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设情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i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分类法】:D432.63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实”。因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向,它标志一个人参加某种活动的积极性,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能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境,就是在教学中由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精心设计一些生动引人的场景,使学生逐渐排除杂念,进入老实预想的安排中积极活动,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境界。
   一、创设故事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也就是针对学生感到枯燥单调的学习内容,以故事的形式为学生营造一种好奇有趣的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多年前讲语法时的一个实例,我依然清晰记得。在讲词义一节时,对多义词的定义我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关于阿凡提的故事:阿凡提为惩治理发不交钱的阿訇,主动提出给他阿訇理发,问:“眉毛要不要?”(板书)答:“要”。(板书)阿凡提剃了他的眉毛递给他:“这是你要的眉毛”。阿凡提又问:“胡子要不要?”(板书)阿訇接受刚才的教训,连说:“不要,不要”。(板书)阿凡提又剃下他的胡子,阿訇气呼呼的地责问,阿凡提理直气壮地说:都是按您的吩咐去做的呀,阿凡提很聪明,大家动脑想想看:阿凡提的智慧体现在哪里?故事一讲完,学生就变得很活跃,你一言我一语就议论开了,我适当点拨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理解板书的句子,有的说:“这两句回答不一样,怎么结果一样呢?”有的说:“肯定是要的意思不一样。”可“要”是什么意思呢?真把我们难住了。古人语:“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我的故事和点拨已经使学生发现了疑难之处,此时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浓,正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正式启发的最佳时机,我不失时机地提示:“字典是你们最好的老师呀!”一句话提醒了学生,他们急速翻阅字典,很快找到了答案:第一句“要”当给讲,第二句“要”当留讲。我肯定“要”的两个讲法称之为词义,那么一个词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联系的意义就叫多义词,只要大家认真学习也能变得像阿凡提一样聪明,一样有智慧,这样学生既能理解了多义词,又引起了他们对语法学习的重视和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朗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言为心声,成功的语言运用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那么如何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妙处呢?正如罗丹所说,首先要帮助学生睁开发现美的眼睛。这双眼睛就是“再造想象,”具体作法就是通过朗读创造的情景完成的。如《荷塘月色》中有一处运用通感修辞的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放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一修辞格,我也不急于讲解,而是让他们闭上眼睛听我读,同时启发他们品味这一句写了几种感觉?有何联系?我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联想,他们很快就进入情境,领会写了听觉和嗅觉,闻到的清香是微风送来的,若有若无;听到的歌声是远处的,渺茫断续,隐隐约约,都有朦胧感。这里用听觉比嗅觉,看似不合理,实则巧妙至极,耐人寻味。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兴趣。学生有了求知欲只是有了良好的开端,通过创设情境,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冰心《笑》的开头一段,关于雨后的景物描写具体形象,很容易把握住清新明朗的画面基调,但作者渗透在景物中的感情基调不易捕捉,为此我设计了问题:1、描写作者感情的语句有哪些?2、下雨前后作者的感情是否有变化?3、你如何评价?这些问题就象为学生“下水捉鱼”提供了“鱼情信息”一样,使他们的思路有了方向,变得明了,不至于因无从下手而失去兴趣。学生抓住思路从“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样一幅清新的图画!”两个感叹句中,体会作者雨过天晴后的惊喜、赞叹之情。为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我又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区感受:当天降大雨,你心情烦乱地坐在窗前听雨声有何感受?问题的内容学生都熟悉,结合自身的体验,谈起来就兴致盎然,有的说心烦听雨就如借酒浇愁,使人心更烦;有的说心情不好听雨声,雨声格外刺耳;有的说下雨天心烦干脆就关上窗,拉上窗帘,吧一切都隔绝在外面。文中“窗帘后透出清光”证明作者此时的心情是烦躁、苦闷的、不堪雨声之扰才拉上窗帘,正因加入了这层感情色彩,才使本无味的雨有了难以忍耐的苦味。我又问:“不写作者的苦闷难耐之情行不行?”这次学生反应很快:“不写就不能突出作者雨后的惊喜赞叹之情。”这样这段语句的感情基调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了。接下来的另两幅画面学生分析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因此富有情境的问题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路,而且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有了体验,提高了学生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设图画情境,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情趣。苏轼在评论王维的诗画时曾指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即语言同逼真的画面一样,具有形象性,能够给人留下生动鲜明的印象。利用语言的直观性创造相应的画面,能够帮助学生把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具体简明,从而加深记忆,达到掌握和巩固的目的。早前听过一名老师公开课讲解《眼睛与仿生学》这篇课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眼睛与仿生学》主要是介绍仿生学这门科学的,其中很多应用都属于高科技的尖端领域,学生一听就觉得高深而乏味。这位老师先以比较生动的蛙眼与仿生的关系为例讲解,然后请学生根绝讲解分组绘图演示,这下学生都感到新奇有趣,开始动手勾画,大部分学生根据蛙眼易捕获飞虫这一原理画出雷达搜索飞行机群的图示,结果老师在提问时,依照图示学生解释仿生学时都轻松容易了,不用死记硬背,记得也很牢固。再如作文写作教学中创设图画情境进行看图写作训练和想象作文训练,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益于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综合发展,增强他们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创设成功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只要教者肯有心,巧设计,一定能够使学生的兴趣正向发展,反映出高度的学习热情,挖掘出内在的潜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是我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肤浅体会,错漏支出请各位专家和同行多多指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其他文献
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学生与教师是两个主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英语教学双主体及外语学习的本质入手,审视了我国大学英语教
“共生”理念作为不同物种之间互惠共生的状态.到20世纪中后期,延伸到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作为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和谐稳定的生物生存模式,各部分之间都依靠着共生关系形
摘要:群众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因此,有效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对于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意义,并提出了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策略,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策略  作为社会发展灵魂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群众文化,形成于人们的长期社会实践和生活中。随着经济的发
【摘要】文章首先针对中小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进行转型改革的价值进行了分析,进而对企业管理中的工商管理概念进行了简要研究。根据工商管理在中小企业转型中的突出价值,研究了实现工商管理相关职能作用的方式与方法,望能够进一步指导实践。  【关键词】工商管理;中小企业;转型;价值  【中国分类法】:F203.9    在改革开放发展进程的促进作用之下,市场经济体制的落实程度进一步提高,对于企业而言,
本文以集安现存高句丽古墓壁画为中心,在高句丽壁画的分布、演变、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从早期、中期、晚期进行分类研究,探索高句丽壁画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构图情况、变化,从中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满足了物质文化需求之后,很多人都开始注重精神文化需求。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明显落后于物质文明建设,很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因此,切实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且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主要就当前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期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提出一些参考。  关键词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关怀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将我院眼科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之间收治的6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之
在张猛导演的镜头下《钢的琴》更像是艺术片和纪实片的结合,故事叙述突出底层叙事的特色,但并没有停留于简单地再现现实生活中底层人物的苦难形象.立足于社会现实、取材于底
认识艺术设计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培养职业人才的创造力入手,培养学生艺术素质,探索职业教育新模式.
【摘要】目的:观察查对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8例在我院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护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39例采用手术室管理查对制度。观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研究分析比较。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护理模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