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体育课堂充满生命力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JIAJUN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交流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某一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协调的活动,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合作教学也是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走出“自我为中心”的局限心理。
  【关键词】合作;交流;参与;管理
  传统的体育教学:准备活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练习→下课讲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介,许多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在课上都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参与和配合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怪现象,体育课训练也只是为了加试时那三十分而已。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抑的状态下,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与发展,最重要的是就连表现自己的机会都争取不到。随着教育新课改不断地深入,以教师讲,学生听、练为基本特征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就日趋显得太不适宜了。
  新课改所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以目标统领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是指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自主的锻炼,减少教师无谓的干扰与约束。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唱主角,在合作交流中提高学生的锻炼能力。它改变了过去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以记忆模仿为主、以书面知识为主和间接经验为主的传统模式,融学习于活动中,寓乐于教育中,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得以培养,是适应新时期教育的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学习方式。因此摸索、实践这种新的课堂学习方式,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充满生命力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合作交流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某一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协调的活动,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合作教学也是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走出“自我为中心”的局限心理。
  合作交流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增强师生、生生之间情感;通过合作交流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分享合作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排球垫球的教学中,由于动作细节性与手部有一定的疼痛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女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难掌握垫球的技术,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了“忽视教学法”,有意的忽视 “问题学生”的所在,并通过对掌握动作较好的学生再进行较为细致的指导,然后按不同的水平分组结伴合作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自由结伴练习,他们在合作练习中各自交流了自己垫球的方法和技巧,出现了“水平低的学生学的积极,水平高的学生教的认真”的课堂氛围,练习的密度与效果也明显增强,在同伴的帮助下,那些没有掌握垫球技术的学生慢慢地学会了垫球,此时发现他们同伴之间的友情倍增,每位学生的长处发挥的淋漓尽致,个个脸上露出了成功的笑容。那么在培养合作交流意识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化学生合作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因而强化意识是实施合作教学的第一步。从体育教师的角度而言,首先要建立教育对象的合作伙伴的观念,学生最反感的是“训斥”型和“粗暴”型的体育教师,他们高高在上,致使教学中合作的特性大大削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伙伴身份参与教学,要自觉地“忘记”自己“教师”的角色,这将使学生产生向心力,从而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另外,合作意识的强化还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合作语言”,如“请你当助手”、“请你协助”、“请你保护”、“请你想想办法”等等。
  2 引导学生参与到合作当中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提供多种多样的合作机会。应该说,在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都有学生合作的条件,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引导。比较常用的方法有:
  (1)要发挥体育骨干学生的作用:体育骨干的作用并不能局限于让学生简单地协助教师完成某些活动,而是让体育骨干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管理,更好地从学生的角度去安排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增强了课堂中学生参与的氛围和师生之间地亲和力,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目标。
  (2)商量合作法:商量的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合作的过程,在学生帮助老师想办法出主意的过程中,学生便自觉不自觉地当了教学的合作伙伴。例如上双杠课时,双杠前摆上后,对下法不做具体规定,而是采取与学生商量的办法,听取学生的意见,由他们自主设计后商量决定,可采取杠中跳下、杠侧跳下、前摆下与后摆下、前摆内转下等多种下法。
  (3)暗示合作法:让学生主动领悟。例如对练习中长跑中出现的怕苦怕累的学生不是直接批语,而是评论“马家军”不怕流血流汗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事迹,让学生受到积极暗示行动参与中长跑的练习。
  (4)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认识与自我纠正。例如,对课上非正常损坏的体育器材,教师把“损坏东西要赔偿”道理摆明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或修补或赔偿,使学生把“要我改正”转变为“我要改正”,这样学生在充分发挥合作教学功能的同时也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3 引导学生参与合作管理
  引导学生参与合作管理这是体育合作教学的重要方面,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力量产生合力效应,可使学生在管理他人的同时自身受到教育。只有让学生参与合作管理,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人。
  總之,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坚持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只有让全体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小主人”,才能实现体育教学优质高效,才能促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为今后的终身体育创造条件;只有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学练,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习惯,才能真正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陶同.创造时代的来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杨楠.体育教学模式与主体教学浅论[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01).
  作者单位
  河北省黄骅市教师发展中心 河北省黄骅市 06110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