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其中一个目标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模式 新课改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07-01
课改的成败决定于教师的课堂实施过程。要真正实施课改就必须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真正让学生动起来。采用 “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很好的达到这样的效果,很容易调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特质,给他们更好的展现自我的机会,同时也能在互动中暴露不足,还有利于互助交流意识的形成,使学生的身心、情緒、性格等情商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更适于培养现代型多元化的学生。
一、实验研究历程及效果
我在经历了对初一——初三两轮学生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后,深有感触,这种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最大收获还是来自学生:表面上的变化是课堂气氛好,活跃程度较高,思维反应灵活。从开始的束手束脚,变得大胆活泼,就连思维迟缓的学生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学生刚入初中时,还不适应中学的教学方式,听课状态不好。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抓不住重点,思维不着边际,只能答一些直接性的浅显问题,稍微一变化、灵活一些、就应付不了了。大多数学生的概括、分析、综合表述能力不强,较害怕回答问题。
所以在开始阶段,课堂进程较慢,互动环节设置较少,主要在概念、性质的具体应用上进行互动讨论。经过一个月左右,学生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知识也有了一定的储备后才逐渐放开,让学生大胆去争论,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就这样经过了一年的有意训练,学生的听课能力明显增强。对问题的理解、分析、表述都达到了较高的层次。在每次公开课之后,听课教师无不赞叹这个班的学生的气氛之活跃,反应速度之快,回答问题之精妙。
除了课堂基本教学环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外,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设立了自我互动环节。对于课后作业,多是第二天由学生自愿讲解,对于书写过程、关键问题再由我总结强调,学生当时就在作业本上用红笔修改批注,课后再整理到改错笔记本上。老师就可以重点查看批注部分,这样做的效果比传统的批改作业更具有实效性。在辅助资料的运用上,选定的练习册题量小,但讲解多——知识点概括、题型总结、错例分析、中考拓展等,要求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自我检测,对照答案自我核查、评分并改错,对于不懂的难题与同学、老师研究讨论,最终把问题彻底解决。整个三年下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性,都有明显改进。学习成绩也在稳步提升。
通过两届学生六年来的互动模式的教学,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所以后期一直沿用、改进。除收获了学生的成绩,更主要的是收获了学生愉快学习数学的情绪、认真参与的态度和积极钻研的进取精神,真正打造了数学综合素质较强的有发展潜力的学生。
二、在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应避免的误区。
1. 互动不能流于形式。
互动活动应渗透穿插在教学的基本环节:“回顾复习——新课引入——问题展开——例题选讲——习题巩固——课堂小结——作业讲评——测试反馈” 之中。在每个环节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适当地进行互动活动。对于有必要让学生进行讨论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动起来,但事先必须明确探究的方向和议题的范围,不能盲目,浪费时间。对于比较浅显直接师生对话就能解决的问题也没必要耗时,不能为了讨论而讨论,走形式。
2.互动要多样化。
互动讨论的问题可以不拘一格,或事先拟定,或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提出,或是课堂中突现的,尽量让学生有一个思考互动解决的过程,不要怕占用时间。互动形式可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可以自我互动,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地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3.讨论一定要有明确的结论。
对于每一个讨论议题都要有明确的结论,不能不了了之。要通过讨论解决不懂的问题,明确更好的解题策略。
4.鼓励创新,允许失败。
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闪光点”,要及时肯定、鼓励。对特有创意的思维要及时总结积累。对于探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观点,要充分利用,正确引导,从而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正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决不能盲目批评,断然否决,以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5.互动要面向全体。
互动是师生全体的活动,对于不愿意参加活动的基础较差的同学,也要多给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把稍微简单的问题交给他们,或让他们说说对问题的结论的理解,尽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改的进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提升的地方,我们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关键词】教学模式 新课改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07-01
课改的成败决定于教师的课堂实施过程。要真正实施课改就必须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真正让学生动起来。采用 “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很好的达到这样的效果,很容易调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特质,给他们更好的展现自我的机会,同时也能在互动中暴露不足,还有利于互助交流意识的形成,使学生的身心、情緒、性格等情商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更适于培养现代型多元化的学生。
一、实验研究历程及效果
我在经历了对初一——初三两轮学生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后,深有感触,这种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最大收获还是来自学生:表面上的变化是课堂气氛好,活跃程度较高,思维反应灵活。从开始的束手束脚,变得大胆活泼,就连思维迟缓的学生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学生刚入初中时,还不适应中学的教学方式,听课状态不好。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抓不住重点,思维不着边际,只能答一些直接性的浅显问题,稍微一变化、灵活一些、就应付不了了。大多数学生的概括、分析、综合表述能力不强,较害怕回答问题。
所以在开始阶段,课堂进程较慢,互动环节设置较少,主要在概念、性质的具体应用上进行互动讨论。经过一个月左右,学生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知识也有了一定的储备后才逐渐放开,让学生大胆去争论,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就这样经过了一年的有意训练,学生的听课能力明显增强。对问题的理解、分析、表述都达到了较高的层次。在每次公开课之后,听课教师无不赞叹这个班的学生的气氛之活跃,反应速度之快,回答问题之精妙。
除了课堂基本教学环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外,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设立了自我互动环节。对于课后作业,多是第二天由学生自愿讲解,对于书写过程、关键问题再由我总结强调,学生当时就在作业本上用红笔修改批注,课后再整理到改错笔记本上。老师就可以重点查看批注部分,这样做的效果比传统的批改作业更具有实效性。在辅助资料的运用上,选定的练习册题量小,但讲解多——知识点概括、题型总结、错例分析、中考拓展等,要求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自我检测,对照答案自我核查、评分并改错,对于不懂的难题与同学、老师研究讨论,最终把问题彻底解决。整个三年下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性,都有明显改进。学习成绩也在稳步提升。
通过两届学生六年来的互动模式的教学,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所以后期一直沿用、改进。除收获了学生的成绩,更主要的是收获了学生愉快学习数学的情绪、认真参与的态度和积极钻研的进取精神,真正打造了数学综合素质较强的有发展潜力的学生。
二、在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应避免的误区。
1. 互动不能流于形式。
互动活动应渗透穿插在教学的基本环节:“回顾复习——新课引入——问题展开——例题选讲——习题巩固——课堂小结——作业讲评——测试反馈” 之中。在每个环节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适当地进行互动活动。对于有必要让学生进行讨论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动起来,但事先必须明确探究的方向和议题的范围,不能盲目,浪费时间。对于比较浅显直接师生对话就能解决的问题也没必要耗时,不能为了讨论而讨论,走形式。
2.互动要多样化。
互动讨论的问题可以不拘一格,或事先拟定,或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提出,或是课堂中突现的,尽量让学生有一个思考互动解决的过程,不要怕占用时间。互动形式可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可以自我互动,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地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3.讨论一定要有明确的结论。
对于每一个讨论议题都要有明确的结论,不能不了了之。要通过讨论解决不懂的问题,明确更好的解题策略。
4.鼓励创新,允许失败。
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闪光点”,要及时肯定、鼓励。对特有创意的思维要及时总结积累。对于探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观点,要充分利用,正确引导,从而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正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决不能盲目批评,断然否决,以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5.互动要面向全体。
互动是师生全体的活动,对于不愿意参加活动的基础较差的同学,也要多给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把稍微简单的问题交给他们,或让他们说说对问题的结论的理解,尽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改的进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提升的地方,我们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