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标志着文化和旅游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一个以文化带旅游、以旅游促文化的过程。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旅游开发商将民间习俗、民间歌舞搬上舞台,建构了一种“舞台化的”旅游场域,以集中展示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然而,民族文化在被“他者”凝视的同时,也引发了“我者”与“他者”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上的冲突和矛盾。文化保护与传承多数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主要包括非遗传承方式、传承路径以及非遗与人、社区的互动联系,思考如何将非遗融合到现代社会中以及非遗对民族、国家的文化精神价值等方面;二是关注少数民族村寨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孙九霞、廖冬梅等将旅游作为经济综合体来阐发对文化传承的影响;赵红梅等从文化商品化角度来阐发东道主社区文化保护的问题。而随着旅游活动的参与和渗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出现了自然发展路径之外的方式,即通过构建舞台化的方式对当地社区文化经戏剧化的处理进行集中展示,这一旅游场域的文化再现与东道主社区原生态的文化是什么关系,对文化保护和传承最终起到怎样的影响,都是关系到当地文化传承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文章以“舞台真实”为基础,以实景演出《鄂尔多斯婚礼》为例,从“我者”与“他者”的视角深入分析旅游发展过程中“舞台展演“的真实性及其对文化传承的影响,以期对当地社区文化传承提供一些建议。
他山之石
“舞台真实”最早起源于社会学家戈夫曼的“社会戏剧”理论,他将社会比作舞台,把舞台表演区域分为“前台”和“后台”,他认为“前台”是可供参观的开放空间,“后台”是神秘的封闭空间;马康纳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舞台真实理论,并引入到旅游领域当中。基于此,国内外学者起初注重“旅游真实性”问题的讨论,逐渐形成了四种观点,分别是客观主义真实性、建构主义真实性、后现代主义真实性和存在主义真实性。旅游真实性话题也并没有仅停留在思辨性的争论之中,国内学者将其灵活运用于旅游现实问题,其中在民俗旅游、民族旅游、非物质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体现较多,如秦北涛以云南民族地区的音乐表演为例,发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荣海涛从旅游者体验角度发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塑造的舞台真实的制约因素;于洋通过考察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伦敦剧场的“考古真实性”舞台,试图说明剧场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亚吉、郭莹等重视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张朝枝、孙九霞、刘振礼从制度层面、保护主体等方面发现世界文化遗产利用与保护。同时,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建构的“舞台化”的旅游场域运用在旅游工艺品、民族歌舞表演、民族节庆活动等更为微观的层面,如毕剑、侯玉霞等学者探讨游客对舞台演艺真实性的感知问题;田美蓉等对西双版纳傣族歌舞旅游产品真实性格外关注;朱煜杰等从表演者视角探讨丽江东巴文化仪式表演的真实性问题,进而提出表演性真实的概念。还有一些学者关注到了“舞台化”对文化产品、文化传承创新、文化保护等问题的分析研究,一方面认为东道主塑造的这种舞台真实会使当地社区的文化呈现过度商品化的现象,不利于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变迁,马晓京认为文化商品化最主要的原因是民族文化的“失真”,导致当地社区文化价值观的改变、民族文化环境“原生土壤”遭到破坏。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舞台演艺”不一定只有消极影响,反而也会有利于当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张晓萍认为文化商品化的过程,使得许多曾经消亡或濒临消亡的传统文化得到挽救和恢复。在此基础上,研究逐渐深入到从游客——东道主这两个维度上去关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问题。如孙九霞以三亚市槟榔谷为例,在舞台真实理论视角下分析民族文化“旅游域”的多元舞台化建构;李文勇以科恩主客动态真实性与舞台化关系模型为基础,以旅游文化的真实性与舞台性作为本真维度,分析了少数民族旅游目的地文化符号的结构层次状况。
“鄂尔多斯婚礼”——传统民族文化的活态演变
鄂尔多斯婚礼起源于内蒙古古代,形成于蒙元时期,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鄂尔多斯婚礼有哈达定亲、佩弓娶亲、挡门迎婿、求名问庚、分发出家、母亲祝福、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的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而且传统古老的鄂尔多斯婚礼通常长达三天三夜,有诸多礼仪习俗, 如在男方婚礼准备阶段有结亲习俗、择婿、派萨达克队习俗等;女方婚礼阶段有求名问庚照日克习俗、出嫁女之保克陶拉呼儀式、送亲习俗等。鄂尔多斯婚礼除了热闹欢腾之意,还蕴含着独特的地方文化,如在择日仪式中会请喇嘛进行占卜算卦,挑选举行婚礼的良辰吉日;男方在下聘的时候则多以牧区常见的牛、马、羊来做聘礼;在举行婚礼的当天,新娘新郎都要穿上蒙古族特色的礼服、佩戴上蒙古族特色的配饰等等,鄂尔多斯婚礼不仅将礼仪风俗、歌舞服饰、饮食文化、宫廷文化融于一体,而且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娘和新郎幸福生活的美好祝福。
自20世纪80年代民族旅游的兴起,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当地政府和旅游经营者将传统的蒙古族婚礼礼俗与现代元素相融合,经过戏剧化的处理搬到了舞台。1979年,鄂托克旗乌兰牧骑,首次将鄂尔多斯婚礼搬上舞台演艺。之后,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成吉思汗陵文艺队、鄂尔多斯歌舞剧团等又先后将鄂尔多斯婚礼以歌舞的表演形式搬上文化舞台。经过政府人员和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2005年由鄂尔多斯歌舞剧团创作排演的大型民族歌舞剧,《鄂尔多斯婚礼》首演大获成功。2006年,《鄂尔多斯婚礼》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鄂尔多斯婚礼》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表演中心完美落幕。至此,《鄂尔多斯婚礼》实现了从民间礼俗到旅游演艺的转变,实现了从地方走向世界的转型。
品鉴“鄂尔多斯婚礼”展演的真实性
旅游演艺作品的艺术真实性,必然涉及演出过程中表演性与真实性的双向关系。旅游企业为招徕游客,将当地社区的地域文化元素经戏剧化处理搬到舞台上演艺,这样的举动可能会破坏东道主社区的原生态文化,而这种舞台化的真实又是当代大众旅游者所寻求的东西。而戈夫曼所提出的“前台、后台”戏剧理论,尝试解决表演中原真性的问题。 所谓的前台是指从“他者”旅游者的角度能够直接看到且能体会意义的表演场所,展示的是观众能够接受的公众形象。《鄂尔多斯婚礼》的表演主要体现在舞台情景和演艺内容两个方面上。
由于旅游者的旅游时间和旅游条件的限制,东道主只能通过舞台演艺的方式将鄂尔多斯神秘的、古老的婚礼习俗浓缩进而展示给游客,但素材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是创作人员深入一线挖掘,经戏剧化处理的,所以在灯光舞美、舞台布景、片段选取等方面都力求原汁原味,最大限度的贴近原生文化,再现当地蒙古族传统的民风民俗。
《鄂尔多斯婚礼》是由内蒙古鄂尔多斯民族歌舞剧院专门表演,因而参加演出的演员80%是蒙古族,其质朴表演是真实性的重要体现。其中“挡门迎婿”“惜送”“沙浴”等内容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既展现了人们豪爽开放的性格也展示了他们在草原上自由安逸的幸福生活。演出以舞蹈的形式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古老神奇、美丽可爱的鄂尔多斯,一个融合传统音乐舞蹈礼仪等诸多文化元素于一体的绚丽斑斓的草原世界。
舞台剧中也融入了很多蒙古族音乐元素,如蒙古长调、民歌和呼麦等。在《沙浴》《惜别》等段落中都有长调出现,长调旋律悠长舒缓,主要用于渲染气氛,激发观众兴趣。而蒙古民歌则较为欢畅,所以在《婚庆》中用到了《送亲歌》和《敬酒歌》,这两首民歌是鄂尔多斯地区的代表民歌;呼麦是最古老的歌唱方式,它能够做到一个人通过舌、喉同时发出高音和低音,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通常应用于祭祀中,所以在舞台剧《祈缘》里,吉祥老人为新郎洗礼的时候,用了呼麦做音乐背景。既然是舞台表演,当然也会借助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如在《沙浴》中,它的情境带有较为强烈的异域风情色彩,用电子乐可以突出它的与众不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观众有一种真实的体验。
为了服务于舞台表演,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角色,《鄂尔多斯婚礼》的演员服装在沿袭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调整,在服装的尺寸、颜色和款式上都做了一定的修改。但佩饰、纹身、发型都力求保持原有的民族特色。
所谓的“后台”是从“我者”表演者的角度将前台不能表演以及不能向观众直接表现的形象隐藏起来的区域。《鄂尔多斯婚礼》集祭祀文化、宫廷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礼仪习俗、民族歌舞之大成,通过歌舞的形式将其搬上舞台,让游客通过比较轻松的方式了解蒙古族的婚礼习俗。因而有些原生态的文化资源出于保护的目的没有开发成旅游资源供游客欣赏,比如婚礼礼俗中的传统民风民俗,或是传统的生活方式等等,这便是其“后台区域”禁止游客进入。
由此可見,前台是演员表演,旅游者观赏的场所,是以当地社区生产生活的真实性为脚本,在凝练的基础上将婚礼展示给旅游者,把当地的文化元素通过前台真实地传输给旅游者,使其能够透过前台感受到后台文化的真实性;而后台则是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空间,是原生资源的所在地,是前台演艺的真实来源。因而,旅游演艺就是将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舞台化过程”。
文旅融合: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旅游演艺是将东道主社区文化搬上舞台,向游客进行动态展示的过程。搬上舞台的艺术不可能跟实际生活中的文化完全一样,因为它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经过了戏剧化的处理,具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这种艺术处理使传统文化更富有内涵,更为游客所接受。但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产生和延续的,所以,在艺术化创作过程中要注重对文化原真性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创新。在传承机制上,包括传承人、传承场和传承方式三要素,要格外重视对当地社区居民的文化教育,可以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成立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吸收有潜质的年轻人,对其进行语言和传统民族歌舞的培训,使文化艺术后继有人,并且通过族群教育,唤起当地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达到自发自觉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目的。可以在前台舞台表演和后台社区之间设立一个缓冲区或是帷幕区,位于前台区域的舞台演艺能够让游客了解东道主社区的传统文化,满足了一部分游客求奇求异的心理需求。但是,也会有游客对实景演出产生舞台猜疑,怀疑实景演出所表演的文化真实性。因此,可以在受到保护的后台与向游客完全开放的前台之间设立一个缓冲区,允许游客可以进入这一区域直观真实的体验前台表演中的内容,体验当地文化的真实性。要注重文化元素与时尚元素相融合,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时代发展不断推陈出新的。实景演出要对传统文化因素进行有选择的开发,并融入现代时尚元素,才能永保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也是文化的依托,旅游演艺产品是文旅融合发展潮流下衍生出来的重要旅游产品之一,基于舞台真实理论去研究“真实性”的问题,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者体验质量的提升及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他山之石
“舞台真实”最早起源于社会学家戈夫曼的“社会戏剧”理论,他将社会比作舞台,把舞台表演区域分为“前台”和“后台”,他认为“前台”是可供参观的开放空间,“后台”是神秘的封闭空间;马康纳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舞台真实理论,并引入到旅游领域当中。基于此,国内外学者起初注重“旅游真实性”问题的讨论,逐渐形成了四种观点,分别是客观主义真实性、建构主义真实性、后现代主义真实性和存在主义真实性。旅游真实性话题也并没有仅停留在思辨性的争论之中,国内学者将其灵活运用于旅游现实问题,其中在民俗旅游、民族旅游、非物质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体现较多,如秦北涛以云南民族地区的音乐表演为例,发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荣海涛从旅游者体验角度发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塑造的舞台真实的制约因素;于洋通过考察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伦敦剧场的“考古真实性”舞台,试图说明剧场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亚吉、郭莹等重视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张朝枝、孙九霞、刘振礼从制度层面、保护主体等方面发现世界文化遗产利用与保护。同时,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建构的“舞台化”的旅游场域运用在旅游工艺品、民族歌舞表演、民族节庆活动等更为微观的层面,如毕剑、侯玉霞等学者探讨游客对舞台演艺真实性的感知问题;田美蓉等对西双版纳傣族歌舞旅游产品真实性格外关注;朱煜杰等从表演者视角探讨丽江东巴文化仪式表演的真实性问题,进而提出表演性真实的概念。还有一些学者关注到了“舞台化”对文化产品、文化传承创新、文化保护等问题的分析研究,一方面认为东道主塑造的这种舞台真实会使当地社区的文化呈现过度商品化的现象,不利于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变迁,马晓京认为文化商品化最主要的原因是民族文化的“失真”,导致当地社区文化价值观的改变、民族文化环境“原生土壤”遭到破坏。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舞台演艺”不一定只有消极影响,反而也会有利于当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张晓萍认为文化商品化的过程,使得许多曾经消亡或濒临消亡的传统文化得到挽救和恢复。在此基础上,研究逐渐深入到从游客——东道主这两个维度上去关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问题。如孙九霞以三亚市槟榔谷为例,在舞台真实理论视角下分析民族文化“旅游域”的多元舞台化建构;李文勇以科恩主客动态真实性与舞台化关系模型为基础,以旅游文化的真实性与舞台性作为本真维度,分析了少数民族旅游目的地文化符号的结构层次状况。
“鄂尔多斯婚礼”——传统民族文化的活态演变
鄂尔多斯婚礼起源于内蒙古古代,形成于蒙元时期,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鄂尔多斯婚礼有哈达定亲、佩弓娶亲、挡门迎婿、求名问庚、分发出家、母亲祝福、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的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而且传统古老的鄂尔多斯婚礼通常长达三天三夜,有诸多礼仪习俗, 如在男方婚礼准备阶段有结亲习俗、择婿、派萨达克队习俗等;女方婚礼阶段有求名问庚照日克习俗、出嫁女之保克陶拉呼儀式、送亲习俗等。鄂尔多斯婚礼除了热闹欢腾之意,还蕴含着独特的地方文化,如在择日仪式中会请喇嘛进行占卜算卦,挑选举行婚礼的良辰吉日;男方在下聘的时候则多以牧区常见的牛、马、羊来做聘礼;在举行婚礼的当天,新娘新郎都要穿上蒙古族特色的礼服、佩戴上蒙古族特色的配饰等等,鄂尔多斯婚礼不仅将礼仪风俗、歌舞服饰、饮食文化、宫廷文化融于一体,而且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娘和新郎幸福生活的美好祝福。
自20世纪80年代民族旅游的兴起,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当地政府和旅游经营者将传统的蒙古族婚礼礼俗与现代元素相融合,经过戏剧化的处理搬到了舞台。1979年,鄂托克旗乌兰牧骑,首次将鄂尔多斯婚礼搬上舞台演艺。之后,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成吉思汗陵文艺队、鄂尔多斯歌舞剧团等又先后将鄂尔多斯婚礼以歌舞的表演形式搬上文化舞台。经过政府人员和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2005年由鄂尔多斯歌舞剧团创作排演的大型民族歌舞剧,《鄂尔多斯婚礼》首演大获成功。2006年,《鄂尔多斯婚礼》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鄂尔多斯婚礼》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表演中心完美落幕。至此,《鄂尔多斯婚礼》实现了从民间礼俗到旅游演艺的转变,实现了从地方走向世界的转型。
品鉴“鄂尔多斯婚礼”展演的真实性
旅游演艺作品的艺术真实性,必然涉及演出过程中表演性与真实性的双向关系。旅游企业为招徕游客,将当地社区的地域文化元素经戏剧化处理搬到舞台上演艺,这样的举动可能会破坏东道主社区的原生态文化,而这种舞台化的真实又是当代大众旅游者所寻求的东西。而戈夫曼所提出的“前台、后台”戏剧理论,尝试解决表演中原真性的问题。 所谓的前台是指从“他者”旅游者的角度能够直接看到且能体会意义的表演场所,展示的是观众能够接受的公众形象。《鄂尔多斯婚礼》的表演主要体现在舞台情景和演艺内容两个方面上。
由于旅游者的旅游时间和旅游条件的限制,东道主只能通过舞台演艺的方式将鄂尔多斯神秘的、古老的婚礼习俗浓缩进而展示给游客,但素材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是创作人员深入一线挖掘,经戏剧化处理的,所以在灯光舞美、舞台布景、片段选取等方面都力求原汁原味,最大限度的贴近原生文化,再现当地蒙古族传统的民风民俗。
《鄂尔多斯婚礼》是由内蒙古鄂尔多斯民族歌舞剧院专门表演,因而参加演出的演员80%是蒙古族,其质朴表演是真实性的重要体现。其中“挡门迎婿”“惜送”“沙浴”等内容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既展现了人们豪爽开放的性格也展示了他们在草原上自由安逸的幸福生活。演出以舞蹈的形式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古老神奇、美丽可爱的鄂尔多斯,一个融合传统音乐舞蹈礼仪等诸多文化元素于一体的绚丽斑斓的草原世界。
舞台剧中也融入了很多蒙古族音乐元素,如蒙古长调、民歌和呼麦等。在《沙浴》《惜别》等段落中都有长调出现,长调旋律悠长舒缓,主要用于渲染气氛,激发观众兴趣。而蒙古民歌则较为欢畅,所以在《婚庆》中用到了《送亲歌》和《敬酒歌》,这两首民歌是鄂尔多斯地区的代表民歌;呼麦是最古老的歌唱方式,它能够做到一个人通过舌、喉同时发出高音和低音,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通常应用于祭祀中,所以在舞台剧《祈缘》里,吉祥老人为新郎洗礼的时候,用了呼麦做音乐背景。既然是舞台表演,当然也会借助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如在《沙浴》中,它的情境带有较为强烈的异域风情色彩,用电子乐可以突出它的与众不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观众有一种真实的体验。
为了服务于舞台表演,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角色,《鄂尔多斯婚礼》的演员服装在沿袭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调整,在服装的尺寸、颜色和款式上都做了一定的修改。但佩饰、纹身、发型都力求保持原有的民族特色。
所谓的“后台”是从“我者”表演者的角度将前台不能表演以及不能向观众直接表现的形象隐藏起来的区域。《鄂尔多斯婚礼》集祭祀文化、宫廷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礼仪习俗、民族歌舞之大成,通过歌舞的形式将其搬上舞台,让游客通过比较轻松的方式了解蒙古族的婚礼习俗。因而有些原生态的文化资源出于保护的目的没有开发成旅游资源供游客欣赏,比如婚礼礼俗中的传统民风民俗,或是传统的生活方式等等,这便是其“后台区域”禁止游客进入。
由此可見,前台是演员表演,旅游者观赏的场所,是以当地社区生产生活的真实性为脚本,在凝练的基础上将婚礼展示给旅游者,把当地的文化元素通过前台真实地传输给旅游者,使其能够透过前台感受到后台文化的真实性;而后台则是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空间,是原生资源的所在地,是前台演艺的真实来源。因而,旅游演艺就是将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舞台化过程”。
文旅融合: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旅游演艺是将东道主社区文化搬上舞台,向游客进行动态展示的过程。搬上舞台的艺术不可能跟实际生活中的文化完全一样,因为它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经过了戏剧化的处理,具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这种艺术处理使传统文化更富有内涵,更为游客所接受。但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产生和延续的,所以,在艺术化创作过程中要注重对文化原真性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创新。在传承机制上,包括传承人、传承场和传承方式三要素,要格外重视对当地社区居民的文化教育,可以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成立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吸收有潜质的年轻人,对其进行语言和传统民族歌舞的培训,使文化艺术后继有人,并且通过族群教育,唤起当地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达到自发自觉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目的。可以在前台舞台表演和后台社区之间设立一个缓冲区或是帷幕区,位于前台区域的舞台演艺能够让游客了解东道主社区的传统文化,满足了一部分游客求奇求异的心理需求。但是,也会有游客对实景演出产生舞台猜疑,怀疑实景演出所表演的文化真实性。因此,可以在受到保护的后台与向游客完全开放的前台之间设立一个缓冲区,允许游客可以进入这一区域直观真实的体验前台表演中的内容,体验当地文化的真实性。要注重文化元素与时尚元素相融合,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时代发展不断推陈出新的。实景演出要对传统文化因素进行有选择的开发,并融入现代时尚元素,才能永保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也是文化的依托,旅游演艺产品是文旅融合发展潮流下衍生出来的重要旅游产品之一,基于舞台真实理论去研究“真实性”的问题,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者体验质量的提升及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