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上的

来源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章诒和的《伶人往事》里讲过她的父亲章伯钧请京剧大师马连良吃饭的故事:
  刚过午休,几个穿着白衣白裤的人就进了章家厨房,用自备的大锅烧开水,等水烧开,放碱,然后用碱水洗厨房,洗到案板发白,地砖见了本色才罢手。再过了一个时辰,又来了一拨穿白色衣裤的人,肩挑手扛着整桌酒席用具,还有人扛着烤鸭用的大捆苹果木枝。
  院子里,肥鸭流油飘香,厨师在白布上使用着自己带来的案板、炊具——连抹布都是自备的,雪白。
  章伯钧请马连良吃饭,结果自家只用了水和火。
  章诒和的评价很动人:“不管北京城头悬挂什么旗子,报纸上宣传什么主义,马连良这样的艺人都细心地过着自己的日子。精心琢磨那份属于自己的舞台和角色。活在个体的生动感受中,以自己独特又隐秘的方式活着。
  那一代人如何活着?具象地說,是活得“有规矩”;抽象地说,是活得“有样子”;简单地说,是活得有尊严;往大了说,是依然有着某种精神制约,服从于某种精神力量——高于柴米油盐的精神力量。
  伶人已逝,“第一玩家”王世襄的去世,让很多人哀叹某种生活方式的结束,这种生活方式就是两个字,“讲究”。“讲究”并不代表财富——用金钱穷凶极恶地堆积奢华的生活方式,未免失了分寸。
  “讲究”的生活一度被批判为小资的,而“讲究”的人,也只好遮掩着对于生活细节的爱好,悄然毁掉了自己的“样子”。
  直至今日,人们终于不必隐藏对于生活细节的追求,以至于对物质有种报复式的恶形恶状的追求:把苦过的日子赚回来。“享受生活”的说法重新回到话语当中,并且被自动等同于豪门豪宅豪车。
  享受生活,不应是享受生活的豪华,而是享受生活的分寸感。
  日本著名的民艺理论家柳宗悦谈论器物时说:“每天使用的器具,不允许华丽、繁琐、病态,而必须结实耐用。忍耐、健全、实诚的德性才是‘器物之心’。”朴素的器物因为被使用而变得更美,人们因为爱其美而更愿意使用,人和物因此有了主仆一样的默契和亲密的关系。
  人与器物的关系,如同人与生活的关系。
  我刚刚去了日本的京都,入住那里的旅馆,常常给人以“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没有什么娱乐设施,洗澡如厕皆不在房间内,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有了“寒苦”的感觉,除了睡觉、喝茶,似乎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干。
  出门,连庭院都是枯山水,人就这样和自己形影相吊,只有空气中苦凉的香草气相伴,所有的生活纹理变得异常清晰,再耐不住寂寞的人也被迫正视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现代人往往精疲力竭地追逐眼花缭乱的富足,然后再花大价钱、大把时间去清贫简陋的环境中体验,并命名为“修行”,如同追逐吊在自己眼前香蕉的猴子。
  殊不知,生活才是最好的修行方式。
  我们谈论金钱、谈论社会、谈论变革、谈论技术、谈论未来,却越来越少地谈论生活。当我们谈论生活时,我们谈论焦虑、谈论烦恼、谈论不满、谈论他人,而越来越少地谈论生活本身的本质。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是人该以怎样的品相活下去。
  【点读】
  讲究——如果套一句俗话来评价文中所引马连良先生的故事的话,那就是,听过讲究的人,可没听过这么讲究的人。是的,我们没有听错。别人请马先生去家里吃饭,结果只用了别人家的水和火,其他一概自帶,连同厨师。
  品相——“品相”一词的本义是指“邮品、书籍、艺术品等外观的完美程度”,后泛指“物品的外观”。如果我们将“物品”的外延扩大,也就包括一个人在生活细节点滴中的追求。一个人的品相,在一定程度上与他的“讲究”是大有关联的。
  修行——一流的文章并不是简单告诉读者要如何活着,而是时刻提醒读者要思考怎样才能活得更好。蒋方舟从自己的阅读发现与生活体验出发,不紧不慢地启发读者去思考,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享受生活”?“最好的修行方式”是什么?
其他文献
十七世纪的英国玄学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清晨,你踏出家门,遇见同学和老师;傍晚,你回到家中,投入父母温暖的怀抱。同学的友善,老师的表扬,父母的鼓励……共同织就了你生命中的幸福与惬意。然而,时光自顾自地向前狂奔,那些值得铭记的瞬间,总是极其短暂。往事,点点滴滴,汇入心窝,内心便有了一个最柔软的所在。人生一世,悲欢离合、坎坷挫折是常有的事,当你困乏之时,一定会想去那个“柔软”的地方躺
期刊
月色如洗,树影摇曳,仿佛传来久远的湘西的歌声,遥见书中一人,还有一座城。  沈从文先生的文字大抵就是这样,平静中难以抹去淡淡的忧伤,初读《边城》,也是在那样的朦胧中迷失了,没能看透。  现在想起来,或许这个故事,讲的大概就是对命运的无奈与悲悯。  一条破旧的渔船,翠翠和老船夫的一生,就系在这渔船上随波漂浮。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条黄狗,纵使生活清贫简单,却与自然相得益彰,其乐融融。  翠翠是母亲与
期刊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不得不说是我看过最震撼的幻想小说。这个完全是想象出来的魔法世界真的把我吸引住了,能飞上天的扫帚,发射各种各样咒语的魔杖,寄信的邮差猫头鹰,古灵精怪的家养小精灵……这一切的一切,是那么不真实,但又是那样真实,仿佛它就存在我们身边一般。  “哈利·波特”整套书,便是在讲“大难不死的男孩”与“史上最邪恶的巫师”勇敢对抗的故事,《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便是整套书中的最后一本,也是整
期刊
“经典”相对于经典作品本身而言,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增加了一个新义项:事物具有典型性而影响较大的也称之為“经典”。经典文学中的经典,究竟是传统的权威性所致,还是其本身所具有的典型性的影响所造成,我们暂且不去深究。但经典文学中的许多“经典”阅读关联点,很值得我们去深究。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因成长或突如其来的变故,成就了五味杂陈的经典童年,这种源于生活本色的经典童年,带给
期刊
最近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二章》,再次强烈地感受到“先生是学生的贵人”。  高而瘦、须发花白的寿镜吾先生,在小鲁迅请教“‘怪哉’是怎么一回事”时脸上有怒色地说了“不知道”,但他这样一个方正、质朴、博学的宿儒在学生这样的一问中对这個学生有了察觉有了思考,于是就有了后续的教导。四十五岁的鲁迅在回忆中写道:“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
期刊
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阿尔泰山脉以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中形成了“三山夹两盆”的奇特地形。这种地形造就了茫茫荒漠中零星错落的绿洲农业。如果绿洲农业是西北农业的主体,那么坎儿井就是它的心脏。坎儿井肩负着蓄水、运水、净水的责任。  西北地区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只能依靠雪山上融化的雪水进行灌溉。但是这里日照强,蒸发量大,仅有的雪水可能还未流到村庄就干涸了。坎儿井可以让雪水从地下的暗渠
期刊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家书承载着客居他乡的游子浓浓的思念之情;“六年宦海持清节,千里家书促远行”,家书寄寓着望子成龙的父母殷殷的期盼之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書寄托着战亂年代的人们深沉的家国情怀……  今年3月,浙江教学月刊社举办了浙江省中小学生“一封家书”朗诵大赛。大赛以“一封家书”为主题,提倡少年儿童在朗诵家书的过程中抒发家国情怀、家乡情结和文化乡愁等。通过层层选拔,共
期刊
“遇者,不期而会也。”(《论语义疏》)当心灵遇见文字,我们便有了阅读与表达。  身心不在场,世界只是浮光掠影。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我们才能遇见美好。  要善于发现。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时时留心,处处在意,调动感官观察,打开心眼觉知,做生活的有心人。  要打開细节。绘声绘色,描形摹态,细心品味,耐心咀嚼,把生活的过程舒展开,让平常的日子美丽地打开……  要深入感悟。感悟是连接生活、阅读和写作
期刊
谁不希望自己是勇敢的人?  究竟什么是“勇敢”?  古希臘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写过一本很有名的书叫《尼各马可伦理学》,其中有一部分专门讨论了“勇敢”。他认为:勇敢是恐惧与信心方面的适度。所谓“适度”,就是既不过多也不过少。一切都躲避都惧怕,对一切都不敢坚持,就会成为一个懦夫;什么都不怕,什么都去硬碰,就会成为一个莽汉。  勇敢是无恐惧,但无恐惧不等于勇敢。对有些坏的事物感到恐惧是正确的。比如,对耻辱感
期刊
“jiang jiu”是个很有意思的拼音组合,声调不同,意思就完全不同。你看,我们不但可以拼出“讲究”,还能拼出“将就”来,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在词典里,“讲究”有这么三重义项:讲求、重视;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精美。如果细究这几个义项,不难发现这些义项间互呈因果關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词本身就充满着生活智慧,只要我们有心,一定能从中领悟价值意义层面的道理来。  而“将就”,指的是
期刊