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d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中华文化孕育出来的古诗词,和中华文化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渊源。古诗词教学应关注审美特征,而语文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古诗词的审美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文化传承”。我们通过诵读经典名句,感受古诗词音律美;借助语言媒介,再现古诗词的形象美;关注经典形象,领悟古诗词的意象美;揣摩精妙用词,感受古诗词的形式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律;形象;意象;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般素养和核心素養之分。语文的核心素养,指的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含“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其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鉴赏审美能力,传承与理解中国文化。
  一、诵读经典名句,感受古诗词的音律美
  古诗词是以音律之美,来声情并茂地表现诗词所蕴含的意韵,也就是它左右着诗词的情味。诗词讲究含蓄,用简短的文字来表现极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情感。古诗词的教学,要让学生来感受这种音律之美,要在津津有味的诵读中,去引导学生去触摸、去咀嚼,培养语感,品味体验,从而去感受诗词的魅力。
  古诗词的诵读,要理解意蕴,找准意味,吟出兴味。《忆江南》的教学,是学生了解创作背景来初读,以读求义,整体感知。学生读准字音,做到字字落实,读清楚节奏。再读是在初步整体感知诗意后的读,要求举象悟义,从景悟情。指名学生紧扣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来想象读,在理解意境的基础上诵读。只有在诵读中,使人真切感受到诗词的音律美。
  二、借助语言媒介,再现古诗词的形象美
  古诗都是通过塑造美的形象来展示生活的美、人物的美、自然的美。这些融合了诗人情感的美好形象就是古诗词特有的形象美。古诗词教学中,还原并感受文字所描绘的美好形象是审美鉴赏的基础。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画面还原法”或“古诗素描法”展开想象,把诗句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将无形的诗化成有形的画,再透过外在的语言美,去领会诗词内在的画面美和情感美,从而感受生活之美。张志和笔下的《渔歌子》是诗情画意:雨中青山、空中白鹭、两岸桃花、水中渔舟、青笠绿蓑……整首词合起来宛如一幅清新灵动的山水画。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山之“青”,鹭之“白”,桃花之“红”,箬笠之“青”,蓑衣之“绿”等。这些绚丽的景物,不就是一幅“丽而不艳,疏而不空”的写意山水画吗?
  我先引导学生听教师配乐朗读,展开想象,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在学生交流中,再借助课件展现诗词所描绘的美景,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印证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我设计了语言训练:把看到的画面写下来。引导学生再将画面还原为语言文字,深化了学生的理解。既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又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培养了学生诗词的审美能力。
  三、关注经典形象,领悟古诗词的意象美
  “意象”是古诗词的一个重要的范畴。作品中所写的“景”,所咏之 “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教师要根据古诗词的文体特征,充分挖掘诗词中的经典形象,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创作背景,尽情地感知、领悟与欣赏美的意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意象是一种感性的形象,需要教师根据文体的特点,去挖掘诗中经典形象。教师要防止支离破碎的讲解,而是兴味盎然地引导学生领悟古诗词意象美。诗词有许多经典的意象:“柳”“留”二字谐音,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冰雪”代表着心志忠贞、品格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现诗人的高风亮节。“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看见了西岭雪山。从“窗”与“雪”间的一个“含”字,表现了积雪初融之际早春一片生机。末句写出诗人当时复杂的心情。江船本来是常见的,但“万里船”却意味深长,来自东吴的船象征着战乱平息交通恢复,诗人看到这船只,怎能不喜上心头呢?诗中“船”的意象,体现了诗人“思乡归乡”的情感。
  四、揣摩精妙用词,感受古诗词的形式美
  古诗词的形式美主要表现为形式建筑美,即诗节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绝句》一诗通篇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对仗极为工整。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找到了对偶的这一言语表现的形式,体会诗词的节奏美与对仗形式美。
  古诗词的形式美还体现在思路和结构美,即诗词的构思很有讲究的。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巧妙与精准。我让学生通过读诗句,看画面,去感悟“绿”的内涵。王安石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这个“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视觉上强烈的形象美。
  总之,我们用敏锐的语感体悟古诗词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挖掘特别的、经典的、值得鉴赏的语言文字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唤醒一个个诗的灵魂。让学生在诗词品鉴文化中得到滋养,绽放最动人的音韵,展开用生命书写的永不褪色的诗词画卷。
  参考文献
  [1]张德娴 .对小学古诗文吟诵的几点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7(5D).
  [2]顾春雨.例谈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古诗审美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7(4C).
  (编辑:郭恒)
其他文献
尊敬的编辑老师:您们好!我在1997年大豆农业生产中,发现了一个特异的大豆变异品种系,籽粒形状非常奇特。表现为:白花,尖叶,脐褐色,粒金黄,杆有高有矮,还有的下圆上扁,螺旋式
在二季作区 ,充分利用秋季的冷凉气候发展马铃薯生产 ,是农民增产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经过在各地多年的试验证明 ,秋种马铃薯只要是品种选择对路 ,栽培方法得当 ,同样会取得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价值的取向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推进新课改的主要环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化课堂教学法应运而生。它把语文教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生活化课堂;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
【摘要】近年来,语文教学最遭诟病,甚至有“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过激”之词。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本着科学的精神,本着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宗旨,营造一个崭新的课堂,打造一个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语文形象。  【关键词】寓乐于教;良好的习惯;健康的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里的一句话,为中国传统教育中的老师做了一个定位。随着社会的开放发
目的:本研究探讨铁螯合剂去铁胺(deferoxamine,DFO)对人白血病耐阿霉素细胞K562/A02的凋亡基因bax、bcl-2以及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1,mdr1)/P-糖蛋白(P-glyc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本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复发模式及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对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  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华中
【摘要】创新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将创新教育与之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创新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确立的坚定不移的教育方针。只有把创新教育结合我们的教学,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一、开展创新教育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首先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
【摘要】学生要具备丰富的情感,这样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字,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作文教学;培养;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標识码】A  作文是因抒发某种情感而书写的,因此情感是作文的魂,教学时也要抓住这点,才能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一、情感在作文中的魔力  有人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序传”,因而作家常常在
煤矿对井下水害位置的预测和观测尤为重要,高密度电法对矿井井下积水、岩溶、陷落等有较好的探知作用,瞬变电磁法在井下能够较为准确的圈定水害存在区域。 Coal mine is par
【摘要】将信息技术融于中职语文教学中能够构建有效的教学课堂,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二者的有效整合进行探究。首先,概述了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整合的理论根基及整合的必要性;其次,对当前二者融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三点问题;最后,针对这三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合措施,包括从学生角度出发构建合理教学情境、共享教学资源以及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