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人生之道的引导大有裨益。
将心理健康教育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培养出人格健全、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现以语文课本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课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为例来分析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课本中所选取的内容是海明威《老人与海》的一个片段,只占全书的六分之一。它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捕鱼,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但是,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海明威其人以及他的写作风格。
2.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
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把握主人公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的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把握课文中的知识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老人永不屈服的顽强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在明确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带领学生研读文本,领略文章的精髓。本节课的重点是对主人公人物形象的把握,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来分析文中主人公身上的硬汉精神。
(1)意志和压力的问题。
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它源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的不平衡;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所以心理压力也是因人而异的,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总的来说心理压力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压力过大、过多都会损害身心健康。但是外界的刺激会给人带来多大的伤害实际上是和每个人的抗压能力有关。同样的刺激,抗压力强的人感到的心理压力就小,抗压力弱的人感到的心理压力就大。人的抗压性不是天生就有的,有意识地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加强人的意志力的磨练是增强人抗压性的最好办法,也是减轻人心理压力的重要手段。
桑地亚哥的心理压力源主要是生活压力,饥饿逼迫他作出选择,坚强的意志让他选择了坚守,勇敢地与危险抗争,与命运抗争。他坚强的意志就是他在海上谋生的日子里锻炼出来的。课文中有五次老人与鲨鱼的正面交锋,每一次老人都非常勇敢,拼尽全力,即使最后他的猎物被大鲨鱼撕咬地就剩下一副骨架。小说的主题是:“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作者笔下“硬汉子”形象所反映的“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他的那种顽强的意志力,勇于拼杀,蔑视痛苦和死亡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在和学生研读文本时,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悟一悟顽强意志的重要性,由文中的主人公桑地亚哥联系身边的人和事,一起来讨论压力面前如何应对的问题。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辩论,就主人公在压力、危险面前的选择展开讨论。设问如下:
《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遇到了他人生中的一次艰难选择:一边是捕获的大马林鱼,它可以让自己不再忍饥挨饿;一边是凶狠的鲨鱼,它们过于凶残,自己很有可能不是它们的对手,极有可能失去自己的猎物甚至与自己的这条命。如果你就是文中的主人公,你面对这种危险境遇你会怎么做?放弃还是坚守亦或者你还能找到第三条路可走?
(2)桑地亚哥——一个完全独立的自我实现者。
亚伯拉罕·马斯洛,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其中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文中的主人公桑地亚哥就完全实现了自我实现的需求,成为了一个独立自主的自我实现者。
文中这个勇敢的古巴老人在生活陷入绝境之时,毅然决然地独自扬帆出海。在与鲨鱼争夺战中,老人用行动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捕鱼行家,桑地亚哥当之无愧。在与鲨鱼斗智斗勇当中他努力地挖掘自身的潜力,以期战胜眼前的敌人,守护好自己的战果——大马林鱼。文中大量的内心独白就是他这一想法的真实写照。如文中描写老人与鲨鱼搏斗遭遇到挫折之后,他必胜的心发生了第一次动摇,甚至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文中写到:“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然后他又喊道: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些心理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勇不言败的精神强者。他在捕鱼的过程中虽然有受伤,有疼痛但他获得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文中说: “我想那了不起的迪马吉奥今天会为我感到骄傲”。老人的那种自我满足感就不言自明了,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桑地亚哥也实现了自我实现的需求,痛并快乐着。我想作者海明威在塑造这个硬汉形象时不仅仅是想展现人鱼搏斗的惨烈,更多的是想告诉我们:人可以依靠自身的意志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人不是天生要被打败的,这是强者的人生信条。明白了作者的意图,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学习桑地亚哥身上的硬汉精神,做一个独立的自我实现者。可以通过开展互动式体验让同学增强认识,更好地体会到每一次人生价值的飞跃意义,做个生活中的桑地亚哥,真正领悟到海明威硬汉精神的真谛。具体操作如下:
让学生分组,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组织组员打磨剧本,选择演员表演,还原《老人与海》中的场景。表演结束后,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大讨论,说说互动式体验的感受,品味一个海上谋生者的不易和苦楚,体会一个真正强者拼搏后的愉悦。
《老人与海》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主人公身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在这就不一一赘述。在这里仅以此为例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并且二者的结合也能够碰撞出非常绚烂的火花。这枚火花也有可能是顆火种,点燃整个课堂,引发燎原之火,影响学生的一生。怎样用好这枚火种?怎样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怎样更好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取其所长,补己所短?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将心理健康教育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培养出人格健全、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现以语文课本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课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为例来分析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课本中所选取的内容是海明威《老人与海》的一个片段,只占全书的六分之一。它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捕鱼,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但是,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海明威其人以及他的写作风格。
2.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
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把握主人公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的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把握课文中的知识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老人永不屈服的顽强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在明确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带领学生研读文本,领略文章的精髓。本节课的重点是对主人公人物形象的把握,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来分析文中主人公身上的硬汉精神。
(1)意志和压力的问题。
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它源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的不平衡;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所以心理压力也是因人而异的,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总的来说心理压力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压力过大、过多都会损害身心健康。但是外界的刺激会给人带来多大的伤害实际上是和每个人的抗压能力有关。同样的刺激,抗压力强的人感到的心理压力就小,抗压力弱的人感到的心理压力就大。人的抗压性不是天生就有的,有意识地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加强人的意志力的磨练是增强人抗压性的最好办法,也是减轻人心理压力的重要手段。
桑地亚哥的心理压力源主要是生活压力,饥饿逼迫他作出选择,坚强的意志让他选择了坚守,勇敢地与危险抗争,与命运抗争。他坚强的意志就是他在海上谋生的日子里锻炼出来的。课文中有五次老人与鲨鱼的正面交锋,每一次老人都非常勇敢,拼尽全力,即使最后他的猎物被大鲨鱼撕咬地就剩下一副骨架。小说的主题是:“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作者笔下“硬汉子”形象所反映的“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他的那种顽强的意志力,勇于拼杀,蔑视痛苦和死亡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在和学生研读文本时,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悟一悟顽强意志的重要性,由文中的主人公桑地亚哥联系身边的人和事,一起来讨论压力面前如何应对的问题。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辩论,就主人公在压力、危险面前的选择展开讨论。设问如下:
《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遇到了他人生中的一次艰难选择:一边是捕获的大马林鱼,它可以让自己不再忍饥挨饿;一边是凶狠的鲨鱼,它们过于凶残,自己很有可能不是它们的对手,极有可能失去自己的猎物甚至与自己的这条命。如果你就是文中的主人公,你面对这种危险境遇你会怎么做?放弃还是坚守亦或者你还能找到第三条路可走?
(2)桑地亚哥——一个完全独立的自我实现者。
亚伯拉罕·马斯洛,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其中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文中的主人公桑地亚哥就完全实现了自我实现的需求,成为了一个独立自主的自我实现者。
文中这个勇敢的古巴老人在生活陷入绝境之时,毅然决然地独自扬帆出海。在与鲨鱼争夺战中,老人用行动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捕鱼行家,桑地亚哥当之无愧。在与鲨鱼斗智斗勇当中他努力地挖掘自身的潜力,以期战胜眼前的敌人,守护好自己的战果——大马林鱼。文中大量的内心独白就是他这一想法的真实写照。如文中描写老人与鲨鱼搏斗遭遇到挫折之后,他必胜的心发生了第一次动摇,甚至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文中写到:“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然后他又喊道: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些心理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勇不言败的精神强者。他在捕鱼的过程中虽然有受伤,有疼痛但他获得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文中说: “我想那了不起的迪马吉奥今天会为我感到骄傲”。老人的那种自我满足感就不言自明了,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桑地亚哥也实现了自我实现的需求,痛并快乐着。我想作者海明威在塑造这个硬汉形象时不仅仅是想展现人鱼搏斗的惨烈,更多的是想告诉我们:人可以依靠自身的意志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人不是天生要被打败的,这是强者的人生信条。明白了作者的意图,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学习桑地亚哥身上的硬汉精神,做一个独立的自我实现者。可以通过开展互动式体验让同学增强认识,更好地体会到每一次人生价值的飞跃意义,做个生活中的桑地亚哥,真正领悟到海明威硬汉精神的真谛。具体操作如下:
让学生分组,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组织组员打磨剧本,选择演员表演,还原《老人与海》中的场景。表演结束后,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大讨论,说说互动式体验的感受,品味一个海上谋生者的不易和苦楚,体会一个真正强者拼搏后的愉悦。
《老人与海》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主人公身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在这就不一一赘述。在这里仅以此为例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并且二者的结合也能够碰撞出非常绚烂的火花。这枚火花也有可能是顆火种,点燃整个课堂,引发燎原之火,影响学生的一生。怎样用好这枚火种?怎样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怎样更好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取其所长,补己所短?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