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波兰招贴画中升腾起一股崭新的势力——
其外部表象弥漫着一种抑郁、幽暗的气质,内在机理则是对波兰
艺术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本质思考。这个群体中最具代表性
的艺术家便是斯塔西斯?艾得哥维奇。本文试图在还原艾得哥维
奇艺术生涯、分析他的艺术特点的同时,勾勒出半个世纪以来波
兰招贴艺术的绚烂风貌,从而思考工艺美术与社会文化间的互动
关系,探讨工艺美术家如何去揉捏不同地域的艺术风格,以此抵
御艺术固有体系对艺术完整性和个人性的破坏。
At the end of the Sixties of last century , a wave of
new force was raised in the polish posters, which the
external appearance was filled with depressed and dark
temperaments, meanwhil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is to make
deep thinking to the cultural identity and sense of belonging
of polish art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rtist in the group
was Stasys Eidrigevicius. In this context we attempts to
restore the artistic career of Stasys Eidrigevicius, and in
the same time, to outline the gorgeous style of polish art
in past half-century, thus to think abou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rafts and culture in society ,and to investigate
that how do a crafts artist knead the style of different
regions, so that to resist destruction of inherent system of
art to the integrity of art and personality of human.
斯塔西斯?艾得哥维奇(Stasys Eidrigevicius)是全球最
负盛名的工艺美术家之一。他出生于立陶宛北部的马蒂尼斯奇
(Mediniskiai)。短暂的童年经历对艾得哥维奇的成长有着关键
性的影响,在那个幽静寂寥的小农场中他每日忍受着单调无味的
生活,尤其是艾得哥维奇从小就是个内向的孩童,远离其他的孩
子。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
童年经历对我是如此地重要,以至于时至今日我仍旧感觉它
历历在眼。我依然难以跨过童年的章页,感觉时而近时而远,走
出来却又被生生拽回。幼时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给我留下了深
刻而持久的影响。于是,孤独的我开始学习绘画。同学们知道我
能画画,他们经常让我帮他们,孩子们总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谁能
为自己做什么。因此,我开始用画画来驱赶我的寂寥。
此后,艾得哥维奇进入专业美术院校学习,并在此期间,
获第六和第七届马尔堡现代藏书票国际双年展大奖,得到官方订
单,出版了第一本插画书籍。
遍观招贴设计史,上世纪80年代是波兰海报艺术的高峰期,
越来越多的波兰设计师被西方世界所熟知。美国《时代周刊》就
开始转从波兰物色插图画家,招贴艺术界中的“波兰学派”逐渐
扬名,艾得哥维奇是其中的代表。1986年,也就是切尔诺贝利核
电站事故的那年,艾得哥维奇在美国芝加哥和洛杉矶举办展览期
间,结识了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和安迪?沃霍尔
(Andy Warhol),并住在了友人雅普斯坦(H.Yepstas)的家
中。一天,艾得哥维奇走过他家的走廊,眼前猛然闪现出一个木
制面具,挂在嫩黄的墙上,是北美印第安人的杰作,当时他仅仅
只是匆匆一瞥。直到有一天,亨利埃塔(Henrietta)对他说:
“你能不能尝试做一下像这个面具一样的东西?”当时他依旧只
是一听带过。势易时移,不久之后这个想法就突然回到了他的脑
海中,于是艾得哥维奇就在工作室中先用蜡笔尝试并完成了第一
个系列,此后在洛杉矶和纽约又各诞生了一组。从此,他将注意
力转向了带有极端个人特色的海报创作中。
其实早在1983年的一幅海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艾得哥维奇
日后艺术特色的雏形——一个上宽下窄的马铃薯头像,用一条白
色的纸带分一为二,形成尖耸的鼻子,一直悬垂到人物的手中,
“好似磁带一般”。同时形象还带着一双圆溜的眼晴,目光呆滞
却富有穿透力。一句话,该图像的特点:古怪,神秘,诡谲以致
令人不安。(图1、图2)
通过这次新颖的尝试,艾得哥维奇就更为大胆地运用这种夸
张到极致的手法描绘心中的图形。木偶、小丑、戏班、玩具、布
衣、夸张变调的脸,这些元素使他的作品很容易辨认。尤其是主
角往往是个有着玻璃珠圆眼、没有头发、没有耳朵,如同木偶般
的孩童、纯粹的面具或是带着面具的人物,即便是动物或植物也 都如出一辙。乍看下,会有种莫名的恐怖和惊悚的感觉,接着就
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悲伤情绪油然而生。然而,看久了你会不自
禁地喜欢上他所塑造的自闭世界,这个世界“象征着不看不听的
绝对寂静和嘲讽充满污染的成人世界的拒绝态度”。
在他的作品里,脸和眼始终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重点。(图
3、图4)不管艾得哥维奇整个画作的重心在哪里,作品里那一张
空洞无神却不浮夸的脸、凝神而洞犀心扉的眼总会强烈地吸引观
者的注意力,使人无处躲逸。“如同远古的神话故事中,囚禁在
古堡高塔里的一张张积满悲伤眼泪的脸孔,让人无法不看一眼地
略过”。同时它又好似糅杂着幽怨,有种心被撕裂过后的呆滞与
无意义感。
当然,在深受印第安艺术的开蒙与影响之外,这种假面形式
的由来还应包括艾得哥维奇童年的记忆。当笔者在波兰采访艾得
哥维奇的时候,谈到他童年与“面具男”有无联系时,他讲了这
样一个故事:“当我还是孩子时,是在立陶宛西南部的一个小村
庄中度过的,挨饿受冷。有一次到一户果园里偷摘水果,蹑手蹑
脚潜入,却被一个老头抓个现行,人还挂在树上。于是老头野蛮__
地将我拽下来,用当地盛行的惩罚方式——用白纸裹住头部,只
留下眼睛和嘴巴的空隙——整治我,把我吓得哇哇大哭。”
现在大家可以知道艾得哥维奇“面具男”形象的又一雏形。
那时的东欧国家宗教信仰依旧强势,迷信守旧思想挥斥不去。
恐惧、孤独感、牢骚满腹,无论是在立陶宛还是波兰或是白俄
罗斯,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怀着如此心境的人们。这样,我们也
就知道这些头像是什么了,也明白这些肖像为什么大多带有悲伤
(尤其是那被拉长的鼻子),那圆圆的眼睛仿佛让我们不由自主
地认定他们是无辜的。(图5)
波兰艺术史学家和评论家沃伊切赫斯克罗茨基如此描述艾得
哥维奇的作品——“乡间记忆”:“童年那孤独、枯燥、矛盾的
生活使他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超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描绘出
了内心的忧伤、束缚、孤独的情感。他的每一幅艺术作品都是用
简炼、单纯的艺术语言来表达。有时候一张脸、一只手都给人一
种神秘、奇特、令人忧虑的感觉,给人一种无尽的想象空间。”
在波兰艺术强大的影响力外,艾得哥维奇还受到了日本和墨
西哥艺术的影响,并在这两个国家举办了多次展览。
艾得哥维奇在海报中所展示出的超现实主义并不是一种自大
的表现,而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充满激情的宣言,更不是面
具的伪装,而是艺术家的内心自我。他的艺术,似乎主要是发挥
记忆和想象。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的灵感主要来自于幻想的图
像,相反,他的观察涉及的是可见世界,是对自然界的观照。除
其它外,海报就是他的个人商标,他的标志性艺术。
在敏锐的想象力之外,颜色的丰富性也是艾得哥维奇的特
点。他的作品五颜六色,得体而巧妙地运用这些颜色,无愧色
彩大师之称。这里没有颜色的不断表现,没有复杂的光,不曾令
人眩目,有的只是无限贴近现实的逼真感。他的每一幅画都是颜
色的交响曲,以至于他的调色板都能显示出清晰的多样性和对抗
性,这些颜色丰富了视觉,不刻板造作,鲜活而有力。(图6、
图7)
此外,他的第三个特征是对真实世界、超现实世界、非现实
世界等各种因素精彩而令人惊异的组合,明显是带有孩子的典型
思想与逻辑,这种真实与不真实交织成了他的思想,最后又交接
成了一种真实,比起单纯的真实更纯净、更透析。
波兰招贴艺术是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早在上
世纪五十年代就吸引了国人的关注。随着近年来对招贴艺术挖掘
得愈加深入,笔者深信,艾得哥维奇的招贴艺术将绽放出更璀璨
的光芒。
其外部表象弥漫着一种抑郁、幽暗的气质,内在机理则是对波兰
艺术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本质思考。这个群体中最具代表性
的艺术家便是斯塔西斯?艾得哥维奇。本文试图在还原艾得哥维
奇艺术生涯、分析他的艺术特点的同时,勾勒出半个世纪以来波
兰招贴艺术的绚烂风貌,从而思考工艺美术与社会文化间的互动
关系,探讨工艺美术家如何去揉捏不同地域的艺术风格,以此抵
御艺术固有体系对艺术完整性和个人性的破坏。
At the end of the Sixties of last century , a wave of
new force was raised in the polish posters, which the
external appearance was filled with depressed and dark
temperaments, meanwhil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is to make
deep thinking to the cultural identity and sense of belonging
of polish art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rtist in the group
was Stasys Eidrigevicius. In this context we attempts to
restore the artistic career of Stasys Eidrigevicius, and in
the same time, to outline the gorgeous style of polish art
in past half-century, thus to think abou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rafts and culture in society ,and to investigate
that how do a crafts artist knead the style of different
regions, so that to resist destruction of inherent system of
art to the integrity of art and personality of human.
斯塔西斯?艾得哥维奇(Stasys Eidrigevicius)是全球最
负盛名的工艺美术家之一。他出生于立陶宛北部的马蒂尼斯奇
(Mediniskiai)。短暂的童年经历对艾得哥维奇的成长有着关键
性的影响,在那个幽静寂寥的小农场中他每日忍受着单调无味的
生活,尤其是艾得哥维奇从小就是个内向的孩童,远离其他的孩
子。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
童年经历对我是如此地重要,以至于时至今日我仍旧感觉它
历历在眼。我依然难以跨过童年的章页,感觉时而近时而远,走
出来却又被生生拽回。幼时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给我留下了深
刻而持久的影响。于是,孤独的我开始学习绘画。同学们知道我
能画画,他们经常让我帮他们,孩子们总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谁能
为自己做什么。因此,我开始用画画来驱赶我的寂寥。
此后,艾得哥维奇进入专业美术院校学习,并在此期间,
获第六和第七届马尔堡现代藏书票国际双年展大奖,得到官方订
单,出版了第一本插画书籍。
遍观招贴设计史,上世纪80年代是波兰海报艺术的高峰期,
越来越多的波兰设计师被西方世界所熟知。美国《时代周刊》就
开始转从波兰物色插图画家,招贴艺术界中的“波兰学派”逐渐
扬名,艾得哥维奇是其中的代表。1986年,也就是切尔诺贝利核
电站事故的那年,艾得哥维奇在美国芝加哥和洛杉矶举办展览期
间,结识了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和安迪?沃霍尔
(Andy Warhol),并住在了友人雅普斯坦(H.Yepstas)的家
中。一天,艾得哥维奇走过他家的走廊,眼前猛然闪现出一个木
制面具,挂在嫩黄的墙上,是北美印第安人的杰作,当时他仅仅
只是匆匆一瞥。直到有一天,亨利埃塔(Henrietta)对他说:
“你能不能尝试做一下像这个面具一样的东西?”当时他依旧只
是一听带过。势易时移,不久之后这个想法就突然回到了他的脑
海中,于是艾得哥维奇就在工作室中先用蜡笔尝试并完成了第一
个系列,此后在洛杉矶和纽约又各诞生了一组。从此,他将注意
力转向了带有极端个人特色的海报创作中。
其实早在1983年的一幅海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艾得哥维奇
日后艺术特色的雏形——一个上宽下窄的马铃薯头像,用一条白
色的纸带分一为二,形成尖耸的鼻子,一直悬垂到人物的手中,
“好似磁带一般”。同时形象还带着一双圆溜的眼晴,目光呆滞
却富有穿透力。一句话,该图像的特点:古怪,神秘,诡谲以致
令人不安。(图1、图2)
通过这次新颖的尝试,艾得哥维奇就更为大胆地运用这种夸
张到极致的手法描绘心中的图形。木偶、小丑、戏班、玩具、布
衣、夸张变调的脸,这些元素使他的作品很容易辨认。尤其是主
角往往是个有着玻璃珠圆眼、没有头发、没有耳朵,如同木偶般
的孩童、纯粹的面具或是带着面具的人物,即便是动物或植物也 都如出一辙。乍看下,会有种莫名的恐怖和惊悚的感觉,接着就
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悲伤情绪油然而生。然而,看久了你会不自
禁地喜欢上他所塑造的自闭世界,这个世界“象征着不看不听的
绝对寂静和嘲讽充满污染的成人世界的拒绝态度”。
在他的作品里,脸和眼始终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重点。(图
3、图4)不管艾得哥维奇整个画作的重心在哪里,作品里那一张
空洞无神却不浮夸的脸、凝神而洞犀心扉的眼总会强烈地吸引观
者的注意力,使人无处躲逸。“如同远古的神话故事中,囚禁在
古堡高塔里的一张张积满悲伤眼泪的脸孔,让人无法不看一眼地
略过”。同时它又好似糅杂着幽怨,有种心被撕裂过后的呆滞与
无意义感。
当然,在深受印第安艺术的开蒙与影响之外,这种假面形式
的由来还应包括艾得哥维奇童年的记忆。当笔者在波兰采访艾得
哥维奇的时候,谈到他童年与“面具男”有无联系时,他讲了这
样一个故事:“当我还是孩子时,是在立陶宛西南部的一个小村
庄中度过的,挨饿受冷。有一次到一户果园里偷摘水果,蹑手蹑
脚潜入,却被一个老头抓个现行,人还挂在树上。于是老头野蛮__
地将我拽下来,用当地盛行的惩罚方式——用白纸裹住头部,只
留下眼睛和嘴巴的空隙——整治我,把我吓得哇哇大哭。”
现在大家可以知道艾得哥维奇“面具男”形象的又一雏形。
那时的东欧国家宗教信仰依旧强势,迷信守旧思想挥斥不去。
恐惧、孤独感、牢骚满腹,无论是在立陶宛还是波兰或是白俄
罗斯,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怀着如此心境的人们。这样,我们也
就知道这些头像是什么了,也明白这些肖像为什么大多带有悲伤
(尤其是那被拉长的鼻子),那圆圆的眼睛仿佛让我们不由自主
地认定他们是无辜的。(图5)
波兰艺术史学家和评论家沃伊切赫斯克罗茨基如此描述艾得
哥维奇的作品——“乡间记忆”:“童年那孤独、枯燥、矛盾的
生活使他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超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描绘出
了内心的忧伤、束缚、孤独的情感。他的每一幅艺术作品都是用
简炼、单纯的艺术语言来表达。有时候一张脸、一只手都给人一
种神秘、奇特、令人忧虑的感觉,给人一种无尽的想象空间。”
在波兰艺术强大的影响力外,艾得哥维奇还受到了日本和墨
西哥艺术的影响,并在这两个国家举办了多次展览。
艾得哥维奇在海报中所展示出的超现实主义并不是一种自大
的表现,而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充满激情的宣言,更不是面
具的伪装,而是艺术家的内心自我。他的艺术,似乎主要是发挥
记忆和想象。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的灵感主要来自于幻想的图
像,相反,他的观察涉及的是可见世界,是对自然界的观照。除
其它外,海报就是他的个人商标,他的标志性艺术。
在敏锐的想象力之外,颜色的丰富性也是艾得哥维奇的特
点。他的作品五颜六色,得体而巧妙地运用这些颜色,无愧色
彩大师之称。这里没有颜色的不断表现,没有复杂的光,不曾令
人眩目,有的只是无限贴近现实的逼真感。他的每一幅画都是颜
色的交响曲,以至于他的调色板都能显示出清晰的多样性和对抗
性,这些颜色丰富了视觉,不刻板造作,鲜活而有力。(图6、
图7)
此外,他的第三个特征是对真实世界、超现实世界、非现实
世界等各种因素精彩而令人惊异的组合,明显是带有孩子的典型
思想与逻辑,这种真实与不真实交织成了他的思想,最后又交接
成了一种真实,比起单纯的真实更纯净、更透析。
波兰招贴艺术是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早在上
世纪五十年代就吸引了国人的关注。随着近年来对招贴艺术挖掘
得愈加深入,笔者深信,艾得哥维奇的招贴艺术将绽放出更璀璨
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