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大学里被众多学生认为是“用来发呆”的课,却被复旦大学的陈果老师上活了,她把一堂选修课讲成了人生必修课。
关于爱与爱情
2008年6月的一天,陈果第一次走上讲台时,吸引台下四十多双眼睛的,是她的颜值——1.72米的身高、优雅的步态和一双明眸。
第一堂课,陈果跟学生们讲爱情。“《爱的艺术》一书曾在咱们复旦非常流行,几乎人手一本,本书开篇就说,爱啊,是一门学问。我深受这本书的滋养,发誓有机会一定要推荐这本书。现在机会来了。你们可能会问,爱还需要学啊?仿佛与生俱来无师自通。所以人们宁愿花时间和银子去新东方学厨师,去蓝翔学汽配,就是没人好好学习爱,结果就挂科、重修,甚至很多人一辈子都过不了这门课。我想和你们一起毕業。”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明亮起来。
这些明亮的眼睛让原本有些紧张的陈果瞬间兴奋了。她把精心准备了很久的爱的故事讲给学生:“爱,则你是我,我是你,和你在一起就是我们。不爱,则你是你,我是我,和你在一起与和另一个你在一起没差别,因为都不重要了。所以说,有时候爱是自私的。有时候爱又是脆弱的,一个小小的误会或许就会让相爱的两个人反目,因为太在乎,所以更难受,一点点差错都接受不了。因为爱着的人更容易将苛责留给身旁亲爱的人,而把宽容和客套留给旁人。从这个角度说,被爱有时候比爱来得绵密悠长,清淡和美。”
这一课,她讲爱与被爱。90分钟过去,学生们意犹未尽。下一节课,原本45个人的班级顿时扩容。陈果一走进教室就傻眼了——台阶上都坐满了人。
她笑着走上讲台:“看来,关于爱与爱情,我得加课啦。”那节课,陈果讲得过瘾,学生们听得着迷:“我理想的爱情是:我是一块土壤,你长成你应该成为的样子,而不是我要求你成为的样子。你可以成为一个苹果,当我知道你想成为一个苹果时,我不会阻止你成为苹果而非让你成为橘子。当你要求一棵橘子树长出苹果时,它可能在你面前伪装成苹果的样子,却在别处做真实的橘子。我希望我的男朋友和我在一起时,比一个人更自由。”直到掌声响起,陈果才意识到,下课铃已经响了很久……
引领与分享
2008年,一名学生将陈果上课的短视频上传至网络,于是陈果出名了,“复旦于丹”“模特姐姐”“麻辣鲜师”等称号纷至沓来。陈果对这些称呼中最为满意的,是 “酋长”。
早在视频上传网络之前,陈果已经是复旦大学的风云人物、复旦大学BBS上的红人“酋长”。BBS上常有学生发帖:“酋长惊现清真食堂”“和酋长1厘米距离擦肩而过”“最新动态:酋长论文已完成8万字,预计尚有6万字”……
陈果最著名的一节课讲的是孤独。她给学生分享了自己在国外求学的经历。
陈果是上海本地人,为方便工作住在学校宿舍,并不常回家。因为回家很多时间就要被母亲占用,被父亲占用,跟父母打电话的频率也不高,总觉得来日方长,未来陪伴父母的时间会很多。但有一年多的时间,陈果在国外学习,却每天都必须跟母亲通话半小时,因为太想她了。当她听到母亲的声音、听到第一句是“喂”而不是“Hello”的时候,那种兴奋的感觉无以言表。说什么不重要,只要母亲在说,只要耳朵里有母亲的声音,她就觉得非常满足。
对于国家也是一样。出国之前,陈果觉得中国这儿不好那儿不好,缺点可以罗列一大堆。但到了国外,听到“中国”这两个字,她都会颤抖。她对中国的一切,都极其关心。谁说中国不好,她立刻就跳起来反驳。
后来,陈果在一所神学院学习,神学院有一个大礼堂,礼堂的前排有所有国家的国旗。当神学院开完每周一次的集体会议后,很多学生就跑到前面找自己国家的国旗,把国旗放在胸前,体味自己对祖国最深切的思念——那种身在其中时,从来不曾体味过的热爱。
说到这些经历,陈果红着眼睛对学生们说:“一年半后,学业结束,我几乎是逃回来的。那儿的空气非常好,水果非常好,天高云淡,蓝天白云,但那不是家,没有家的感觉。你总觉得做任何事情都会碰到一个天花板,这个天花板就是没有家的感觉。有一种不着调没有根的感觉。”而当她走出浦东机场,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拥挤的人群,她瞬间就踏实了,跟自己说:就让我死在这个垃圾很多的地方吧,因为这是家——我终于回来了。
讲完这些经历,陈果说:“很多时候距离让我们产生了这样的爱,距离产生了这样的思念。距离使人感觉到孤独,但拥挤又会使人与人丧失敬意。”她讲起自己读本科时,在上海一家都市报实习,每天早高峰赶公交车或地铁。每一次,她都被挤成照片。那个时候,陈果变得很烦躁,人与人也因为这种距离太近而失去友好,产生视觉与心境上的疲劳。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历,陈果对孤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只有在宁静的状态中,我们才可能在闲情中去欣赏他人之美,去欣赏生活之美,所以我们需要孤独。只有当你无需迫于无奈跟人对话时,你才能够恢复跟自己对话。只有当你不需要跟别人打交道时,你才会真正跟自己打交道。但人一旦跟自己对话,跟自己打交道,就开始了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头,人们通常是在思考自己而不是在思考他人的过程中产生了智慧,人也是在自我批判而不是在批判他人的过程中展示出勇气。所以,自己何等重要——一个陪伴我一生的唯一的人。但我们往往疏忽了,这就是孤独的重要性之一。”
陈果从来不把自己当老师,她觉得自己只是年长了台下的学生几岁,所以,她更愿意把亲身经历与智力成果拿出来,与他们共享,引领他们去思考,让他们踩着自己的思维高度,去攀岩与征服更高的智慧山峦。
得体的告别青春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夜夜有学生醉至不知归路,成群结队地“鬼哭狼嚎”,向青春作疯狂的告别。
陈果专门备了一节课致毕业生。她将自己看到的毕业方式录制下来,用大屏幕罗列给学生们看。她讲了几个故事,其中之一是她的两个同学:他们是好朋友,毕业分别前一晚,两人跑到操场上,躺在草坪上看星星,偶尔聊几句,远处有人在弹吉他,乐声缓缓飘过来。一切安宁祥和。凌晨时分,两人拥抱着告别,为彼此留下温暖与默契的笑容。陈果说:“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更适合我们诗意栖居的状态。而那些疯狂醉酒、很不得体的哭喊,完全属于没有文化、没有教养的状态。我希望我们复旦的同学不要采取这样的方式。”
陈果还跟学生分享了在书中读到的一个故事:有两个朋友,他们二十五年没有见面,再见面时两人都老了。一个失聪了,另一个得了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已经说不出话了。人们都好奇他们如何交流,只见他俩对视了很久,默默地握手。这一次握手表达了他们所有的思念和情感,将这份友谊带向了永恒,这是一种安宁的状态,一种不被干扰的心灵明艳的状态。陈果希望,这最后的作别,有更高的精神上的交流,为以后留下了绵延的回忆。
这堂课,是告别季的礼物,也是为师者给学生最好的赠言。与此同时,这节课的视频不胫而走,刷爆朋友圈。
生于1982年的陈果将一节选修课上成了学生们人生的必修课。她的语录与教课视频爆红网络,很多人称她为“麻辣鲜师”。鲜在她那么年轻,却可以把孤独、信仰、朋友、爱情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讲给她的学生。而为人师,她在自由之精神上,新颖又扎实。恰如她的学生所言:她的课,温暖而丰富。
而陈果最迷恋“信仰”这个话题。她坦言:我看哲学书的时候旁边总会准备一块干毛巾。因为有时候会一边看一边哭,号啕大哭。有时候,她把自己关在小房间,手机关掉,窗帘拉起来,一边看,一边哭。
那种着迷与狂喜,是她送给自己的独欢。
(编辑 张秀格
[email protected])
关于爱与爱情
2008年6月的一天,陈果第一次走上讲台时,吸引台下四十多双眼睛的,是她的颜值——1.72米的身高、优雅的步态和一双明眸。
第一堂课,陈果跟学生们讲爱情。“《爱的艺术》一书曾在咱们复旦非常流行,几乎人手一本,本书开篇就说,爱啊,是一门学问。我深受这本书的滋养,发誓有机会一定要推荐这本书。现在机会来了。你们可能会问,爱还需要学啊?仿佛与生俱来无师自通。所以人们宁愿花时间和银子去新东方学厨师,去蓝翔学汽配,就是没人好好学习爱,结果就挂科、重修,甚至很多人一辈子都过不了这门课。我想和你们一起毕業。”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明亮起来。
这些明亮的眼睛让原本有些紧张的陈果瞬间兴奋了。她把精心准备了很久的爱的故事讲给学生:“爱,则你是我,我是你,和你在一起就是我们。不爱,则你是你,我是我,和你在一起与和另一个你在一起没差别,因为都不重要了。所以说,有时候爱是自私的。有时候爱又是脆弱的,一个小小的误会或许就会让相爱的两个人反目,因为太在乎,所以更难受,一点点差错都接受不了。因为爱着的人更容易将苛责留给身旁亲爱的人,而把宽容和客套留给旁人。从这个角度说,被爱有时候比爱来得绵密悠长,清淡和美。”
这一课,她讲爱与被爱。90分钟过去,学生们意犹未尽。下一节课,原本45个人的班级顿时扩容。陈果一走进教室就傻眼了——台阶上都坐满了人。
她笑着走上讲台:“看来,关于爱与爱情,我得加课啦。”那节课,陈果讲得过瘾,学生们听得着迷:“我理想的爱情是:我是一块土壤,你长成你应该成为的样子,而不是我要求你成为的样子。你可以成为一个苹果,当我知道你想成为一个苹果时,我不会阻止你成为苹果而非让你成为橘子。当你要求一棵橘子树长出苹果时,它可能在你面前伪装成苹果的样子,却在别处做真实的橘子。我希望我的男朋友和我在一起时,比一个人更自由。”直到掌声响起,陈果才意识到,下课铃已经响了很久……
引领与分享
2008年,一名学生将陈果上课的短视频上传至网络,于是陈果出名了,“复旦于丹”“模特姐姐”“麻辣鲜师”等称号纷至沓来。陈果对这些称呼中最为满意的,是 “酋长”。
早在视频上传网络之前,陈果已经是复旦大学的风云人物、复旦大学BBS上的红人“酋长”。BBS上常有学生发帖:“酋长惊现清真食堂”“和酋长1厘米距离擦肩而过”“最新动态:酋长论文已完成8万字,预计尚有6万字”……
陈果最著名的一节课讲的是孤独。她给学生分享了自己在国外求学的经历。
陈果是上海本地人,为方便工作住在学校宿舍,并不常回家。因为回家很多时间就要被母亲占用,被父亲占用,跟父母打电话的频率也不高,总觉得来日方长,未来陪伴父母的时间会很多。但有一年多的时间,陈果在国外学习,却每天都必须跟母亲通话半小时,因为太想她了。当她听到母亲的声音、听到第一句是“喂”而不是“Hello”的时候,那种兴奋的感觉无以言表。说什么不重要,只要母亲在说,只要耳朵里有母亲的声音,她就觉得非常满足。
对于国家也是一样。出国之前,陈果觉得中国这儿不好那儿不好,缺点可以罗列一大堆。但到了国外,听到“中国”这两个字,她都会颤抖。她对中国的一切,都极其关心。谁说中国不好,她立刻就跳起来反驳。
后来,陈果在一所神学院学习,神学院有一个大礼堂,礼堂的前排有所有国家的国旗。当神学院开完每周一次的集体会议后,很多学生就跑到前面找自己国家的国旗,把国旗放在胸前,体味自己对祖国最深切的思念——那种身在其中时,从来不曾体味过的热爱。
说到这些经历,陈果红着眼睛对学生们说:“一年半后,学业结束,我几乎是逃回来的。那儿的空气非常好,水果非常好,天高云淡,蓝天白云,但那不是家,没有家的感觉。你总觉得做任何事情都会碰到一个天花板,这个天花板就是没有家的感觉。有一种不着调没有根的感觉。”而当她走出浦东机场,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拥挤的人群,她瞬间就踏实了,跟自己说:就让我死在这个垃圾很多的地方吧,因为这是家——我终于回来了。
讲完这些经历,陈果说:“很多时候距离让我们产生了这样的爱,距离产生了这样的思念。距离使人感觉到孤独,但拥挤又会使人与人丧失敬意。”她讲起自己读本科时,在上海一家都市报实习,每天早高峰赶公交车或地铁。每一次,她都被挤成照片。那个时候,陈果变得很烦躁,人与人也因为这种距离太近而失去友好,产生视觉与心境上的疲劳。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历,陈果对孤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只有在宁静的状态中,我们才可能在闲情中去欣赏他人之美,去欣赏生活之美,所以我们需要孤独。只有当你无需迫于无奈跟人对话时,你才能够恢复跟自己对话。只有当你不需要跟别人打交道时,你才会真正跟自己打交道。但人一旦跟自己对话,跟自己打交道,就开始了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头,人们通常是在思考自己而不是在思考他人的过程中产生了智慧,人也是在自我批判而不是在批判他人的过程中展示出勇气。所以,自己何等重要——一个陪伴我一生的唯一的人。但我们往往疏忽了,这就是孤独的重要性之一。”
陈果从来不把自己当老师,她觉得自己只是年长了台下的学生几岁,所以,她更愿意把亲身经历与智力成果拿出来,与他们共享,引领他们去思考,让他们踩着自己的思维高度,去攀岩与征服更高的智慧山峦。
得体的告别青春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夜夜有学生醉至不知归路,成群结队地“鬼哭狼嚎”,向青春作疯狂的告别。
陈果专门备了一节课致毕业生。她将自己看到的毕业方式录制下来,用大屏幕罗列给学生们看。她讲了几个故事,其中之一是她的两个同学:他们是好朋友,毕业分别前一晚,两人跑到操场上,躺在草坪上看星星,偶尔聊几句,远处有人在弹吉他,乐声缓缓飘过来。一切安宁祥和。凌晨时分,两人拥抱着告别,为彼此留下温暖与默契的笑容。陈果说:“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更适合我们诗意栖居的状态。而那些疯狂醉酒、很不得体的哭喊,完全属于没有文化、没有教养的状态。我希望我们复旦的同学不要采取这样的方式。”
陈果还跟学生分享了在书中读到的一个故事:有两个朋友,他们二十五年没有见面,再见面时两人都老了。一个失聪了,另一个得了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已经说不出话了。人们都好奇他们如何交流,只见他俩对视了很久,默默地握手。这一次握手表达了他们所有的思念和情感,将这份友谊带向了永恒,这是一种安宁的状态,一种不被干扰的心灵明艳的状态。陈果希望,这最后的作别,有更高的精神上的交流,为以后留下了绵延的回忆。
这堂课,是告别季的礼物,也是为师者给学生最好的赠言。与此同时,这节课的视频不胫而走,刷爆朋友圈。
生于1982年的陈果将一节选修课上成了学生们人生的必修课。她的语录与教课视频爆红网络,很多人称她为“麻辣鲜师”。鲜在她那么年轻,却可以把孤独、信仰、朋友、爱情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讲给她的学生。而为人师,她在自由之精神上,新颖又扎实。恰如她的学生所言:她的课,温暖而丰富。
而陈果最迷恋“信仰”这个话题。她坦言:我看哲学书的时候旁边总会准备一块干毛巾。因为有时候会一边看一边哭,号啕大哭。有时候,她把自己关在小房间,手机关掉,窗帘拉起来,一边看,一边哭。
那种着迷与狂喜,是她送给自己的独欢。
(编辑 张秀格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