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艺术教育特别是专业艺术教育中人文精神普遍乏力,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艺术人才的健康成长及高等艺术教育品质的提升,也使我们难以培养造就出具有深切人文关怀之能力的艺术家。本文将究其这一问题的种种表现及产生原因,意在呼唤专业艺术教育中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内涵,让艺术教育发挥其真正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艺术教育;呼唤;人文精神
艺术院校的专业艺术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艺术专门人才的任务,这些人将担负着振兴艺术、弘扬艺术的重要使命。艺术的人文关怀特性要求从事艺术创造的人,不仅要具备进行艺术创造的技艺和手段,更要具有热爱人生、认知人生、体验人生、关怀人生的热忱和品质,并具备足够的能力与素质将它们以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充满人文精神的专业艺术教育,是造就具有人文关怀热忱和能力的艺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我们的这种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轻文化”的技术至上的倾向,缺少的恰恰是人文精神。而这种缺欠这样或那样地制约高等艺术教育品质提升,制约了艺术人才的健康成长,使我们在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热忱和能力的艺术人才上遭遇阻碍。这种缺失主要从以下方面表现出来:
一、在教育观念上,“专门职业化”的取向使人文教育不被重视
首先,由于诸种原因,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一直按着一种培养专门职业化人才的理念办学。这种理念的核心是把学校教育看成是一种单纯的职业教育。在很多学生、学生家长,甚至教师的心中,上学就是学一门专业,掌握一门技能,毕业后能找到一个工资高,待遇好的职业。对于学校来说,技术技能的高低是衡量学院品质的一个硬指标,没有实力过硬的师资,培养不出名人,在同业中就立不住。而人文教育在这方面则似乎实在起不到这样直接、巨大和明显的作用。同时在中受社会上长久以来 “一招先吃边天”思想的影响的学生和教师也大有人在,以致不少学生只重一技之长,如学习跳舞,仅仅看重的是能转几周,能跳多高;学习音乐,演奏者看的是手指是否够快,能拉什么难度的曲子;演唱者则看音域是否够宽、嗓门是否够大,能唱什么难度的曲目。却少有把艺术当作丰富人生,享受美的事物来看待。以致他们只知技术,却不知技术为何所用。
1952年,爱因斯坦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题为《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一文中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艺术构想需要有得心应手的艺术技巧来表现,但是如果我们片面强调实用技术教育,忽略人文教育,不能把文化教育包括人文精神的教育作为技术存在的依据,这种艺术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艺术不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空中楼阁”,艺术之花是要生长在文化的生活的沃土中的,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支撑它就不会产生持久的生命力。任何艺术创作都会映射出创作者的文化底蕴,是社会文化沉淀在创作者身上的外在体现,即便是作为表演的再创作也同样是这样,是演员以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底蕴、人生经验来赋予角色内涵的过程。因此,文化艺术修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人的技艺的掌握与发挥,影响着人的审美能力及艺术创造力 。
其次,这种教育理念表现在一些专业教师那里则是在教学中只重教技术不重教做人,这无疑地也加重了学生的片面发展。
由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性,不少教学都是一对一、手把手地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师徒关系,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就是权威,就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父母的替身,他不仅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他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作风仪表、治学精神也对学生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有些教师在教授学生时,仅仅注重学生在技术技能方面的提高,却忽略对他们如何做人的教导,不能将艺术中所蕴涵的人性真谛及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理念这些最富有教育价值的灵魂性的东西传授给学生,使得许多学生原本就不平衡的发展状况不能得到修正和改善反而进一步偏斜。
二、从教育体制看,高等艺术院校学科的单一性也是导致人文教育缺位的重要原因
从育体教制方面看,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艺术教育基本上采用的是原苏联的一套教学体系及其课程结构模式,因而单科性、专业性的艺术院校多.其学科环境单一,专业性过强,专业面过窄。在这种单纯学艺的教育体系中, 建构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课程体系的事情更容易被忽视,学生会因过高地估计了提高技术才能的重要性而损害了其他更有人性的品质,致使本来应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的青年被弄得残缺不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生源自身的“先天不足”,影响了他们人文精神的吸纳和生成
所谓“先天不足”是指从小学艺的孩子,由于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上,文化学识方面普遍低于同龄人。加之参加高考的艺术类考生,除了一些从小学艺、喜爱自己专业的学生外,也不乏许多因为自己文化功底弱而难以考上普通高校文理科,故采取临时突击学习艺术来报考对文化课分数要求低的艺术院校的学生。这就使学习艺术专业的人当中出现了这样一些既缺乏艺术天赋也缺少求学兴趣的学生。无论怎样,总的说来进入艺术高校的学习的学生,大多就是带着缺陷、瘸着腿进来的,文化基础薄弱是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在他们的后天教育中再得不到应有的弥补,继续这种不平衡,最终导致我们充其量只能培养出来一些所谓的匠人而难以培养出真正的艺术人才以至艺术家。
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它往往决定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但多数学生尚未意识到这点,将文化课置于无足轻重的位置,这无疑制约了学生的艺术表现、艺术审美、艺术创造等能力的生成,阻碍他们专业艺术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的深度,他们能够从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经典中汲取和感受到的人文精神受到限制,因而造成自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明显不足,人文关怀的热忱和能力也普遍较弱。 2.专业学习单一化、孤立化,学生难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宽厚的学术基础。
艺术学院内部过分强调专业教育,专业学科分得过细且学科之间缺少应有的关联和互动,专业学习单一化、孤立化,学生乃至教师都局限在较为封闭的小圈子中,致使他们难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宽厚的学术基础, “专业人才”成了单向度人的同义词。
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导致综合素质较差:学理工的缺乏人文知识,而学文的缺乏自然科学知识,学艺术的则是人文的、自然的均缺乏成为普遍现象。具体到艺术院校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划分也是泾渭分明,像美术学院会划分成国、油、版、雕、工艺、史论等系和专业,音乐学院则分成西洋的吹拉弹唱和民族的吹拉弹唱,以及作曲、指挥、史论等,搞西洋艺术的对民族艺术不甚了解,反之如是,甚至互不买帐、相互贬损;搞古代的不熟悉现代的,搞器乐的不熟悉声乐的等等,这般状况如何能做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又怎期待生出贯通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家?
大学之义不是仅仅为了谋生和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也必须使学生接受人类文化精华和知识的熏陶,让学生尽情地探求真理、钻研科学、张扬个性,努力成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人,如果学校只能培养出单向度的人,又怎能体现对人的体恤和关怀呢?
三、功利化的教育目的使人文教育被冷落
市场经济对教育的排斥,是大学人文教育失落的又一重要原因。
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艺术院校的发展和艺术人才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现在的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视野开阔,同时也为艺术教育的教学、创作、科研同市场运作的结合提供了条件,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往往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看重工具层面而忽视价值层面,看重现实的追求而忽视理想的追求,这样,一些与市场经济联系不密切的、不能单纯地服务于乃至服从于市场经济的学科,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排挤,甚至被淘汰,而人文教育可以说首当其冲。
当利益成为社会基本的价值准则后,受教育者本人及其家长必然将在学校所学的东西与学生日后的经济收益挂起钩来,对于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而言,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受教育者将来能有不错的经济收益。学什么都要赶紧能用上,最好是立即用上,人文类课程显然不在此列。
艺术创造需要的是积累、淡泊和超然,而不需要浮躁和功利。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出于市场的需求,不少艺术创作活动已顾不上艺术应有的人文关怀,而是一味地逢迎市场需求,使艺术成为单纯谋生求业、满足娱乐圈需要和追求物欲的工具。艺术由此远离了自己的本性充当了工具。
当然,缺乏人文精神的现象不只上述所提到的这些方面,但从这些现象中我们已经不难看到它们对提升高等艺术教育品质的制约及带来的后果。那些最需要具备人文关怀的热忱和能力的艺术人才,在他们成长的重要阶段未能得到应有的人文精神的养育和人文关怀,这不但会对他们本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发展造成影响和缺憾,也会影响国家和民族的艺术振兴和发展。为此,我们呼唤专业艺术教育应当尽快走出技术至上的误区,注入更为充实的人文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 刘献君主编:《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论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3] 秦汉:论技术与艺术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5.
[4] 阿瑟·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 阿瑟·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 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年版
[7] 贺质朴等:《艺术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 布朗·科赞尼克[美]: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马壮寰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 王义道:专业课教学应渗透人文精神[N].光明日报(教育周刊),2000-02-02(B1)
[10] 冯盈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必须加强人文教育 《宁波大学学报》,2002/3
关键词: 艺术教育;呼唤;人文精神
艺术院校的专业艺术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艺术专门人才的任务,这些人将担负着振兴艺术、弘扬艺术的重要使命。艺术的人文关怀特性要求从事艺术创造的人,不仅要具备进行艺术创造的技艺和手段,更要具有热爱人生、认知人生、体验人生、关怀人生的热忱和品质,并具备足够的能力与素质将它们以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充满人文精神的专业艺术教育,是造就具有人文关怀热忱和能力的艺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我们的这种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轻文化”的技术至上的倾向,缺少的恰恰是人文精神。而这种缺欠这样或那样地制约高等艺术教育品质提升,制约了艺术人才的健康成长,使我们在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热忱和能力的艺术人才上遭遇阻碍。这种缺失主要从以下方面表现出来:
一、在教育观念上,“专门职业化”的取向使人文教育不被重视
首先,由于诸种原因,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一直按着一种培养专门职业化人才的理念办学。这种理念的核心是把学校教育看成是一种单纯的职业教育。在很多学生、学生家长,甚至教师的心中,上学就是学一门专业,掌握一门技能,毕业后能找到一个工资高,待遇好的职业。对于学校来说,技术技能的高低是衡量学院品质的一个硬指标,没有实力过硬的师资,培养不出名人,在同业中就立不住。而人文教育在这方面则似乎实在起不到这样直接、巨大和明显的作用。同时在中受社会上长久以来 “一招先吃边天”思想的影响的学生和教师也大有人在,以致不少学生只重一技之长,如学习跳舞,仅仅看重的是能转几周,能跳多高;学习音乐,演奏者看的是手指是否够快,能拉什么难度的曲子;演唱者则看音域是否够宽、嗓门是否够大,能唱什么难度的曲目。却少有把艺术当作丰富人生,享受美的事物来看待。以致他们只知技术,却不知技术为何所用。
1952年,爱因斯坦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题为《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一文中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艺术构想需要有得心应手的艺术技巧来表现,但是如果我们片面强调实用技术教育,忽略人文教育,不能把文化教育包括人文精神的教育作为技术存在的依据,这种艺术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艺术不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空中楼阁”,艺术之花是要生长在文化的生活的沃土中的,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支撑它就不会产生持久的生命力。任何艺术创作都会映射出创作者的文化底蕴,是社会文化沉淀在创作者身上的外在体现,即便是作为表演的再创作也同样是这样,是演员以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底蕴、人生经验来赋予角色内涵的过程。因此,文化艺术修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人的技艺的掌握与发挥,影响着人的审美能力及艺术创造力 。
其次,这种教育理念表现在一些专业教师那里则是在教学中只重教技术不重教做人,这无疑地也加重了学生的片面发展。
由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性,不少教学都是一对一、手把手地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师徒关系,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就是权威,就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父母的替身,他不仅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他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作风仪表、治学精神也对学生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有些教师在教授学生时,仅仅注重学生在技术技能方面的提高,却忽略对他们如何做人的教导,不能将艺术中所蕴涵的人性真谛及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理念这些最富有教育价值的灵魂性的东西传授给学生,使得许多学生原本就不平衡的发展状况不能得到修正和改善反而进一步偏斜。
二、从教育体制看,高等艺术院校学科的单一性也是导致人文教育缺位的重要原因
从育体教制方面看,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艺术教育基本上采用的是原苏联的一套教学体系及其课程结构模式,因而单科性、专业性的艺术院校多.其学科环境单一,专业性过强,专业面过窄。在这种单纯学艺的教育体系中, 建构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课程体系的事情更容易被忽视,学生会因过高地估计了提高技术才能的重要性而损害了其他更有人性的品质,致使本来应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的青年被弄得残缺不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生源自身的“先天不足”,影响了他们人文精神的吸纳和生成
所谓“先天不足”是指从小学艺的孩子,由于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上,文化学识方面普遍低于同龄人。加之参加高考的艺术类考生,除了一些从小学艺、喜爱自己专业的学生外,也不乏许多因为自己文化功底弱而难以考上普通高校文理科,故采取临时突击学习艺术来报考对文化课分数要求低的艺术院校的学生。这就使学习艺术专业的人当中出现了这样一些既缺乏艺术天赋也缺少求学兴趣的学生。无论怎样,总的说来进入艺术高校的学习的学生,大多就是带着缺陷、瘸着腿进来的,文化基础薄弱是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在他们的后天教育中再得不到应有的弥补,继续这种不平衡,最终导致我们充其量只能培养出来一些所谓的匠人而难以培养出真正的艺术人才以至艺术家。
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它往往决定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但多数学生尚未意识到这点,将文化课置于无足轻重的位置,这无疑制约了学生的艺术表现、艺术审美、艺术创造等能力的生成,阻碍他们专业艺术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的深度,他们能够从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经典中汲取和感受到的人文精神受到限制,因而造成自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明显不足,人文关怀的热忱和能力也普遍较弱。 2.专业学习单一化、孤立化,学生难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宽厚的学术基础。
艺术学院内部过分强调专业教育,专业学科分得过细且学科之间缺少应有的关联和互动,专业学习单一化、孤立化,学生乃至教师都局限在较为封闭的小圈子中,致使他们难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宽厚的学术基础, “专业人才”成了单向度人的同义词。
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导致综合素质较差:学理工的缺乏人文知识,而学文的缺乏自然科学知识,学艺术的则是人文的、自然的均缺乏成为普遍现象。具体到艺术院校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划分也是泾渭分明,像美术学院会划分成国、油、版、雕、工艺、史论等系和专业,音乐学院则分成西洋的吹拉弹唱和民族的吹拉弹唱,以及作曲、指挥、史论等,搞西洋艺术的对民族艺术不甚了解,反之如是,甚至互不买帐、相互贬损;搞古代的不熟悉现代的,搞器乐的不熟悉声乐的等等,这般状况如何能做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又怎期待生出贯通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家?
大学之义不是仅仅为了谋生和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也必须使学生接受人类文化精华和知识的熏陶,让学生尽情地探求真理、钻研科学、张扬个性,努力成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人,如果学校只能培养出单向度的人,又怎能体现对人的体恤和关怀呢?
三、功利化的教育目的使人文教育被冷落
市场经济对教育的排斥,是大学人文教育失落的又一重要原因。
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艺术院校的发展和艺术人才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现在的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视野开阔,同时也为艺术教育的教学、创作、科研同市场运作的结合提供了条件,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往往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看重工具层面而忽视价值层面,看重现实的追求而忽视理想的追求,这样,一些与市场经济联系不密切的、不能单纯地服务于乃至服从于市场经济的学科,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排挤,甚至被淘汰,而人文教育可以说首当其冲。
当利益成为社会基本的价值准则后,受教育者本人及其家长必然将在学校所学的东西与学生日后的经济收益挂起钩来,对于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而言,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受教育者将来能有不错的经济收益。学什么都要赶紧能用上,最好是立即用上,人文类课程显然不在此列。
艺术创造需要的是积累、淡泊和超然,而不需要浮躁和功利。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出于市场的需求,不少艺术创作活动已顾不上艺术应有的人文关怀,而是一味地逢迎市场需求,使艺术成为单纯谋生求业、满足娱乐圈需要和追求物欲的工具。艺术由此远离了自己的本性充当了工具。
当然,缺乏人文精神的现象不只上述所提到的这些方面,但从这些现象中我们已经不难看到它们对提升高等艺术教育品质的制约及带来的后果。那些最需要具备人文关怀的热忱和能力的艺术人才,在他们成长的重要阶段未能得到应有的人文精神的养育和人文关怀,这不但会对他们本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发展造成影响和缺憾,也会影响国家和民族的艺术振兴和发展。为此,我们呼唤专业艺术教育应当尽快走出技术至上的误区,注入更为充实的人文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 刘献君主编:《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论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3] 秦汉:论技术与艺术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5.
[4] 阿瑟·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 阿瑟·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 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年版
[7] 贺质朴等:《艺术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 布朗·科赞尼克[美]: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马壮寰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 王义道:专业课教学应渗透人文精神[N].光明日报(教育周刊),2000-02-02(B1)
[10] 冯盈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必须加强人文教育 《宁波大学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