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我馆馆藏书刊采用的是全方位开架借阅和计算机检索相结合的服务模式,藏书实行藏、借、阅一体的现代化文献资源管理方式。由于一些读者对我馆馆藏布局和书刊排架体系缺乏足够的了解,读者入库后寻架不便就成为图书馆开放借阅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由我馆设计并正在实施应用的是基于Flash、JSP和数据库等技术的图书馆书架定位系统,其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直观的检索手段,实现对图书、期刊所在馆藏库区的书、刊进行定位,然后,以图形动画的形式显示出书、刊定位结果。书刊架位定位系统要求每一册书、刊都要有自己相对应的条形码,针对这一要求,我们对馆藏年代早期期刊进行虚拟条形码的设置,使早期期刊的馆藏数据结构合乎系统要求。为实现读者对我馆馆藏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有力保证。
【关键词】图书馆;书架导航;OPAC系统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3-0283-02
前 言
现在的高校图书馆采用的是全方位开架借阅模式和计数机检索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将图书馆藏、借、阅融为一体。同时,由于读者缺乏对馆藏分布的排架情况的了解,寻架不便就成为开架借阅的一个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通过增加“馆藏文献分布图”揭示和馆藏咨询服务,另一种是采用RFID(全称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无线射频识别,是一项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1]。但前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寻架不变的问题,而后者虽然能彻底解决寻架不便乃至寻书刊难等问题,但其经济投入较大,现阶段对绝大多数图书馆并不适用。针对图书馆开架借阅服务模式下读者借阅寻架不便问题,由我馆设计并正在应用的是基于Flash、JSP(全称Java Server Pages)和数据库等技术的图书馆书架定位系统,其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直观的检索手段,实现对图书、期刊所在馆藏库区的书、刊进行定位,然后,以图形动画的形式显示出书、刊定位结果。它的实现解决了读者寻架不便的问题。针对这一系统的实施,支持我馆书刊定位系统的使用,馆藏中每本书、刊都将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条形码。通常情况下,我馆的期刊每年都是以合订本形式收入馆藏,然而,要对每册厚重的期刊逐一粘贴条形码,对图书馆而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完成此项工作。因此,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加有效地节省人力及其条形码成本费用的支出等,在对该项业务流程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拟对馆藏早期期刊进行虚拟条形码的设置,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却能达到系统的必要要求。为实现读者对我馆馆藏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有力保证。以保证数据库等技术的图书馆书刊架定位系统的实施。
一、架位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我馆设计应用的图书馆书刊架定位系统,使揭示馆藏书刊位置水平的得到很大提高。其在原有模式下,借阅图书具体是在图书馆的OPAC (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检索系统下,根据主题、题名、作者、关键词等途径查询,查看和确定借阅图书的信息以及馆藏情况。[2]根据索书号和馆藏文献分布的指引确定阅览区,根据索书号和架标,寻找具体架位,在该书架上查找图书。这种模式是导致读者寻架带不便的原因。
架位导航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馆藏Flash 平面图的设计制作、数据库设计、查询定位功能的实现以及与OPAC系统的集成等部分。
架位导航系统实现具体做法是:1、对单册书刊,进行二次典藏,修改其馆藏地。2、长距离无线扫描枪,用来扫描架上书刊条形码,转存到PC机上,可以以TXT或者EXCL的格式存放,然后通过盘点批导入接口,对满足条码要求的馆藏数据进行馆藏地点的批量修改,进入馆藏数据库,数据库存储架标和对应书架位置信息。通过索书号和架标就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要的图书。 3、根据图书馆藏分布请况,制作具有动态查询数据功能的馆藏Flash 平面图自动获取借阅图书的索书号和文献类型。并通过馆藏数据库进行书架位置的查询,然后根据返回的书架位置信息。馆藏Flash平面对目标书架做图形动画定位显示。
二、我校图书馆馆藏期刊的历史与现状
我校图书馆期刊科(现与流通科合并为读者服务部)成立于建馆的初始阶段,馆藏最早的期刊是1923年的期刊。期刊的订阅种类与装订进入馆藏的最高峰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网络给纸质期刊带来的冲击,纸质期刊的利用率大大减少,纸质期刊的订阅量也随着减少,相应的期刊管理人员也有所减少。但对于较早期的期刊,尤其是没有电子版本的早期期刊,对于高校的科研任务而言,较早年代的纸质期刊有着特定的读者群。我们根据近几年的跟踪统计、调查,没有电子版本的纸质期刊相对查阅、复印的读者较多,相对于到馆阅读期刊的读者而言,大多数是查阅早期期刊。这样来看早期的纸本期刊显得尤为重要。在高校图书馆藏书当中,过刊资源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过刊是广大科研,教学工作者学习、科研、写作的重要参考资料。其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无疑是巨大的。过去有一些读者,甚至是图书馆管理人员对过刊的文献价值大大忽略了。对过刊的价值重新定位,重新认识其文献价值,纸质过刊仍然具有电子期刊所不能代替的功能和重要的利用价值,与电子期刊相互补充, 充分发挥高校师生利用过刊检索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图书馆期刊的馆藏分为三大部分:1、现刊阅览室,一般是存放当前年度与前一年度的期刊;2、过刊阅览室(一),1991年(包括1991年的)至今的过刊馆藏阅览室;3、过刊阅览室(二),1990年(包括1990年的)前的过刊馆藏阅览室。近几年我馆组织人员,对1991年以后的期刊进行了期刊回溯建库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已全部完成。新的到馆期刊可同期进行装订、验收、建库、进入馆藏数据库,为读者所利用。
对于查阅1991年以后的某纸本期刊的读者,可在OPAC系统上查到相对应期刊的馆藏信息。例如:读者要查找1992年的《Contemporary Physics》期刊,进入图书馆OPAC系统查询界面, OPAC系统中提供了相应的检索途径,如:刊名、责任者、主题词、分类号、ISSN号、索取号等。读者需选择已知的检索途径进行查询即可。点击查询,读者可以知道馆藏是否有自己所需期刊,。如1所示: 图1:显示期刊情况
以上是当前在OPAC系统上能够查到的馆藏期刊1991年以后的馆藏情况。目前,我馆的期刊还没进行二次典藏,修改其馆藏地。即没有用长距离无线扫描枪扫描架上期刊上的条形码,没进入到馆藏数据库,也就没有数据库存储架标和对应书刊架位置信息。这样读者就无法根据图书馆藏分布情况,自动获取借阅期刊的馆藏位置。
三、馆藏期刊设置虚拟条码必要性与可行性
目前我馆已相对完成对馆藏部分图书进行二次典藏的工作。通过对我馆设计的这一先进服务系统的实际应用,图书馆已从根本上解决了因读者寻架不便而影响馆藏资源利用率的问题。为支持我馆书刊定位导航系统的使用,期刊也将进行二次典藏工作。通常情况下,我馆的期刊每年都是以合订本形式收入馆藏,而期刊要有对应的条形码,就得对期刊进行回溯建库工作。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对每册厚重的期刊逐一粘贴条码,对图书馆而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完成此项工作。然而,期刊若没有条形码,读者在OPAC系统上查询得到图书馆馆藏期刊的信息等就不会反映的完整,随之就是查找不到位。我馆设计并正在应用的图书馆书架定位系统,就如形同虚设一样。
由此可见,每一册期刊拥有一一相对应的条形码,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要进行回溯建库工作,势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现今受网络的冲击,到图书馆查阅纸质期刊的读者较少,如果期刊借阅室留有多名工作人员,又势必造成人员的浪费。为解决这一矛盾体,我们设想为早期期刊进行设置虚拟条形码,然后,我们将数据库里的条形码转存到PC机上,可以以TXT或者EXCL的格式存放,再通过盘点批导入接口,对满足条码要求的馆藏数据进行馆藏地点的批量修改,进入馆藏数据库。这样,当读者在OPAC系统上查找时,使读者清晰地知道自己所查找的期刊馆藏位置所在这样既能使早期期刊在馆藏体系里达到图书馆书刊架定位导航系统的要求,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同时也能够保证图书馆书刊架导航系统的顺利实施。
结论
现阶段,我馆正在对馆藏进行全面的二次典藏工作,使用的是长距离无线扫描枪。值得注意的是,由于 1990年之前的合订期刊都不曾进行过回溯建库。因没有条形码的缘故,所以这一部分的期刊便无法对其进行上述的二次典藏。因此,为了解决这一实际存在的问题,经努力研究我们探寻了如上说述的给早期期刊设置虚拟条形码的方法。其实不难看出,这种做法的优越性在于图书馆可以因此节省很多用于条形码和无线扫描枪的费用支出,与此同时,不仅能够大量地减轻馆员的工作量,使我馆的二次典藏工作既可全部达到图书馆书刊架定位系统的要求,又可省时省力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最后,通过我馆的综合管理系统对已设置虚拟条形码的馆藏期刊重新做一适当调整,将已有条形码的期刊与设置完成虚拟条形码的期刊更新后的全部信息及时地推送给读者,以实现馆藏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通过对以上工作流程的具体操作及实施后,必将使我馆的馆藏期刊形成一个全新的、完整的、科学的馆藏资源体系,以促进我馆的馆藏建设向更高目标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孟欣,RFID 在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 (4) 91-96
[2]孙发、廖文献,图书馆书架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12)95-98
【关键词】图书馆;书架导航;OPAC系统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3-0283-02
前 言
现在的高校图书馆采用的是全方位开架借阅模式和计数机检索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将图书馆藏、借、阅融为一体。同时,由于读者缺乏对馆藏分布的排架情况的了解,寻架不便就成为开架借阅的一个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通过增加“馆藏文献分布图”揭示和馆藏咨询服务,另一种是采用RFID(全称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无线射频识别,是一项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1]。但前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寻架不变的问题,而后者虽然能彻底解决寻架不便乃至寻书刊难等问题,但其经济投入较大,现阶段对绝大多数图书馆并不适用。针对图书馆开架借阅服务模式下读者借阅寻架不便问题,由我馆设计并正在应用的是基于Flash、JSP(全称Java Server Pages)和数据库等技术的图书馆书架定位系统,其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直观的检索手段,实现对图书、期刊所在馆藏库区的书、刊进行定位,然后,以图形动画的形式显示出书、刊定位结果。它的实现解决了读者寻架不便的问题。针对这一系统的实施,支持我馆书刊定位系统的使用,馆藏中每本书、刊都将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条形码。通常情况下,我馆的期刊每年都是以合订本形式收入馆藏,然而,要对每册厚重的期刊逐一粘贴条形码,对图书馆而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完成此项工作。因此,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加有效地节省人力及其条形码成本费用的支出等,在对该项业务流程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拟对馆藏早期期刊进行虚拟条形码的设置,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却能达到系统的必要要求。为实现读者对我馆馆藏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有力保证。以保证数据库等技术的图书馆书刊架定位系统的实施。
一、架位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我馆设计应用的图书馆书刊架定位系统,使揭示馆藏书刊位置水平的得到很大提高。其在原有模式下,借阅图书具体是在图书馆的OPAC (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检索系统下,根据主题、题名、作者、关键词等途径查询,查看和确定借阅图书的信息以及馆藏情况。[2]根据索书号和馆藏文献分布的指引确定阅览区,根据索书号和架标,寻找具体架位,在该书架上查找图书。这种模式是导致读者寻架带不便的原因。
架位导航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馆藏Flash 平面图的设计制作、数据库设计、查询定位功能的实现以及与OPAC系统的集成等部分。
架位导航系统实现具体做法是:1、对单册书刊,进行二次典藏,修改其馆藏地。2、长距离无线扫描枪,用来扫描架上书刊条形码,转存到PC机上,可以以TXT或者EXCL的格式存放,然后通过盘点批导入接口,对满足条码要求的馆藏数据进行馆藏地点的批量修改,进入馆藏数据库,数据库存储架标和对应书架位置信息。通过索书号和架标就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要的图书。 3、根据图书馆藏分布请况,制作具有动态查询数据功能的馆藏Flash 平面图自动获取借阅图书的索书号和文献类型。并通过馆藏数据库进行书架位置的查询,然后根据返回的书架位置信息。馆藏Flash平面对目标书架做图形动画定位显示。
二、我校图书馆馆藏期刊的历史与现状
我校图书馆期刊科(现与流通科合并为读者服务部)成立于建馆的初始阶段,馆藏最早的期刊是1923年的期刊。期刊的订阅种类与装订进入馆藏的最高峰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网络给纸质期刊带来的冲击,纸质期刊的利用率大大减少,纸质期刊的订阅量也随着减少,相应的期刊管理人员也有所减少。但对于较早期的期刊,尤其是没有电子版本的早期期刊,对于高校的科研任务而言,较早年代的纸质期刊有着特定的读者群。我们根据近几年的跟踪统计、调查,没有电子版本的纸质期刊相对查阅、复印的读者较多,相对于到馆阅读期刊的读者而言,大多数是查阅早期期刊。这样来看早期的纸本期刊显得尤为重要。在高校图书馆藏书当中,过刊资源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过刊是广大科研,教学工作者学习、科研、写作的重要参考资料。其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无疑是巨大的。过去有一些读者,甚至是图书馆管理人员对过刊的文献价值大大忽略了。对过刊的价值重新定位,重新认识其文献价值,纸质过刊仍然具有电子期刊所不能代替的功能和重要的利用价值,与电子期刊相互补充, 充分发挥高校师生利用过刊检索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图书馆期刊的馆藏分为三大部分:1、现刊阅览室,一般是存放当前年度与前一年度的期刊;2、过刊阅览室(一),1991年(包括1991年的)至今的过刊馆藏阅览室;3、过刊阅览室(二),1990年(包括1990年的)前的过刊馆藏阅览室。近几年我馆组织人员,对1991年以后的期刊进行了期刊回溯建库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已全部完成。新的到馆期刊可同期进行装订、验收、建库、进入馆藏数据库,为读者所利用。
对于查阅1991年以后的某纸本期刊的读者,可在OPAC系统上查到相对应期刊的馆藏信息。例如:读者要查找1992年的《Contemporary Physics》期刊,进入图书馆OPAC系统查询界面, OPAC系统中提供了相应的检索途径,如:刊名、责任者、主题词、分类号、ISSN号、索取号等。读者需选择已知的检索途径进行查询即可。点击查询,读者可以知道馆藏是否有自己所需期刊,。如1所示: 图1:显示期刊情况
以上是当前在OPAC系统上能够查到的馆藏期刊1991年以后的馆藏情况。目前,我馆的期刊还没进行二次典藏,修改其馆藏地。即没有用长距离无线扫描枪扫描架上期刊上的条形码,没进入到馆藏数据库,也就没有数据库存储架标和对应书刊架位置信息。这样读者就无法根据图书馆藏分布情况,自动获取借阅期刊的馆藏位置。
三、馆藏期刊设置虚拟条码必要性与可行性
目前我馆已相对完成对馆藏部分图书进行二次典藏的工作。通过对我馆设计的这一先进服务系统的实际应用,图书馆已从根本上解决了因读者寻架不便而影响馆藏资源利用率的问题。为支持我馆书刊定位导航系统的使用,期刊也将进行二次典藏工作。通常情况下,我馆的期刊每年都是以合订本形式收入馆藏,而期刊要有对应的条形码,就得对期刊进行回溯建库工作。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对每册厚重的期刊逐一粘贴条码,对图书馆而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完成此项工作。然而,期刊若没有条形码,读者在OPAC系统上查询得到图书馆馆藏期刊的信息等就不会反映的完整,随之就是查找不到位。我馆设计并正在应用的图书馆书架定位系统,就如形同虚设一样。
由此可见,每一册期刊拥有一一相对应的条形码,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要进行回溯建库工作,势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现今受网络的冲击,到图书馆查阅纸质期刊的读者较少,如果期刊借阅室留有多名工作人员,又势必造成人员的浪费。为解决这一矛盾体,我们设想为早期期刊进行设置虚拟条形码,然后,我们将数据库里的条形码转存到PC机上,可以以TXT或者EXCL的格式存放,再通过盘点批导入接口,对满足条码要求的馆藏数据进行馆藏地点的批量修改,进入馆藏数据库。这样,当读者在OPAC系统上查找时,使读者清晰地知道自己所查找的期刊馆藏位置所在这样既能使早期期刊在馆藏体系里达到图书馆书刊架定位导航系统的要求,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同时也能够保证图书馆书刊架导航系统的顺利实施。
结论
现阶段,我馆正在对馆藏进行全面的二次典藏工作,使用的是长距离无线扫描枪。值得注意的是,由于 1990年之前的合订期刊都不曾进行过回溯建库。因没有条形码的缘故,所以这一部分的期刊便无法对其进行上述的二次典藏。因此,为了解决这一实际存在的问题,经努力研究我们探寻了如上说述的给早期期刊设置虚拟条形码的方法。其实不难看出,这种做法的优越性在于图书馆可以因此节省很多用于条形码和无线扫描枪的费用支出,与此同时,不仅能够大量地减轻馆员的工作量,使我馆的二次典藏工作既可全部达到图书馆书刊架定位系统的要求,又可省时省力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最后,通过我馆的综合管理系统对已设置虚拟条形码的馆藏期刊重新做一适当调整,将已有条形码的期刊与设置完成虚拟条形码的期刊更新后的全部信息及时地推送给读者,以实现馆藏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通过对以上工作流程的具体操作及实施后,必将使我馆的馆藏期刊形成一个全新的、完整的、科学的馆藏资源体系,以促进我馆的馆藏建设向更高目标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孟欣,RFID 在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 (4) 91-96
[2]孙发、廖文献,图书馆书架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12)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