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简介:《酷的脸》收录了作者徐怀谦近年创作的杂文70余篇,分为“说古道今”、“品藻人物”、“现实诘问”、“世相杂谈”和“哲思札记”等六个部分。本书收录的这些文章,或是读书有感,或是就事论事,或是人生哲思,作者以简洁明快的文字,直抒胸臆,于酣畅淋漓之外,引人深思。
从报上读到一则《我们到底有多穷》的故事,讲一个富翁带自己的儿子去乡村旅行,本意是想让儿子看看农场的人有多穷而他们有多富。可是当他们离开的时候,儿子却说:“我看到他们养了四条狗,而我们只养了一条;我们家有喷泉,他们家旁边却有一条没有尽头的小溪;我们家花园里的灯贵得要死,但还没有他们家房顶上的星星好看;我们家的花园很大,他们家的后院大得能看到地平线。爸爸,原来我们这么穷。”
我们得承认,这个富翁的儿子是很有智慧的。他能从常人以为富裕的生活中发现贫穷,而从常人以为贫穷的生活中看到富足。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穷富是相对的,正如幸福感是相对的一样。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富翁的儿子只说出了一半的真理。他只是来农场做短期旅行。如果要他在农场和城市之间选择长期居住地的话,他最终选择的可能还是城市。即使城市再穷,城市仍具有购物方便、交通便利、文化生活丰富、医疗设施。齐全等优势,这正是很多人削尖了脑袋,也要挤进大城市的原因所在。
我当然不是要比较城乡的贫富差别。而是想提醒国人“我们到底有多穷”这句话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有的人可能会不屑地说:你这个论题本身就错了,现在需要争论的是“我们到底有多富”。是呀,媒体上已经报道了中国的亿万富翁有多少,百万富翁有多少。最近的例子是,有一名深圳的生意人报名参加明年的太空亚轨道飞行,光报名费就达百万元。不管是通过合法的、非法的还是违法的途径,中国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第一,中国到目前为止,仍有数量庞大的贫困人口。电视上说过一个小例子。有位城里的学生写信,要“手拉手”的小伙伴给自己寄一张彩照过来。等啊等,好多天过去了,他终于等来小伙伴的来信,不过里面装的是一张黑白照片。这位家住山沟的小伙伴在信中说,为了照这张照片,他翻山越岭,走几十里的山路到县城去拍照。第二,在物质文明大大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精神文明没有得到同步提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赤贫儿。他们居华厦,食有鱼,出有车,可以花上千元看一场明星演唱会,却不肯为希望工程捐一分钱;他们可以为冬日都市里的一只流浪狗奔走相告,买狗粮,送狗衣,争献爱心,却不肯为身边的一个流浪汉送去哪怕一件单衣;他们可以在赌场里、在酒桌上挥金如土、通宵达旦,却不肯拿出哪怕几分钟读一本益智的书……在很多人身上,的确是“穷得只剩下钱了”。
在我看来,衡量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高低,物质的富裕与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看精神上是否富有。“我们到底有多穷”这句话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我们不仅要正视中国还有多少绝对贫困人口,而且要看到在少数富豪身上,在已经过上小康生活的某些人身上,为什么存在那么严重的信仰危机、道德危机(包括诚信危机)。前一种穷不可怕,我们可以通过发展经济消灭之;后一种穷的可怕在于,打个比方,由绿洲变成沙漠容易,而由沙漠变回绿洲则难乎其难。美国牧师比彻说过这样的话:“不要以为生活是荷包满满,就会称心如意。人的幸福主要取决于其性格……如果品位高雅,情感真挚,心境磊落,对有需要的人提供慈爱,并且慷慨济助;如果以热心公益之手从事美化社会的事业,促使社会更加高尚,那么富人才是快乐的。”
请人们学一学那个富翁的儿子吧,面对着小溪、星星和地平线,由衷地说一声:“哦,原来我们这么穷。”
平山的饥饿精神
平山郁夫是闻名世界的日本画家,他的《广岛生变图》、《佛教传来》、《大唐西域壁画》等绘画名作对中国观众来说绝不陌生,但一般人对他早年曾有过的“穷困潦倒”往往所知甚少。
读平山郁夫自传体作品《悠悠大河》,知道平山郁夫作为广岛原子弹爆炸的亲历者,曾备受原子弹后遗症的煎熬;自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在睦庄一间只有十二三平方米的廉租房内一住就是十年,这里既没有煤气,也没有自来水,只有水井,还是三十多家合用两口水井。其间,两个孩子先后出世,平山郁夫过起了东家借酱西家借米的生活。正是在这段困窘的岁月,他创作完成了《佛教传来》、《入涅槃幻想》、《受胎灵梦》等奠定其日后绘画地位的作品。
后来,他由助教升为副教授、教授、系主任、校长。为了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他决定不喝酒,戒掉这个一向的嗜好。在他看来,戒酒也是一种饥饿精神,是与年轻时不同的一种饥饿精神。他说:“饥饿精神,并非年轻时或无名时的专利。反而是不愁吃穿时,如何开创更高的境界,至关重要,这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哲学。”他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得出这样的人生经验:“不要忘记不断提升自己,即使得到一定地位,仍要自讨苦吃,吃与年轻时不同的苦,不能在眼前的立场和地位上安心立命。”
物质上的穷困往往能够激发人的斗志,所谓“穷则思变”,所谓“诗穷而后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是当物质生活富足之后,人就容易产生精神优越感,失去奋斗的目标。平山郁夫以他的经历告诉人们,物质富足之后,人的精神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正是在这种“饥饿精神”的激励下,他沿着当年玄奘取经的足迹,先后踏察丝绸之路多次,行程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多圈,历时多年,最终为奈良药师寺的玄奘三藏院创作完成了其绘画巅峰之作《大唐西域壁画》。
如果说年轻时因物质上的贫困而激发出的“饥饿精神”更接近于本能的话,那么一个人在功成名就之后仍能保持一种“饥饿精神”,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斗志,则体现出一个人的超越意志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比第一种“饥饿精神”更高等级的精神境界。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师与常人的区别往往就在这第二种“饥饿精神”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宣布把亿美元的财产全数捐给自己名下的慈善基金会,一分一毫都不留给子女。他说:“我们决定不把财产分给我们的子女。我们希望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盖茨裸捐的故事对那些“穷得只剩下钱了”和“富不过三代”的国人会不会有所启迪呢?一代乒乓名将邓亚萍在获得奥运会金牌,获得世界冠军头衔之后,毅然决定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在国际奥委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并出任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她的成功转型不正是第二种“饥饿精神”的实践吗?
我们这个民族是最习惯于“吃苦教育”的民族,因为今天三四十岁以上的很多人都有过饿肚子的经历。但如果你总拿当年饿肚子的经历教育蜜水中泡大的孩子,往往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如转换一下思路,以第二种“饥饿精神”激励今天的孩子,让他们吃与我们当年不同的苦,以一种更加健康、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来自生活的挑战,在超越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或许这样的饥饿教育更能说到孩子们的心坎上吧?
平山郁夫说:“发现生的喜悦和乐趣,是创造的世界。人仅仅有钱和物无法满足,这一点在今天的时代更能得到确证。”在物质富足之后,人仍然要有一种“饥饿精神”,平山的艺术实践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摘自《酷的脸》)
从报上读到一则《我们到底有多穷》的故事,讲一个富翁带自己的儿子去乡村旅行,本意是想让儿子看看农场的人有多穷而他们有多富。可是当他们离开的时候,儿子却说:“我看到他们养了四条狗,而我们只养了一条;我们家有喷泉,他们家旁边却有一条没有尽头的小溪;我们家花园里的灯贵得要死,但还没有他们家房顶上的星星好看;我们家的花园很大,他们家的后院大得能看到地平线。爸爸,原来我们这么穷。”
我们得承认,这个富翁的儿子是很有智慧的。他能从常人以为富裕的生活中发现贫穷,而从常人以为贫穷的生活中看到富足。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穷富是相对的,正如幸福感是相对的一样。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富翁的儿子只说出了一半的真理。他只是来农场做短期旅行。如果要他在农场和城市之间选择长期居住地的话,他最终选择的可能还是城市。即使城市再穷,城市仍具有购物方便、交通便利、文化生活丰富、医疗设施。齐全等优势,这正是很多人削尖了脑袋,也要挤进大城市的原因所在。
我当然不是要比较城乡的贫富差别。而是想提醒国人“我们到底有多穷”这句话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有的人可能会不屑地说:你这个论题本身就错了,现在需要争论的是“我们到底有多富”。是呀,媒体上已经报道了中国的亿万富翁有多少,百万富翁有多少。最近的例子是,有一名深圳的生意人报名参加明年的太空亚轨道飞行,光报名费就达百万元。不管是通过合法的、非法的还是违法的途径,中国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第一,中国到目前为止,仍有数量庞大的贫困人口。电视上说过一个小例子。有位城里的学生写信,要“手拉手”的小伙伴给自己寄一张彩照过来。等啊等,好多天过去了,他终于等来小伙伴的来信,不过里面装的是一张黑白照片。这位家住山沟的小伙伴在信中说,为了照这张照片,他翻山越岭,走几十里的山路到县城去拍照。第二,在物质文明大大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精神文明没有得到同步提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赤贫儿。他们居华厦,食有鱼,出有车,可以花上千元看一场明星演唱会,却不肯为希望工程捐一分钱;他们可以为冬日都市里的一只流浪狗奔走相告,买狗粮,送狗衣,争献爱心,却不肯为身边的一个流浪汉送去哪怕一件单衣;他们可以在赌场里、在酒桌上挥金如土、通宵达旦,却不肯拿出哪怕几分钟读一本益智的书……在很多人身上,的确是“穷得只剩下钱了”。
在我看来,衡量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高低,物质的富裕与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看精神上是否富有。“我们到底有多穷”这句话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我们不仅要正视中国还有多少绝对贫困人口,而且要看到在少数富豪身上,在已经过上小康生活的某些人身上,为什么存在那么严重的信仰危机、道德危机(包括诚信危机)。前一种穷不可怕,我们可以通过发展经济消灭之;后一种穷的可怕在于,打个比方,由绿洲变成沙漠容易,而由沙漠变回绿洲则难乎其难。美国牧师比彻说过这样的话:“不要以为生活是荷包满满,就会称心如意。人的幸福主要取决于其性格……如果品位高雅,情感真挚,心境磊落,对有需要的人提供慈爱,并且慷慨济助;如果以热心公益之手从事美化社会的事业,促使社会更加高尚,那么富人才是快乐的。”
请人们学一学那个富翁的儿子吧,面对着小溪、星星和地平线,由衷地说一声:“哦,原来我们这么穷。”
平山的饥饿精神
平山郁夫是闻名世界的日本画家,他的《广岛生变图》、《佛教传来》、《大唐西域壁画》等绘画名作对中国观众来说绝不陌生,但一般人对他早年曾有过的“穷困潦倒”往往所知甚少。
读平山郁夫自传体作品《悠悠大河》,知道平山郁夫作为广岛原子弹爆炸的亲历者,曾备受原子弹后遗症的煎熬;自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在睦庄一间只有十二三平方米的廉租房内一住就是十年,这里既没有煤气,也没有自来水,只有水井,还是三十多家合用两口水井。其间,两个孩子先后出世,平山郁夫过起了东家借酱西家借米的生活。正是在这段困窘的岁月,他创作完成了《佛教传来》、《入涅槃幻想》、《受胎灵梦》等奠定其日后绘画地位的作品。
后来,他由助教升为副教授、教授、系主任、校长。为了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他决定不喝酒,戒掉这个一向的嗜好。在他看来,戒酒也是一种饥饿精神,是与年轻时不同的一种饥饿精神。他说:“饥饿精神,并非年轻时或无名时的专利。反而是不愁吃穿时,如何开创更高的境界,至关重要,这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哲学。”他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得出这样的人生经验:“不要忘记不断提升自己,即使得到一定地位,仍要自讨苦吃,吃与年轻时不同的苦,不能在眼前的立场和地位上安心立命。”
物质上的穷困往往能够激发人的斗志,所谓“穷则思变”,所谓“诗穷而后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是当物质生活富足之后,人就容易产生精神优越感,失去奋斗的目标。平山郁夫以他的经历告诉人们,物质富足之后,人的精神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正是在这种“饥饿精神”的激励下,他沿着当年玄奘取经的足迹,先后踏察丝绸之路多次,行程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多圈,历时多年,最终为奈良药师寺的玄奘三藏院创作完成了其绘画巅峰之作《大唐西域壁画》。
如果说年轻时因物质上的贫困而激发出的“饥饿精神”更接近于本能的话,那么一个人在功成名就之后仍能保持一种“饥饿精神”,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斗志,则体现出一个人的超越意志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比第一种“饥饿精神”更高等级的精神境界。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师与常人的区别往往就在这第二种“饥饿精神”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宣布把亿美元的财产全数捐给自己名下的慈善基金会,一分一毫都不留给子女。他说:“我们决定不把财产分给我们的子女。我们希望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盖茨裸捐的故事对那些“穷得只剩下钱了”和“富不过三代”的国人会不会有所启迪呢?一代乒乓名将邓亚萍在获得奥运会金牌,获得世界冠军头衔之后,毅然决定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在国际奥委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并出任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她的成功转型不正是第二种“饥饿精神”的实践吗?
我们这个民族是最习惯于“吃苦教育”的民族,因为今天三四十岁以上的很多人都有过饿肚子的经历。但如果你总拿当年饿肚子的经历教育蜜水中泡大的孩子,往往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如转换一下思路,以第二种“饥饿精神”激励今天的孩子,让他们吃与我们当年不同的苦,以一种更加健康、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来自生活的挑战,在超越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或许这样的饥饿教育更能说到孩子们的心坎上吧?
平山郁夫说:“发现生的喜悦和乐趣,是创造的世界。人仅仅有钱和物无法满足,这一点在今天的时代更能得到确证。”在物质富足之后,人仍然要有一种“饥饿精神”,平山的艺术实践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摘自《酷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