜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