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紧张”现象在钢琴表演中普遍存在。钢琴教师要在钢琴初学阶段,在弹奏的完整性和心理素质方面对学生加以培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水平。
关键词: 紧张 钢琴初学 完整性 心理培养
在钢琴演奏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在琴房练琴时非常熟练,效果也很好,但到了考试或者是登台表演甚至是换一个环境弹奏时,则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完全找不着感觉,本来已练得很熟的乐曲,这时不是忘了节奏,就是忘了调性,甚至一个音符也记不起来。一些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往往更加慌张,不能进行及时的调整,以至干愣在舞台上,出现无法收场的尴尬局面。我们称这种现象为钢琴表演“紧张”。
“紧张”现象在钢琴表演中普遍存在,一些大艺术家如鲁宾斯坦·霍夫曼等也会有舞台紧张。一些经验丰富的表演家往往能够迅速地调整临场心情,冷静从容,全力以赴投入演奏中,不会让自己偏离音乐表演的轨道。初上台的年轻演奏者紧张与怯场现象往往比较严重,有的人甚至长期饱受怯场的困惑,其在音乐艺术道路上的发展因此受到制约。那么教师该怎样帮助学生克服钢琴演奏中的紧张情绪呢?
一、采用适当教法,让学生在宽松心境中学习
教师在学生正式上课之后,应尽可能快地对学生有个全面的了解,研究他们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逐渐掌握他们心理活动的规律,从而拟订一个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授课计划,采用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教学法,使他们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好的发展。教师应强调扎实的基本功,不能忙于拔高,让学生能在心理上放松,在肌体上放松,有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能够掌握。相反,进度太快,基本功不扎实,造成肌肉能力上的负担,导致心理上的不放松,从而又影响运动肌体、大脑的紧张,如此恶性循环,是不可能将曲子弹好的。教师布置曲目应视学生的程度,让他们感觉力所能及或勤学后才能达到,这对于学生来说负担较轻,能完整地表现,对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的欲望是很重要的,也减少了学生对以后的观摩、考试的惧怕心理。相反,学生所弹的曲目太超过自身水平,会使他们感觉吃力,信心不足,上台后总想别出错或碰运气,再加上观摩、考试比通常上课在气氛上严肃紧张得多,“抛锚”的现象就是很自然的了。当然,我们也应让学生明白,台上出错,应该想得开,前面的没有弹好,力争下面的弹好。最后,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忽视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找出学生的闪亮点。每堂课一点微小的进步,都给予肯定,学生会更有信心,总觉得自己又掌握了一点。教师一定不能吝啬肯定与鼓励,要知道成功的欢乐是巨大的力量,每一个人总想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和回报,哪怕是小小的鼓励与赞赏,都会更加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
二、运用教学策略,加强对钢琴演奏完整性的训练
一首作品完成得完整与否直接影响着演奏的情绪好坏,怎样在钢琴教学中教会学生弹得完整呢?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要求:
1.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应把握住选曲应得当的原则,应准确判断学生的技术、技巧能力。选择的练习曲应该是学生经过适当努力即可流畅演奏的,选择的乐曲则最好是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弹奏该曲技术的。至少,学生的能力也应当与乐曲的技术要求比较接近的。如果是公开表演用的曲目,就更要有胜任驾驭该曲的余地。(2)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完整演奏曲目的机会,开始让学生演奏一遍,把他练习的结果全部反映出来,在这之后,教师再提出新的要求。当一个曲子要求明确了,再给学生演奏一遍,看看学生是否领会了新提出的要求。教师给学生在课堂上演奏的机会,可以锻炼学生正常的演奏心理、演奏状态和演奏习惯。如果在课堂上一发现问题就打断学生的演奏,则不利于学生整体思维的形成,甚至可能会产生习惯性的思路中断。所以,在進入整体练习的阶段,教师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弹奏,要让学生感到他的整体表现受到关注和尊重。(3)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在一定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及观摩演奏会,以得到更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在学生乐曲练习比较成熟的阶段,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在众人面前演奏,随时随地把握机会锻炼自己。
2.对学生的要求:学生要重视完整性的训练,把完整性作为一个练习课题。每一个乐曲熟悉以后,若要打算从头到尾连起来练,就要要求自己做到完整无误地演奏,哪怕速度不够,音乐的表现力尚未处理成熟,也应该这样去要求。这是为了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在练习过程中要把分句、分段、分手练习,突击困难的练习与完整性的训练加以区分,在这些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练习时要保证注意力集中。在弹奏中学生要养成倾听的习惯,既要倾听已经弹出来的音符,也要用想象力去倾听即将弹出来的音符。为了弹出符合标准的声音,在弹奏中还要注意弹奏的技术动作。(2)一首曲子,学生在最初的弹奏中就要注意尽可能保证音高、节奏、指法的准确性。如果在练习中遇到技术运用不合理,比如指法不合理、乐局连段关系不合理、改变手位动作不合理、力量运用部位不合理等等,都会导致弹奏的不完整。(3)重视难点片段的突破性练习。把难点做为重点练习的对象,然后把难点的前后部分衔接起来。在衔接时,为了巩固突破难点的练习效果,一定要注意慢练,这样才有可能使这个与前后衔接的要解决的难点部分,始终保持完整的状态,保证乐句的流畅。如果这个阶段进行快速练习,那么手上的动作习惯还不适应快速度,就一定会弹得结结巴巴。如果经常结结巴巴,想要弹得完整就十分困难了。所以,在练习时要有意识地加强音符的记忆。记忆牢靠了,犹如定心丸,有它做基础,对于临场的意外就能镇定应付,不会对完整性产生大的破坏性影响。
三、重视对学生钢琴演奏的心理素质培养,提高演奏水平
在演奏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演奏者会因为怕出错和怯场而过度紧张,这种“不知什么时候会发生的错误”的心理一直延续到错误的发生才会平息下来,这就需要克服在不同情况下出现的不同心理障碍,进行心理机制的调节。
1.建立充分的自信心。只有充分的自信心才是成功演奏不可少的心理保证。要让学生相信自己的技术,相信自己的处理,相信自己定能创造出最美好的瞬间,这样才能在演奏中肯定、坚强地勇往直前。
2.呼吸调节法。根据一定的观察和分析,人们在超常水平发挥的精神压力下,人体所需要的氧气量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都会大大增加,常规的鼻腔呼吸不能满足人体内对氧气的需要,从而造成人体肌肉力量的减弱,致使演奏技术动作得不到正常发挥。因此,要求学生上台前以缓慢的、深深的呼吸来稳定情绪,是消除紧张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3.排除杂念,融入音乐。不要过分注意场内听众的反应,否则会引起精神涣散,不集中,以致影响演奏的质量。要求学生在奏响音乐之前,可以先在内心歌唱所要演奏音乐的开头几小节,让思维先进入音乐,然后开始演奏,努力把种种注意力的不集中投入到演奏曲目的情感交流中。
钢琴演奏离不开心理调节,而心理调节会使钢琴演奏更加完美,使演奏者以心如止水、不慌不乱、镇定自若的心理状态全神贯注地在舞台上表现音乐的至善至美境界,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关键词: 紧张 钢琴初学 完整性 心理培养
在钢琴演奏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在琴房练琴时非常熟练,效果也很好,但到了考试或者是登台表演甚至是换一个环境弹奏时,则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完全找不着感觉,本来已练得很熟的乐曲,这时不是忘了节奏,就是忘了调性,甚至一个音符也记不起来。一些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往往更加慌张,不能进行及时的调整,以至干愣在舞台上,出现无法收场的尴尬局面。我们称这种现象为钢琴表演“紧张”。
“紧张”现象在钢琴表演中普遍存在,一些大艺术家如鲁宾斯坦·霍夫曼等也会有舞台紧张。一些经验丰富的表演家往往能够迅速地调整临场心情,冷静从容,全力以赴投入演奏中,不会让自己偏离音乐表演的轨道。初上台的年轻演奏者紧张与怯场现象往往比较严重,有的人甚至长期饱受怯场的困惑,其在音乐艺术道路上的发展因此受到制约。那么教师该怎样帮助学生克服钢琴演奏中的紧张情绪呢?
一、采用适当教法,让学生在宽松心境中学习
教师在学生正式上课之后,应尽可能快地对学生有个全面的了解,研究他们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逐渐掌握他们心理活动的规律,从而拟订一个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授课计划,采用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教学法,使他们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好的发展。教师应强调扎实的基本功,不能忙于拔高,让学生能在心理上放松,在肌体上放松,有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能够掌握。相反,进度太快,基本功不扎实,造成肌肉能力上的负担,导致心理上的不放松,从而又影响运动肌体、大脑的紧张,如此恶性循环,是不可能将曲子弹好的。教师布置曲目应视学生的程度,让他们感觉力所能及或勤学后才能达到,这对于学生来说负担较轻,能完整地表现,对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的欲望是很重要的,也减少了学生对以后的观摩、考试的惧怕心理。相反,学生所弹的曲目太超过自身水平,会使他们感觉吃力,信心不足,上台后总想别出错或碰运气,再加上观摩、考试比通常上课在气氛上严肃紧张得多,“抛锚”的现象就是很自然的了。当然,我们也应让学生明白,台上出错,应该想得开,前面的没有弹好,力争下面的弹好。最后,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忽视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找出学生的闪亮点。每堂课一点微小的进步,都给予肯定,学生会更有信心,总觉得自己又掌握了一点。教师一定不能吝啬肯定与鼓励,要知道成功的欢乐是巨大的力量,每一个人总想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和回报,哪怕是小小的鼓励与赞赏,都会更加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
二、运用教学策略,加强对钢琴演奏完整性的训练
一首作品完成得完整与否直接影响着演奏的情绪好坏,怎样在钢琴教学中教会学生弹得完整呢?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要求:
1.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应把握住选曲应得当的原则,应准确判断学生的技术、技巧能力。选择的练习曲应该是学生经过适当努力即可流畅演奏的,选择的乐曲则最好是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弹奏该曲技术的。至少,学生的能力也应当与乐曲的技术要求比较接近的。如果是公开表演用的曲目,就更要有胜任驾驭该曲的余地。(2)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完整演奏曲目的机会,开始让学生演奏一遍,把他练习的结果全部反映出来,在这之后,教师再提出新的要求。当一个曲子要求明确了,再给学生演奏一遍,看看学生是否领会了新提出的要求。教师给学生在课堂上演奏的机会,可以锻炼学生正常的演奏心理、演奏状态和演奏习惯。如果在课堂上一发现问题就打断学生的演奏,则不利于学生整体思维的形成,甚至可能会产生习惯性的思路中断。所以,在進入整体练习的阶段,教师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弹奏,要让学生感到他的整体表现受到关注和尊重。(3)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在一定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及观摩演奏会,以得到更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在学生乐曲练习比较成熟的阶段,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在众人面前演奏,随时随地把握机会锻炼自己。
2.对学生的要求:学生要重视完整性的训练,把完整性作为一个练习课题。每一个乐曲熟悉以后,若要打算从头到尾连起来练,就要要求自己做到完整无误地演奏,哪怕速度不够,音乐的表现力尚未处理成熟,也应该这样去要求。这是为了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在练习过程中要把分句、分段、分手练习,突击困难的练习与完整性的训练加以区分,在这些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练习时要保证注意力集中。在弹奏中学生要养成倾听的习惯,既要倾听已经弹出来的音符,也要用想象力去倾听即将弹出来的音符。为了弹出符合标准的声音,在弹奏中还要注意弹奏的技术动作。(2)一首曲子,学生在最初的弹奏中就要注意尽可能保证音高、节奏、指法的准确性。如果在练习中遇到技术运用不合理,比如指法不合理、乐局连段关系不合理、改变手位动作不合理、力量运用部位不合理等等,都会导致弹奏的不完整。(3)重视难点片段的突破性练习。把难点做为重点练习的对象,然后把难点的前后部分衔接起来。在衔接时,为了巩固突破难点的练习效果,一定要注意慢练,这样才有可能使这个与前后衔接的要解决的难点部分,始终保持完整的状态,保证乐句的流畅。如果这个阶段进行快速练习,那么手上的动作习惯还不适应快速度,就一定会弹得结结巴巴。如果经常结结巴巴,想要弹得完整就十分困难了。所以,在练习时要有意识地加强音符的记忆。记忆牢靠了,犹如定心丸,有它做基础,对于临场的意外就能镇定应付,不会对完整性产生大的破坏性影响。
三、重视对学生钢琴演奏的心理素质培养,提高演奏水平
在演奏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演奏者会因为怕出错和怯场而过度紧张,这种“不知什么时候会发生的错误”的心理一直延续到错误的发生才会平息下来,这就需要克服在不同情况下出现的不同心理障碍,进行心理机制的调节。
1.建立充分的自信心。只有充分的自信心才是成功演奏不可少的心理保证。要让学生相信自己的技术,相信自己的处理,相信自己定能创造出最美好的瞬间,这样才能在演奏中肯定、坚强地勇往直前。
2.呼吸调节法。根据一定的观察和分析,人们在超常水平发挥的精神压力下,人体所需要的氧气量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都会大大增加,常规的鼻腔呼吸不能满足人体内对氧气的需要,从而造成人体肌肉力量的减弱,致使演奏技术动作得不到正常发挥。因此,要求学生上台前以缓慢的、深深的呼吸来稳定情绪,是消除紧张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3.排除杂念,融入音乐。不要过分注意场内听众的反应,否则会引起精神涣散,不集中,以致影响演奏的质量。要求学生在奏响音乐之前,可以先在内心歌唱所要演奏音乐的开头几小节,让思维先进入音乐,然后开始演奏,努力把种种注意力的不集中投入到演奏曲目的情感交流中。
钢琴演奏离不开心理调节,而心理调节会使钢琴演奏更加完美,使演奏者以心如止水、不慌不乱、镇定自若的心理状态全神贯注地在舞台上表现音乐的至善至美境界,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