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是一直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目的不明,要求过高;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结构僵化;教学阶段脱节,训练无序。而学生处于被动作文,思维受阻;语言积累不足,入不敷出,造成言之无物,有物难言,言而不详的现状。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运用“小练笔”这一形式,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取得明显实效。
一、随文小练笔。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随文练笔不同单元作文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且紧随阅读教学,极有利于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可谓是“作文快餐”,简单而且实用。
1.趣味变写。教材中有些课文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学生学后,心中有许多话想对文中的角色说,或想为他们改变一个环境。记得在教《生命的药方》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德诺有一个未完成的心愿,你们愿意帮他完成吗?”学生齐声回答“愿意”,我因势利导:“那请你替德诺给艾迪写一封信。”同学们马上挥毫,写出了自己的情感,道出了自己的爱,体现出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
2.填补空白。课文中由于作者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情节,课堂上可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作些合理的补充、想象。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让学生想象:“当父亲看到变成了一片废墟的学校,他会怎样想呢?”通过联想补充情节,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些练习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内容又与课文紧密相连,故学生容易接受,不仅对学生全面、完整地把握课文内容有推动作用,而且对披文入情更有重要意义。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3.模仿写法。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更高得多。因此,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如《荔枝图序》一文描写了故乡的荔枝树和荔枝果,作者又从形状、颜色、味道三个方面描写了杨梅果,写得形象生动。学完这课后,我就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写法,写家乡的一种特产,学生兴趣极高,大多数学生都能模仿写好。
4.续写文章。有些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继续或有新的发展。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如在教学完《圣诞老人的礼物》一课后,我让学生为文章续写结尾。其中有的同学这样写道“小女孩收到礼物后,他非常感激大胡子老板……”有的同学写“小女孩的妈妈收到礼物后,她的病渐渐的好起来了……”由此可见,学生的创造性是不可估测的,在他们清澈的童眸中装着许多个异彩纷呈的世界。小练笔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使课堂积极、活泼、开放,使作文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且最愉快的一部分,使学生见材料就写,有情便抒,自由为文。
二、生活小练笔。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其实,小学生的生活是不会贫乏的,大至宇宙世界,小到学校家庭,许多事情都会拨动他们的心弦,他们有一个不停变幻色彩的生活领域。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无目的性地观察,以无意注意占主导的思维方式关注世界,许多可供写作的材料,他们或不曾仔细观察而视而不见,或不曾真切感知体验而成为过眼烟云,大量重复繁杂的表像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以致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我让学生把目光延伸到家庭、社会、日常生活中,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处处都有可写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在活动中组织学生练笔。如让学生把在校内参加的“六一”等活动情况写下来,让学生把在家耳闻目睹到的事物写下来,让学生把在社会上耳闻目睹到的事物和参加的活动情况写下来,更富真情实感。学生在参加了校内外活动后,我引导他们及时练笔,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识写下来。上学期,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去参加了游园的活动,临去前我布置任务,要学生仔细观察各处。在活动的过程中,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看、说,回来后再进行小练笔,学生都很乐意写,很快就完成了,而且都写得不错。广播里、电视中、学生的身边天天都有新鲜的、有趣的事情发生,这就是学生习作题材最丰富、最直接的来源。
因此,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关心时事,留意身边小事,培养对生活的关心和热爱,营造主动观察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皆作文,养成主动观察的习惯,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通过小练笔,学生不再怕作文了,不仅提高了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学习、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
(作者单位:吉林长春市宽城区育红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
一、随文小练笔。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随文练笔不同单元作文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且紧随阅读教学,极有利于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可谓是“作文快餐”,简单而且实用。
1.趣味变写。教材中有些课文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学生学后,心中有许多话想对文中的角色说,或想为他们改变一个环境。记得在教《生命的药方》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德诺有一个未完成的心愿,你们愿意帮他完成吗?”学生齐声回答“愿意”,我因势利导:“那请你替德诺给艾迪写一封信。”同学们马上挥毫,写出了自己的情感,道出了自己的爱,体现出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
2.填补空白。课文中由于作者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情节,课堂上可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作些合理的补充、想象。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让学生想象:“当父亲看到变成了一片废墟的学校,他会怎样想呢?”通过联想补充情节,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些练习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内容又与课文紧密相连,故学生容易接受,不仅对学生全面、完整地把握课文内容有推动作用,而且对披文入情更有重要意义。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3.模仿写法。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更高得多。因此,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如《荔枝图序》一文描写了故乡的荔枝树和荔枝果,作者又从形状、颜色、味道三个方面描写了杨梅果,写得形象生动。学完这课后,我就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写法,写家乡的一种特产,学生兴趣极高,大多数学生都能模仿写好。
4.续写文章。有些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继续或有新的发展。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如在教学完《圣诞老人的礼物》一课后,我让学生为文章续写结尾。其中有的同学这样写道“小女孩收到礼物后,他非常感激大胡子老板……”有的同学写“小女孩的妈妈收到礼物后,她的病渐渐的好起来了……”由此可见,学生的创造性是不可估测的,在他们清澈的童眸中装着许多个异彩纷呈的世界。小练笔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使课堂积极、活泼、开放,使作文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且最愉快的一部分,使学生见材料就写,有情便抒,自由为文。
二、生活小练笔。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其实,小学生的生活是不会贫乏的,大至宇宙世界,小到学校家庭,许多事情都会拨动他们的心弦,他们有一个不停变幻色彩的生活领域。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无目的性地观察,以无意注意占主导的思维方式关注世界,许多可供写作的材料,他们或不曾仔细观察而视而不见,或不曾真切感知体验而成为过眼烟云,大量重复繁杂的表像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以致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我让学生把目光延伸到家庭、社会、日常生活中,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处处都有可写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在活动中组织学生练笔。如让学生把在校内参加的“六一”等活动情况写下来,让学生把在家耳闻目睹到的事物写下来,让学生把在社会上耳闻目睹到的事物和参加的活动情况写下来,更富真情实感。学生在参加了校内外活动后,我引导他们及时练笔,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识写下来。上学期,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去参加了游园的活动,临去前我布置任务,要学生仔细观察各处。在活动的过程中,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看、说,回来后再进行小练笔,学生都很乐意写,很快就完成了,而且都写得不错。广播里、电视中、学生的身边天天都有新鲜的、有趣的事情发生,这就是学生习作题材最丰富、最直接的来源。
因此,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关心时事,留意身边小事,培养对生活的关心和热爱,营造主动观察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皆作文,养成主动观察的习惯,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通过小练笔,学生不再怕作文了,不仅提高了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学习、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
(作者单位:吉林长春市宽城区育红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