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乐三途——读李渔《闲情偶寄》有感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_wsx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这种文化是“审美型”的文化,而不是以原罪为根源的宗教文化。古代中国文化,无论儒、道还是墨,无不重生而乐生。由对生命的肯定到对生生不息的赞美讴歌,这是根植于传统文化深层的生命哲学的体现。古人视天地宇宙为有生之宇宙,“天地之大德日生”,而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本质上是一种生命的和谐。这种生命的和谐表现在情感之上即为“乐”。
其他文献
穿行于教育思想的丛林,在教育的年轮中梳理儿童教育研究的学术脉络,为的是推进儿童教育研究和儿童的发展。2007年度中国儿童教育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一是基础教育与义
对山西省部分大学本科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学目标方面,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等显性目标为主,非理性目标严重缺失;教学内容以传授既成知识为主;教学过程被简化为教师讲授备
创建一流大学应当有崇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把这一目标贯穿在课程设置、选课制度、培养管理体制中.复旦学院是全面实施高素质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实践.
经济法部门的独立性问题是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的核心问题。表面上看,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分之所以成为难题,主要是因为国家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直接由行政部门实施所致;实际上
本文以李登辉和蔡元培的办学思想和实践为基础,比较复旦与北大精神气质的差异及表现,进而比较美国和欧洲对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影响.结论指出,中国和美国在认识论方面可以协调
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主要的学生团体,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的重要形式,其中蕴涵着通识教育的意义。通识教育目前在我国尚没有固定的模式,将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引入学生社团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由于公允价值有时需评估,所以会存在较大的利润操纵空间,同时准则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没有规定公允价值的取得方法,缺乏可操作性,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